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教育
「课观教育」宣布完成千万级人民币A轮融资,红点中国投资
近日,职业考试培训机构“课观教育”宣布获得千万级人民币A轮融资,红点创投中国基金(“红点中国”)领投。此前,课观教育曾获得云天使基金领投的天使轮融资、及蓝象资本的种子轮融资。课观教育创始人张峰表示,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作职业考试市场的横向布局,包括课程研发、市场推广、人员招聘等。
千亿刚需市场需要破局者
就业压力、 政策红利、能力提升三大因素驱动非学历职业培训行业千亿市场。预计非学历职业培训行业 2018市场规模约 5000 亿元。
近年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市场有效需求受到一定影响,而国内普通高校预计毕业生数量持续保持增长,就业竞争持续加剧。求职者会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培训课程、及考取各类职业证书提升竞争力。其中,人才招录考试和资格认证考试合计约500亿市场空间,是职业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相关、教师、公务员、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是通过考试的形式进行人才招聘。
课观教育发展初期首先以银行招聘考试培训业务切入市场,通过PC端在线学习和移动端APP提供智能题库、求职社群和资讯等为用户提供服务。2016年,开始横向拓展业务领域,布局公务员考试与教师类考试培训项目,旗下有银行帮、教师派、过招公考三个子品牌。
深化布局标准化考试领域 轻重结合提升用户体验
“此次融资后,将在标准化考试上持续发力,快速横向布局,同时纵向深入教师类考试培训和公考培训业务。”课观教育创始人兼CEO张峰提到,课观将深入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全生命周期运营,满足求职过程中用户对资讯信息、教学服务、教学产品的需求,提供从就业规划到入职银行签约全流程解决方案。同时,课观已经在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招聘考试领域重点布局。张峰认为,现阶段“教师派”最核心任务仍是内容积累和业务线打磨,研发更有针对性的、适应各地考情的课程,做全品类。
此外,课观教育将在课程内容、渠道获客、用户体验三个核心上持续发力,打通教育行业中“线上”和“线下”的边界,将以深耕线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业务拓展,轻重结合。“轻”——线上辅导,如线上课程、网申模拟系统、笔试题库、模考系统、学生互助等环节;“重”——线下体验,如笔试集训营、小组面试辅导等,线上线下融合,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据悉,银行招聘平均录取比例在7%左右,而课观教育的用户最终通过率能达到将近50%。另一方面,课观在横向拓展业务边界的同时,非常重视在科技方面的投入,积极探索产品的智能化方向——“过招公考”今年推出第一款结合AI技术的公考面试应用,可实现AI智能化面试点评,应用内含个性化题库,可智能预测面试水平。课观教育通过技术全面提升获客、运营、转换、督学等服务的效率。
投资人说
此次融资领投机构红点中国主管合伙人袁文达说:“职业考试市场是一个千亿规模的市场。课观教育团队深度理解中国职业培训市场,牢牢抓住年轻人对于求职辅导的刚需,从拳头产品银行入职考试培训开始发力,到深入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全生命周期运营,快速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课观教育团队能够快速建立核心竞争力,用产品、技术打通线上线下,不断拓宽课程品类边界,轻重有效结合,用技术的手段,满足更多用户的核心需求,未来非常有发展潜力。”
来源:i黑马课观教育宣布完成千万级人民币A轮融资,红点中国投资
-
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平台爱培优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8月16日消息,专注于新高考自主选拔的在线教育平台爱培优于近日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方正和生、嘉程资本联合投资,共建创投跟投。爱培优曾于2017年10月份获得上市公司立思辰旗下天使基金的数百万元投资。
“爱培优的课程产品在全国各地学校落地过程中,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迭代升级,如今已升级到3.0版本,正处于研发中的4.0版本,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层次的自主选拔需求。”据爱培优创始人兼CEO 张金荣表示透露,9月份新学期开学,加入爱培优课程的合作学校将达到数百所,“随着越来越多学校的加入,这对爱培优课程品控和运营服务提出了巨大考验”。因此对于本轮融资的用途,他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课程产品、运营服务的升级,以及优秀人才的引进。
“同时培养自己的教师队伍,我认为这个对于维持我们的持久竞争力是非常关键的。”张金荣对猎云网说道。
对于投资爱培优的初衷,方正和生总裁李尧琦表示:“方正和生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助力行业优势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很荣幸,作为一家北大系具有代表性的基金,投资了一家优秀北大校友企业,我们期待爱培优在新的历史改革大潮中能够推动中国教育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嘉程资本创始合伙人李黎认为,“高考体制变化巨大,存在新型教育培训品牌供给的巨大机会,爱培优团队深耕教育多年,基础扎实,我们看好团队在教学和教研上的坚定投入”。
