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
“隐身”两年后,谷歌前前HRVP公布其新的创业公司
文/Simone Stolzoff
Laszlo Bock是HR世界里的摇滚明星。
在谷歌——一家在“最佳工作场所”名单上常年受到追捧的公司,他管理人力资源达十年 之久;之后他写下了《重新定义团队:谷歌如何工作》成为《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打造企业文化的畅销书;然后,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Humu。
在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里,Humu 以隐身模式运作。尽管该公司很少错过讨论其使命的机会——“推动人们每天都做最好的自己”——但它几乎没有提供公司实际行动的细节,甚至在5月份宣布已筹集4000万美元风险投资后也是如此。
近日,秘密终于揭晓了。
在一篇博客文章中,Bock描述了Humu的旗舰产品——Nudge Engine。这是一款使用行为科学和机器学习的应用程序,可以在整个工作日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轻推”服务。“轻推”可以简单地提醒您要感谢一位做得很好的同事,或者在会议期间征求一位比较安静的团队成员的意见。
虽然“轻推”这个词可能有一种柔和的含义,但是Humu技术的基础理论来自于硬科学。去年,Richard Thaler教授因其对“ 轻推理论 ”(nudge theory)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研究证明了小的提示对人们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员工之间每天要进行数百万次的交流,从开会到评估,再到开门,不一而足,”Bock说。“在Humu,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尽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每一个人。”
一个温暖而模糊的推送通知平台可能看起来不像是强大商业模式的基础,但员工敬业度是一门难以追踪和衡量的黑暗艺术之一。工作效率、员工留存和员工士气都与员工在工作中的感受直接相关。
Humu适合更大的教练网络趋势,在这个趋势中,公司实施人工智能工具来指导员工的整个工作日。 Chorus为销售人员提供实时反馈。Textio 让招聘经理知道在他们的岗位上使用的最佳语言。
虽然技术肯定可以帮助人力资源,销售经理和文案编辑的工作,但办公室文化最终都是由人类塑造的。员工们是否会感到被迫遵守机器驱动的建议,最终取决于他们。
以上为AI翻译,观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After two years in stealth mode, the former head of HR at Google reveals his new startup
创业公司
创业公司:其实,我们的聊天AI是员工自己假扮的
来源/果壳网
作者/Olivia Solon
编译/EON
编辑/Ent、东风
还记得前段时间谷歌演示的智能助手Duplex吗?它能模仿人类打预约电话,甚至还会发出人类惯用的语气词,接电话的店员甚至没有意识到,电话的另一端根本就不是真人。
然而,你可能没注意到的是,当开发者们共同致力于让AI变得更像人时,有些创业公司却打起来了另外的算盘:让人冒充AI。
谷歌CEO介绍Duplex | Google
对于这些公司来说,这一招既可以省下大量的研发费用,还可以忽悠到投资。正如ReadMe公司的CEO格雷戈里·科贝格(Gregory Koberger)所说的那样,“把活儿交给真人,能让你跳过大量技术和业务发展方面的挑战。”
他在推特上吐槽道:“如何建立一家AI创业公司?
雇佣大量廉价劳动力假扮成假扮人类的AI。
等着AI被发明出来。”
这种做法已经是业界周知的秘密了,但是大部分消费者还蒙在鼓里。
创业第一步——假装有AI
前不久,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谷歌允许大量第三方应用的开发者读取Gmail用户的邮件。在被曝光的第三方公司中,圣何塞的艾迪森软件公司(Edison Software)就在用假的AI。他们的AI工程师会浏览用户的个人邮件,来改善所谓的“智能回复”功能。不过,他们的隐私政策并未提及人类会看到用户的邮件。
其实,早在2008年,就有一家名为Spinvox的公司作假了。他们号称能将语音留言转化为文字,结果被指控这些工作都是海外电话中心的人工来完成的。
2016年,据彭博社报道,在X .ai和Clara这样的日程应用公司,人类员工每天都要花12小时假扮AI聊天机器人。这项工作太令人头脑发麻了,以至于员工们说他们期待机器人能真正取代人类。
2017年,业务支出管理应用Expensify承认,他们通过人工转写收据,而不像对外声称的那样用“智能扫描技术”。扫描过的收据会被发布到亚马逊的劳力众包平台Mechanical Turk上,然后接受低薪的人来阅读和转写这些收据。
人工并不便宜
在某些情况下,人类被用于训练AI系统,来提升AI的精确度。例如,名叫Scale的公司用大量的人类工作者,向自动驾驶系统和其他AI系统提供训练数据。此外,谷歌的Duplex也用到了人类训练者。
M聊天界面 | Facebook
Facebook曾在2015年推出虚拟助手M的测试版。M能预约和提供礼物建议等,只不过,它也是由人工协助的。当时我们用不到它,因为它只对旧金山湾区的1万人开放,而现在,Facebook彻底关闭了这一项目。虽然我们用不上它了,Facebook表示M的特性将会保留在聊天应用Messenger里。
这种人工协助AI的出发点其实是好的,AI系统会在人类的协助下学会应答各种指令,最终变得更加智能。然而,它的代价还是有点大。
首先,Facebook需要大量昂贵的劳动力,因此将服务扩大不太可行。
其次,当M完成一项任务时,用户总是会提出更难完成的要求。就这样,M要达到的自动化程度远远超过了当前的机器学习技术。
AI技术应该更加透明
心理学家艾莉森·达西(Alison Darcy)表示,“作为心理学家,我们有伦理准则作为指导。其中,不去欺骗人们就是非常明确的一项。”
Woebot可以提供心理方面的支持 | Woebot
研究表明,当人们认为自己在和机器而非人类交谈时,他们更愿意袒露心声,这是因为精神卫生方面的求助常常和污名化联系起来。南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用虚拟心理咨询师Ellie测试了这一研究。他们发现,当患有PTSD的退伍军人知道Ellie是AI,而不是人类操作的机器时,他们更有可能坦诚讲述自己的症状。
另外一些人认为,公司们应该一直公开自己的服务是如何运行的。
“我不喜欢人们假装成AI。”罗谢尔·拉普兰(Rochelle LaPlante)说,他为很多提供假AI服务的公司工作过。
“对于我来说,这不太诚实,而且有欺骗的意味。我希望自己正在使用的东西不是这样的。而从工作者的角度来看,这就像是我们被推到了幕后。我不希望我提供劳动的公司转变态度,而且向客户隐瞒真相。”
这样的道德困境也出现在试图让AI更像人类的项目中,例如谷歌的Duplex。该项目在最初演示的时候,AI 并没有向打电话的对象表明身份。Duplex立刻引发了争议,人们担心这种略带欺骗性的技术会被有心之人利用。
