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资
    金山云完成6666万美元融资:3-5年内雷军将投10亿 金山软件发布公告宣布,金山云已经完成新一轮6666万美元融资。   此轮融资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与金山软件和IDG签署B轮融资协议以及金山软件和小米公司行使A系列优先股认股权证。交易完成后,金山软件、小米公司和IDG将分别持有约52.3%、24.5%和3.98%的金山云股份权益。   去年12月初,金山董事长、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公开表示,金山未来三年的战略重点将会是旗下的金山云,并称之为“All- In云服务”战略,并承诺在未来3到5年将向云业务投入十亿美元。   金山集团CEO张宏江表示,金山云将在巩固原有市场优势基础上重点发力三大领域:第一,为创新型智能硬件公司提供云服务,借助手环、智能电视、智能摄像头等入口布局移动互联网;第二,为客户提供更大规模的存储、图片和视频服务;第三,在“互联网+”浪潮下,利用云计算优势,帮助传统行业和企业拥抱互联网,实现业务转型。   资料显示,金山云是金山集团旗下控股公司,为用户和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平台。目前,金山云日均上传数据总量超过258TB。   来源:投资中国
    融资
    2015年04月01日
  • 融资
    韩国首尔商务英语服务BeNative Pro获270万美元融资 位于韩国首尔的教育初创公司Smatoos宣布,已经获得了27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用于支持今年年初开设的商务英语学习服务BeNative Pro。投资方有Korea Investment Partners,Mirae Asset Venture Investment和Partners Investment。所得资金将用于开拓中国和台湾市场,以及进一步扩大日本市场。   在线英语学习平台在亚洲并不新鲜,这种服务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廉价许多。在日本和韩国,传统的教育培训可能每周会花费数百美元,但BeNative Pro的虚拟课程每月仅100美元,甚至更少。从BeNative的最初主要应用中分离出来的商务英语服务,自2013年以来其下载量已经达到了50万。   Smatoos和副总裁Jonathan Moore表示,公司最初应用的64%公司来自韩国,27%来自日本,9%来自中国。一些韩国和日本的大学已经接受BeNative的课程,用于抵消学分。在商务英语方面,该公司也一直在争取企业客户。   “我们已经与三星及LG的官方在线教育提供商Credu和Meganext,达成了合作协议,与日本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的Benefit One也签订了合约。现在,我们在与索尼和日立谈判。”   在英语学习中,亚洲的学校专注于语法和正式英语,这也与大学往常考试的内容相一致,但缺乏日常的实际练习。而为商务人士提供的私人对话课程,也基本上由那些刚从西方学校毕业的人来教,但他们并没有相关的商务经验。   这些缺陷都存在于现在的英语教育系统中,但也为Smatoos创造了商机。BeNative的重点是真实世界的英语,教导如何自然地说话。商务英语服务会使用美国企业家和CEO们视频,他们都有多年的管理和谈判经验。正如Moore所说: “视频绝对没有按书本来,我们只是问他们业务,产品和服务方面的问题。我们通过推荐和社交网络,寻找视频中的企业家。我们下月还会赞助爱迪生奖,并进行一些采访。过去,我们会在TechCrunch Disrupt等会议上做采访。在未来,我们还会在更多会议上做采访,并采用英语和中文,因为我们计划开发BeNative中文版。”   Smatoos在经过B轮融资后,总融资额达到约600万美元,公司CEOAlan Moonsoo Kim此前还创立过Etoos公司,这家公司后来在2006年被卖了3000万美元。   Smatoos还计划在明年进行C轮融资,并在2017年上市。   (via techinasia,译|快鲤鱼)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融资
    2015年03月26日
  • 融资
    “51猎头”获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在线招聘行业的数据挖掘还待探索 51猎头宣布获得A轮数百万美元融资,投资方是NEA(恩颐投资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和唯猎资本(Will Hunting Capital)。   51猎头让系统完成简历和职位评估两个步骤,将候选人简历和职位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打上标签进行对比,建立匹配模型,再让初级猎头完成后期的面试安排和人才交付服务。从而达到运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创始人刘维向透露,新一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的更新研发,数据挖掘方面的人才招聘和市场推广,过去半年他们在国内15个城市开设了25个办公室,未来还会尝试整合本地资源。据51猎头方面提供的数据,每月他们可以完成200-300人的交付,交付求职者以中端为主,年薪平均在 15 万左右。   在国内,过去跑在前面,讲“垂直”故事的几家现在也把重点放到了机器学习、数据分析上。拉勾今年一直在做推荐算法、数据挖掘上的优化,年初上线“拉勾+”的匹配功能,哪上班韩冰曾表示,今年的精力会主要放在人才数据的分析、匹配上。最近,通过仿照小米“极致单品”的模式,围绕几个热门岗位做简历分析收集、企业对接的乐职微猎头也获得了1100万元人民币的A轮投资。   在国外,以数据挖掘为卖点的公司在得到初步验证的同时也到了一个尴尬的瓶颈期。Gild去年4月获得1350万美元的B轮融资,TalentBin在去年2月已经被招聘巨头Monster收购,同期的HiringSolved, RemarkableHire等众多产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对于国内的“51猎头”们,之后是安安静静的做一家流程优化后的猎头公司,还是被大公司收购,还是自己去探索一条新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报道所涉融资金额由对象公司提供保证,HRTechChina不作任何形式背书。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融资