2014年9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高考改革拉开帷幕。根据改革时间表,2014年浙江、上海首批启动试点,预计到2020年前,全国所有省份全面推行。新高考打破“唯分数论”,强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以自主招生、综合评价、专项计划等为代表的新型自主选拔招生方式,正成为清北等名校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稳步推进,新高考自主选拔即将迎来爆发期。基于巨大的市场需求,爱培优研发出一套完善的自主选拔课程体系,为全日制中学提供自主招生、学科竞赛、师资培训、联考测评、教材研发等系统性整体解决方案。
张金荣向猎云网表示,正如出国热潮和大学扩招带来的辅导热潮成就了新东方和学而思,这轮新高改革也可以称之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而且是几乎很难再重现,因此也足以成就一批独角兽企业。“希望我们能是其中的一个,但是能不能发展到那一步,或者说能到什么样的程度肯定取决于我们团队具体的战略战术。”
创始人张金荣
他表示,爱培优的长远发展规划则是先从竞赛和自招高门槛业务切入,打造品牌知名度从而占领消费者心智,接下来再进入高考培优业务等赛道。
据统计,自2015年开始,自主招生报考人数逐年递增,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报考人数分别为16.2万人、48.5万人、60.6万人、83.7万人。由此可见,随着高考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等招生选拔模式在重点大学招生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中学、家长和考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张金荣也认为,自主选拔方式变得越来越主流,市场的教育程度已经大大提升,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虽然前期教育用户的过程中是痛苦的,但是其实也是占据先机的一个过程,对于后布局的公司来说门槛就高了。”
张金荣表示,爱培优将会利用时间上的先发优势,以速度和规模尽快抢占学校入口。
除了先发优势,爱培优的差异化发展之路还体现在哪呢?张金荣告诉猎云网,尽管学科竞赛和自主招生都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一直是相对小众化的一个市场,以传统培训机构的模式来运营。而爱培优则依托互联网的方式提供解决方案,他认为,上游资源极度稀缺的情况下,只有互联网的方式能极大提升优质稀缺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授课模式上,爱培优创立“三师教学”,即:自招专家、竞赛教练为主课讲师,通过直播授课;北大清华学霸为助教,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答疑和习题课讲解;线下学校同时派出专任教师,对课堂实行日常管理统筹,并与线上教师配合教学。
张金荣表示,尽管在线教育方式相对于线下面授方式来讲处于劣势,但却是控制成本又兼顾效果的最佳方式,对于学校算是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
在师资上,爱培优认为一方面,高校的多元化录取、自主选拔,给中学制造了巨大的教育刚需;另一方面,能够真正提供优质课程服务的机构,实属凤毛麟角。于是,爱培优组建了一支专职教学研发团队,团队成员几乎全部毕业于北大清华,且多数都有奥赛保送或自主选拔的升学经历,以保证课程质量的高标准要求。
目前爱培优团队达数十人规模,主要为教研和运营人员。联合创始人兼CMO李立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任北京日报集团《北京商报》教育周刊创刊记者、执行主编及分豆教育首席新闻官,有着丰富的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经验;联合创始人兼CPO叶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本科,曾任题谷产品总监、学科网产品总监、京翰教育研究院院长,对在线教育课程及产品设计有着独到见解。
而有超过10年的教育领域自主创业经历的创始人兼CEO张金荣,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是典型的北大创业者,还担任北大青年CEO俱乐部执行理事。
“我觉得北大创业者身上有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冒险精神,在遵循正向价值观的基础上愿意尝试一些新鲜的事情,所以几乎任何领域行业里面都有北大创业者的身影。”张金荣说道,“其次,北大人身上有一种家国情怀,可能更愿意做一些看起来更有高度和价值的东西。”
来源猎云网: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cmsmodel/news/detail/330540.shtml
-
在线教育
70%企业亏损,详解风口下的在线教育倒闭潮与其中那些“坑”
编者按:本文来自《财经》杂志,实习生 陈晶/文 宋玮/编辑。
互联网改变了教育形式,但并没有改变线下教育培训存续多年的商业模式。
2000亿元规模的在线教育市场中,互联网低价策略和高昂获客成本之间的矛盾、规模扩张与教学口碑之间的割裂、互联网的快与教育的慢之间的冲突,是在线教育面临的诸多“坑”。
2017年3月3日,姚飞虎收到一份公司已经宣布破产的通知,这位在留学语言培训公司“小马过河”工作了六年的英语老师感到万分讶异。尽管2月28日已经收到过工资延缓发放的通知,但他本以为这只是公司现金流紧张下的应急之策,没想到这家曾经年收入1.4亿元的在线教育公司就这样倒在了2017年北京的倒春寒里。而这也只是在线教育倒闭浪潮中一个缩影。