“人们对AI已经有很多主要的担忧了,而缺乏透明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达西说。
创业公司
产品漏洞太多导致发布推迟,融资4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创企用12万美元请黑客修复
来源| 猎云网
上周,Guido Vranken坐在起居室里,仅依靠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就赚取了12万美元。
Vranken花费了数天时间,梳理了区块链公司Block.one所创建的Eos软件的源代码。
由于Eos的开发人员对其软件采取了非正统的方法,导致最终产品的亮相被推迟了。Block.one允许公司以外的开发人员创建和测试不同版本的技术,而最初推出这一软件的团队将继续代表主流的Eos区块链。
虽然已经推迟了软件发布,但Eos软件中的许多漏洞已经被暴露出来,这也是Vranken能够在几天内获得12万美元的原因。
尽管该公司自去年的首次融资活动以来,获得了惊人的40亿美元,但Block.one尚未透露自己将计划如何处理大部分资金,不过它也承诺至少投资10亿美元到基于EOS的创企。
虽然通证发行时间还很短,但Eos的价格已经飙升至历史新高。该公司承诺为可能会取代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应用提供强大的系统,这也让它得到了资深区块链项目创始人Dan Larimer的支持。在它推出之际,曾被支持者称为“新的黎明”和“新时代的开始”。
然而,在推出后的一周时间内,这家总部位于开曼群岛的公司就向道德黑客Vranken支付了数万美元。Vranken说,他在独立发现Eos软件中的漏洞之后,联系了该公司的首席技术官Dan Larimer。
Vranken表示,在其研究Eos技术的短暂时间内,他发现了12个bug。在与Larimer达成的交易中,该公司同意为他发现的每个bug支付1万美元。(Vranken说,当他重新谈判试图达成一笔更高的交易时,Larimer告诉他,“你这是在玩火。”)
Vranken将他在Eos上发现的安全漏洞描述为“非常糟糕”。
“你可以通过这些漏洞使网络崩溃,”Vranken在电话中表示。“我不确定是否会影响整个Eos网络,但是绝对会造成一些严重的损害。”
Vranken说,他在Eos上发现的漏洞可能会造成“公关灾难”。
“如果他们早些开始这个bug奖励计划,可能会是一件好事,”Vranken说。“但现在,似乎有点晚了。”
虽然Vranken认为,考虑到Eos项目的复杂性,这么早出现问题并不稀奇,但他也表示,他所发现的bug数量和严重程度都令人感到不安。
Vranken过去一直致力于研究其他区块链项目的源代码。他表示,由于自己曾找到过软件漏洞,以太坊、Ripple和Stellar都奖励了他。Vranken表示,在他所研究的这些项目中,Eos拥有最多的bug。例如,自从他9月份开始研究以太坊的源代码以来,他只发现了两个漏洞。
来自Block.one的代表没有回应媒体的评论请求。Vranken表示,似乎对方对他发现的bug数量感到惊讶。不过,他也表示对迄今为止与Eos的合作感到高兴。
“奖励不错,他们也很感谢我的工作,”他说。“他们告诉我,'尽可能找到更多的bug。”
Vranken表示,他认为寻找加密货币源代码中的错误可能很快就会成为他和其他黑客的新兴业务。
“我希望更多的加密货币将会开始提供错误奖励,”他说。“毕竟,这始终是符合他们最佳利益的。”
至于他如何花费到手的12万美元,Vranken说:“我想我会买一栋房子。”
创业公司
HR的伙伴还是对手?易评审打造在线评审平台帮助企业高效做决策
来源| 猎云网
评审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我们每天都在进行不同形式的筛选和审核工作,包括技术评审、职称评审、赛事评审、招聘评审、投资项目评审等。
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在20年前就已经存在评审制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们还在用传统的方法接受评审。由于评审是一项相对复杂、矛盾的工作,带有浓重的个人感情色彩,这就导致传统的方法,一是评审质量无法把控,二是评审流程不够明确。在评审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决策流程繁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问题值得引起企业重视。
那么如何简化决策流程、做到信息对称呢?近期有一款评审互动工具——易评审,从收集资料、互动、评委打分,到评委互动沟通,能够帮助企业和评审成员做出高效的选择,从而实现多方评审的评审服务工作。
易评审创始人林智祥说在整个项目管理生命周期中,往往需要有多个项目评审员,评审需要得到团队的共同认可,这样才能保证评审质量的输出。
因此,为了使评审变得更有效率,易评审支持灵活自定义的评审模版,包括职位招聘、职位晋升、奖项评选、投标评审、项目投资和自定义模版等,能够满足用户的常用需求。
职位招聘:帮助企业精准寻找招聘人才。企业在面试时,HR会筛选若干人候选,使用易评审将招募需求发布生成二维码,分享出去,候选人录入信息,企业可随时考察对象并更新状态,组内其他评审同时能立即查看,信息同步及时,可以全方位评估应聘者。
确定候选人之后进行面试时,易评审云面试APP可以帮助候选人解决时间与地域面试的问题,小组在平台上准备好面试题目,将链接发给面试者,面试者下载易评审云面试APP后即可录入面试视频,小组成员即可全方位评估应聘者。
职位晋升:对于需要职位晋升的人才,传统的晋升方式是员工不参与,企业领导层和管理者要认证一个员工至少要60-90分钟,需要四名以上的评委,如果要认证100个员工,至少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做完。使用易评审系统,输入晋升要求和评分维度,邀请评审成员为候选人一一打分,快速高效。
项目投资:投资人在挖掘早期优质项目时,要搜集足够的资料了解产品。在找资料和判断项目环节,投资人往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才能做到精准判断。使用易评审平台,能够协助他们便捷的申请材料,投递材料,在搜集到材料后,投资人一起评审项目的财务状况、技术能力、产品形态等,互相沟通,最后各自给出意见并打分。
除以上5种固定模版外,易评审还有自定义模版,企业和个人可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评分维度,可适配企业、个人定义。
提供多种逻辑设计模版的同时,易评审还适配PC、IPAD和移动端,并做到了功能同步,数据互通,适合跨时间地域在线评审,实时查看,按需调整方便做快速有效的决策。
谈及竞争优势,除以上提到的在线评审、多重自定义评审模版可供选择外,易评审还具备三大优势:
云端存储:平台支持所有项目永久存档,企业和个人可随时提取以往评审的项目讨论记录,让管理层了解不同的观点。
互动反馈:为解决评审沟通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易评审提供了互动反馈功能,评审成员在线评审前可以与评审成员共同探讨,把握一手信息,对评审团作出行为决策提供参考。