    2015年03月24日
  • 融资
    云协作开发平台 Coding 完成千万美元 B 轮融资,加速云端开发进程 // // // “2015 年 3 月 23 日,深圳——专注于软件开发云端化的网络平台扣钉网络(Coding)今天宣布完成由光速安振领投、IDG 资本跟投的千万美元 B 轮融资。”这是 Coding 自去年7月宣布完成A轮融资后时隔 8 个月的又一融资喜讯。   扣钉网络成立于 2014 年 2 月,是一个面向软件开发者的云端协作开发平台,致力于推动软件开发云端化。   Coding 目前的产品分为三大块,代码托管、项目协作、研发工具。此外,针对研发工具这部分业务,Coding 在去年推出了 CodeInsight,极大地提高了在线阅读代码的体验。 ( 图为 CodeInsight 在线阅读代码 )   在完成 B 轮融资后,Coding将进一步加速云端开发进程。此外,团队将招募更多优秀的人才,并把主要精力和资源主要放在产品和功能的打磨上,以期更快速地推动软件开发云端化,实现随时随地,只需一个浏览器便可进行开发的全新开发模式。今年上半年 Coding 将会推出重量级的研发工具,并整合现有的演示平台、质量分析等工具,让云端开发向前迈进一大步。欢迎更多的人才加入我们!   光速安振董事总经理曹大容表示,Coding 的创始团队拥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对开发者以及开源社区有着深刻的理解。公司目前的产品革命性地将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管理带入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的时代,使得软件开发人员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更加方便高效的工作。“我们相信 Coding 对软件开发行业的中长期战略思考可以实现对行业颠覆性的改造。”曹大容说。   关于光速安振 光速安振中国创业投资基金(Lightspeed China Partners)是一家领先的风险投资公司,专注于中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消费服务和企业技术行业的早期投资。投资项目组合包括:途家、美乐乐、e 代驾、房多多、融 360、聚胜万合、拍拍贷、青云、大众点评网等。      
    融资
    2015年03月23日
  • 融资
    Zuora:“按需租用”软件经济的获益者 估值已达10亿美元 这是一个所有软件都在走向云端的时代。媒体企业、健康企业和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为消费者提供付费服务,而不仅仅是将实体产品卖给消费者,从而与消费者建立起长期的良好关系。   如今的消费者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购买软件了,而是更喜欢“租用”软件,简单来来说,就是用一个月交一个月的钱。这种软件使用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在这个浪潮中,也许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比Zuora获得了更多的利益。Zuora是一家来自加州的初创企业,他们向企业销售商务软件,并且帮助企业管理软件租用营收。   在硅谷之外,Zuora鲜为人知,但是上周三他们获得了新一轮1.15亿美元的融资,其估值也随之达到了10亿美元。   Index Ventures长期以来都是Zuora的投资方,他们也参与了该公司最新的一论融资,其他参与投资的机构还包括Wellinton、BalckRock和Passport Capital等。   Zuora成立于2007年,创始人为Tien Tzuo。在创立Zuora之前,Tzuo曾是Salesforce的第11名员工,负责市场营销和战略制定工作。在创立Zuora的时候,SaaS这种商业模式还处于婴儿期,尚未广泛被人们所认知。在Tzuo选择创业之后,Saleforce的创始人Marc Benioff也成为了他第一批投资人之一。   Tzuo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来推广租用型软件,让人们认识到这种软件销售方式的好处。对于企业来说,这种软件销售方式可以带来重复营收,用户必须每月缴纳租用费用才能继续使用软件。而租用软件的缺点,就是消费者如果在使用了软件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对软件不满意,他们可以随时取消使用。   但是这同时可以促使企业不断对软件做出改进,让企业一直认真倾听用户的需要和反馈。   通用汽车旗下的网络汽车诊断服务安吉星就在使用Zuora的服务。用户在购买了他们的汽车之后,可以按年租用这个服务,使用各种智能服务。   法国能源管理企业Schneider Electric也在去年开始使用Zuora的服务。这是一家年营收达到了267亿美元的大型企业。   对于Tzuo来说,现在这种状况正是他在最初创业时所期望的。和Box、DocuSign、Zendesk和Marketo等企业一样,Zuora最初凭借SaaS获得了成功。事实证明,科技行业需要这样一家企业,但是如果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Zuora必须要让更多人接受这种软件销售方式。   在SaaS市场上,Zuora面对的是一些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例如甲骨文和SAP等老牌企业。为了应对竞争,他们决定进行最近的一轮融资。在本轮融资之后,该公司融资总额已达2.5亿美元。截止到目前,Zuora拥有员工500人,他们计划在明年内将员工人数扩充到750-800人。   Tzuo表示:“如果我们规模足够大,就能够与这些大企业进行竞争。如果我们人手不够多,竞争对手就会将他们的产品卖给我们的潜在客户。”   (via cnbc,译|快鲤鱼)