随处可见的在线教育广告和不断公布的融资信息让这个行业看上去热闹一片,但相比较于2015年、2016年的投资热潮,2017年资本市场已趋向收紧。
Fellowplus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在线教育领域获得1666亿元人民币,664家企业融资成功;到2016年,更多热钱涌入这个行业,1825亿元人民币被投放进来,583家企业成为当时的幸运儿。然而截至2017年12月,在线教育领域融资总额只有915亿元,融资成功的企业不到2015年的一半。
2016年底在线教育相关企业累计达到400多家,其中70%的企业面临亏损的窘境,10%的公司能够持平,能够盈利的仅占5%,有15%的企业濒临倒闭。
“在线教育这一行踏进去每一厘米都是坑,关键是坑与坑之间还是不一样的。”在线解题产品学霸君创始人张凯磊告诉《财经》记者。
相较于2014年伴随梯子网倒闭引起的“在线教育泡沫已破裂”的讨论,这两年的倒闭浪潮则是资本寒冬引发的后续反应,究其本质是在线教育的盈利模式不清晰,部分投资人和创业者又太看重速度和规模。
“在线教育发展前期,慢就是快。”猿辅导创始人李勇对《财经》记者说,太多企业都死在了跑得太快上。
快与慢
姚飞虎2011年来到小马过河时,这家公司专注于做线下留学一对一辅导,按照一小时1800元的价格收费,单个学生月营收可以达到5万元,2012年小马的年营收达到了2000万元,成为除新东方以外北京最大的留学辅导机构。
为了更快扩大公司规模,创始人许建军将办公地点搬到了现在的爱奇艺大厦,办公面积从200平方米扩展到了2400平方米。房租和装修耗尽了账面上的现金,小马遭遇第一次现金流紧张。
于是资本开始介入,学而思创始人曹允东的天使投资于2013年5月谈下来。现金流缓解以后,公司开始更大的扩张,从原来中关村一个点,扩展到了国贸、西二旗、中关村和上海四个点。
但和公司快速发展对比的是,老师们涨薪很慢。姚飞虎告诉《财经》记者,他并不清楚北京的总公司那两年资金上具体面临着怎样的困难,但可以感受到的是,承诺涨上去的工资一直没涨,外派的差旅补贴也渐渐不再发放。
从融资情况上看,公司一直发展很好,2013年5月,学而思曹允东1200万元天使投资,投后估值1200万美元;2014年5月,原老虎基金中国区总裁陈小红签署A轮500万美元融资协议,投后估值8000万美元;2015年1月份又与顺为资本签了1000万美元B轮融资协议。
但自从小马从线下培训转到完全做线上教育,这匹小马就在走向深渊。
2013年小马全年实现了5600万元的营收,比2012年翻了2倍多。同时翻了几倍的还有员工数量,老师400人的情况下,技术人员达200人。当时另一位创始人马骏提出要做100款APP的计划,“前端后端程序员就得要200人”。许建军承认,当时的扩张打法铺面太大,最终赚钱的只有一个名为小马托福的APP。
在小马托福这一APP上,一个价格5888元的托福包曾经被作为主打产品推出,学生需要在没有老师的辅导下,按照系统要求按时完成练习,小马保证只要完成练习一定可以考到相应分数。姚飞虎告诉《财经》记者,这个练习包最终的完成率不到20%。
许建军认为并不是产品的问题,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自律性盲目自信。但这种利用学生的冲动消费盈利的方式让一些老师不满。“如果学生能这么自觉,还花这么多钱买练习做什么?” 电商的标品销售和教育的非标品服务之间的鸿沟,让小马的口碑一落千丈。
互联网高举高打的规模化策略,是小马转为线上发展以后的核心策略。获得第一笔融资以后,小马投入了400万元做百度搜索流量并获得了3000万元收益,于是第二年按照同样的思路他们投入4000万元获取流量,但结果只带来了4000万元的营收。
就像捕鱼一样,第一批容易获取的用户被吸引过来之后,剩下的是处于观望状态的,但打捞成本却大量提升。
马骏在讨论会上冲着反对百度投放4000万元买流量的许建军厉声说:“我们要对投资人负责!”然而,尽管先后拿到1500万美元融资,高成本一点点拖垮了这匹小马:900多人的公司光是工资一个月就1000多万元,每个月200万元的房租,每年的成本高出营收几千万元。
许建军也在不断探索新产品以获取盈利,他和姚飞虎等一群核心老师一起做的“考神陪读”在2016年半年就卖到了1000万元,后来马骏叫停了这一项目,带着另一批人做同类产品“考神陪练”,定价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在他看来互联网应该让更多人享受到更低门槛的服务,流量数据扩大也有利于下一轮融资。
“考神陪练”并没有吸引来多少学生。许建军在复盘后对《财经》记者分析,还是自己对商业模式判断有误。“高价能挣钱,低价能凑人气。但想从低价转成高价,这是不可能的。”许建军说,教学产品是特殊的,一个人愿意花高价,一开始就会出高价,并不能由低价吸引到高价。“这可能就是我对业务最深刻的反思吧。”小马最终在2017年3月倒下。
“教学本身做得不好,要那么多流量有什么用?”姚飞虎认为小马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扩张速度过快,将大量资金放在获取流量而非提升教学品质本身。
“1年-2年磨模式,2年-3年做规模,5年-6年做盈利,真正做得好的教育公司都在10年以上。”互联网教育研究院院长吕森林告诉《财经》记者,在线教育成长周期比其他互联网行业都要长,教研、产品、技术都要重投入,如果考虑快速盈利就不可能有长远发展。
在线教育不仅仅需要用户投入钱,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加上用户对于教学质量极度敏感,因此这是个用户决策很重的行业,猿辅导创始人李勇认为,这就要求在线教育公司需要在前期投入以建构教研体系和培养师资,这需要长时间积累,但也是建构竞争壁垒的基础。
不过,少有资本能耐心等待。高歌猛进的互联网和缓慢前行的教育,于在线教育这一赛道上狭路相逢。
近几年的在线教育领域融资多集中在种子轮、天使轮、A轮等早期轮次。例如2017年一季度至三季度,早期融资事件达70%上下,与轮次集中的状况恰恰相反,融资金额反而主要加注于中后期融资阶段的在线平台。数据显示,2017年三季度的69起早期融资,披露的融资总金额仅为18.42亿元。而中期融资阶段的案例有16起,披露的融资总金额为22.96亿元,后期阶段的案例共4起,金额却达到了22.03亿元。