审核报表:易评审可以实现多种报表跟踪,支持导出原数据,项目结束后,用直观的报表就能总结陈述项目的评审结果。
目前,易评审服务号、PC端、APP端已经上线,并开启了小范围测试。已有近百家企业与个人用户使用易评审系统,客户覆盖政府机关、孵化器和外企等大型企业。
未来,易评审将建立专家社区,企业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提供咨询服务。
盈利方面,目前主要收取用户的平台使用费,未来,会打造专家评审社区,收取一定的广告与服务费用。
项目已于2017年成立之初获得了种子轮融资,正在寻求600万天使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开拓市场,技术研发。
创业公司
通过完善企业形象吸引应聘者,Welcome to the Jungle获840万美元融资
编译| Mayfly
来源| 猎云网
法国创业公司“Welcome to the Jungle”获840万美元(即700万欧元)融资,本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风险投资公司 XAnge、Bpifrance和 Kima Ventures以及投资人Jean Paul Guisset和Michael Benabou。
Welcome to the Jungle正在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招聘方式。它并非帮助公司找到合适的员工,而是通过为公司提供所需的工具和曝光,使他们获得足够多的工作申请者。
这家公司现阶段主要为巴黎的数百家科技公司服务。不同于创建Excel电子表格这样的传统方式, Welcome to the Jungle与视频小组、摄影师和写作人员合作,来制作关于公司的介绍和宣传作品,其内容质量之高堪比艺术品。
但是上述服务比较昂贵。客户通过支付服务项目酬劳,可以在Welcome to the Jungle的网站上获取属于自己企业的网页。除此之外,Welcome to the Jungle还为一百所大学制作季刊和每年一本的纸质杂志。
诚然,Welcome to the Jungle已经在巴黎覆盖了大量的公司。凡是你能想到的公司,几乎都可以在Welcome to the Jungle网站上找到相关简介。
目前,总共有一千家公司与Welcome to the Jungle合作。该网站每月吸引600000名访问者。工程师可以根据相关技术从访问者中筛选出合适人选。
除此之外,Welcome to the Jungle也在逐渐升级它的招聘平台“Welcome Kit”。想象一下,用户在Welcome to the Jungle网站上读到一个公司的简介,最终却停止在一个设计糟糕的工作申请页面,实在是不太好的用户体验。
“Welcome Kit”取代了工作申请页面。该平台允许用户列出职位、创建申请表格和跟踪候选人。基本的服务是免费的,用户也可以支付额外的功能。
Welcome to the Jungle未来发展如何,随着这一轮资金募集,是时候拭目以待了。该公司将扩展到其它国家,可能是西班牙。但这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为Welcome to the Jungle需要在每个国家都建立一个当地的团队来负责内容制作。
创业公司
国内区块链大佬们在3点群开撕的时候,硅谷在做什么?
摘要: 硅谷在这次区块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然取代华尔街成为中心,但是硅谷在不久的未来也必然会被去中心。
斯坦福钟楼
3点群里面的陈伟星和朱晓虎的互怼话音引起了广泛媒体聚焦,其中陈伟星的”朱啸虎想死在旧社会,我想活到新世界”的名言更是刷屏各大朋友圈。在旧社会和新世界争论热度未退的时候,因为工作关系,走访湾区,参加了几个区块链的活动,期间深入感受了一下美国”旧社会”和“新世界“的碰撞与共识。
传统产业面对区块链创业公司的挑战
硅谷现在区块链热度持续升温。大量传统行业的公司开始关注区块链技术,同时也开始关注构建在区块链技术及代币激励基础上的组织形式的变化可能对传统行业及传统互联网行业造成的冲击。几天行程中遇到的和包括ibm,通用汽车,沃尔玛,google,和众多银行,传统投资机构及链圈币圈的各行各业专家们,各自代表不同的技术,利益的潮流,观点和立场,都有机会能一起进行观点碰撞讨论。
尽管不同的行业,公司,出于不同的立场和利益,对于区块链,代币,数字资产化,去中心化等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的观点严重的对立,但是,有一点无疑是渐渐在形成共识:区块链的产业升级甚至是产业革命的浪潮已经开始向传统产业扩展,不管被动还是主动,传统产业在不久的将来必定需要面对以区块链技术思维及代币资本武装起来的一大波的“门口的野蛮人”的挑战。
传统产业对区块链,代币及去中心化的未来新世界报着即恐慌,又希望拥抱的矛盾心情在逐渐的一点点试探的开展区块链业务试水。
数字货币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
以区块链-智能合约-数字货币体系形成的生产关系重构必将首先重新定义整个货币金融甚至经济体系,传统银行,保险,投资等业务及其中心节点华尔街在这次硅谷所领导的产业升级当中将完全没有还手之力。“Kartik对华尔街硅谷的关系及后硅谷时代评论道“硅谷在这次区块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然取代华尔街成为中心,但是硅谷在不久的未来也必然会被去中心。硅谷的以‘大公司->vc->形成新的大公司’为基础的中心化生态体系必将在传统VC及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不断的被去中心化浪潮中被反复冲击而消弭,最后仍可能存在的中心点,可能也就剩斯坦福这个灯塔了”。
的确,硅谷的传统VC目前的情况有点“朱啸虎”,对于正在发生的“王利杰”式的“煎熬”仍处于适应的过程中,对从“投项目”到“要额度”的方式和角色转变仍无法适应,当然少数已经完成角色变化的VC已经开始从“煎熬”期,像“疯狂”过渡,部分参与早的,已经开始实现收益,进入到“膨胀”阶段。
而Kartik所描述的“硅谷取代华尔街”和“硅谷被去中心”这两个阶段的现象,其实开始同时出现,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新兴区块链金融公司离开华尔街,拥抱硅谷;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因为有了新的去中心化的融资渠道,开始不在需要在房租人工成本高昂的硅谷设置总部甚至分部。
当然,不管数字货币多么凶悍,法币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仍然有着广泛的共识和现实资产及政府的背书,所以在绝大多数的市场和应用场景中将会广泛存在,而包括华尔街在内的传统金融体系也在通过大量的采用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新技术和架构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ibm的hyper ledge和ripple加密币与现有银行业务体系的结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使用方便的(user friendly),有银行提供服务的,政府及资产背书的货币也是一种共识“,omniex的CEO Hu Liang对未来金融的看法非常清晰。
