-
创业公司
创业公司如何创新?这 10 件事你做了吗?
编者按: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本文作者 Craig Haney 将根据其经验为大家介绍企业走向创新之路的前10步。
企业创新是现在的热点之一。全球各大公司都在和初创公司合作以及在科技加速器开办创新实验室。大家都想获得可以激发初创公司创新思维的魔法,但这在大公司的那种规矩繁杂、只关注效益的环境里是很难实现的。
要想将创新注入大而复杂的机构需要策略,也需要学习怎样引领企业走向创新,同时还需要有行动的决心。
要想从企业创新实验室产出企业价值,仅仅有解放公司最具创新意识之人的大脑或简单地在明星初创公司旁搞个办公室是不行的。成功的企业创新之路需要决心、计划以及执行力。
我曾帮助很多公司制定合作创新策略,根据经验,我列出了引领公司走向创新之路的最初10步。
这10步为创意领袖们提供了制定策略所需要的信息和意见,从而可以引领他们的创新实验室贡献商业价值,促进商业发展。
1.外聘公司主管
能够存活下来的公司都是有执行力的。首先,你需要的是“催化剂”,这个人可以帮助带领团队将想法转变为现实。如果你不想公司陷入产品“更新——重复”的死循环或变为储存没有实践的想法的仓库,那么你就需要从团队外部重新招聘一名主管。
2.团队多样性
一家有100年历史的大公司要如何招聘到那些更愿意去初创公司工作的人呢?它应该学习初创公司招聘到最好、最聪明的员工的方法,并且在招聘时还应强调自己能够提供初创公司所不能提供的条件:进入可以影响市值数万亿美元的公司的机会、分红、高薪以及能够在团队内推进创新策略的机会。重点是要展现自己已有的,然后学习自己不懂的。
3.实行创新准备评估
评价是引领公司成为成功创新企业的重要信条之一。实行创新准备,公司可以明确最基本的评估与测量创新项目成功或影响力的基本准则,同时也可以找出公司能够在早期就推进的创新项目,以及明确哪些项目需要更多的时间。
4.组建创新理事会
除了团队的日常工作以外,你还需要组建一个创新理事会,创新理事会可以保证整个团队向着大目标前进并具有执行力。运营和策略部门都需要有代表加入创新理事会,这样才可以保证从创意到产品的平稳落地。创新理事会必须有权利获得各种资源,从而使创新团队能够快速行动并跳过阻碍企业创新的官僚主义。
5.打入“圈子”
参加公司以外的活动。无论是行业内的还是公司所在地或者其他场合的各种聚会,都是树立自己口碑的好机会。赞助创新人才大会,和其他组织合作,并学习他们的长处。多与初创公司联络,然后出现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并向他们学习。
6. 创造共同语言
在大公司里,当创新团队与管理层讨论时,同样的话双方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创新团队开发了一个app,但由于处于原型阶段,所以还需要更多实验完善。但通常管理层都不知道什么是app原型,如果原型看起来还不错,管理层就会误以为它已经是成品。在可重复程序中,要确保有共同语言,这样才不会出现错误。
7.建立可重复程序
大公司赖以生存的一点就是可重复程序,这也是创新实验室所必需的。就像伟大的艺术家都依赖于一次又一次的创作一样,公司创新也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如果没有可重复程序,最终结果可能是一次性奇迹。可重复过程必须能够帮助团队确定其开发的原型产品以及测试的标准,以便公司最终可以支持未来的产品和服务。
8.产出点什么——即使不够完美
仅仅把最聪明的人关在一间屋子并不能激发创新。创新源于实验、用户测试和数据跟踪。创新团队可以通过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s ,MVP)来测试产品、收集反馈并实时改善产品。MVP功能简洁,但是这些功能必须要切实解决消费者在意的问题,这样总支出和项目风险才都能有所降低。
9.创新无处不在
创意的来源并不只有一处——还有顾客、重要股东、频道合作伙伴、管理层以及员工都可以提供创意。创意激发想法,想法再激发创意,这样一步一步就可以解决大问题了。关于创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知道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一个创意,以及如何组建团队开发原型产品。如果好的想法无法实践,那么企业的创新项目也将走向失败。
10.会讲故事,专注创新
主动展现价值可以带来融资。例如,现在你的团队发现了治愈癌症的疗法,但是如果你不对外宣传,也不证明其功效,那么就没有人会支持你继续这项工作。因此,要同时对内对外宣传公司的创新,要与大家分享能使团队成功的数据,并向大家说明你的目标会通过什么方式来引导和配合商业目的。
一个成功的企业创新项目需要计划和灵活的精准平衡。虽然计划和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执行力和顺应状况灵活变化的能力才能最终带领项目走向你想要的结果。投入必须的时间和努力,建立可以帮助你获得可持续成功的团队。只有训练这个团队,才能和他们一起为你的企业赢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翻译来自:虫洞翻翻 译者ID:YLS
本文来自翻译:venturebeat.com
-
创业公司
创业公司如何招聘产品经理?一份面试实操指南
编者按:本文作者颜小东,熊猫签证COO(作者微信:kayyanxd,欢迎交流批判)
去年五月从前东家离职,正式投身创业大潮,开始了跟别人没多大区别的创业生活。
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大半的时间,在寻找投资、拓展合作以及参加各种行业活动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与各位创始人的交流中,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绝大部分创始人并没有实际的互联网产品经验,前期验证模式的阶段,都是靠自己手绘原型或者PPT,苦苦摸索着完成了第一版产品。
虽然按照大多数创始人的悟性和学习能力,短期内做出一款流程跑通的产品并不是无法完成的任务,照猫画虎,总能做出个大概。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业务逻辑变得越来越复杂,产品体验上的短板也愈加明显,所以招聘一名专业的产品经理也逐渐提上了各位创始人的日程。
但是产品经理与程序员、设计这些岗位差异又极大,没法通过考核代码、看作品这类硬技能来直接考核应聘者的水平。甚至有一位创始人愤愤地表示:现在PM的泡沫远远超过程序员,产品经理就快成保险传销了(会吹牛逼就能拿高薪)!!于是有越来越多创业的朋友问我,到底怎么才能面试到一个靠谱的产品经理?或者关系更熟一点的,会直接说,我今天约了个产品经理来聊聊,你帮忙一起把把关吧。久而久之,我对创业公司需要的产品经理人选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产品经理本质上还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岗位,因此相比于感性地评判一个应聘者给面试官的印象,更靠谱的是用一套能力模型去对应聘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有很多从业者曾经都讨论过,网络上能找到各种流派的模型划分。大家各自观点的差异很大,这里我们就不去比较孰优孰劣。这篇文章的核心很明确,把产品经理工作中需要的核心能力提炼出来,然后综合考虑创业公司会面临的实际情况,形成更完整的创业公司产品经理考核项目,最终把每一项具体的考核方法进行梳理,进而形成一份有操作意义的《创业公司产品经理招聘面试指南》。
对于大多数职业岗位,我认为都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考核应聘者:技能、能力和知识。然后我们针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作进一步的细化。
一、产品经理的技能
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不会写代码的设计师不是好产品经理”,感觉产品经理什么都需要懂一些,但是什么又都不精通。通过分析整个产品开发运营的闭环,我们就能知道哪些技能是产品经理最需要扎实掌握的:
• 一个互联网产品项目往往是从需求开始的(多数情况下是用户需求,当然现在“老板需求”和“VC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产品经理首先需要能够剖析和细化用户需求(User Needs),进而提炼出产品需求(Product Requirements)。
• 然后梳理产品流程,设计产品原型和交互方式,并跟开发、设计评审需求可行性。
• 提交开发后,产品上线前,还要理清这一版产品最需要验证的需求假设是什么,进而转化为可测量的数据指标,设定核心数据统计项。
• 最后收集数据及用户反馈,考核本次产品的运营情况,并为后期版本的迭代提供依据。
通过梳理整个产品流程,我们可以得出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3项核心技能:需求分析与洞察、产品方案设计、数据假设与分析。那么如何来考核这三项技能呢?
技能类的测试,我一般会分两部分去考核:(1)以往产品经验在这项技能上的体现;(2)抛出一个新的问题(可以用自己项目的实际问题来提问),应聘者会如何提出解决方案(是“如何提出”,也就是重点是看他的思考过程)。按这个套路,可以尝试提出这样的问题来考核(因为我的产品经验大多来自于在线旅游产品,因此提问的举例很多跟在线旅游相关):
需求分析和洞察
(1)以前做的项目里,哪个用户需求是你发现的?怎么发现的?阐述一下这个需求发生的场景。
(2)我们现在做的是一款签证办理产品,你认为哪些人会通过手机App来办理签证?他们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可能是什么?
产品方案设计
(1)以前的产品里面你觉得做的最成功的一个功能模块是什么?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签证类商品与其他消费品不同,没有实物图片,介绍信息几乎都要通过文字表达,这样的信息你觉得怎样呈现更合理?
数据假设与分析
(1)当时做那款产品(或那个功能)的时候,你最想验证的是什么需求?你认为什么指标最能够反映这项需求?最后的数据情况怎么样?
(2)我们现在有一个版本是做收藏功能,你觉得上线后怎么应该测量哪些数据?怎么设计数据收集方式比较合理?
二、产品经理的能力
“能力”是一个非常泛的词,在这里主要是指人在处理事物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素质。应聘者的“能力”应该是从职能衍生,没有什么太玄乎的东西,就是需要干什么活儿,就招什么样的人。还是从第一部分中提到的产品项目流程出发来分析。
• 产品工作中,最重要的需求洞察分析和产品方案设计,就像俞军说的:“优秀PM比的是发现问题拆解问题后权衡取舍、总是做出当前最优选择的能力。”发现、拆解、权衡、判断,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在考验着产品经理的“思维逻辑”。也可以说,清晰的“思维逻辑”是一个产品经理的立命之本。
• 而方案构思完成以后,还需要把你的想法完整地呈现表达出来。一个让开发、设计小伙伴合作都觉得舒服的产品经理,必然会知道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把需求最直观地展现在他们面前,也明白如何用最简单的语言传递自己的产品设想。因此,沟通表达的能力是我认为仅次于思维逻辑的第二重要的能力要素。
• 产品经理虽然作为一个项目的起点,但是整个项目推进都需要各种角色的配合。并且作为与团队其他角色地位平等的需求提出方(PM又不是出钱的甲方大爷),如何让大家都配合你实现产品需求,“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高低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那么,怎么考核应聘者的这三项能力呢?在面试过程中,我一般会通过观察的方式来分析。
逻辑思维
其实对于上述技能类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每一处都能体现出应聘者的逻辑思考能力,但我会侧重于去看以下两点:
(1)因果之间解释的严谨性,就是应聘者表达的每一个重要观点都有相应的事实做支撑,而不是没有前因后果地抛出想法。
(2)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就是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反复审视一个问题。比如,一个产品方案的设计不仅考虑到某个用户群,也要考虑到其他人群的使用感受,以及内部运营小伙伴后期运营难度、开发小伙伴实现的时间成本。
沟通表达
这块应该是在整个沟通过程中都能够感知到的。一般而言,在面试这种特殊场景下都能跟对方顺畅交流的,工作中与人沟通的问题都不大。
(1)首先,如果一个应聘者的逻辑能力逐渐强,思维足够清晰,那么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至少能确保表达的条理没有问题。
(2)另外就是“换位思考”的意识。其实沟通最核心的是“换位思考”,从“听者”的角度去考虑自己的表达方式,对方自然更容易理解。举个日常经常发生的例子,让同事帮忙登录某个账号,结果给了对方一个截图,那对方就很郁闷,因为还要自己对着截图重新打一遍信息。这时如果帮对方把账号密码打出来,对方就能立马复制粘贴帮忙完成任务。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在,自然而然会注意自己在写各种需求文档时的表达逻辑,以及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语言降低受众的理解成本。
团队协作
在项目合作过程中,人跟人的关系是非常亲近的。作为产品经理的应聘者,能否智慧地处理好跟合作方的关系对于整个项目的推进至关重要。
在询问项目经历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看看对方是否有提到团队其他成员的工作情况,以及项目过程中是否存在大的抱怨:开发配合不给力啊,运营是傻X啊,设计师一点审美能力都没有啊。其实团队协作的基础是互相包容,如果一味地抱怨队友,那么无论如何都是做不好产品的。毕竟产品项目中,大家都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如果你对合作方不认可,对方又怎么会积极地配合你完成工作呢?