一方面资本广泛分布于早期项目,这一领域仍被看好。另一方面资本青睐于较成熟的项目。换句话说,虽然在线教育行业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格局,但随着早期成熟项目或平台对资本的吸引愈加集中,意味着其他相对弱势的中小教育产品,将会面临洗牌期的淘汰。
大与强
“在线教育这一行业很难一概而论的原因就在于,其细分市场多达几百个。但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做平台还是做自营?”李勇从网易离职后选择做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教育平台粉笔网,2012年创立的粉笔网非常像当时正火热的微博,学生提出问题老师答疑,学生可以选择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老师和领域。
在社区没有找到明确的盈利出口以后,李勇选择转型做题库类产品,2013年创立的猿题库在2015年初超过了1000万用户。
就在粉笔网宣布关闭的同一周,从世纪佳缘出走的龚海燕宣布开始做题库网站梯子网。和当时收费的猿题库不同,梯子网主要是通过免费策略吸引流量,然后将用户引导到她创办的另外两个教辅平台—— 91外教网和那好网上。在平台战略上,龚海燕希望通过此举形成闭环,并称三年内烧掉4.5亿元。
梯子网的目标是实现全国中小学全科辅导,然而中国是一个以省为单位划分教区的国家,甚至每个市区的教材都不一样。教材的多样性导致教辅产品无法像手机那样一机打天下。更麻烦的是,这些教材往往每年还要更新。如果提供的产品不能与学生所学的同步,学生就没有上梯子网找资源的动力。
梯子网于2013年11月上线后,用户和流量增长缓慢。至2014年5月,其网站上公布的注册用户数在20万以下。“梯子网消耗了团队大部分的资金和信心,最终拿不到融资,只能宣布关闭。”郑金礼接手了91外教,但是不到半年,91外教又被卖给了竞争对手51talk。
相较而言,李勇放弃了粉笔网的平台战略,改做自营品牌猿题库,后又寻找变现方式做猿辅导,于2017年5月获由华平投资集团领投、腾讯跟投1.2亿美元E轮融资,跻身题库子赛道独角兽行列。
“互联网行业做大了就可以做强,教育培训这个行业是你做不强就做不大。”郑金礼在复盘梯子网的失败后,认为在线教育企业利用互联网思维扩大规模、做平台做生态的同时,如果不能提升服务门槛而仅仅是业务扩张,那么资金链一断裂就会走向倒闭。
这也是为什么2016年、2017年大量中小教育机构倒闭的原因,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扩张中的高成本拖着资本,一旦资本收紧就会在寒冬中被淘汰。
为了保证公司营收,在线教育公司只能加强市场销售卖更多的课、招更多的老师,但这意味着更高的获客成本和更多难以控制的因素。
“现在有的公司每年能新招3000个老师进来,这么多老师如何保证管理呢?大量招新也意味着有大量老师流失。”郑金礼告诉《财经》记者,老师流动性高非常影响教学质量,越流失越招新是个恶性循环。
教育和互联网行业的本质区别在于,互联网很多行业是规模越大体验越好,比如出行领域的自行车;但是教育行业规模越大,可能口碑评价越是衰减的。
进与退
Fellowplus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在线教育企业资本成功退出的分别有31例和42例,而2017年截至12月14日,资本退出成功只有24例。行业仍不断有进入者,2017年305家在线教育项目融资成功,没拿到融资者更在多数。
近几年,不少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在向线上转型。“在线教育者变现的方式殊途同归,靠口碑和品质。”郑金礼对《财经》记者说,在线教育从流量获取、获客转化,再到续费并有老客拉新客,许多O2O、平台与工具只做到了第一步。而“出售线上课”成为市场认可的商业模式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完成这个“循环”。
互联网改变了教育形式,但并没有改变线下教育培训存续多年的商业模式。
在平台方面,也能看到不断下沉参与教研、服务的例子。不管是网易云课堂的微专业,还是有道的“同道计划”,都不再是单纯的流量+技术供应商。
“做在线教育的企业始终要搞明白的一个问题是:在线解决的只是资源配置的问题,本质还是在做教育。”学霸君创始人张凯磊告诉《财经》记者,目前在线教育的门槛太低,因此市场非常分散,未来真正要突围需要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在线教育构建起门槛。
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发布为张凯磊这样的技术服务者提供了机会,在他看来在线教育就像医疗一样需要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基本医疗设备配置完善以后,病人最终看重的还是治疗效果,而家长看重的就是成绩和能力提升。
在学习效果提升和企业成长发展上,好未来和新东方这样老牌的教育培训企业为行业提供了参考。好未来2017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经审计财务报告显示其经营利润从上年同期的5150万美元增长到本季的6830万美元,增幅为32.6%。
近年来好未来陆续上线智能教学产品,对国外前沿教育科技公司如Knewton、Minerva大学、备考平台LTG、游戏化学习产品Enuma均有投资合作;集思学院这种新出现的项目制教育公司也在通过线上导师和线下助教搭建“双师系统”,对接美国名校和名企资源。
“如果2017年那七成亏损的在线教育企业还未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今明两年将大规模被清洗掉。”互联网教育研究专家吕森林对《财经》记者说,在一批没有构建起壁垒和没有摸清商业模式的中小企业倒下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线上线下互融,将成为行业新的前进趋势。
(本文首刊于2018年1月8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
在线教育
专注人工智能培训,七月在线的课程体系能得多少分?