传统金融产业也将会积极投资区块世界中产生的新的资产,从而保证自己跟上潮流。同时传统金融行业也会利用自己广大的用户群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法币/虚拟币的对接中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虚拟货币将会刺破现在法币的泡沫。这几乎是所有硅谷专家学者的共识。
数字货币毫无疑问处于泡沫期,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不光是数字货币的泡沫本身,而是数字货币这个泡沫对现在全球经济这个大泡沫可能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政府机构和个人应该以什么姿势面对即将到来的泡沫破灭。
Kowala的CEO Eiland Glover认为,在数字货币的冲击下,美联储的量宽的政策应继续执行,从而保持传统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维持市场泡沫,并期待下一个产业革命的到来而带来的生产力迅速增长从而消化市场的泛滥的货币。
在这次泡沫破灭后,法币将几乎肯定会面对数字货币的受众继续扩大,人民资产继续向数字货币转移,法币将开始由全流通货币像实体财税货币转变,这无疑将意味着政府财税收入下降,控制力减弱。由此将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是否继续量宽是一个战术问题,而是否发行去中心化法币,是否减少法币流通中的各项控制,是否给与数字货币与法币平等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政府是否愿意从原来的裁判加运动员的角色,转变成单纯的运动员,这些都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问题。而由于美元的全球流动性,美联储将会首先面对以上的挑战。
比特币价值/价格缺乏共识
比特币价值/价格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一个在酒店前台年轻服务生的闲聊让我印象深刻(没错,斯坦福的酒店前台服务生也有自己的数字货币价值理论)。
“比特币及其基于的所谓的pow的价值体系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完全没有意义,举个例子,如果我用两小时蹲坑狠努力弄出的一坨翔,你会觉得有价值嘛?不管花了多长时间,消耗了多少能量,仍然还只是一坨翔啊。“小服务生说。
相比比特币,以太坊之类的加密货币价值部分是建立在平台所能提供的功能的基础上。毕竟以太坊可以用来开发其他的DAPP,而目前比特币对这方面的支持明显不足。当然,我们不应否认比特币的品牌价值,作为开山鼻祖,比特币的品牌覆盖肯定是全球最高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其价格有一定的依据,只不过这个依据是否能支持现在的价格,这可能就完全是一个主观判断了。
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及传统产业的对策
”最先受到冲击的必然是那些原来活在法规壁垒中的企业们,在温室里面久了,突然要面对严酷的寒冬,他们必然会是最先倒下的一波。随后所有依靠垄断而赚取通路费,中介费,交易费的各自互联网巨头将会是下一波“,创业公司stepstone的yuanyuan yue评论。
加密币和区块链驱动的去中心化产业升级的影响是广泛而全面的,我们现在看到去中心化uber,去中心化亚马逊,去中心化社交媒体都已经纷纷出现,传统互联网及传统行业公司们抵挡的唯一方式是把自己业务彻底代币化,去中心化,甚至让公司变成非盈利组织,以顺应趋势。但是这又会面临现有股东的极大阻力,谈何容易。
也许一个能让各大公司都比较好像股东交代,又能不错过这波浪潮的方式是:互相去对方的中心化。google做去中心化facebook,facebook做去中心化电商,亚马逊做去中心化手机,苹果做去中心化netflix。其结果是保证相互最后去中心化。
从短期来说,区块链,去中心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其最终的目的仍然是提升效率,提升品质,降低成本。而传统企业通过采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及组织架构,也能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在股东利益和客户利益中找到最优的平衡。而中心化的组织将比去中心话的组织在执行力上更容易取得优势。毕竟中心化的组织不需要每做一个决策都要消耗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的达成共识。
大公司在拥抱新的趋势的时候在用户群,资金及可调度的资源上有先发优势,可以更快的采用新技术和对新模式进行试错从而可能更快的完成范式转化。
而去中心化电商Ecoinmerce的合伙人Luke Lappala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意见“沃尔玛再怎么去中心化,提高效率,仍需要赚取十几个点到几十个点的销售差价,才能保证股东的收益;而未来的去中心化电商,由于其去中心化的本质,除了运营所需的成本外,完全不需要赚取股东所需的利润。从用户获取产品的性价比来说,传统电商将完全无法与去中心化电商抗衡”。
后比特币时代和区块赋权的高度个人主义的未来世界
硅谷的同行们不但关注区块链时代对技术,经济的影响,他们同时关注对个人,对社会的挑战。
“不要只关注我们怎么能从区块世界中赚钱,以及区块世界能为我们做什么,同时也要问问我们如何去拥抱这个世界,如何提升我们自己,以能成为未来区块世界中合格的一员。”区块链传道者James Sower如此说到。
比特币一出生就打着银行体系和法币的挑战者,和去中心化货币的旗号,但其发展到今天,其中心化的趋势已有所显现,其POW的缺陷也开始为业界所了解。从未来看今天,我们也许会发现,比特币只不过是一个准去中心化的不完善的数字货币,未来可能有更加去中心化的更完善的数字货币取代比特币而被广泛采用;更有可能的是,未来世界可能根本不存在一个单一占用多数市场份额的去中心化货币,未来的市场可能是由百万,千万,上亿种不同货币组成。加密币权利将成为不管个人还是组织的一个基本权利。
再小的个体在这个体系当中都将能享受到区块赋权的高度个人主义以及在此之上可能出现的再次的人文主义复兴。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区块链技术及其之上的数字货币和去中心化,其仍只是人类的一个工具,本身并无善恶。我们作为工具的主人,如何使用工具和如何制定使用工具的规则将决定使用工具产生的结果。我们只有心存善念,制定符合人性符合基本道德的工具使用规则,我们才可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区块世界。
来源:钛媒体
创业公司
硅谷独角兽首席营销师告诉你:为什么创业公司需要增长团队?