    融资
    2015年03月17日
  • 融资
    乐职网获联想之星投资,估值近亿元,中国招聘行业热度不减! 根据乐职网CEO任沿海在新浪微博信息:“感谢联想之星投资乐职!乐职本轮融资之后,估值近亿,北京、上海公司已陆续投入运营,全国征程已经开启。。。。 乐职网最早为社区论坛,后转型成为安徽地区知名招聘网站,后再次转型为乐职微猎头。 乐职微猎头仅收取月薪50%的服务费,且不收取定金,入职后收取,流程简单清晰,吸引客户。 据悉本次融资为帮助其全国扩张做准备。 更多消息可参看随后报道!   更新报道:15号宣布融资金额为1100万人民币。   扫一扫,关注“  HRTechChina  ",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融资
    2015年03月14日
  • 融资
    Lingua.ly 融资 100 万美元,欲将互联网变成语言学习工具 语言学习应用 Lingua.ly 已经完成 100 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乌蒂·尼特泽(Udi Netzer)、沙伊·莱帕里(Shai Rephaeli)、Yochy Investments 和 Seed Fund 1776 等天使投资人或投资机构。Lingua.ly 的目标是将学生从枯燥的传统语言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   Lingua.ly 的网站和应用会基于词汇表和每名用户的兴趣,从互联网上抓取文章。2014 年 4 月份,Lingua.ly推出了免费的安卓版应用(现在 iOS 版应用也已上线),当时 TechCrunch 网站对这家创业公司进行了报道。   随着新一轮融资的完成,Lingua.ly 的融资总额已经达到 180 万美元。语言学家、Lingua.ly 公关负责人梅雷迪思·塞西莉亚(Meredith Circerchia)表示,该公司会利用新的融资将 Lingua.ly 免费工具推向新的平台和新的市场,这些工具目前已作为 Chrome 扩展件和安卓版和 iOS 版应用上线。Lingua.ly 计划通过高级会员功能来创收,它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将这种功能整合到网页端和应用上。   Lingua.ly 对于想要学习各种语言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棒的学习工具,因为它上面配有抽认卡(flashcard),抽认卡有提前录制的发音、词典和重复性游戏来帮助学员记住单词,同时软件上还有多种文章可供浏览,文章中出现的词汇是常用的,而不像传统课本中经常出现的单词那么正式和呆板。   “根据从上下文获取词汇方面所做的研究,我们获得了 Lingua.ly 的算法,”塞西莉亚说。“它推算出你对一门外语掌握的词汇量,然后在报纸上专门为你找到一些文章,这些文章中的大部分词汇是你认识的。”   “这是因为当你熟悉句中的大多数词汇时,你便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新词的含义。即使你猜错了,花费一些精力思考一个词的含义,也有助于加深记忆,”她补充说。   根据用户兴趣提供更加全面的上下文和量身定制的内容,恰恰是 Lingua.ly 区别于其他语言学习软件(如 多邻国和 Memrise)的地方,也可以成为其他软件的有益补充。塞西莉亚说,Lingua.ly 主要是针对已经掌握了大量词汇的中高级学生,这些学生还想要改善和巩固他们的语言技能。   Lingua.ly 应用已支持 10 种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德语、荷兰语、俄语、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学习其他语言的用户可以自己制作抽认卡,在 Lingua.ly 字典中查找词汇,但是他们享受不到发音和查找相关文章的妙处。很多人还要求该公司添加北欧和亚洲的一些语言。今年晚些时候,Lingua.ly 有望添加几种语言,并优化支持印度语和波斯语等语言的词典。   Lingua.ly 将来的功能将基于语言的自然形成过程,这有助于它针对每个用户对文章进行量身定做,并且更加多样化。塞西莉亚表示,这个网站及相关软件将为初学者增添更多学习工具并向多媒体方向发展,因为初学者还没有深入阅读文章的能力。同时,Lingua.ly 也在开发适合教室使用的功能,如老师可以使用的电子板。   Lingua.ly, Which Turns The Internet Into A Language Textbook, Raises $1M Lingua.ly, which saves language students from the tedium of traditional textbooks, has raised $1 million. Participants in the round include Udi Netzer (a returning investor), Shai Rephaeli, Yochy Investments, and Seed Fund 1776.   