2016年3月,AlphaGo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成为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程序。一时间,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大量涌现,对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的估算少则百亿,多则千亿。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曾在2016年向媒体透露,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巨大的人才缺口催生人工智能培训行业升温。
七月在线就是一家创立于2015年,从事人工智能教育的在线教育平台。
搭建一套从基础到深度的课程体系
七月在线创立初期,课程主要包括三块内容:数据结构算法,面试求职培训,机器学习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为了填补学校和就业之间的差距。
在授课以及打磨课程的过程中,创始人July等人慢慢开始意识到,这样的课程体系并不科学。因为很多想学习机器学习课程的学员,数学以及Python的知识并不是很好,这就导致学习效果无法保证。
July介绍,经过不断地摸索,到了2016年,七月在线完成了全套课程体系建立。七月现在的课程体系,分为五个模块的内容,这五个模块又归属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包括了数学模块和Python模块。数学模块涵盖了概率论、凸优化等,主要是想学编程的学员补充一些编程相关的数学知识。Python模块则包含了数据分析等,这些都是进一步学习机器学习相关课程的基础。第二部分是机器学习课程,包含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块,这部分课程主要围绕机器学习展开。深度学习则是基于神经网络展开,也属于机器学习的大范畴。第三部分是拓展课程,包含了CV(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等等,主要是针对实践能力的强化训练。至此,七月在线完成了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的建立。
七月在线官网主页
从大班到精品,线上线下结合提高学员水平
除了这些单点课程之外,七月在线在今年6月份调整了自身定位,并在今年下半年改变了之前的授课模式。针对之前五六百人同时在线授课的情况,减少上课人数,推出了每期50-60人的精品课程。并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分为集训营、就业班、论文班等。
谈及这次改变,July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作业、阶段性测评、项目三管齐下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个强互动、实时答疑的平台。”
在这次改变中,七月在线在部分精品课程中加入了线下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授课模式。July曾在创业初期开设过线下班教授机器学习课程,再次开设线下课程主要是为了进行线下实训,提高学员的实战水平,并进行面试辅导。
七月在线线下课程授课情况
针对学员评价不断改进课程设置,提升师资水平
July说,在教学过程中,七月在线发现,学员对IT在线培训机构教学质量的质疑往往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课程内容设置,二是讲师。学员对课程内容的主要有两大不满,一方面老学员会觉得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培训机构一门课程往往由多名讲师共同授课,导致授课内容要么前后重复,要么前后断层。不论哪一种,都给学习带来了极大不便。对讲师的质疑则主要是技术大牛并不一定是授课大牛。
七月在线也会被一些学员吐槽,例如:“课程缺乏系统性,前一个老师和后一个老师的授课内容根本接不上;大牛老师不会讲课,只会念PPT”等问题。面对这些,July表示,今年以来,团队一直在努力改进课程。首先,教研团队会根据企业、市场和学员的需求开设某一门课程,并且制定授课框架和大纲。不同的授课老师使用的是同一个大纲,这样就避免了内容重复或者断层。其次,七月在线现在的教师团队共有50多名讲师,多数讲师都是具备实战应用能力的老师,以BAT技术经理级别居多。同时,为了保持课程的专业性,授课老师中的1/3为各大名校的博士生。并在教师团队中实施末位淘汰制,淘汰不合格的老师。
同时,教学效果检测现在也是七月在线非常重视的一块,通过测评检测学员学习成果,并推荐就业。目前,七月在线已经跟三四十家企业签订了人才内推协议。通过向企业推荐人才获取利益,这也是七月在线的一种商业化尝试。
加强人才社群运营,扎牢工程师方向职位的课程
七月在线有自己的AI人才社群,包括30多万官网注册用户,100多个四五百人规模的微信交流群,大概有50万左右的相关人员聚集在七月在线。
谈到未来发展时,July告诉芥末堆,未来想专注AI课程,把工程师方向职位的课程扎牢;另一方面想提升非课程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比如建立机器学习题库产品,做评测产品等。
今年4月,七月在线已经完成了天使轮融资。未来七月在线也想继续借力资本,进一步打磨课程的同时,把规模做大。
来源:芥末堆 作者:艾薇
-
在线教育
央视批在线教育“变味”,在线教育的野蛮生长环境要结束了吗?