编者按:本文是Greylock增长顾问,Pinterest前增长主管和Grubhub首席营销师Casey Winters有关增长团队的PPT演讲,现整理如下:
一直以来,我收到很多有关增长团队的问题。显然,大家对增长团队拥有诸多疑问。这个营销是重新打造品牌吗?这个团队向谁汇报?它的目标是什么?他们究竟做什么?我什么时候为自己的企业建立一个增长团队?
增长的目的是扩大具有产品市场适应性产品的使用范围。你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剧本来扩大产品的使用。剧本也可以被称为增长模型或循环。
在询问增长之前,你应该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是否具有产品市场适应性?
对上述问题的传统定义是定性的,如果你和我一样,那你会喜欢使用数据来回答这一问题。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获得数据的最佳方法是测量保留率。
确定关键操作的最佳方法是找到一个度量标准,意味着用户必须从你的产品中获得价值。了解衡量指标频率的最佳方法是,在你的产品出现之前人们解决这一问题的频率。让我们来看看一些例子。
对于Pinterest而言,如果我们向Pinner展示了一些与他们兴趣相关的炫酷事物,那么他们就获得了价值。判断Pinner是否认可这些事物的最佳方法是看看他们是否选择了保存。
对Grubhub来说,这更容易确定。人们只有订购食物才能获得价值,而当我们进行调查时,发现人们一般会每月订购1-2次(纽约除外)。
一旦你有了关键指标和制定频率,你就可以绘制出保留曲线或队列曲线。如果曲线变平,那意味着一些人在产品中发现了持续价值。但这还不够。
Brian Balfour对此写了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将这一问题称之为产品渠道适应性。
如果你一直在关注创业新闻,那你估计会记得来自Paul Graham的这篇推文。它谈到了Y Combinator曾资助过的增长最快的创企。这是在短短12个月内月收入增长率从0增长至35万美元的曲线图。
这是一家从事按需清洁服务的创企Homejoy。投资者喜欢这个图表,所以他们向该公司投资了3800万美元用于扩张。
20个月后,Homejoy倒闭了。
如果你是依靠折扣获得产品市场适应性的,那你是没有真正获得产品市场适应性的。产品市场适应性不是收入增长,不是用户增长,也不是成为应用商城里的第一名。产品市场适应性是保持持续增长的保留。
所以我认为,产品团队负责创造人们喜欢的产品,而营销团队负责让人们尝试产品。那是什么改变了?
改变的是对真正推动创企增长的认识。主要有三个杠杆。第一阶段既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了解的。在第一阶段,你通过改变产品来提高增长率。这些改变包括完善入职培训,通过诸如病毒式传播或SEO等活动帮助产品获得更多用户,提高转化率等等。
这些改变是“免费”的,因为他们并不需要广告预算。所谓的成本也只是产品团队时间的机会成本。它们是可衡量的,因为你可以创建一个实验,并了解改变的确切影响。它们也是可扩展的,因为如果你做了一个改变,比如说提高了你的转化率,那么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效果,很可能这一影响效果会持续到明天,几周,甚至几年。
另外两个阶段就是我们传统上所认为的营销。绩效营销措施,比如在Facebook或谷歌上购买广告,也是可衡量和可扩展的,但是却具有广告预算。品牌营销通常需要更大的广告预算,而且难以衡量或扩展。品牌营销作用的时间框架需要数年,也难以确定。如果你所进行的公关活动或电视广告看起来很快就起作用了,那就表明它是难以扩展的。这是因为品牌营销总是需要新的故事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这就是为什么营销不能负责所有的增长措施。他们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他们可能知道需要提高网站的转化率或从下线获得更多的流量,但是他们无法获得产品的路线图,来适当的调整自己的优先级。如果他们得到了工程和设计上的帮助,那就意味着他们没有合作打造最佳解决方案的专业知识。
也许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营销与增长之间的差异,即传统营销渠道是如何随创企改变的。以上是传统营销。这种模式是基于老式的产品开发模式,而不是像如今互联网企业的砸重金模式。
创企应该生产人们已经想要的产品。当你创业时,你可以颠倒渠道,把重心放在人们已经想要的产品或已经使用产品的用户身上。这是以小型预算(甚至没有)获得更多的效率。
当你将其转化为战术时,你会看到产品驱动的增长举措是如何主导优先事项的。这并不意味着你不会从事绩效营销或品牌营销工作,但是它们通常会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期变得重要,因为它们对一个已经持续增长的公司来说是一种催化剂。
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解释为什么增长与市场营销不同。那与产品有什么不同呢?