三、产品经理的知识
最后一项硬实力的考核是“知识”。一个掌握了大量互联网行业知识的产品经理往往能在实际工作中给你带来非常多意外惊喜,这样的人往往都是资深极客。“咦,App Store怎么又打不开?哎,尼玛又被蓝汛的CDN给坑了。”“地图API千万别用G家的,POI数据又少,更新速度又慢,B家的不错,坐标参数清晰….”
具体又可以分为互联网基础行业知识、从事的细分领域知识两个部分。这两块知识的考核就是挑一些行业内、领域内的动态来跟应聘者进行交流,这里简单举几个例子:
互联网基础知识
(1)有了解过这次ios10升级的变化吗?当中有哪些更新让你印象深刻?你觉得可以有哪些应用场景?
(2)VR此前那么火爆,谈谈你对VR这个领域的看法。
(3)看过哪些互联网相关的书?看完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或收获?
细分领域知识(以旅游为例)
(1)目前的在线旅游产品,你觉得哪个产品做得最好?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下?
(2)酒店的房源一般会有哪些分销渠道?这些渠道通过哪些系统去完成销售?
(3)都说火车票的订票系统非常复杂,同一条路线同一个车次,购买不同的停靠站点都会产生一张不同的车票和价格,有没有了解过这类系统大概是怎么设计的?
四、产品经理的热情
创业公司跟大公司相比,最直观的差异,就是大公司分工明确:用户研究、交互设计、UI设计、需求分析师、数据分析师……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人员配备,而对于初创期(3年内)的公司,是很难做到体系如此完备的(当然,我觉得绝大多数产品也没必要分工那么精细)。因此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理往往需要身兼数职,拥有多元化的能力。这些能力很多时候都需要现学现用,应聘者一定要有足够的好奇心,愿意去接触学习产品本职岗位以外的东西。这就需要有强大的“热情”去做支撑,这也是需要考核的最后一个方面。
此外,普通的创业公司是很难招到技能非常过硬的应聘者(富二代创业请忽略)。这也是创业公司招人跟大公司最大的差别。以前在大公司招人的时候,基本不需要考虑这一点,因为公司本身的声望和平台实力摆在那里,招聘方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但是创业团队除了团队自身实力和项目前景以外,能吸引靠谱应聘者的东西实在很少。如果说前3点都是产品经理的硬实力检测,那么最后一点就是对应聘者的软性测试了。虽然前3项测试完之后,你大致也能决定这个人会不会被录用,但对于应聘者“热情”的考量,对于工作质量和后期人员稳定性都有极大的影响。
“热情”也可以划分成3个方面:对互联网行业的热情、对项目方向的热情、对创业团队的热情。而这三点的考察,通过面试提问往往很难得出有价值的参考,更多得需要通过对整个面试表现的观察来考核。
对互联网行业的热情
(1)如果是面对产品老鸟,他对于行业动态的关注程度基本就能反应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热情。
(2)对于3年内的职场新人,你可以问他:如果让你给我推荐几款App,你会推荐什么?为什么推荐这几款?对行业有热情的产品经理一定能够帮你发现很多你不知道的高品质产品。
对项目方向的热情
一般情况下,面试的最后一个环节都是让应聘者向面试官提出自己疑问。如果应聘者对项目有兴趣,作为一只产品汪,通常都会有很多问题:现在产品发展到什么程度?大概多少用户量?后期的产品规划是什么?如果他意兴阑珊,就想早早结束,那么他入职的意向应该不高,即使以后招过来了,基本也是消极怠工的节奏。
对创业团队的热情
在面试的最后,对于你希望招致麾下的应聘者,可以向他着重介绍一下目前团队的背景,包括团队主要成员的工作/教育经历、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团队工作氛围等。如果应聘者眼中分明闪现出或仰望或期待或兴奋的表情时,那么他应该是感受到了自己与你目前团队的共鸣,这样的人后期与团队磨合良好的概率要大得多。
五、考核维度的权重设置
最后,针对不同阶段的产品经理,在上面几个维度的考核侧重点也有很大的差异。转换到操作层面,就是每一个维度的打分权重不同。这里简单进行说明:
• 对于入行1年以内的PM,项目经验较少,因此基础能力和工作热情的重要性就会比专业技能和知识更高。那么技能、能力、知识、热情的权重可以分别设置为:15%、35%、15%、25%。
• 而对于从业3年左右的产品,正值项目攻关的当打之年,所以产品技能和工作能力是最为重要的考核点,四个纬度的权重可以设置为:35%、30%、15%、20%。
• 而对于5年以上的产品老鸟,如果一直在大公司,一般都属于资深PM和总监级之间的位置。进入创业团队也往往要承担产品leader的角色,虽然小团队内,自己仍然免不了要亲自操刀产品方案,但更多的职责还是在于对团队内各项资源的分配,以及结合所在行业的情况对产品进行长期规划。因此,四项权重更合理的应该是:15%、20%、40%、25%。
经过这样的完整考核,对于潜在的产品经理人选的评价偏差一般不会出现太大偏差。如果创始人们还是担心应聘者会忽悠,那么尽可能多问一些项目细节,因为纯靠忽悠是很难把产品细节和前后逻辑吹得天衣无缝的,前后之间总会有漏洞。
最后我们可以将整篇文章汇总成下方的这张表格,实际面试时根据这张表格进行打分即可,希望对各位创始人招聘产品经理有帮助。
-
创业公司
刘强东:一家创业公司能成功就靠这4点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人说”(ID:touzirenshuo)。
几天前,投投在整理后台留言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条留言——一家创业公司成功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对于这个问题,当时投投简单回复了一下,但事后觉得自己的答案没给好,后来又到网上找了这个问题的很多答案,发现只有刘强东先生的答案让我啧啧称赞。
这一期,投投就和你分享一篇来自刘强东先生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眼中一家创业公司想要成功的关键所在。
1、第一个基本点:团队
我从2004年做电商到今年已经12年了,这些年中自己也发现的一个基本规律,不管是在什么行业,一家创业公司能够取得成功,有四点是最重要的,而且这四点基本能够判断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是否有价值。这四个基本点分别是:
第一个基本点:团队。
人永远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做企业的想法都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有的是为了好玩,有的是为了养家糊口。我的创业原因非常简单,我的外婆当时生病在床,需要很多钱治病,钱都要靠家人筹集。我就是想着赶紧创业,赶紧赚钱,不用让家里卖粮食,让外婆有钱治病。
一直到2004年做了电商之后,自己才开始了解什么叫商业模式,到2007年的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风险投资。如今,我们也投资了几十家企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就在不久前,我们投资的一家企业关闭了,当然,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创业者自己的能力问题,而是当初对行业的选择,对融资节奏的把握,对公司现金流的控制等等因素。
创业者缺乏一些经验是很正常的,如果他再选择创业,我们仍然会选择投资他,因为我们看好这个人——很能吃苦,很有激情。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团队都是最重要的。比如IT行业,我们都知道IBM,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时候,IBM卖一台电脑/PC机净利润可以赚到一万块钱,他主要卖大型机、小型机,卖一个都可以赚几十万美金。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卖PC机还是暴利的阶段,很多公司包括咱们中国联想、宏基、戴尔等等都在纷纷做PC机的时候,IBM居然说要转型,要做服务,做软件。而且你可以看到,转型之后,IBM活得更好了,虽然最近IBM也遇到了新的困点,我想他们还需要一次转型。
任何一家企业,一般每隔7年到10年都会遇到一次大的转型。至少IBM在90年代,当整个PC行业还处于非常有利润的时候,公司管理层就预见到了未来,转型做了软件和服务,在80年代做IT的那一拨厂商里面,只有IBM的市值维持了20年的高利润,为股东提供了丰厚的回报。
为什么?核心就是IBM的团队在适当的时候提前选择转型,找到行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如果说创业失败了,只有一类企业,就是跟政策高度相关的一些行业,靠政策吃饭的行业,失败了可能确实不是因为团队,剩下的创业失败都是因为自己的团队不行。我们中国很多企业经常会说,我这个企业困难是因为市场不好,国内消费转型等等,其实核心还是团队没跟上。
创始人对公司是要承担绝对的责任,所以我也常说,如果有一天京东的业绩和增长不好,涨不上去了,业绩大幅度下降,往往都是我们核心管理团队,特别是以我为首的核心管理团队出了问题,跟不上发展的节奏。
2、第二个基本点:用户体验
不管做产品还是做服务,做硬件还是做软件,是在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最核心比拼的是你的用户体验。
经济发展了几百年,全世界任何一家公司成功的过程中都是因为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IBM就是如此,转型成功是IBM找到了大企业有一个软件和服务的巨大需求,于是他们将用户体验做得更好,所以就成功了。微软是如此,苹果公司更是如此。
3、第三个基本点:成本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如果不能够把这个行业的成本降低,最后都是有问题的。你可以看看,最近二三十年以来,全球不仅仅是互联网,就拿传统的行业比如航空公司来说,十几年来,航空公司几乎在任何国家都变成了包袱,投资航空公司的很少,航空公司的资源很多,但是公司的市值很低,而且大部分是亏损的。
结果美国出来一个新的航空公司,最近十几年,除了中国之外,全球航空公司70-80%的利润被这家公司拿走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在别人玩了四五十年的航空业之后,通过他的管理,把航空的运营成本大幅度下降,在票价上有了更高的竞争力。
你可能还知道,最近一二十年,美国有一家好市多公司(Costo),前段时间,我看到国内有家媒体报道这家公司为什么成功了,标题写的是Costo把毛利率压到了10%。这点跟我们过去资本市场很多投资人的理念是相悖的。
我从第一轮融资到我们上市,我有几个原则,首先一点,成本比毛利率更重要。当然很多人不明白,他们认为,所有公司毛利率最重要,谁的毛利率高就投谁,谁毛利率低就不投谁,一看到我们的商业模式毛利率这么低就全跑了。
其实核心不应该是看一家公司的毛利率,而应该看这家公司的成本。为什么把毛利率做到10%还赚钱,而沃尔玛今天是24%-26%的毛利率,因为Costo把毛利率压到了极致。如果把其它所有的新兴业务与零售无关的业务全剥离,这家公司的费用率不到10%,因为公司有巨额的会员费收益,公司在全球的净利润主要来自会员费。
Costo的成功是因为把零售行业的成本,过去整个行业需要15%-22%的成本一下子降到只需要10%就可以了,而且能够获取利润,这才是一家公司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四五年前,在微博上有很多人耻笑我,我那时候说过一句话:京东成本比毛利更重要,我希望能够把京东的运营成本大幅度降低,因为自己的成本降低之后,才有持续的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低价,如果成本没有下降,只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低价,最后注定是死路一条。
4、第四个基本点:效率
几年前,我说公司现金流比利润重要,核心说的就是效率。
现在你看一下我们的成本,如果把京东金融、京东智能、京东到家,把云的投入,所有跟京东商城无关的新兴业务剥离的话,京东的成本也是不到10%。
你看所有的零售行业,比如,国美、苏宁、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等,他们的费用率至少是15%。如果京东把食品、书籍这些低值的东西去掉,只看电子产品的综合成本加起来不到8%,跟国美、苏宁相比,我们成本降低50-60%。
看一家零售公司最核心的效率就是库存周转天数。国美、苏宁大概是一万多个到两三万的品种,他们的库存周转大概是60-70天,京东在库管理的200多万个品种,品种数量是国美苏宁的100倍,但是去年,我们的库存周转天数却是30多天。
所以你按照这个原则,可以说,今天市场上成功的公司都是做到了四点,在优秀的成功的团队基础之上,你只要把用户体验,成本或者效率三者,至少做到一点,同时另外两点又没有减损的情况下,基本上就可以算成功。什么叫没有减损,千万不要说只要用户体验好了,你一定能成功。
之前我们内部也分析过O2O的项目,我当时发现自己一直算不过账来。比如上门洗车的例子,三个人,骑个小三轮,弄水骑到你家里去,弄半天,洗完走了,三个人大概一天只能洗两三辆车,本来你开到店里洗车的时候10-20块钱就洗完了,结果跑到你家里三个人,成本大幅度提升,效率大幅度下降了。
有人说用户体验大幅提升了呀,但是好的用户体验是建立在成本上升与效率下降的基础之上的,即使带来了一些利润,但是这种商业模式也很难成功。
再比如说京东,很多人都知道我们的用户体验很好,今天这么多人在京东有过消费。如果我们把用户体验做得更好一点,可以更简单一点,不用做几个快递公司,全部用顺丰发货,我所有的货都备无数,在全国弄500个库房,每个库房离你家只有500米,你买什么都有现货,15分钟送到家,出了问题全额退,这个体验肯定是最好的。
但是这样,你的成本会大幅提高,你运营的库存周转天数会大幅度拉长。光有用户体验的成功,最后并不代表我们新的商业模式能够成功,这一点也是我们今天移动互联网很多创业者存在的问题,忘记了成本和效率,老是强调好的用户体验,以为有用户就能赚钱。
所以,不管做什么创业,不管干什么,一定要回归商业模式的本身。如果商业模式有问题,短时间可能很好,但长久不了,因为这很显然已经违背了常理,这就是我们今天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已经有很多新兴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模式是严重违背了最基本的经济常识。
创业者的公司如果出现困难,我希望你第一个时间就去反思自己的商业模式和团队有没有问题。如果经过思考,你能够确定自己的商业模式没有问题,团队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剩下唯一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坚守、坚守、再坚守,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不能再坚守的时候。如果反思发现,自己的商业模式有问题,或者团队有问题,那一定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否则再坚持下去就是无谓的坚持,最后就是白白浪费自己的青春。
那如何反思,你不妨可以从这几个问题入手:
你的团队有没有比别人强一点?