编者按:本文来自芥末堆(jiemoedu),作者:怡彭。
近几年我国在线教育产业发展迅猛,涌现了VIPKID、猿辅导、一起作业等多家新锐独角兽企业。而任何一个产业的野蛮生长都是有时限的,对于在线教育来说,这种信号也早就释放过,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就提交了《关于加强互联网教育立法的议案》,建议加强和完善互联网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
而就在昨天,关于规范在线教育产业的信号再次传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昨日以《变了味的学习APP》为题,对目前的在线教育平台缺乏监管与资质的问题进行了报道。
在这段时长七分半钟的新闻中,云朵课堂、作业帮和阿凡题等多家在线教育公司被点名。而从资质问题上看,所有涉及在线教育服务的公司都有涉及不合规的可能性。
央视报道:无审核,开办在线网校仅需五分钟
云朵课堂是央视此次报道中主要提及的企业。根据公开资料,云朵课堂是一家提供在线教育网校系统、网校搭建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其官网内,有包括“五分钟独立网校上线”、“无需美工与编程”等宣传字样。
云朵课堂的工作人员对央视记者表示,个人开办网校只需提供身份证即可,企业用户也仅需双方盖章签字,没有任何其他要求。在面对是否需要教育相关资质的问题时,云朵课堂方面称:“主要的资质在我们这边,您其实算是我们的一个小分支。”
此后,央视记者进一步追问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开办一个在线教育平台,云朵课堂的工作人员也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央视的报道称,这样的问题并非个例。包括被报道所提及的作业帮、阿凡题,目前在网页及App端上有大量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的公司及品牌,但多注册为科技公司,并未向教育相关主管部门注册。
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对教育网站和网校进行管理的公告》中明确,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办冠以中小学校名义或面向中小学生的网校和教育网站,必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核准。
根据这份文件,央视在报道中认为,大量在线教育公司都存在资质问题。而由于没有被纳入监管范围,在线教育也暴露出了内容涉黄、教师虚假宣传等严重问题。
办证无门?法规亟待明确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处副处长唐亮对央视记者表示,大多数以App形式提供的在线教育服务的公司,都以商业机构的形式进行注册,少部分地区对此类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前置审批有相应的要求。但从大区域来看,还没有形成明确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一位业内人士对芥末堆表示,形成目前的状况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大多数公司在创立之初并没有提供实际的辅导、培训服务,而是以题库、拍照搜题等产品为主,因而必须以商业性质的科技公司名义进行注册。其次,在目前的政策法规与实践中,在线教育公司很难拿到《办学许可证》等相关资质,几乎不具备可操作性。
事实上,有关在线教育资质的讨论在很早之前就已开始。2017年6月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针对“新浪微博”、“ACFUN”、“凤凰网”等网站在不具备《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情况下开展视听节目服务的问题,做出了关停整改的处罚决定。而根据芥末堆的调查,教育企业中仅有清大学习吧和新东方在线持有该许可证。
且与《办学许可证》的状况类似,除现有的588家持证网站外,该证书现在几乎不再发放。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在线教育从业者表示,“在线教育基本不涉及敏感的内容,在视听许可证方面相对还比较安全。但随着官方媒体对资质问题的关注,在线教育很可能会面临更严格的监管。”
民促法已正式实施,在线教育新政将至?
不只是在线上,整个民办教育领域的“合法身份”问题都是悬在所有教育培训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自2017年初起,上海就曾连发多项政策与措施,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整顿。据公告称,上海在六月即已梳理出教育培训机构近7000家,其中证照齐全的2000多家,有营业执照但无教育培训资质的3200多家,无照经营的有1300多家,并开展了关停无照经营机构、整改无资质企业的措施。
但对整个民办教育行业来说,2017年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份。随着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于九月一日正式生效,经营性的民办教育机构终于获得了合法的身份。各地实施细则的陆续公布,也被认为是结束培训机构无序竞争和各类乱象的利好。而随着在线教育的重要性、行业占比日益提升,家长学生、老师以及行业内,也都出现了对行业规范化的诉求。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在线教育确实应该有一个基点,这个底线被突破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包括知识的错误传播、以及用不正确的方式进行教授等等。最重要问题则是没有人来进行判定,广大消费者在这方面并不专业。因此相关的立法应该尽快出台。”
据消息人士透露,与在线教育相关的立法的确正在酝酿之中。而对于“新政”所带来的影响,某大型在线教育公司高管对芥末堆表示:“政策法规上的规范化是一个新兴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而相关立法对行业发展的实质影响,可能在于提高准入门槛,并让已经存在的差距继续拉大。”