The site and apps pulls articles from the web-based on vocabulary lists and each users’ interests. TechCrunch last covered the startup when it launched its free Android app in April 2014 (it is also now available for iOS).   The latest funding brings Lingua.ly’s total raised so far to $1.8 million. Meredith Circerchia, a linguist and the startup’s director of communications and e-learning, says the fresh capital will be used to bring Lingua.ly’s free tools, which are available online as a Chrome extension and as Android and iOS apps, to new platforms and markets. The startup plans to monetize through premium features that it will release on the web and its apps later this year.   Lingua.ly is a nifty tool for aspiring polyglots because it has flashcards with recorded pronunciations, a dictionary, a repetition game to help with memorization, and several categories of articles to browse so users can see the words in common usage, instead of the more formal and stilted examples often found in textbooks.   “The Lingua.ly algorithm is based on research concerning vocabulary acquisition from context,” says Circerchia. “It estimates your vocabulary in a foreign language and then finds newspaper articles that contain mostly words you know.” “This is because when most of the words in a sentence are familiar to you, you can take a more informed guess at the meaning of new terms. Even if you guess incorrectly, expending extra cognitive energy thinking about a word helps dig the memory in deeper,” she adds.   Providing deeper context and tailoring content to users’ interests is what sets Lingua.ly apart from (and makes it a good complement) to other language learning apps like Duolingo and Memrise. Circherchia says Lingua.ly is targeted at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students who have already know a lot of vocabulary, but want to improve and maintain their language skills.   The app already has full support for 10 languages: English, French, Spanish, Italian, Portuguese, German, Dutch, Russian, Arabic, and Hebrew. Users studying other languages can make flashcards and look up words in Lingua.ly’s dictionary, but they lack the benefit of audio pronunciations and articles. The startup has had a lot of requests for Scandinavian and Asian languages, however, and hopes to add several later this year, as well as better dictionary support for languages like Hindu and Farsi.   Future features will be based 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which will help Lingua.ly pull up a more personalized and diverse assortment of articles for each user. Circherchia says that the site and app will also add more tools for beginning learners who aren’t ready to dive into articles yet, as well as multimedia. Classroom-oriented features, including a dashboard for teachers, is also in the works.