你的用户体验有没有比别人好一些?
你有没有降低行业的成本?
你有没有提升行业的效率?
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我告诉你,你终究会成功!但是如果有两点的回答都是否定的,而且是比别人成本更高了,效率更慢了,即使你现在发展很快,我也建议你趁能卖掉早点卖掉。
-
创业公司
如何对 SaaS 类创业公司估值?
编者注:甲骨文前CFO Jeff Epstein 和 Josh Harder 都是风投圈的明星人物,他们根据自身经验,研究了最新评估 SaaS 公司价值的方法,并对目前市场中具有潜力的 SaaS 公司进行了具体的数据分析。
在刚刚过去几个月里,NetSuite、Marketo、LinkedIn、Fleetmatics 和 LogMeIn 要么被收购,要么被合并了,目前总价值已超过500亿美元。 按此速率估算,SaaS 公司可能即将成为濒危物种。 显然,私募股权投资者和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慢慢发掘此中包含的巨大机会与价值。
以上五个公司与其他年轻公司有何不同?
40% 规则(The Rule of 40)是一个运用于风险投资和市场管理的规则,常常用来区分表现最佳的SaaS 公司与其他形式的科技公司。 40% 规则涉及了非常简单的计算过程——只需要将一个公司的当前增长率和其盈利能力相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拿一个营业额正在以每年100%的速度增长并保有40%利润的公司和一个每年营业额以40%速度增长但是却无盈利的公司,或者一个有营业额增长率只有10%但是却有利润率为30%的公司进行对比。
作为一个风险投资公司,我们经常被我们的投资组合公司和潜在投资者问到道如何平衡增长和盈利能力的问题。 当然,公司大部分时间会更专注于增长的速度,但快速增长的背后往往是有代价的。 因此,我们采取了一种新方法,对原有的40%规则进行了改进,以优化“有效增长”。
使用这种全新的方法,只需输入关键词“效率分数”,通过计算指定公司的增长率百分比+自由资金流利润率(指扣除新增资本投资后公司核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的总和来衡量公司的效率。 这个简单的计算量化了云企业的增长效率。 在任何公司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效率分值将会发生变化。 但对于 IPO 之后几年的普通上市公司而言,能够达到40以上的效率分值,已经值得被赞扬了。
例如:SaaS 行业2016年预测,平均年增长为28%,自由流动资金率为3%,效率分值为31%。 目前此行业中将近一半的公司的增长率和FCF利润率已高达40%。
效率分值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它只是在董事会会议上讨论的一个数据?
抛开预测数据,我们发现公司的效率分值与 SaaS 公司的销售收入比率乘数具有大于70%的相关性,销售收入比率乘数是公司的估值除以其收入,是作为投资者如何评估股票的标准指标的关键数据。 按销售收入比率乘数排名,前四分之一的 SaaS 公司的前四分之一的平均效率得分为44%; 而后四分之一的得分只有9%。
投资者每天被投资方向所困扰,但通过以上方法,你只需要两个数字和15秒的时间,就能很好地了解一个公司的价值。
SaaS 类公司到底是不是在走上坡路?
在过去四年中,SaaS 公司的平均效率分值惊人地一致—— 从28%到31%。然而,由于SaaS 公司已经逐渐成熟,得分的组成比例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2012年,SaaS 公司以平均每年以 55%的速度增长,但与此同时,自由资金流动率下降了28%,而到2016年,增长率下降到28%,平均利润率为3%。这种转变是可预测的,随着 Salesforce 和 Workday 等公司的稳定增长,其增长速度已经慢慢下降,但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事实上,SaaS 了公司通常在 IPO 之前的几年里拥有最好的效率分值。当前的云计算公司在首次募股前三年的平均效率评分为73%,而之后则降为30年代中期水平。最好的云公司(上市公司)通常在年轻和快速增长期时期分值最高。随着它们的成熟,自由资金流利润率(FCF)随着增长速度的下降而增长,但是公司的整体效率往往会降低。
这些数据代表了什么?
并不只有公共投资者关注效率分值。下面的图表是按照2016年效率分值得分排名的 SaaS 公司的列表。这其中有四家公司,Fleetmatics,LinkedIn,LogMeIn和Marketo已被收购(LogMeIn被合并)。四个公司中有三个在被收购时位于效率分值排名的前11名。这些公司分别处于完全不同的行业 —— 车队管理、社交网络和远程连接 —— 但是由于他们的快速成长,以及相对有利可图使他们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另外,这些公司的交易成本都比他们的效率分值所估计的要低。前10名效率分值公司的平均交易额能够达到8倍,但Fleetmatics的交易价格为4.8倍,LinkedIn为6.9倍,LogMeIn为6.9倍。难怪战略收购者如此的迫不及待!
那么,哪个公司可能成为收购者的下一个目标?
我们的选择是Qualys,系属网络安全行业。 Qualys是效率分值位列前十的公司之一,拥有23%的自由流动资金利润率和21%的增长率,但交易价格仅为5.5倍,是同水平公司中最划算的。
翻译来自: 虫洞翻翻 译者ID: 赵书绮
本文来自翻译:www.techsite.io
-
创业公司
【干货】公司创始人如何设计公司股权结构?
本文是尚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明若律师访谈整理
创业之初,如果只有一个股东,即可成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100%拥有股权。如果是2个或以上股东一起成立有限责任公司,2人持股比例尽量避免 50%:50%,3人尽量避免33%:33%:34%。2名以上股东的公司, 要对公司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那么持股比例需要超过2/3。
对于中早期的企业来说,创始人在公司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很多角色,最重要的角色通常是决策者,当公司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创始人来决定一个团队的力量往哪用,怎么用,带领团队同舟共济,渡过难关。我们可以说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权决定着公司发展的方向和成长速度。
对于具有快速成长潜力的企业来说,合适的投资人加入是让企业加速腾飞的强劲动力,但投资人作为公司股东进入公司之后,创始人如何平衡和投资人之间的权利的分配,如何在融资之后还对公司具有强有力的控制权,有时候取决于创始人在企业成立之初的各种决策,也取决于融资谈判过程中与投资人的各种约定。
图一
图二
图一图二是对“传统投资”和“创投模式”的对比。
“传统投资”模式我们可以理解为股东出钱,按现有公司出资比例持股,以获得公司分红为目的,创始人控制权受投资人占股比例影响;
“创投模式”是投资人出大钱占小股,以公司股票巨额增值溢价转让为目的,公司创始人仍然是公司大股东,对公司具有控制权。
比如一个创业者成立一家互联网公司,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传统投资”,投资人投入50万,占股50%,每年分得利润的50%。“创投模式”,投资人投入100万,会按照公司固定资产、商誉、业务模式创新、创始团队的管理才能等来估值,如果公司估值800万,则投资人占股12.5%。投资人的收益具有风险性,如果公司经营的好,3年后公司估值达到1亿人民币,投资人股权值1250万,翻了12.5倍。
把养孩子看成投资的话,在孩子早年的教育投入,使得孩子在10年或者20年之后有好的工作和发展,那么投资人(父母)的投资回报是丰厚的,孩子本身也会觉得收获很大。只不过对孩子的投资不能像对公司投资那么量化计算。
基于“创投模式”的公司控制权主要是对创始人来说的,由于投资人进入而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其实损害的是创业者和投资人双方的利益,如何保护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权呢?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公司初始股权结构的设计
创业之初,如果只有一个股东,即可成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100%拥有股权。如果是2个或以上股东一起成立有限责任公司,2人持股比例尽量避免 50%:50%,3人尽量避免33%:33%:34%。2名以上股东的公司,要对公司具有绝对的控制权,那么持股比例需要超过2/3。
图三
2. 融资过程中的股权结构设计
如果您迫不及待的想了解融资过程中股权结构设计,那您是否正准备融资,或者正接受融资呢?不论是第几轮融资,相对其他因素来说融资期间的股权结构变化是对公司控制权影响最大的,因为融资协议规定的事项,不但涉及本轮融资之后权利的变化,还涉及下一轮融资,投资人,创始人退出的权利安排。注:如果您的公司在成立之初的股权比例就有问题,那需要创始人之间调整好之后再谈融资计划。
图四
图五
图四,我们所看到的,为什么不建议50%:40%:5%:5%的比例呢?
公司的决策权看似飘忽不定,5%的持股者的支持将会成为50%和40% 的被拉拢对象,不利于公司决定权的稳定性。如果40%的持股者是投资人的话,一旦出现决策与创业者不和,他股权占比超过1/3有可能使创业者无法推进任何公司重大决策。
图五中50%:15%:15%:10%:10%的比例显示出,公司创始人股东独大,投资人和其他创始人的股份比例相对比较小,有利于决策权的稳定。
3. 选择适合的保护控制权的法律条款设计
公司经营的好,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除了创始人和投资人之外,当然还有高管和员工。如何吸引优秀的人加入创业公司,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股权或者期权的激励机制是非常好的方式。创始人在这时,往往会想:建立股权激励的同时,如何让公司的控制权还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建立期权池并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也可能会起到,强化创始人对公司控制权的作用。
-
创业公司
为什么创业公司不该有雇不起的人?