有分析人士指出,师资问题可能是在线教育在监管层面要面对的核心问题。例如以外教为主打的教育平台们,需要解决海外老师的资质认证问题,而以公立学校老师兼职为主的K12平台,也有很大被整顿的可能性。此外,在近年来多次出现的培训机构跑路问题,也并不排除发生在互联网教育公司中。针对线下培训机构所设立的“保证金”制度,可能也会被引入到对在线教育的监管中。
新政的到来,或许将意味着狂奔数年的在线教育将告别野蛮生长,进入新的时代。
-
在线教育
行业逐渐回暖,但风口已过的在线教育依旧会步履维艰
8月23日,VIPKID召开D轮融资发布会,2亿美元的融资金额打破了K12在线教育领域的单笔融资记录,随后不久,作业盒子也宣布完成2亿元B+轮融资。
历经五年探索,一度陷入资本寒冬的在线教育似乎开始有了行业回暖的迹象,一时间关于在线教育能否风口再起的讨论甚嚣尘上。更为关键的是,共享经济的投资热潮已然陷入尾声,市场上同样需要新的风口来刺激互联网经济的生长。
只不过单靠融资记录的突破,恐怕并不能证明在线教育有成为下一个风口的趋势,尤其是行业痼疾之下,新一轮的资本青睐可能也意味着新的风险。
巨额融资背后的理性回归
据IT桔子最新整理的创投数据显示,截止10月16日,2017年度在线教育领域公开的融资次数超过150笔,累计融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其中K12领域融资公司有38家,融资金额接近41亿元。表面上看,共享经济席卷资本市场的情况下,在线教育还能获得如此频繁的融资次数,或许已经彰显了该行业得到市场认可之后的商业价值。
但是与2014年投资风口不同的是,从近一年的融资状况可以发现,其实市场上早已不是当初的那种投资热潮,这就说明理性回归可能意味着在线教育很难重新站在风口之上。
以融资的具体情况来分析,近几年的融资多集中在种子轮、天使轮、Pre-A 轮、A、A+轮等早期轮次。例如今年1-3 季度中,早期融资事件都超过一半,达70%上下,但与轮次集中的状况恰恰相反,融资金额反而主要加注于中后期融资阶段的在线平台。
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的69起早期融资,披露的融资总金额为18.42亿元。而中期融资阶段(B、B+、C、C+轮)的案例有16起,披露的融资总金额为22.96亿元,后期阶段(D轮以后及并购)的案例共4起,金额却达到了22.03亿元。
这种情况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投资在线教育的资本广泛遍布早期项目,这侧面印证了教育市场的需求确实在逐渐升温,尤其是二胎政策的放开,使得家长对教育的关注明显提升。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资本还是青睐于较成熟的项目。换句话说,虽然在线教育行业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格局,但随着早期成熟项目或平台对资本的吸引愈加集中,也就意味着其他相对弱势的中小教育产品,将会面临洗牌期的淘汰。
尤其是在市场探索阶段中,各类平台非但没有一套成功盈利的商业模式作为支撑,反而盲目跟风,造成了平台日益同质化的倾向。这种情形之下,依赖融资就成了平台存活的最重要希望,而新晋参与者或小平台恐怕在吸引融资方面没有任何优势。由此可见,投资理性回归对整个行业来讲,并不全是好事。
五年探索未果,成功的商业模式路在何方?
8月16日,培生集团宣布将其环球天下教育集团(环球雅思)的业务,以8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一家名为“朴新教育”的公司,而六年前培生买入的价格是2.95亿美元。与此同时,华尔街英语也被宣布“寻找潜在业务合作伙伴”接盘,培生集团接连抛售在华业务,除了在本土化过程中水土不服之外,其实这些举动也暗示着国内教育市场的步履维艰。
据央视财经此前报道,市场机构对400家主要在线教育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底,400家企业当中70%的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仅有10%的公司能够持平,而能够盈利的仅仅占了5%,甚至有15%的企业濒临倒闭。
这背后的原因都在于在线教育平台盈利模式尚未明晰,整体来讲,内容付费、会员收费、平台佣金和广告等方式,看似都有可行性,但是应用到教育这一复杂领域就显得异常不适,以内容付费为例,不管是内容本身还是盈利模式都存在大量现实问题。
一般情况下,为了尽快突破亏损困境,在线平台都会将付费内容的战线拉得过长,相应地内容管理和用户体验方面就会有所欠缺,而且从这些平台的具体表现看,出现了两种比较极端的反差。一方面,从教育机构转型的在线教育企业,一般都会照搬复制线下的课程,虽然表面上打通了线上渠道,但其缺乏互联网运营经验。而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则盲目集结很多质量参差不齐的课程资源,利用互联网为线上用户学习服务。
这两种情况都直接导致课程优质内容缺乏、运营管理不足,使本来就缺少忠诚度的用户丧失兴趣。而从盈利角度看,内容付费的实现也极大受限于模式缺陷,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平台为了低成本提升获客量,基本上一开始都打着免费的旗号争夺流量,而免费内容大范围推行之后,用户付费习惯就很难培养,到最后平台只能靠着融资烧钱、弥补高额成本。
仅仅是内容付费,在线教育就已经是百般受困,更深度触及国内教育痼疾的教学问题,基本上所要跨越的不只是获客成本,而是观念、教学方法、人力成本等一切挑战传统教学的多重障碍,这对任何平台都是终极的市场考验。
在线教育想要依靠技术突围,可能依旧困难重重
在传统认知中,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育说到底是一个更考验长期回报的领域,即使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的形式,但本质上这点决定了在线平台的商业价值,还未能像普通快消品一样获得较快的收益回馈。可目前在线教育市场则恰恰相反,主要靠资本驱动的商业运转,不得不受制于投资人的回报期望,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令平台对商业模式的探索更加困难。
可能正是认识到这点,在线教育除了费尽心机地摸索盈利渠道,其实把更多的期望寄托到新技术身上。比如VR、AR、AI及大数据分析等等,不仅被认为是在线教育平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平台效率的未来工具,更是挑战传统教育的最大核心竞争点。可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技术突围可能只是一种幻想。