增长团队不会创造价值。他们确保人们体验到已经创造的价值。
一个增长团队需要解决的常见例子有:
改善注销体验(转换或搜索引擎优化)
发送更好的电子邮件或通知
增加推介或病毒式传播
完善新手培训
搜索引擎优化(SEO)和新手培训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们的迭代周期要比其他几项更长。
增长团队创立之初,并不是找到一个增长副总来介入和解决所有问题。它们通常是由真正了解公司情况和现状的现有员工或创始人组成。他们向专职人员汇报工作情况,并聚集在一起专注于解决问题。
在创立团队之后,要找出应该专注的领域,你需要分析数据。例如,在Pinterest,他们原本希望我和我的团队专注于SEO。而我们所看到的是,虽然有很多机会可以通过SEO获得更多的流量,但是更大的问题是这些流量的转化率。所以我们决定专注于转化。
然后我们必须弄清楚要做什么。我们团队中的一个工程师Jean,最近做了一个实验,来帮助我们获得清晰的见解。所以,我们说,当人们点击Pins时,我们可以使用同样的模式。点击一个Pin可以表示出你对Pinterest拥有足够的兴趣。
当人们喜欢看到的东西时,另一个会做的动作是滑动页面。所以,我们决定试着像阻止谷歌抓取器一样,阻止他们滑动页面,并让他们进行注册。
Jean花费了两天的时间来开展这个实验,结果得到了比预期更大的影响。
所以这就是一个你在数据中寻找转化问题的例子。增长团队还能做些什么?以下是我在Pinterest工作时的例子,和一些我们学会的最佳举措。
通常,增长团队所关注的最大领域是保留。是的,增长团队不仅仅是为了收购。保留来自于对提高核心产品的专注。增长则来自于减少体验核心产品的摩擦。简化当前产品的工作方式通常比添加新功能更具影响力。新功能会使产品复杂化,也会让新用户难以理解。
那么如何简化核心产品呢?你必须要有数据来了解人们做什么,并通过定性研究来了解其中的原因。我们花费了很长时间,来让非Pinterest用户在笔记本上注册网站,找出他们不激活帐号的原因。
在Grubhub,数据指出它在转化和保留时呈现出S曲线。此图是波士顿地区的转化率,主要基于你在搜索地址时Grubhub会显示出多少餐厅。在进行55次操作后,针对新用户和回头用户的转化率增加了一倍。
定性研究可以给我们提供不同的见解。当我们询问用户为什么不多次使用Grubhub时,他们会说“太贵了”。我们觉得很奇怪,因为Grubhub是免费使用的。而他们的意思是,由于存在最低限制和递送费用,整个快递服务太贵了。于是,我们说服一些餐厅降低他们的最低限制和费用,来看看增加的订单量是否能够弥补较低的利润。一旦有成功案例,我们就可以来说服其他餐厅。
在Pinterest,我们简化了注册和新手培训流程。以前需要5个步骤的流程,现在只需要三个步骤,其中一个是预先填充,另外两个是可选项。我们所做的就是引入摩擦,让Pinner更有可能找到他们关心的内容。这是在向他们展示内容前询问哪些话题是他们所感兴趣的。
我们也意识到,人们看到的内容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也会提高保留率。所以,我们删除了不重要的Pins内容。所有这些都提高了激活率。
我们还根据情况对新用户进行培训,告诉他们下一步做什么。有一个常见的说法,如果你需要在设计中添加教程,那一定是糟糕的设计。听上去很明智,但它却是很危险的。而我认为,有教程的设计总比没有教程的设计好。
搜索引擎优化对于一个公司的有机增长是起到真正的杠杆作用的。当然,不是对每一家企业都有用。人们需要已经在寻找你所做的事情。这还远远不够。你需要成为这一话题的权威人士,比如谷歌主导了连接到你的域名和内容的相关外部链接。你还需要与刚刚搜索的内容有关。
我们对Grubhub也进行了这些方面的改善。当Grubhub推出新的市场时,我们很显然与当地没有关系。所以我们会去联系当地的博客和新闻媒体,告诉他们我们正在开发这一市场,我们想要给他们的读者提供第一单减免10美元的优惠。他们所要做的就是链接到折扣会自动覆盖的页面。一段时间之后,该页面将具有足够的本地链接。所以即使优惠折扣已经结束,但它仍然会在当地的快递搜索上排名第一。
对于相关性,Grubhub知道哪些餐馆可以将外卖送到哪里,知道他们的菜单数据和真实客户的评价。所以,我们将这些数据集中到当地外卖的登录页面上。
我们在Pinterest也采用了相同的登录页战略。虽然Pinners已经在他们最喜欢的主题上创建了讨论组,但是那仅仅只是一个人的观点而已。Pinterest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为每个主题回传数据,所以我们知道整个Pinterest社区中最好的Pins是什么。所以,我们创建了最佳Pins的主题页面,而且它们的表现要优于搜索引擎上的个人讨论组。
我们也在Pinterest增长团队的电子邮件和通知上做了很多工作。电子邮件是保留的关键驱动力。它们不会解决你的保留问题,但是如果你走对了方向,它们可以起到帮助作用。在我经历过的每家公司,人们都很讨厌电子邮件,并不想发送邮件给他们的客户。而当他们终于这样做时,他们看到了保留率的提高。你不是你的客户。你得到的电子邮件比他们多。如果电子邮件与他们使用产品的原因的核心价值有联系,那会起到帮助作用。如果他们推送的是营销信息,那电子邮件是没有帮助的。
在Pinterest,我犯了这个错误。我用电子邮件开展了一个广告活动,解释Pinterest可以做到的所有事情。人们不关心Pinterest可以做什么。他们关心的是是否能看到与自身兴趣有关的炫酷内容。我们需要停止像营销人员那样发送电子邮件,而是像一个个人助手一样。所以我们针对每个Pinner发送了和兴趣相关主题的流行内容,接着,我们就看到了保留率的提高。
然后,我们围绕它建立了一个系统。每个Pinner在不同的时间,喜欢不同的内容,对量的需求也不同。所以我们通过电子邮件,了解了每个Pinner喜欢的内容,喜欢何时收到电子邮件和通知,以及收到电子邮件的数量。
如果你正在测试电子邮件和通知,你可以先手动测试,然后进行自动化和个性化。我在Pinterest和Grubhub所学到的是看看什么值得测试。在Pinterest,一名工程师测试了4500个不同的主题,产生了数十万的额外周活跃用户。大约在同一时间,我们花了三个月的时间重新设计了所有电子邮件,它没有对使用产生影响。
我在增长和营销团队看到的一个常见问题是,他们认为电子邮件和通知只会产生积极影响。这不是真的。它们也会导致取消订阅和应用删除。
增长团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有你首次找到产品市场适应性,这一目标才有意义。一旦你有了目标,你会发现传统产品和营销缺乏帮助你扩大产品使用范围的能力。这就是增长团队需要介入的地方。增长团队使用数据和定性研究来帮助理解阻止更多的人在产品中发现价值的摩擦。这可能意味着收购,但也可能意味着减少核心产品的摩擦,专注于转化或入职,或者找到提醒现有用户的方法。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12月11日报道(编译:福尔摩望)
创业公司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选择远程工作?