来源:小饭桌;作者:张皓凡/老K(公号:我可能不是猎头)。
前言
首先要界定一点,我们接下来探讨的是创业公司的人才范畴,而不是成熟企业的用人策略。因为这两者的用人逻辑和薪酬体系是完全不同的。
在通常的印象中,大公司有更强的实力,所以就应该有更强的给薪能力,雇得起更贵的人才。而创业公司钱少资源少实力弱,因此只能用更便宜的价格来将就着招人。
我如果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请各位喷子们先按捺一下蠢蠢欲喷的激情,看看我是如何把这个“天大的错误”给自圆其说的。
下面的文字会是一系列基于逻辑的演绎和思辨,当中穿插案例和故事。我来挖一个大坑吧,看有多少人会跳下来。
柳甄VS陈彤:两种不同的人才估值模型
这个10月业界发生了两起重量级的人员变动,一个是前Uber中国区高级副总裁柳甄加盟了今日头条,具体分管领域和Title不详;另一个是小米副总裁陈彤,江湖人称“老沉”,加入一点资讯任总裁。
我们来猜测一下柳甄有可能在今日头条负责什么。据坊间消息,头条的最新估值已经到了120亿美元,谋求上市应该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另外,头条今明两年的战略重点会是商业化和海外拓展。柳甄是标准的海外背景,加入Uber之前,在硅谷做了将近十年的律师,服务对象以高科技公司为主,因此,投融资、高层人脉、海外视野是她的核心价值,商业化显然不是柳甄的强项。于是,我们估计柳甄的分管领域很有可能和海外扩张、战略公关、上市运作等相关。
张一鸣对于柳甄的人才估值模型这样看来就比较清晰了,头条接下来想做的三件大事:资本运作、海外市场、商业化,柳甄至少在前两项上是有明确优势的,再加上柳氏姐妹在业界的明星和品牌效应,吸引进来至少是稳赚不赔的事情,张一鸣在人才上绝对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至于柳甄,从Uber出局,创业这把瘾肯定是还没过够。国内有此体量,并有明确上升空间的,屈指可数的也就那么几家,头条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上市前景清晰,大幅变现可期,张一鸣的野心和格局都够,人才观也比较超前,头条再上一个台阶也是相对的大概率事件。所以我都可以做进一步的演绎——柳甄的Package中,现金部分可能不会太高,超不超得过300W人民币也许都是个问题,但股权期权部分一定是相当丰厚的,如果上市变现,千万美元级别的收益可能仅仅是个基本的估计。
无独有偶,作为直接的竞争对手,看到今日头条有这样的手笔,一点资讯自然不甘寂寞,几乎隔了不到一个礼拜,就爆出了陈彤加盟的新闻。在个性化新闻推荐这个领域,一点资讯一直都是追赶者的姿态,各项核心数据上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纯粹拼算法,想要弯道超车的胜算不大,所以就想另辟蹊径,祭出了“人工+算法”的策略,这点在陈彤的入职采访中也得到了证实。陈彤是互联网新闻圈的老炮儿,对于内容的把控以及业内的资源绝对是教父级的人物,当初加盟小米,我就没看明白是个什么情况,这次回归内容赛道,也算是适得其所。只不过移动互联网的内容江湖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江湖,陈彤担任的也仅仅是个总裁,上面还有个CEO李亚和董事长刘爽,典型的二把手位置,“老沉”这把曾经新浪镇宅的老枪,还能舞得出多大的枪花,我个人持中性略偏悲观的预期。
一点资讯对于陈彤的人才估值逻辑也许是这样的:拼算法肯定拼不过今日头条,试试“人工+算法”看看是否能够搞出点差异化来,陈彤是“人工内容”时代硕果仅存的几位大佬之一,小米又是一点资讯的第二大股东,各方面来讲都是顺理成章。至于陈彤本人,江湖上早已经是功成名就,在小米的两年我估计是没找到什么感觉,这次回到自己擅长且熟悉的领域,也不失为一种可进可退的选择,再上层楼也许希望不大,但职业幸福感应该是有所增加的。
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我们就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对于两位重量级成员的加盟的前因后果做了一个大致的揣测,这背后非常重要的是他们对于人才都有着明确的估值逻辑。客观地评判人才的价值对于所有创业团队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课题,在此构建合理的价值取向与估值体系是极其必要并有现实意义的。
创业公司对于人才估值的几个误区
1、人才估值是人才能够给企业带来的价值,而不是人才的成本。
创始人在引进核心人才时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把人才的成本当做价值。本质上你谋求的是这个人能够给你创造什么价值,而不是你要支付给他多少钱。就像在股市中,老手一般都知道越便宜的股票看似便宜,但却是没有什么上涨可能的,反而是那些贵的股票,你越觉得它贵,越不敢买,它越涨。投资人在计算一家企业的估值时,更在意的是未来上升的空间如何,眼睛紧盯着的是预期和现有估值之间的价值差异,至于对于现有估值的推敲,则更多的是一种讨价还价的手段。
2、即使谈到人才的成本,隐性成本也许要远高过显性成本(工资和奖金)。
看一个简单的场景吧,你的公司面临下一轮融资,核心估值逻辑是大客户交易额的提升,经过分析,新增大客户资源是达成短期目标的主要手段。两个候选人,一个50万年薪,客户资源相对薄弱且间接,但价值观、潜力、融入感要好一些;一个年薪100万,大客户资源可以直接落地,但未来潜力有限,个人调性和公司也有冲突。在这个案例中,成本的判断有三个层面:
一,50万年薪的差距是最直接的显性成本差异,你要不要承担这样的成本以及相应带来的风险;
二,短期来看,第二个候选人显然对于融资目标的达成有着更直接的意义,如果录用了第一个候选人而导致企业估值目标无法实现,这中间的差异可能就是数千万美元,这是典型的隐性成本。至于因为核心数据无法达标而造成错过融资窗口,就更难衡量隐性成本的价值了;
三,第一个候选人在软性上更契合企业,由此带来的管理成本和风险要小于第二个候选人,这也是要考虑的隐性成本之一。
因此在这样的错综复杂的成本计算下,你会选择哪个?
人才的隐性成本还会包括很多:沟通成本、团队成本、态度成本、管理成本、道德成本等等,这些成本不像支出的工资、福利和奖金,都很难量化,不会体现在你的财务报表中,但最终都会通过你的事情是否可以办成,你的目标是否可以实现上显现出来。正因为很难量化,所以当很多公司做败了后,你让创始人总结原因,很多人其实说不出来,只能是模糊地归结为团队不给力,但为什么不给力,并没有明确的结论。这其实就是人才的估值逻辑出了问题,这方面出了问题是典型的慢性病,通常会杀人于无形,治疗起来也就没那么容易。
3、候选人的现有薪资不是你建立人才估值模型的主要因素。
我们试想一个极端的场景,你有一个项目交给一个不要工资的人操作,你貌似省钱了,结果项目做砸了,你赔了钱;另一个人要你30K一个月,把项目做成了。你会选哪个?在这个极端化的案例中,选择自然是简单的,但为什么在实际的操作中,总会有人屡屡犯相同的错误——捡便宜的。
HR犯这样的错误还可以理解,毕竟是成本中心嘛,但如果老板也犯同样的错误,问题就太大了。
于是我想核心点可能并不在于人才管你要多少钱,而是他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大多数的决策者在结果无法预知和掌控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收益无法预估时,通常的本能就是降低成本,但这和饮鸩止渴又有什么不同呢?就像现在很多猎头公司,雇用的都是极便宜的小白,结果人均产能超不过20万一年,你说老板是赚了还是赔了?和候选人砍价,消减成本,是相对比较容易操作的事情,而管理一群牛人,并让他们都能产生价值,无疑是更困难的事情,对于创始人有更全面的要求。我想并不是所有的老板都有这样的魄力和能力吧。
4、横向薪资平衡让无数创业公司的人才估值体系惨不忍睹。
在无数的案例中,我们都看到这样的状况:这个人能力和我现有的团队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他怎么要15K啊,我现在的人最多也就是10K;这个人虽然能力还挺强,但也没到值30万的地步吧,我现在的人虽然不如他,但薪资可比他要低得多啊;这个VP候选人要60万,我现有的几个VP最高的只有40万,他一旦来了,我给原来的那几个是涨还是不涨啊,不涨的话他们反弹怎么办?涨的话公司的成本根本支撑不住啊。
于是在这样一波又一波的博弈和平衡中,牛人始终进不来,公司的人才结构也就始终得不到升级。
5、在创业公司核心人才引进个案中,市场薪资数据对标其实是个伪命题。
你说在今日头条吸引柳甄的过程中,应该对标什么职位?是BAT的副总裁们,还是外企的高管。市场薪酬水准是一个共性的范畴,中间还会因为统计口径的设定带有片面的倾向。而创业公司的核心人才使用通常都是极其个性化的,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千差万别,促成价值达成的体系和文化也是各有特点,于是人才在企业中价值输出的路径就会带有极强的互动与动态的特点,很难用一套统计学数据就给框定了。
创业公司使用人才估值模型的几个场景
场景1:该用人才A,还是B?
假设A比B贵一倍,但A对于公司战略相关度和贡献度是80%,B为40%,A不好管,和公司的价值观契合度不高,是典型的高绩效人才,B则反之,有高潜的特质。如果你是老板,你会用哪个?
激进一点的也许会选A,保守一点的选B。但选择的标准是什么?难道仅凭创始人的激进或是保守吗?我想让决策者举棋不定的可能有几个因素:
1、我无法准确判断A和B能给公司带来多大价值;
2、A也许和短期目标更契合,但这种契合是否值得我付出多一倍的薪资;
3、A不好管,价值观也不正,负面作用怎么管控,影响整体团队怎么办;
4、相对于带来价值的模糊性,付出的人才成本是更直观的东西,于是在这种思考下,决策者才会采取偏保守的策略,在以退为进的心态下倾向于选择B;
但是还有几个其他的因素是创始人经常忽略的:
1、你的战略目标清晰没有,是否清晰到你可以明确判断什么样的人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
2、战略目标,比如投资人跟你说了,每日订单达到5000,就可以给你1亿的估值和2000万的A轮投资,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是否非常清楚了,如果你不清楚,这时贸然搭建团队,我想无论哪个候选人,你都不可能清晰地判断他是否有价值吧;
3、这个目标对于公司的意义有多大,你的决心有多大,如果在上述例子中,那就是个至少值2000万的目标,这时你才可以判断为了某个关键人才付出100万是否值得,你才不会纠结于到底是50万还是60万雇这个人;
4、所有一切在用人上举棋不定的老板们,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没有真正想清楚,和他遇到什么样的人才和人才要多少价格没有绝对的关系;
5、因此所谓这个人太贵了,所以我们用不起是一句丝毫没有诚意的借口。正确的理由应该是:以这个人暂时的成本,我的平台无法提供让他发挥更大价值的空间,所以我用不上他。套用柳甄的例子,如果加入一家只有几十人规模的早期公司,她确实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她的价格就显得不合理了。但如果可以判断她能够给公司带来的价值为正,那么把她请来就是赚钱的买卖,即使借钱把她请来也是值得的。因此本质上讲,招人这个事情和用得起用不起没有绝对的关系。
场景2:我是该请个资深的HRD,还是有一定经验的HRM,还是找个小主管就行了。
相似的场景还有,我这个阶段该找个CTO,技术总监,还是找个技术经理就行了。市场、销售、财务、运营、产品等职能领域,这种例子是普遍存在的。
你说你一个20人规模的初创公司,找个资深的HRD能够带来什么,几乎无论这个HRD管你要多少钱,对他对你,这都是赔本的买卖。除非这个HRD是你的联创或合伙人的角色,奔着理想和情怀来的,不在意一时的短期收益,肯撅着屁股从算社保算公积金等最基础的领域白手起家,帮你搭建整体架构。但这样的人只能是你的创业伙伴,从公开市场招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最近就有一个实际发生的案例,一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明星公司,只有100多人,楞是请了一个百万年薪的CHO,之前是数千人规模公司的HRVP,手下的HR团队都快赶上整个公司的人员规模了。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说无论是这家公司的老大,还是这个HR本人,都没想清楚。结果去了没一个月,就是各种不适应,你说这是请得起请不起的问题吗?是钱的问题吗?两个都没想明白的糊涂蛋子碰一块儿去了。
场景3:这人要60万,可我现在的核心团队最多的才拿30万,该怎么破?
前段时间遇到一个真实案例,一家A轮公司想引进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成色极佳,外面有很多公司觊觎。老板冲动之下,没有跟任何人商量就许了5%的股权和将近70万的年薪。回来之后有点含糊,因为她的两个核心团队成员收入不过30万,股权不超过1%。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以传统的团队平衡和薪资对等原则来看,几乎是无法继续谈下去的。但问题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在合理的人才估值模型之下,也还是可以解决的。道理很简单,你拿得多,就必须干出相应的业绩,如果没有做出成绩,对不起,你要么降薪,要么走人。对于老团队也是一样,外面来的人是拿得多,但如果你可以有相应的承担,也可以拿这么多钱,如果不能把担子挑起来,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这里的估值模型的核心还是人才的增值,而不仅仅是聚焦在成本上那么简单。
当然,这是个特例,多数情况下,后来的人现金部分会比较高,但早期团队的期权股权是会高很多的。一个简单的比例,创业公司头5个人,是百分位的权益,头50人,就是千分位,到500人,可能连万分位都没有了。长短期激励的配比,也是解决先来和后进团队的平衡的方法之一。
场景4:这人谈着很不错,但来了会怎样,我还真是没底,到底该不该用呢?