    融资
    2015年03月12日
  • 融资
    用“拍卖”的方式做程序员招聘的100offer,获2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100offer 向记者确认,已经获 2000 万人民币 A 轮融资,投资方暂未透露。100offer创始人贾智凡介绍,本轮融资的资金将用于产品效率的提升、顾问团队的完善和营销推广。   在去年9月,HRTechChina记者就曾经采访过贾智凡(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3370),那个时候,100offer还只是正在筹备启动第二次拍卖。具其介绍,100offer 目前每周一次新的拍卖,每个月拍卖 400-800 位程序员。从最开始的一月一拍到现在的一周一拍,100offer 的程序员招聘渐渐趋于常态化。100offer 用“拍卖”的方式做程序员招聘,经过人工筛选的程序员被展示给公司 HR, HR 给心意的候选人开除薪资待遇条件。程序员可以看到所有出价公司开出的薪水、岗位安排,选择一键拒绝或者同意面试。有“面容姣好、声音甜美”的客服负责对接,面试由 Uber 或者一号专车接送。   近期他们上线了 Html 5 版本,让求职者可以随时通过移动端同意或拒绝面试邀约;程序员可以看到哪些企业查看了自己的简历,拍卖结束或企业被拒绝后,也允许求职者发起与企业的沟通;将面试邀约状态分为待答复、协商中、已拒绝等多个阶段,改善企业端体验。   这种“程序员至上”的模式容易吸引程序员“投个简历试试看”,累计的资料会衍生出更多的想象空间。100offer 已经开始探索,他们会组建一个类似猎头的顾问的团队,服务内容包括帮候选人谈 offer、职业咨询、对公司的深入调查等。   很多人都看到了这点,去年诞生了很多人才竞拍类的产品,除了 100offer,HRTechChina曾经还报道过北京的jobdeer、上海的yesoffer、另外还有深圳的实力拍,另外,国外也有诸如InstaHyre等。   HRTechChina编辑还是那句话,未来也许会涌现出越来越多“新颖”的招聘形式的招聘网站,我们希望招聘网站仍是要把“效果、良好的体验”放在首位。   消息参考:36氪
    融资
    2015年03月10日
  • 融资
    帮找自由职业顾问的HourlyNerd获800万美元融资 HourlyNerd是一家波士顿初创公司,他们帮助企业与自由职业顾问/专家建立联系。近日该公司获得了800万美元融资,准备将其业务扩展到大企业。   “像通用电气这样的大企业,他们每年没有几千、也有几百个项目采购地不合理,”Peter Maglathlin说道,他是HourlyNerd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财务官,“我们的方法就是让这些企业和我们网络内一万余名顾问建立联系,然后找到最正确的人帮助他们。”   HourlyNerd允许公司线上提交项目,然后,在相关领域内有专业经验的自由职业顾问开始互相竞争,胜者赢得项目。   “我们提供的服务,质量能够达到客户要求的90%,而价格只有其他咨询顾问公司的二十分之一,”Pat Petitti说道,他也是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联合首席执行官。   HourlyNerd两年前在哈佛大学成立,他们之前就已经募集了78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GE Ventures和Kraft Group。本轮融资由Highland Capital Partner领投,该风投资本公司也领投了HourlyNerd上一轮融资。   “我们确信,HourlyNerd在未来具有颠覆一个数千亿美元行业的能力,”Highland普通合伙人Dan Nova说道,他本人也是HourlyNerd的客户,“我们知道,很多大企业会砸不少钱在咨询顾问公司身上,但实际上,很多项目根本不需要投入如此之大。”   2013年,达拉斯小牛队老板马克库班对HourlyNerd投了45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   (via bostonherald,译|快鲤鱼)
    融资
    2015年02月09日
  • 融资
    企业福利平台 AnyPerk 完成 850 万美元 A 轮融资 许多公司正面临 越来越大的压力 ,需要向员工提供更优厚的福利。至少,科技行业就是如此。不过在很多情况下,创业公司没有能力提供与大公司同等水平的福利。在这种情况下,一家创业公司 AnyPerk 愿意提供帮助。   AnyPerk 开发了一款平台,希望帮助各种规模的公司向员工提供福利和折扣信息。该公司今天宣布,已经完成了 850 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   AnyPerk 的此次 A 轮融资由 DCM Ventures 领投,Digital Garage 参投。作为交易的一部分,DCM 合伙人本多央辅将加入 AnyPerk 董事会。这使得该公司的融资总额超过了 1300 万美元。   AnyPerk 正在快速发展。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福山太郎表示,自去年夏季 完成种子轮融资 以来,公司的增长率已经超过了 200%。目前,AnyPerk 在美国拥有“数百家”客户。AnyPerk 于 2012 年 诞生自 创业孵化器 YCombinator,位于旧金山,目前有 45 名员工。   AnyPerk 表示,将使用此轮融资去开发一款移动应用,向公司员工推送具有相关性的福利信息。一般情况下,许多员工可能并不清楚这些信息。例如,作为 AnyPerk 的客户,Lyft 的员工将可以获悉,在前往 AMC Theater 看电影时能获得 40%的折扣。