本文作者是Remote Rise的联合创始人,Remote Rise主要帮助大大小小的公司更高效地远程工作,享受分布式团队带来的益处。Product Hunt也是远程分布式工作模式的忠实信徒,团队三分之二的员工在旧金山之外的其它地区,这些员工所在的地区跨越9个不同的时区,团队主要依靠像Slack和Zoom这样的团队沟通协作工具让不同地区的员工进行沟通与协作。
随着技术日益打破地理障碍,企业招聘和组织的形式都有可能发生革新性的变化,轻轻点击鼠标,雇主可以接触到全球最好的人才;雇员更像自由人,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工作。未来的工作也许是远程分布式工作模式,因为在虚拟的世界里,大家可以没有距离。
我们已经发现Automattic、Toptal和GitHub等这样的大公司已经雇招聘了大量的远程员工,此外,我们也发现像GitLab和Zapier这样的小创业公司也开始选择远程分布式工作模式。
和过去相比,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开始选择远程分布式工作模式呢?归结起来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创始人之所以开始选择远程工作,因为采用这种模式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做法,而不是一种赶时髦的做法。
在现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不管是已经获得融资的创业公司还是选择自力更生、独立创业的创业公司,他们都在寻求以更低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当人们对增长和效率的追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的时候,远程工作对创业公司的诱惑力将会越来越大。
下面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创始人都开始选择远程分布式工作模式:
(1)从公司业务上看,远程工作是可行的
首先,创业公司创始人已经可以向昂贵的办公室租金开支说GoodBye了,因为一家公司中的几乎所有工作都是可以通过远程工作的方式来完成的。例如:
如果你问任何每天需要做通勤车来公司上班的研发人员,他们都会告诉你说,如果允许远程办公的话,他们是不想每天都来办公室工作的。
再看看销售人员,大多数销售人员都是内部销售人员。作为一个软件销售人员(内销),无论在办公室工作还是远程工作,几乎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最后再说说客服支持团队成员,他们大都是基于云端软件来监控一个仪表板,并通过聊天或其他云端会议工具的方式来解答客户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在办公室工作和远程工作也是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的。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不管是开发产品、销售产品还是售后客服,所有这些工作都可以通过远程工作的方式来完成的。现在的产品几乎都是基于云端的,员工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可以基于第三方的云产品来完成。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没有一个集中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将工作高效地完成了。
(2)企业级软件的日益完善,让团队远程沟通协作变得更加方便
从理论上讲,在创业公司工作的每一个员工其实都是可以远程工作的,这一点一直很吸引人。如果放在过去,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几年前,通讯技术还无法满足一个完全远程分布式工作团队的远程沟通协作需求的。新的技术和以及对旧技术的不断迭代使得工作流程和团队沟通变得更快、更顺畅,而且通常情况下是能满足远程工作环境的需求的。
远程团队成员之间的彼此沟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异步的,这意味着沟通之间的时间间隔有时非常长的。在过去,选择远程工作的公司的成员之间的沟通可能有点太过异步了,从而导致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如今,像Slack、Zoom和Trello这样的工具正在缩短同步沟通和异步沟通之间的鸿沟。这些工具在虚拟环境中重新塑造了全新的办公体验。Slack拥有各种频道、gif动画和分享功能,就像一个虚拟办公室,而Zoom能够让团队成员远程面对面地交流。
远程工作的团队存在的沟通效率低下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真实办公室里的所有工作场景几乎都可以被复制。事实上,根据报告显示,2017年的远程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比他们那些在集中办公室里工作的同行们的工作表现更好,或者至少和他们差不多。
(3)网罗全球各地优秀人才
让很多创业公司选择远程分布式工作模式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远程工作模式能够帮助公司更好地网罗全球各地优秀人才的加入。在本地的人才池中,掌握小众技能的优秀人才是非常抢手的,所以,为什么要把公司限制在一个本地人才池、而不放眼全球的人才池呢?
在旧金山,对高技能员工的的抢夺和竞争尤其激烈,所有很多公司的创始人开始选择在全球其它地方寻找优秀的人才。对于绝大部分创业公司而言,在员工福利待遇上很难与Facebook和Google这样的公司进行竞争。
现在,如果一家小创业公司在北达科他州的Fargo找到了一位非常出色的高级工程师,那么签约并留住那个人就变成了一场全新的球赛。在远程分布式工作模式下,用人成本相对更低,像Zapier这样的公司还发现,远程工作的员工通常会在一家公司待更长时间,流失率相对更低。
为公司寻找一位联合创始人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些梦想创办一家软件公司的非技术创始人将很难在人才竞争非常激励的地区找到一位优秀的首席技术官。因此,与其与那些知名软件公司在争夺首席技术官上展开正面交锋,非技术背景的创始人可以选择在热门科技人才市场之外的其它地区寻找合适的首席技术官,这对他们而言将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一个高技能人才为什么不会选择搬到硅谷去加入一个小创业团队,这里面是有很多原因的,包括家庭原因和其它方面的原因。对于许多人来说,远程工作将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最后的思考
大约在三年前,当时我在旧金山湾区的一家科技公司工作过,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和我的经理在Slack进行了非常深入的交谈,而当时他就站在公司的站立式办公桌前,而且就站在我对面。在面对面的情况下,我们依然会选择在Slack上进行交流,而不是面对面交流。当时我就想,这个办公室里的每个人其实都是可以在家远程工作来完成各自的工作的。事实证明,我并不是唯一一个认为集中式的办公室对创业公司来说并非完全必要的人。大家都喜欢在家远程工作。一份报告显示,从2005年到2015年,远程工作的人数增长了115%,而且这个数据还会继续上升。