无数的老板在遇到这种场景时,是谈了一轮又一轮,找朋友看,找投资人看,找团队看,但就是拿不定主意。
我说一下我的体会吧,在帮客户找了这十年的人,我自己招人那就更是超过20年了,但这几千上万人谈下来,我对自己对于人的判断反而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每年大把的人谈下来,总会有一些当初看着不怎么样的,后来干的相当不错,也还会有一些你面试时很看好的候选人,入职后干的是一塌糊涂。当然,这样的终归是小部分。
但正是这样的小概率,催生了我的另一种人才使用观。那就是只要大面上过得去的,就先过来用,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考核,快速上位,快速考核,快速迭代。这其实和互联网公司提倡的产品快速迭代,小步快跑是一脉相承的。
互联网公司在产品开发中之所以摒弃了原来传统软件公司所采用的长周期开发,先市场调研,再内部测试的方法,就是因为无论你在产品设计之初想得如何周到,你的测试样本量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很多BUG和产品缺陷你无法通过内部的小样本,哪怕是专家意见来事先发现并修正。只有通过投放市场,所有的用户都是你的测试经理,你的样本量趋近无穷,产品的逐步完善才能成为现实。
同样在用人上,谈的再好,面试官再资深,总会有一些问题是你无法预见的,比如团队的融合,文化的契合,技能的迁移,态度的提升等等,这些只能是通过实际上手操作,大家才能有感觉。
最近有一家业界很知名的公司加盟了一个市场VP,之前也是经过了N轮的沟通,双方都觉得很不错,但仅仅入职了三个月后,该VP在公司中的位置就岌岌可危,几乎是被公司固有的文化和原有的团队给淹没了,连最基础的员工都可以在公开的场合对其表示各种不满。顺便说一句,该VP过往的业绩是经过充分证明的,其情商也被面试团有口皆碑。
所以,是骡子是马,还是要拉出来遛一遛,形成人才的快速迭代机制,不断设立更高的绩效指标,在这样的“摧残”下,牛人就干出来了,孬人就被淘汰了。当然,这样的机制好像更适用创业公司,大公司和成熟公司并不适用。
我为什么说创业公司不该有雇不起的人
好了,该揭晓答案了。
1、创业公司的人才估值模型
其实很简单:人才估值 = 人才创造价值 - 人才成本
没错,你没看错,就是这么个简单的公式。但无数的创业公司就折在了这么个简单的公式上。
大家都能想出并理解这个公式,但大部分决策者只会把眼光死盯在人才成本上,这应该是人性的盲点之一。道理很简单,成本是可见的,收益却是模糊不确定的。于是大家都有选择性忽视。
我建议的解决方案就是把着眼点从成本上稍稍离开,转而死磕“人才创造价值”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要有明确的战略,实现战略的路径,对可实现路径的人才要素做深入盘点,对于战略实现要点最好能有定量的分析,清晰地知道该用什么样的人,建立帮助人才实现价值的平台、环境和激励机制,快速迭代,把人才创造价值这个模糊的概念引向可评测的状态。这样,成本就不再是你纠结的事情,“雇不起”这件事就在一定程度上是伪命题了。
一句话,你必须清楚知道你在引入人才这件事情上,你做的是个赚钱的买卖,还是赔本的买卖,这个钱该怎么赚,风险在哪里,风险管控的机制是什么,何时该止损,何时该增持。
2、创始人在筹划引进核心人才时该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战略目标是什么?清楚了没有?
实现战略目标的路径是什么?可行吗?
这个人过来主要是帮我解决什么问题的?
什么样的人可以帮我实现这样的目标?
这样的人市场上有吗?别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人才画像,市场上根本没有;
这样的人该怎么吸引?渠道有哪些?
这个人来了我该怎么明确界定他的业绩?
他帮我实现的这个目标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他来实现这个目标在环境、氛围、软硬件条件、激励机制上的要求是什么?怎样具备?
如果这个人不行,止损线怎么设定?
3、创业公司“雇不起人”的原因是什么?
3.1 人才定位不清
就像上面提到的案例,你一个20人的公司,非得想要一个资深的HRD,你让人家过来解决什么问题啊?人家要你个大几十万,你给不起,你说这是钱的事情吗?
你一个仅仅50万用户的APP,非得找一个大数据和高并发领域的大拿,人家要你一百万,你跟人各种砍价,要脸么?这哪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
3.2 自己的事情没有想清楚,妄想来了一个高人,你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前天见了一个之前的候选人,这两年创业,虽然做败了,但对于失败的原因反省那叫一个犀利深刻,远比那些所谓的“创业成功者”在成功之后的鸡汤有益得多。他就有一句话:所有的创业项目没有会因为钱的问题失败的,如果你认为是钱的问题,那就说明你对你所做的事情根本就没想清楚。
同样的话我完全可以用在人才引进上——所有的人才问题都不是给不给得起钱的问题,而是你对于这个人如何给你带来价值以及带来多少价值根本没有概念。
你如果把自己的事想清楚了,知道什么人来了能给你带来正向的价值,那么即使手头钱不够,借钱来雇人都是值得的。这就像如果你知道一支股票稳赚不赔,你会不会借钱去买是一样简单的命题。所以基于这点,我才会说,创业公司就不该有雇不起的人。
你雇不起柳甄,不应该是因为她的价格高,而只应该是你判断她过来不能创造出正向的价值。有传闻说柳甄去到今日头条会负责资本运作,她在那里负责的至少该是几亿美金的盘子,你一家早期公司雇了她,最多就是解决个百万美元级别的融资,无论对你对她,当然不值了。
3.3 用不起,还是不会用
很多老板在决策高成本人才的时候手都会哆嗦,这与其说是你在为这样的成本含糊,倒不如说是你对于如何能从这样的候选人身上挣到钱没有信心。你如果很有把握把牛人搞过来并能帮你解决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你在决策时就不会那么纠结。所以这是如何用人,并从当中“榨取剩余价值”的过程,和用不用得起也没太大关系。
确实有很多的创始人请来了一只会生金蛋的母鸡,但非得把这只鸡炖汤喝,美名其曰“价值认同”,这不但是对这只鸡的摧残,也是对整体社会人才资源的浪费。
大公司反而会有更多的“雇不起”的时候
公司大了,员工的个体价值会下降,除非是那种天才型的选手,否则没有什么人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整体的体系会显得更加重要,既然是一个整体,薪资的横向平衡就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了,因此当某个人的薪资要求明显高过公司所规定的界限时,只能是放弃。而且公司那么大的体量,某个人牛不牛逼,能不能干,对于整体所产生的作用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况且,你不来,有的是人愿意来,雇主品牌在那儿呢,总会有人来投入大熔炉的。
创业公司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温床,有时一两个核心人才的加盟,确实可以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所以人才的估值逻辑和估值体系是完全不同的。
结语
终于写完了,回溯了一下,基本想讲的点都讲了,但逻辑上限于本人资质有限,还有不少不严谨的地方,而且感觉有一些点还可以深入去挖。这些都留待今后的文章逐步补齐吧。
成长型组织的人才策略是我近两年研究的重点,感觉当中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探讨,我个人的痴心妄想是能够创出一套体系。组织在进化,人才也在演进,希望我可以与时俱进,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与诸位共勉!!
作者介绍:
张皓凡(Kevin Zhang),互联网职场社群“招蜜”的创始合伙人,公众号名称为“我可能不是猎头”;当当网创始团队成员,担任副总裁。
-
创业公司
如何让你花大价钱招来的高管成为“你想要的人”?
根据调研,高管加入公司之后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三个:创业公司与成熟企业架构不同;管理层与执行层的能力窘境;现实与理想的落差。那如何让你花大价钱招来的高管成为“你想要的人”?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经纬创投。
聘请资深人士加盟创业公司,有点像运动员为提高比赛成绩服用兴奋剂——如果使用得当,你有可能刷新纪录;如果使用不当你就会一败涂地。—— 本·霍洛维茨
当你的公司迈过新起步,业务快速增长的时候,通常你会听到这样的建议:“是时候,让一些牛人加入团队了。”事实上确实如此,假如说你的公司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没有牛人补充进团队,其发展速度往往低于市场水平。
为什么要任用这些牛人呢?答案是:时间。任用有过相关成功经验的人,可以把你不擅长的事情授权给他们去解决,从而缩短特定业务模块”从0到1“的时间。高收益的伴随下,总是有风险的,这个风险同样是时间。
譬如说,如今我们说创业公司要修炼好内功,做好收入。这块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始团队,但同样也取决于你的销售 VP /总监 ,如果这个人找错了,一进一出浪费的是一年,这当然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此前我们曾经写过《比裁员更心焦的是你花大价钱招来的高管做不到一年就走了,怎么破?》一文,大家反响还不错,但纷纷表示希望有更明确的解决方案。因此也就有了今天的续文。
根据我们此前的调研,发现高管加入之后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三个:创业公司与成熟企业架构不同——如果这名牛人曾经在大公司工作,那么他更容易有路径依赖;管理层与执行层的能力窘境——一个好的方案,执行层或许理解不到战略意图,或者缺少相应的资源,还有些员工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落地;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平台光环不再,一切外部环境皆会发生变化。
作为创始人,万事想要一个好的结果,总是离不开“事前规划+进行时的努力”,以及如果结果不好我们应该怎么办。所以,我们就按时间逻辑来试图为你梳理一个 SOP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以下,Enjoy:
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实现愿望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托尼·罗宾斯
第一件事:规划
想清楚你要什么?
作为开始,这是所有环节当中最重要的一步,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你究竟需要的是什么?
这涉及到组织结构的拆解,以 COO 这个岗位为例,你要他负责的是哪块业务,产品还是运营?是一个人就能做,还是需要好几个人?这是你在反思自己痛点的过程,也是所有招聘开始的基础。
究竟是外部聘用还是内部提拔?
这个问题你需要思考的核心是:对特定岗位,究竟是外部经验重要还是内部经验重要。比如技术岗位,现有的人中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经验去挑起 CTO / 销售主管的大梁?如果答案为是,那么也许内部人士可以胜任;若答案为否,你的抉择如何就再明确不过了。
你对新加入的伙伴期许如何?
未来 12 个月,你要完成的目标是什么?你希望他入职后的第 1 个月能实现什么目标?你需要他扩大团队规模还是保持小而美的运营?越清晰越准确的词语有助于你在寻觅和招聘真正开始时,提醒自己保持清醒:不被简历上的出色经历所迷惑。
当然,你也必须承认你对于目标人选需要具备的能力可能是无知的,解决的途径唯有两个:
亲自在该职位上体验一番:CEO通常不愿意做职能性工作,因为他们清楚知道自己不具备相应的知识。但,从人类进化的过程你就能知道,亲自体验是明确目标候选人需要具备素质最直接的方案。你欠缺什么?公司目前在该职位上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外脑”的建议:寻获目标领域的成功人士,了解他们获得成功的原因,结合亲自体验之后去搞清楚哪些能力最符合你公司的需求。但你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他们并不了解公司的具体情况,所以你不能将招聘的决定推给他们做。
聆听他人之意见,但保留自己之判断。——威廉·莎士比亚
第二件事:判断
如何判断这个人是最适合的人?
牛人通常是很难被说服的,毕竟他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推荐你戳这里查看经纬 HR 团队为你准备的技巧——《你还在烦恼招聘吗?这十个方法你都用了?》。
坦白说,即便你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和功课,你的招聘仍然是有风险的。那么当你面对这位牛人的时候,你如何去判断呢?
设置问题
基本上,在问题设置上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三个:对方是否有意愿加入创业公司,工作成绩及性格是否与招聘岗位的需求匹配,他是否能针对你公司的情况打造出一套靠谱的方案。
究竟你要问哪些具体问题,这个永远是千变万化的,本·霍洛维茨曾经将他认为很有帮助的一些面试问题总结了一下:
你上班的第一个月会干什么?——这里你要根据候选人的答案去判断他是被动型还是主动型人格。在创业公司,通常后者更为适合,毕竟创业公司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
这份新工作和你目前的工作有什么不同?——有的人能够认识到前后东家有很大的差异,并能做出相对明确的方案或思路;而有的则认为自己此前的经验能够立即被复用于新东家。
你为什么要加入一个小公司?——这有助于让你知道他最渴求的是什么?也有助于让他对未来的“艰难险阻”有一些心理准备。毕竟每一次职业生涯的变动,都有可能对候选人自己产生深远的影响。
组建面试小组
出于礼貌和尊重,在面试开始之前,你需要告知候选人你的公司大致的流程是怎样的——他需要见谁?几次?大概的反馈周期是多久?