此外,该公司也在测试另一项功能,使企业经理可以直接通过 AnyPerk 平台发放现金或礼品卡福利。   值得指出的一点是,AnyPerk 并不是“福利即平台”领域的唯一一家公司。几年前,一家名为 BetterWorks 的公司凭借类似的理念获得了 1050 万美元的投资,但最终 于 2012 年 5 月关闭 。这样的理念在亚洲更容易获得持续的成功。例如,来自新加坡的 Rewards、来自日本的 Benefit One,以及来自马来西亚的 PerkPool 均为这一行业的知名公司。目前,凭借新一轮融资和更明显的发展势头,AnyPerk 希望成为在美国成功引入这一商业模式的第一家公司。   AnyPerk, A Platform For Delivering Perks To Employees, Raises $8.5M In Series A Funding In the tech industry at least, it seems like the pressure for companies to provide “perks” to their employees has never been higher. But oftentimes, startups don’t have the ability to provide the same level of perks as larger established corporations do. That’s where AnyPerk, a startup itself, wants to help.   AnyPerk, which makes a platform aimed at letting companies of all sizes deliver perks and discounts to their employees, is announcing today it has raised $8.5 million in new funding.   The funding round, which is AnyPerk’s Series A, was led by led by DCM Ventures with participation from Digital Garage. As part of the funding, DCM partner Osuke Honda will join AnyPerk’s board of directors. This brings the total amount of money invested in AnyPerk to more than $13 million.   The new money comes as AnyPerk is purportedly seeing swift growth: The company’s CEO Taro Fukuyama says they’ve grown by more than 200 percent since their seed round closed this past summer, and the company now has “hundreds” of clients in the U.S. AnyPerk, which first launched out of Y Combinator in 2012, is based in San Francisco and currently has 45 employees.   The company tells me they’ll be using the funding to build out a mobile app to push out notifications about relevant perks to employees who may not know they have them (for example, employees of Lyft, an AnyPerk client, would be notified of their 40 percent off AMC Theater ticket discount when they’re at the movies.) Also, the company is working on a beta feature that will let managers or colleagues give spot bonuses in the form of money or gift cards by using the AnyPerk platform.   It bears mention that AnyPerk is not the only company in the perks-as-a-platform world. A few years back, a company called BetterWorks raised $10.5 million for a similar concept, but ultimately shut down in May 2012. The idea has had more lasting success in Asia, where Singapore-based Rewardz, Japan-based Benefit One, and Malaysia-based PerkPool are all notable players. Now, with its new funding and apparent momentum, AnyPerk hopes to be the company that can successfully bring the business model here to the U.S. to stay.   来源:techcrunch.com
    融资
    2015年02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