如今,通讯协作工具已经非常完善了,而且很多地区的人才的竞争正在变得越来越激烈,因此,创办一家拥有一个集中办公室的公司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根据我在几家软件创业公司远程工作中收获的心得体会,如果我自己明天就创办一家公司的话,我肯定会选择远程工作的方式的,这想都不用想。
原文链接:https://blog.producthunt.com/why-startups-are-going-remote-in-2017-7b6b60e9e8ff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创业公司
帮你减轻微信办公的痛苦,正在成为创业公司的机会
【本文来自钛媒体特色栏目快公司,项目由钛媒体Pro数据库TMTPOST推荐】
当微信打破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那道墙,从此工作进入#7X24小时#模式,每个员工被推送不停的微信群绑架,而且每个公司、部门,每个项目、每次活动、每伙小团体都有一个微信群,微信群成了活动通知、上班打卡、员工交流、工作安排、商务拓展……的地方。
管理微信群,在不同群之间无缝切换,在工作模式和生活模式之间无缝切换也成了每个职场人的必备技能。虽然从微信刚刚入侵开始,就一直有人抱怨“工作生活界限的消失”不堪其扰,然而天长日久,这样的“变态”已经变成了常态。每个人早已都泥足深陷无法自拔。
当然,致力于将职场人“解救”出来的专业团队协作、沟通工具一直层出不穷。而企业级IM市场也被视为阿里在社交领域的一次机会,企业微信也紧锣密鼓地推进。然而,这些封闭办公系统不仅未能减轻职场人的心智负担,反而“撕裂”了他们的工作沟通。让他们奔忙于微信群与钉钉(或企业微信)之间。如果说钉钉与微信的互相封闭可以理解,那么企业微信与微信之间的壁垒高树就有点难以理解了。
刚建立企业微信被领导骂了,老板说这是什么玩意儿,完全闭门造车,和外界无法联通,还不如微信群聊,赶紧滚回去建个微信群聊。
企业微信竟然还要单独下载安装,微信放弃了固有的自身优势,本来可以在现有微信中集成的功能,非要搞成单独的APP,那不如用钉钉了。
这两条来自于用户的亲身吐槽“戳中”了企业微信的最大软肋。
虽然在企业微信产品产品介绍中,将“转发微信聊天记录”排在第一位,以示与钉钉的差异化之所在。然而,用户需要的远远不止于聊天记录转发微信,而是与微信的深度融合、打通,基于微信群的功能拓展。不过,微信肯定不会主动戳破工作与生活之间这层窗户纸。
以前都说因为微信和QQ是两个事业群,微信主打移动社交,QQ主打办公桌,日程表是办公功能,但是现在无论是社交或是办公约事都是在微信上约,为什么微信不能直接侦测并建立提醒功能?我每次约吃饭还得跳转到日历上建立新约会和提醒真是一个累人的事,希望微信团队能给个解答。
知乎上的这个问题反应出公司人对于微信的“求全责备”之心。也正是因为独立企业协作工具与微信之间的这种“撕裂”,才给了很多创业者以开发提升微信内工作效率的工具的创业空间——比如日程管理类应用。
如果说上一代的日程管理是“日历+邮箱”模式,那么这一代的创业者瞄准的是“日历+IM”模式。
Google Calender和Microsoft Outlook是“日历+邮箱”模式的代表,由于中国并没有欧美国家的邮箱文化,这种模式始终未能深度渗透。
这一代起步于微信的日程工具,则希望利用微信社交网络与自然交互,结合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算法推荐等技术,帮助用户随时将信息流中的事项“结构化”为日程,并可通过微信快速实现多人分享,实时提醒。这种打入微信内部提供效率工具的思路与企业级SAAS服务自成一体的模式完全不同。
当然,这些日程、协作工作的野心都不只在于做一款微信内效率工具,而都想通过微信积累用户,然后将社交关系链转移到自己的App。而起家时身兼GTD工具与日程共享的日历工具,后来则走上了不同的岔路口。一些继续主打日程共享与团队协作,并努力将微信上的社交关系转移到App上,另一些则转向了个人GTD工具。
微约日历是前者的代表,为了确保转移到App上的用户关系黏性,微约日历就主打多人共享时间表的概念:在添加好友,设置日程查看权限后,伙伴间可以互相查看对方日程详情或忙闲时段,实现实时快捷的时间协调,方便组织会议、活动、聚会、户外等事项。
日程的共享带来的是工作透明度的提升,办公协作效率的改善,以及团队整体同步性的增强。对于扁平化的创意团队,以及跨部门乃至跨公司的协作团体,都是一款打破层级藩篱的协作利器。
而朝夕日历则是从“社交日历”转向了“智能时间助理”,其开发的朝夕万年历、番茄闹钟等GTD工具以及“GTD微课“为它积累了百万级粉丝,也让它意识到基于微信的GTD工具是一条快速增长的捷径。
发展路径的分化也意味着基于微信的日历工具所面临的瓶颈。
“日程+提醒”模式本身就是在工作、生活截然分开的时代,一种必要的工作安排。微信群这种实时沟通、无缝渗入生活的模式已经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这种模式。微信活动群组在活动组织、通知、变更、参与情况跟进、实时协调反馈等方面的灵活度、方便性明显要高于这些“时间定死”的日程应用。(朝夕日历在添加日历之后添加了讨论页面,这明显是再向微信群组的一次“倒退”)。而这些日程工具至多只能以“群插件”(小程序)的方式做“增强”的工具,其自身独立性及延伸价值存疑。
当然,这也是所有工具类小程序共同面临的问题,转移社交链到自身平台还是专注于爆款工具,究竟哪一种策略能够走得更远,将是小程序创业时代一个绕不过去的拷问。
(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张远)
创业公司
证明「创业公司 」的创业公司,ProoV获1400万美元B轮融资
该如何证明创业公司的产品功能和它的描述是一致的?这是个问题。
ProoV要做的是就是解决这一问题。今天,该公司宣布获得14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Helios Capital和Mangrove Capital Partners领投, OurCrowd和Cerca Partners跟投。这轮融资将用于在纽约设立新办事处,并雇佣15名销售人员来推动业务增长(目前有37名员工)。到目前,它的融资总额达到了2110万。
ProoV提供了一个让企业探索和尝试初创公司技术的平台。具体来说,Proov提供了一种引导即服务平台(Pilot-as-a-Service),大企业可以发掘初创公司,初创公司可以展示创新的科技解决方案,在安全的云测试环境下进行多个概念验证。这家公司创立于2015年,研发总部设在以色列。
多数公司都在寻找更多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率的现代工具或方法,但往往受限于各种因素而难以快速实现,其中包括:缺乏内部资源来运行PoC(为观点提供证据),以及面临使用客户数据来测试的监管障碍,或怀疑这家初创公司能否实现它的承诺等等。
ProoV网站主页
ProoV提供了一个用于构建和执行概念项目证明的服务平台,来帮助解决上述问题。目前, ProoV已经建立了一个应用商店和PoC服务引擎的平台,企业客户可以通过它与任何1000个过批的初创公司联系,并使用ProoV数据构建的概念进行概念验证。
这样可以为企业客户使用实时数据节省不少时间,也能解决任何监管方面的问题。迄今为止,该公司拥有125家企业客户,其中包括通用电气、AWS和美国国际集团(AIG)等巨头。
ProoV有多个盈利渠道,包括向平台上的初创公司收取服务费、向访问平台(及平台上的初创公司)的企业客户收费,以及在做概念证明时按单收费。另外,ProoV还在试用混合和匹配订阅或使用的定价方法。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techcrunch.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6305.html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