而在这之前,你需要准备好的是面试小组成员名单。这些人的身份是多样的,也许是公司内部的人,也许是外部的专家,甚至有可能是你的董事会成员(诚心实意地插入硬广一则:经纬的 HR 团队成员们乐于也有相应的经验,去为被投公司提供这样的服务)。他们应该发挥的作用是:
帮你发现应聘者是否符合招聘标准,并为你提供判断;
帮你判断这个人是否能很快融入公司。
面试完成后,你需要与他们讨论每场面试,让大家形成对于目标职位统一的理解,以便获取更充分的信息和建议。但,这个决定最后只能你关起来门来做,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你做出这个决定。
背调
此前我们经纬 HR 团队亦已为你准备了一些技巧,这里查看——从认识到在一起,招一名合适的高管到底有多难?
为了控制自己的绩效,管理者单单了解自己的目标还不够,还必须有能力针对目标,衡量自己的绩效和成果。——彼得·德鲁克
第三件事:融入
如何帮助他们融入公司,尽快发挥战斗力?
这一点,是在你做出了抉择之后,事关决定成败的一点:如何帮助他们融入公司。也许你会觉得,既然都是牛人了,就应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野蛮生长”。但如果你想要一个好的结果,建议一定一定要让这个人直接汇报给 CEO 一段时间。他和 CEO 的沟通越紧密,对于你引入新的基因加强团队力量就越有帮助。如果他总是跟下面一级的沟通或者跟他业务完全不相关人汇报,那么这种人你招来你也留不住。
给他们制定明确的目标
也许是每一周,也许是每一月,甚至是每一天,确保他们能够时刻记得自己要做什么,并让团队的剩下人感知到。这对他们融入团队极其重要——无事可做的主管,在创业公司没有价值,对他对你都是如此。
让他们融入集体
甚至有人建议过,CEO 应当给新入职的牛人列一个谈话清单,确保他和公司中重要的人接触和交流。他入职之后需要跟哪些人谈?协作部门的主管,已有团队的核心员工……然后你要跟他聊聊,从这些人身上,他学到了什么?当然这个工作,好的 HRD 会帮助你一起来完成。
顺应公司文化
无论是他需要新建一个团队,还是与已有成员的配合,公司文化是最好的润滑剂。
如何检验效果
硅谷传奇导师比尔·坎贝尔曾经提出一套四分检验法,帮助创始人判断牛人们是否胜任现在的工作:根据公司目标设立高标准要求,检验他们是否完成;管理能力考查;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第四件事:我们都不想看到的
如果结果糟糕,怎么办?
当你发现新人确然无法融入,那么别无选择只能“分手”。损害已经产生,我们要做的是将损害尽快尽小地解决问题:
反思
通常我们会简单粗暴地将其归结为牛人能力不行,但其实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的。问题的根源可能出在你的招聘系统和整个公司里:比如你没有想清楚你究竟需要高管具备什么才能,比如你没有调节好高管的个人抱负和公司目标,比如你的公司没有创造条件让他融入……凡此种种,都是需要改进的。
告知董事会
也许这是你不得不解雇的第 N 位高管……你需要得到董事会的理解和支持,也需要准备好合理的方案。
通知
对于被解雇的本人,你要做到以下几点:
保护他的名声;
清楚果断地阐述这个决定的原因;
给予合理补偿;
让他得体地向公司同仁告别。
对于其他员工:
告知被解雇主管的直接下属,让他们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有可能成为他们接下来一段动荡时间的领导人;
告知其他高管;
告知其余员工。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提前准备好针对“动荡”的各种方案,快速完成,以及永远永远不要让公司的员工感到心寒。
资深人士出类拔萃的才干、广博深厚的知识,久经沙场的阅历都是你需要的,即便你为此不得不应付他们给你带来的种种难题。—— 本·霍洛维茨
-
创业公司
达晨肖冰:创业公司都是撑死的,不是饿死的
达晨创投总裁肖冰表示,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人品、家庭、身体健康这样的个人因素,也有商业模式的选择、市场选择、创新力这样的团队和决策因素,看起来大相径庭。而达晨拥有足够多的样本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活下去,如果都活不下去就别谈大公司了,先把公司活下去再做成伟大的公司。
肖冰还提到,我们更多的要去学习失败的案例,而不是成功的。学失败是为成功,学习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我们这个社会的问题是成功学太多,大量的书都在介绍企业是怎么成功的,特别是带着光环性质的书太多,企业家被迷惑了。我在市面上看到那些书,没有看到一本书是介绍失败的。而恰恰是失败才有学习的意义。
以下为肖冰在《达晨2016年经济论坛》上的主题分享:
现在有一个说法“我们进入了一个大数据时代”,每一个企业都是大数据公司,企业最值钱的是大数据资产。达晨经过16年的发展,现在最值钱的是什么?有人会说是品牌、渠道或是团队,我认为可能是达晨的大数据——围绕16年的投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特别可贵的是这个数据样本量足够,同时又非常准确。我们了解这些企业的真实数据,能从数据中挖掘出什么、能够总结出什么规律、能力为被投企业,或者是准备看的企业提供哪些帮助,这个才是最有价值的。
达晨投了16年,看的企业超过百万家。投资金额差不多有130亿,真正做深入尽调的企业有超过1万家,最后成功投资的有300多家企业。这个数字、这个规模在国内同行里是名列前茅的。我们真金白银的投出去了350个企业,真金白银的投下去了差不多130亿人民币。
我们投资的区域的分布和行业非常广泛,主要围绕TMT、智能制造、消费服务做了很多布局。同时在其他领域,如医疗健康、军工、现代农业、清洁技术也有广泛的布局。区域分布上,北、上、广、深是投得最多的。但在中国其他主要省份达晨也有投资,这里面可以反映出很多东西,哪些省的投资质量特别高,某个地区投资的大部分是成功的,某个地区的投资大部分是失败的,这是区域的样本分析,也有行业的样本分析。
达晨内部对投资企业有一个星级评定,每个季度都会对投资企业的运行状况、运营数据做一个跟踪、分析、复盘这个季度经营怎么样,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高速增长,是不是超预期。我们把投资企业按照五星级技术评定,每一个星级最后就代表着这个企业的判断。比如五星的是超预期的,或者是特别符合预期;四星的可能是基本符合;三星的可能是一些平庸的,甚至是不死不活的;二星的可能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很可能失败的;一星的基本上都是要死的,大概是这样的分级标准。
从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五星级的分布基本上,75%是四星和五星,15%是三星的,10%是一星的和二星的。这意味着达晨投资的优秀企业和明星企业大概占了75%,平庸的企业占了15%,失败的公司占了10%。这些企业中有从五星级突然变成四星三星的,也有内部已宣判死刑了,但慢慢又成了四星五星并且上市的。因为样本足够多,基本上每年都符合这个分配的比例。
有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每一个企业都是经过达晨体系严格的尽调、内部决策流程的。这么多聪明的大脑分析最后决策的项目,没有一个项目是随意投资的。每一个企业达晨都希望能成功,每一个企业家都特别勤奋,特别努力,拼命的想把公司做好。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差距这么大?有那么牛的公司,也有这么失败的公司?
很多人说是不是宏观环境,或者是整个行业不好。但是奇怪的是,就是同样的宏观环境下,同样的行业背景下,不同企业的差异仍然很大,这里面是一些什么样的原因,有什么规律总结吗?为什么我们的企业永远是这个比例,永远是有失败的、有平庸的、有优秀的、有明星的,为什么不能符合当时的预期?
我希望通过达晨的样本,通过我们的经验总结出自己的规律。
我有一个原创的公式:成功的企业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是各有各的不同。成功的企业必须是具备一些共同的因素,全部具备了才能成功。失败的企业,只要这里面有一个因素具备了,你就失败了。大众创业是要非常小心的,企业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大量的民营企业的存活率是非常低的。
成功的企业到底要同时具备哪些因素呢?
根据我个人的判断,我把所有的达晨系的成功企业家弄一个图谱,反复看,天天看,这些人都长得一样的。我有一个算法,不断的修正这些算法。我现在看一个企业,我跟你谈一个小时,了解一下就大概知道你能不能成功,为什么?因为我已经有不断修正的办法,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因为我看多了,见多了,成功也见多了,失败也见多了。
他们是不是长得一样呢?中国古代有个话叫“相由心生”,你的外表是由你的内心表现出来的,你的气质是一样的。这些人的外表可能五官不一样,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气质,有共同的成功气质,就应该成功。
具体是哪些样子呢?
第一类是唐僧式的。义无反顾,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没有前途,要动摇的时候,他是意志坚定的,目标远大,心无旁鹜,勇往直前,他不管其他的杂音,反正是往前走,企业家肯定需要这种精神。
还有一类是刘邦式的。企业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在这个商业社会里是没办法成功的,你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肯定要有一个合伙人的团队。但是你怎么组建这个合伙人团队,你有没有能力,能不能有能力来培养这些合伙人,别人愿不愿意跟着你干,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说财聚人散。他们愿意分享利益,愿意组织大家一起往前走,建立优秀互补的合伙人团队,这是成功的关键,所以说他们也有刘邦的气质。
长期的成功还看人品。人品很重要,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毫无疑问是人品不错的。真正好的企业家特别低调,特别朴素,特别谦逊,他的内心非常强大,表现的外表是很低调的,他基本上说到做到,我们这些成功的企业家和我们说的永远做的比说得好。
家庭和睦,夫妻一起创业的成功率是非常高。达晨有一个经验,夫妻创业的,一直还在一起的几乎100%成功。
因为创业是一个长期的马拉松,高压的情况下长期往前跑,身体素质要好。身体不好是没办法跑到最后的,这可能是创业成功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的标准。
还有一个我们观察到这些成功的企业家有一个共同的特质,跟他接触的时情绪都比较稳定,你很难看到他的情绪波动很大,大起大落。男人的心是被更多的委屈撑大的,企业家每天面对很多的委屈,很多的压力,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如果他不具备这种成功的素质,他肯定早就失败了。
我老是想创业的事情是特别反人性的,我们人性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懒惰的,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是很懒惰的,我们都是很敏感的,我们想哭的时候想哭,想笑的时候想笑,但是创业家做不到。所以说创业就是把女人变成男人,男人变成真正的男人。
为什么女人创业比较难?从大数据来看是比较难的,不是绝对没有,只是比较难。因为女人更接近人性的本质,所以女人肯定是情绪化的,不是这样就不是女人了,她肯定是多愁善感的,肯定是软弱的,她不克服这些就很难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这是我的总结。所以说创业就是把女人变成男人,男人变成真正的男人,必须是真正的男人才能成功。
业务方面,我发了一个问卷调查给所有达晨的业务合伙人,你们这么多年的投资里面,你们业务上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问卷的回答第一条是专注,永远是专注。现在的社会有太多的商业机会,太多的诱惑,你在每个阶段的时候选择不做什么比重要选择做什么更难。机会太多,什么都想干,专注肯定不是万能的,至少在上市前我主张我们的企业,沿着一个主业往前走,一路狂奔往前走。
把达晨系最成功的三个项目拿出来看:
现在市值最高的三个企业,一个是分众传媒、一个是网宿、一个是爱尔眼科。爱尔眼科市值360亿,开了差不多200多家医院,它是唯一一个IPO上市的民营医院。爱尔眼科虽然做得这么大了,但是占据中国眼科市场的比重不到10%,中国的市场太大了,眼科还有巨大的空间,所以选择还是关注点只做眼科,市场上有很高的议价,因为很专注,这个公司的股票几乎没跌过,一直往上走。
网宿科技上市到现在市值增长了30倍,现在是500亿的市值,最高的时候600亿,我们当年是无法想象这个公司的,当时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公司,甚至是非常一般的公司,这么多年就专注做一个业务,利润也做了差不多10亿,我们投的时候利润才3千万左右,增长了这么多。但是他还是集中做这一个做大做强。
分众传媒,在美国上市的时候,江南春当时收购了几十个公司,进入了无数的行业,后来他把那些全部砍掉了,那几十个收购的公司全部砍掉了,回归到他核心的楼宇广告,现在看起来非常正确,他利润30亿,还在增长,市值1000多亿。
商业模式简单清晰,不复杂,基本上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如果半天都说不清是干什么的,这个企业肯定不是成功的公司,而且商业逻辑也是特别符合常识的。
这些企业家坚定不移的抓住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只要看看前十强的市值,市面上很多机构说投了多少独角兽公司,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达晨从来没有提过这个事情,其实达晨有34个公司现在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我们的估值是可流动的,可变现的,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虚的估值。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很多人垢病中国的资本市场,但是我的结论是,中国现在的证券市场,资本市场是中小企业最好的上市市场。它有问题,但是对应了另外一面,我们的中小企业的估值是全世界最高的,我们的中小企业上市以后的市场流动性是全世界最好的,我们的中小企业每年上市的家数是全世界最多的,所谓的独角兽公司很多在海外是没办法上市的,甚至上市以后的估值可能是现在的十分之一,我们这些企业抓住了这个有利的一面,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迅速的做大了自己。另外一些企业家就选择了另外一面,都跑到海外上,海外是很容易上市的。
所以说我们这些企业家,从来没有犹豫过,在中国上市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在第一时间规范,第一时间汇报材料,努力的和监管沟通,弃而不舍的上市,这可能是重要的因素。
成功企业家的共同特质,首先是有创新能力。这个话听起来很朴素,如果我们的企业,你的企业和其他的同行企业没什么差异,是同质化的,是一样的,在这个社会上,在各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呢肯定是没有生存能力的,肯定是打价格战的,又大又不赚钱的。一定要和别人有差异化,和别人不一样,可能是在技术上不一样,可能是商业模式上不一样。
创新是无所不在的,不一定是很高大上的,什么IT技术、软件研发,可能公司里的每一点一滴都可以找到你的创新点,一定要跟别人不一样。形成你的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为什么说失败的企业,平庸的企业对达晨来说也是失败,你的投资投完了之后不死不活的、最后可能把本收回来,对我们来说也是失败的。因为我们的预期都是很高的,期望你成为伟大的企业,明星企业,结果你变成特别平庸的企业,虽然没死,但是对我们来说也是失败的。
这些企业我们觉得是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原因。
达晨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这些企业,这些样本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呢?他们有哪些问题呢?我也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节奏很重要。有的企业做起来是行云流水,特别的顺畅,感觉节奏上非常的顺畅,每一步都踩准了,有的企业很努力,也很聪明,很勤奋,但是他好象老是踩不到点,要不是踩错了,跑得很累。我就想做企业就有点象跳舞,要跟上节奏,跟不上节奏就会踩别人的脚或者是摔倒。
节奏有哪些?节奏有轻重缓急加减。所谓轻重,什么时候该轻资产发展,什么时候该重资产发展,这是要把握好这个节奏的。搞错了可能就死了,也很危险。有的企业做得很好,每一次的融资节奏踩得很准,虽然业务做得没有那么好,但是融资每一步都踩得准。
研发也是一样,很多企业做研发,没有研发就没有未来,但是你猛投研发,在某一个阶段可能你就死了,因为研发的风险也很大,什么时候该重度研发,什么时候该慢慢往前走,这个节奏也很重要。
申报上市的节奏。很多企业家一定要等这个企业认为特别好的时候就报材料,业绩也觉得不满意,因为中国的上市有固有的结构,中国报材料上市要排队两三年的,中间一暂停就不知道到哪一年了,所以他在好的时候排队,排队一两年,两三年又往下走了。有的企业在业绩不太行的时候,在成长早期的时候就报进去,等到上市的时候正好是他顶峰的时候,就过了。上了市以后,可能有一点小调整也没关系了。这个节奏就踩对了,前面那个就踩错了,那就很委屈。回来又重新等业绩起来又报,这个时间全耽误了。
所以说节奏是企业领导人首先要考虑的,一定要掌握好节奏,如果没掌握好你会做得很累,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好。所以说企业家一定要冷静的思考节奏的问题。
还有一个死亡的典型。在机场书店看到很多大公司的书,很畅销,都被创业企业家买走了,华为怎么干的咱们就怎么干,google怎么干的,联想怎么干的,京东,亚马逊等等这些公司都挺好的,就学他们。但是我觉得学习不能盲目的学,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学,特别是要学习这些大企业在小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不要学大企业大了以后怎么做的,大了以后都是戴着光环的,很光鲜的那一面。华为几十万人,销售额几千亿,他们有一套管理的方法。京东,亚马逊那么好的融资,阿里巴巴马云用哲学家的思路管公司也管得很成功,我们要学可能就学死了。
在企业小的时候,到底是什么主导你的公司,不要搞混了,大公司肯定是抓管理,小公司肯定是抓核心业务,老板跑在第一线老板就是大sales,这个事情肯定搞错了,所以说学大公司也学死一些企业。
达晨投了这么多企业,有特别多元化的,到现在没有一个成功的。全部失败了,没有成功的多元化发展的,特别有冲动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家是特别可爱的。他们肯定是最聪明的,因为老是有创意,又是最勤奋的,因为老是闲不住,身体又是最好的,恨不得24小时工作,每次去一个企业就说我们又上了一个新项目,隔两天又上了一个新项目,五六个项目同时展开,不甘心于只做一个业务,因为他的机会太多,因为他自己的能力太强,一个业务根本满足不了他,管理能力也很强,调动资源的能力也很强,他说我的每个项目都融资,将来的每个项目都上市,这个中小板上市,那个是上主板上,还有一个去美国上,这是很多企业家的梦想。
企业多元化的时候,我就问了他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现有的业务是不是足够安全的?很多企业的第一个业务还在半坡爬的时候,还有很多竞争对手的时候,还有死亡危险的时候就开始搞新的业务,这肯定是不对的。
第二个问题,你现在的业务是不是行业第一了?很多企业也还没有到行业第一,他就开始去上新项目了。
第三个问题,你这个行业还有没有上升的空间?是不是已经天花板到头了?其实行业很大,中国的市场很大,全球市场很大,为什么要上这么多新的项目?
Less is more,特别是那些特别聪明,勤奋的企业家一定要警惕自己,团队里面不要盲目的冒进,想法不要太多,想法多的,没有什么成功的。
撑死的比饿死的多,很几家公司融资之前日子过得好好的,也赚钱,现金流也不错,老板也过得优哉游哉的。融资完了之后,帐上多了那么多钱,特别的冲动,赶紧扩张,原来是一个省,现在几十个省,原来一两百人后来一两千人,一下子收不住了,管理也失控了,作业也失控了,各种失控,一下子巨额亏损,资金链断了。
所以说融资以后要控制自己的节奏,不要超出自己能力的去做,要把现金流,资金链这些都特别的关注。因为很多小企业是没有看过那么多钱的,从来没赚过那么多钱,一下子头脑发热就干了,一干就死了。
我们还看到一个规律,我们内部也在总结,好几个企业开始说你要做成一个什么公司,目标是我要打败BAT,我的目标是挑战BAT,这些基本上是完蛋了。还有说我们肯定要做成一个千亿市值的公司,他本身是很小的公司,目标是得千亿,这种最后也是不行了。
为什么?
这些企业家想的都是宏伟的事情,伟大的事情,那些在过程中可以商业化变现的,赚小钱的机会全部不干。有的企业特别有意思,很多机会是可以变现的,可以赚钱的,他看不上,他说我赚那个小钱干吗?我们是要做伟大公司的,那你不看这些小钱,永远靠融资。他认为投资人永远会支持他伟大的梦想,这是他的愿望,我有这么好的想法,投资人肯定会支持我。永远不赚小钱,最后往往就死了,因为资本市场一变化就死了。这个过程中后悔啊,当时那些赚小钱的,积少成多也可以活下来啊。
经过这一轮的资本的泡沫,所谓的O2O等等的泡沫以后,现在回归到商业的理性、本质,首先要活下去,如果都活不下去就别谈大公司了,先把公司活下去再做成伟大的公司。
有些商业模式特别复杂的公司,我们也投过几个,当时超出我们的智商范围,我们看不懂。企业也说得玄乎的,有时候总是认为自己是不是智商不够了,别人也投了,我们是不是都参与一点?到底怎么赚钱,商业模式也讲不清楚。最后我看基本上这些公司也都死了。
我们交了那么多学费之后,现在就坚持了,过往两年一个O2O,P2P没投,都没投,我们还是投自己看得明白的,相信自己。看不懂的算了,赚大钱的机会让别人去挣。
还有性格的问题,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失败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性格的问题,性格即命运是早就说了。有些企业家一看就特别强势,在企业里面是一言九鼎,谁都不能说反对的声音,他像一个皇帝一样的,国王就是这样的,他说什么就是圣旨,谁都不能改变,不能挑战的。这种企业肯定是不行的。还有一个是特别软弱的,特别弱势的企业家也碰到几个,什么主意都没有,大事小事都找投资人商量,特别小的事也找投资人商量,我说这个肯定是有问题的,拿不定主意。所以说女人的气质和文人的气质是肯定要失败的。
对资本运作,有的企业失误导致了千差万别。有一类企业家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觉得自己是专家,资本市场的东西都学会了,结果他不跟你商量,也不跟你咨询,很多方向自己定了。
因为资本市场的事情太复杂,达晨作为一个专业机构我们交了太多的学费,看了太多的案例,我们是最专业的。我看最好的企业,相信专业投资机构的意见,做他自己的事儿,他把自己的业务做好,把自己的业绩做好,听专业机构的意见,一步步的做好,这是最好的。
反过来你自己认为自己有超强学习能力的,很快想成一个专家的,最后都要交学费,交完学费回来还要找我,基本上就是这样,这就是规律。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
还有不团结。有的销售团队集体出走,企业就完了,主力的销售团队走了,一起都不干了。还有的企业,有很多的PE,有的PE就是大股东,告上法庭,搞得你死我活的,互相查帐,结果业务也停了,也死了。所以我们看到了不团结,肯定是在内部很难成功的。
产业大变局,企业如何转型
今天的主题是产业的大变局,我认为在过去的三五年里,中国的传统产业是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我们传统的比如说消费行业,原来那些很风光的消费品,现在一夜之间发现自己不行了,为什么?消费的主力人群变了,变成80、90后。宝洁、娃哈哈的销售大幅度下滑,传统的那个市场突然变天了。新的所谓的网红,电商等等乱七八糟的红红火火的,80、90后消费的是新东西,我们跟不上他们的消费节奏。
制造业前所未有的面临着冲击,成本上涨,基本上就没利润了,原来有利润的现在都没利润了,顶不住,因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不够。我们的实体店被电商冲击,移动互联网重构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过往的三五年,这种压力是巨大的,是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达晨三五年前投的公司压力是巨大的,因为当时投的现状是很好的,后面要转型谈何容易?成功的是少数。最近三年投的企业都非常好,因为这个企业已经是变了,成长起来的创业公司,不存在转型的问题,企业就是新公司。因为已经适应了这种变局,原来不适应的那些人要重新改变很难很累。当然也有个别成功的转型突围的,也有不少,也让我们感到比较振奋,我们的企业家还是特别的聪明,特别勤奋的,还是有希望的。你不变就死了。
另外是盲目的跟风转型,一下子互联网+,一下子O2O,把自己传统的那一块优质的东西全部放弃了,推倒重来,也死了。本来日子过得还行,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好,但是还可以活下去。一下子把自己搞死了,这种也有的,我们也有这样的案例。
我老是想一个事情,企业家为什么总是有一个盲区?不管是特别成功的企业家还是失败的企业家,每个人在过程中都是要交学费的,我们看到的企业家义无反顾的、热血沸腾的沿着一条死路往前冲。但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盲区,没有一个神仙是创业的过程中一点学费不交的。这个中间是不是及时调整了,又活过来的,还是说一下子一条路走到黑就走死的。所以说企业家一定要灵活面对这些事情,要突破自己,不要固守,要相信自己不是万能的,你不是那种什么都正确的,你要抱着这个认识。
同时要做很多的学习,今天我给大家一个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个学习的思考机会。
要学什么?更多的要学失败,不要学成功,学失败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学习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我们这个社会的问题是成功学太多,看到大量的介绍企业是怎么成功的,特别是带着光环的传奇性书太多,企业家被迷惑了。我在市面上看到那些书,没有看到一本书是介绍失败的,我看到的书全部是讲这些企业怎么成功的。其实我们这个行业是最有条件来说的,VC行业是这样,规律是好事传千里,坏事不出门,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事情藏着,每个人传出来的都是那几个成功的案例。每天VC在台上讲的都是成功的案例,讲得天花乱坠,失败的东西没有人总结,大家也不愿意碰,不断的交学费,重复的失败,同样的失败重复出现。
因为我们有大数据的基础,我们会总结出很多案例,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通过这种机会跟大家多交流,把我们达晨系的投资成功率提高,失败率降低。创业非常不容易,大家愿意创业,这个事情就特别值得敬佩,失败是特别可惜的,失败也是特别难受的。希望大家都成功,绝大部分都能成功。
创业不易,且行且珍惜,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31570
-
创业公司
除了钱,你还能用什么留住员工
本文由微信公号清流资本(ID:CrystalstreamCapital)
近年“企业文化”屡屡被创业者们提及,很多创业者一边羡慕Google、腾讯等大公司的文化氛围,一边对于创业公司该如何建设自己的文化感到困惑,甚至很多人认为企业文化要到公司足够大了才能去做。其实企业文化并不是大公司的专利,创业公司也应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我们今天就用简单的和大家唠一唠——创业公司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企业文化是什么?
简单来说,一个企业的文化就是CEO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CEO倡导什么、鼓励什么,这个企业的文化就是什么。企业文化的根源在于这个企业的CEO怎么定义公司的愿景、价值观、发展理念和工作原则。
创业公司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可能是未来最能吸引员工的方式。随着90后在职场上大放异彩,有的管理者也开始关注90后的管理方式,以往用在70后80后身上的管理方式对于90后来说似乎不那么有效了。单纯用物质来吸引一个员工将会变得越来越难,新生代们加入一个公司会综合考虑价值观、兴趣和工作氛围等因素,所以即使是初创公司也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能确保业务统一。你的员工都知道公司的使命是什么吗?他们知道自己在为哪些用户服务吗?他们知道要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吗?如果你的员工能够将公司的使命铭记于心,他们为公司付出的每一分劳动都有明确的目标,那你就不用愁公司的发展方向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跑偏了。
3、企业文化能大大增强公司凝聚力。公司内部不同团队之间经常会有冲突,如果处理的不好很容易演变成为团队之间的矛盾。所以需要公司有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员工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追本溯源,从公司基本原则出发,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创业公司如何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1、首先,提炼总结出企业的文化是什么。
打造企业文化的第一步,是先明确企业的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的提炼总结要从公司做的业务方向、CEO的管理方式以及创始团队的特质中去找。如果公司是需要快速突破的创新型业务,那可能需要用一些积极、开放的语言去描述企业文化;如果公司是注重积累的稳健型业务,那就需要在企业文化中侧重基础、扎实等特质。
2、企业文化要贯穿人才的“选、用、育、留”
明确公司的企业文化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落地。从人才的招聘开始,就要选拔那些符合公司企业文化、认可公司价值观的人。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除了本身的实力外,也要优先鼓励和培养在企业文化上面有标杆作用的员工。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一个好的员工能够辐射和影响他身边的很多同事,在公司里面树立这样的标杆对于企业文化的传播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正常的流转更替,留下那些更符合企业文化的员工,并给他们机会和平台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价值。
3、不仅要落实到制度上,以身作则更是必不可少
要想企业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就需要和公司的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在员工手册、考核制度等方面加入对企业文化的标准,对于符合企业文化的一些行为和表现要明确提出表扬和奖励,不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批评惩罚并要求改进。
很多管理者都担心企业文化最后变成了一句空口号,对公司发展和员工激励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企业文化的落地是自上而下的,不仅仅是拉个横幅印个册子就形成企业文化了。企业文化的传播还需要CEO和公司高管以身作则,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身体力行的去影响身边的同事,让员工知道管理者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让员工发自内心的接受并传播企业文化
强硬的要求员工接受你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只会适得其反,要让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可并接受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也要给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里所说的工作环境包括:个人价值能够得到发挥的平台机会、明确的晋升通道、舒适的工作氛围、福利待遇、公司硬件环境、员工关怀等等,不一定要做到员工把公司当家,但是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能够让员工更加愿意去理解公司的出发点和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是最值得公司长期投资的精神财富,希望各位创客都能够打造自己公司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为创业征程保驾护航!
-
创业公司
到创业公司工作有那么恐怖吗?
编者按: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产品菜鸟汇”(ID:U_quan),作者陈维贤。
前段时间跟一位想换工作的小伙伴交流,整个对话下来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他被创业公司的不稳定吓着了。相比创业公司的高强度工作,他更担心的是公司突然倒闭了,糟糕点的还会遇到发不起工资跑路的老板。
刚入行的时候会为找一份工作发愁,当我们真正的上了轨道开始有产能了就会收到各种各样创业公司的岗位机会。面对创业公司的邀请,相比于到成熟公司确实会面临这样那样的突发问题。习惯了被选择,真正到了自己选择‘钱’途的时候难免是有点方。
作为经历过成熟公司和创业公司的人,我的观点是:“到创业公司工作其实没那么恐怖”。至少现在相比于15年来说,今年到创业公司的风险系数是小了不少。
资本降温,不靠谱创业项目在裸奔
从14年到15年底我们都能够明显的感觉到那时候资本很热,风险投资机构激进的投资组合,直接导致整个创业环境鱼龙混杂。蛮多扯蛋的项目都拿到了钱,同时也滋生了不少拿到投资者的钱就全身而退,不管员工死活的无良创始人。
现在资本降温了,钱变的不好拿了,大家都很慌,刷数据玩套路的不靠谱项目开始裸奔。但是个人觉得对踏实做事情的团队来说是件好事,对我们选择是否到某家创业公司工作的决策也是一种参考。
资本降温了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加谨慎的去找投资标的,做项目尽调的时候需要更加严苛,同理也意味者好的标的能够分得更多的资本支持。毕竟风险投资机构的核心的工作始终是去判断行业趋势去优化投资组合,把募集到几十亿的钱投资出去,不然他们怎么给到基金购买人收益。
比起创业倒闭,更可怕是半死不活
对于愿意做事想出成绩的人来说,比起创业公司的倒闭更可怕的是:一口气想成大象的老板,这时你的能力要么被用在了不能有看得见产出的地方,要么就是项目半死不活让你无用武之地。
一口气想做成大象的老板,其实也不是满目自嗨。他们通常都是职业经理人,有成功的过往经历。他们创建的项目从资本厚度和团队资历上看过也确实牛逼,天使轮几千万,N多高管汇集。公司愿景也非常好,在创立之初就要想着模式上怎么革行业的命,技术上怎么做最牛逼的系统。
但往往真实的情况是远远低估了创业的难度,可能跟他们职业经理人出身有关,之前成功是空中阁楼,没经历过从零开始打天下,所以容易一开始就把战略和业务规划做得太大。具体的体现是系统太复杂,技术完全没办法落地,业务前景看的太理想,在产品还没研发出来就开始大规模的招兵买马,直接导致的结果每个月工资投入比营收还多。
按理说这种创业项目应该要清算倒闭的,但就是有一些老板能够凭借良好的口才和人脉找到接盘的土豪,做到拥有源源不断资金支持的让项目半死不活。当老板有了靠山之后,高层们也就不慌,他们擅长的为产品的拖延发布相互甩锅,不作为的开始权色交易,作为的呢开始打小算盘在想怎么在项目清算前多薅点钱。
所以,对于我们进入职场不久的人来说,在这样的公司环境(他们只能算是在组织架构和人数上的成熟公司)内心蛮难保持阳光,你做事情的激情也会消失殆尽,找不到自己为何要拼理由。
你会很想这样的公司快点倒闭,然后好让自己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去选择新的机会。因为在半死不活的公司,你的工作强度不会太多,人天生惰性会习惯安逸,但这样下去我们的技能和视野没有打开,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
自我能力的成长比选择重要
虽然不太想承认自己一直是在靠运气吃饭,但确实在毕业后这几年也是艰难的倒腾出了点东西。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校园招聘选择到小红书,现在它做的不错,作为早期员工也是沾了不少光。
有蛮多人会问“当初选择离开小红书后悔吗”,虽然回过头去看似乎确实有点让人小惋惜。要是真的运气好到爆棚,那会应该是选择在小红书熬着等到15年踩着跨境电商的行业红利快速成长,然后跳槽到其他跨境电商公司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直接走向人生颠覆(呵呵)。但真实的情况是先选择到了华硕电脑,然后曲折的到了百度贴吧....现在的情况是靠卖自己的时间能够挣点零花钱。
说这个没其他意思,其实就是想引出一个观点:我们不会因为一次选择而成功,也不会因为一次判断而失败,对于还没三十而立的人来说,做到自我能力的成长比选择在哪搬砖更重要(当然运气爆棚,踩着行业红利的地方搬砖会成长的相比快些)。
频繁跳槽或许对职业发展影响不大
创业公司的不稳定,当我们在选择它的时候注定了我们的工作非常容易失业,可能失业间隔你入职创业公司会一年不到。所以,会很多人担心说,自己会不会因为这种创业公司倒闭,被动的频繁跳槽而影响下一份工作的前途。
可能跟个人经历有关,对这个频繁跳槽对职业发展的影响的看法会有点反常态:在互联网行业频繁跳槽或许对职业发展影响不大,主要是看企业方是否需要我们身上的这些技能。这些技能是我们在社会的立命之本,它们不会因为我们换了工作而让你所能够创造的价值贬值,不会因为跳槽频繁了让你拿比同等水平的人还低的工资。
企业方要是拿跳槽频繁当作拒绝的理由,往往真相有两种,一种是我们不够突出,不足以让他们冒选择的风险;还有一种企业方看不懂现在的趋势,还老想着怎么快速涨粉圈钱甩锅薅便宜,不懂我们对运营纯粹热爱的潜力!
记得选择一个与能力相匹配的岗位
“不是你会才开始做,而是你开始做了才能够会”,虽然在日常工作的中倾向于推荐大家做一些稍微超过能力的事情,但在找工作面试这件事上不建议打肿脸充胖子。
因为你给展示的越优秀,对方对你的期望越高,然后出现矛盾和误事的可能就更大。不管是要到知名互联网企业做运营经理,还是去做传统企业的创新业务板块的负责人,或者是去创业公司做运营总监….选择一个与能力相匹配的岗位很重要。
今年8月份从互联网金融公司出来后,对找工作这件事是非常谨慎的,一方面要找靠谱的项目和团队,另一方面要避免用人单位给自己太大的期望。在那个月其实自己是出现选择焦虑的,至于后来为何又选择到一家创业公司,说说我选择移动医疗方向的一些思考吧。
我和河马牙医创始人其实接触蛮久,是在去年12月份通过在行认识的。第一次听到他们做口腔项目的时候心里还蛮惊讶的,原因还有这样的创业方向,之前完全是没有想到。在行那次见面主要是给他们诊断产品的内容运营问题,后来也没怎么联系。第二次联系是在今年3月份,当时他们开始做C端用户,需要一些运营的建议,所以当时是以运营顾问的方式建立了长线时间的合作。
前面四个月合作是我到河马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们是在清楚我真实工作水平的情况下做出的邀请,不是看到我在36氪或者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上写了几篇还不错的文章,或者有过往成功的项目。
好了,说了这么多关于创业环境、能力成长和选择相关的内容,其实就想出一个结论:
如果你是真正想做事情并且还没到破釜沉舟的年纪,到创业公司其实工作没那么恐怖,能够找到认可你价值,让你自由发挥的地方,继续成长才是关键。成长了外面环境变的再糟糕都不可怕,就像我永远都不担心自己现在所在的创业公司会不会达不到自己对它的期望一样!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