以去年红极一时的在线直播教育为例,据悉,到2016年涉及到直播的公司,累积融资金额占在线培训行业融资总额的84%,总金额约20.5亿美金,相对应的录播型只占16%,可见当时行业对直播给予了多大的厚望。
可是直播元年已经过去,再看看现在的直播教育基本上已不如当初的势头。这不仅仅是因为直播行业本身的“熄火”,还在于“教育+直播”模式,不但不可能一下子将在线教育盈利难的问题解决,而且很有可能受居高不下的直播成本所累,为在线平台的亏损增添更重的负担。
直播风口已过,VR/AR或者是AI技术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尤其是前者,风风火火的元年最后只换来一地鸡毛,这说明新技术远不到成熟落地的时间。也就是说,在线平台所谓的虚拟课堂或智能教育,没有强硬的技术实力支撑就等同于空话。
实际上,在线教育平台的前景应该不止于作为对传统教育的补充而存在,更遥远一些,若是能通过线上渠道突破现有教学思维、方式的桎梏,那其商业价值和社会意义将会成倍增长,当然前提是先解决好盈利问题。
来源:歪道道,科技媒体人,互联网分析师。微信公众号:歪思妙想(wddtalk)。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
在线教育
移动教育科技初创公司 Toppr 获赛富投资基金领投700万美元B轮融资
据外媒消息,移动教育科技初创公司Toppr宣布获得了一笔700万美元的B轮融资,领投方为之前曾投资过该公司的赛富投资基金,参投方包括Helion Ventures和FIL Capital Management。截至目前,该公司的融资总金额接近2200万美元。
记者还了解到,Toppr 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考试准备移动平台,主要服务工程师,医学院和高中学生,其平台覆盖的考试包括工程行业的IIT JEE 和 BITSAT;医学行业的NEET, AIIMS, AIPMT, AFMC, MT-CET 和 EAMCET;以及 NTSE, NSO, NSTSE和 KVPY等考试。得益于这笔最新融资,该公司会进一步扩大地域范围,同时加快用户获取。预计到2021年,该公司在初级职称考试的需求会增长20倍,高级职称考试需求会增长15倍,未来四年内的收入将突破5亿美元。
作者:Farmer
来源:鸵鸟创投媒体(微信:wechuangye)
-
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今年已融资75亿,却有七成企业深陷亏损泥潭
编者按:本文来自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张斯,实习记者:刘春山,编辑:魏文艺。
炙手可热的在线教育,正在成为当下资本蜂拥而至的投资风口。从今年8月份开始,在线教育领域陆续传来融资成功的消息,融资纪录也不断被刷新,与2016年的稍显低沉的市场形成鲜明差别。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部分企业已经证明在线教育领域可以维持强大的现金流,甚至出现独角兽,多家在线教育企业估计已过10亿美元。但多数企业仍处于烧钱阶段,同时资源已经开始向头部汇集,下一步将是证明在线教育模式是可盈利的。其中,“K12在线教育领域”已经表现出强劲的潜力。
根据艾瑞咨询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9月20日,在线教育领域公开的融资次数达到147笔,累计涉及资金75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过2016年全年的120笔。资本市场红海涌向互联网+教育,但并非代表目前阶段在线教育就是一门好生意。根据央视财经在报道中提供的调查数据,这个火爆行业却面临着70%的企业存在亏损的窘境。
发展迅猛 K12领域独角兽企业开始显现
从在线教育各细分领域的融资次数量来看,最受资本青睐的在线教育类型依然是K12教育、职业教育以及语言教育。所谓K12教育,“K”代表Kindergarten(幼儿园),“12”代表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12年中小学教育。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新一轮的在线教育融资热潮中,K12领域融资的次数和规模都远超其他在线教育细分领域,特别是学业辅导、英语教育这两个赛道已跑出头部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在今年7月,猿题库融资额度达到1.2亿美元;8月14日,作业帮宣布完成1.5亿美元的C轮融资;近一周后的8月23日,在线外教英语品牌VIPKID宣布获得2亿美金D轮融资,在线教育领域的融资金额在不断刷新纪录。
单笔融资屡创纪录,K12在线教育为何受风投青睐?学霸君相关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线教育K12锁定在12年中小学阶段,相较于成人类教育应试成分更多,家长也舍得在这一部分花钱。
毫无疑问,资本青睐的背后则是被不断激发出来的用户需求。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今年8月,渗透率top10的在线教育app中,前五名中作业辅导类占到四席,协同学生课程类的互联网教育产品最为活跃。其中,作业帮月均日活跃用户数量为1065.9万,突破千万级别高举榜首,其次小猿搜题为343.0万,百词斩为246.7万。
在VIPKID创始人兼CEO米雯娟看来,“随着中国花费程度的进步以及二孩政策的落实,未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具活气的在线教育市场之一”。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K12细分领域的少儿英语在线教育市场也发展迅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4月之后,新东方、好未来市值相继破百亿美元。好未来市值一度超越新东方,市盈率也一度在130以上。
真格教育基金副总裁姜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二级市场对教育企业的看好,刺激了一级市场投资人,助推了此轮在线教育领域投融资的火爆。最近一年,在线教育行业已经跑出几家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公司。
姜敏认为,在线教育行业在资本的助力下高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说部分企业估值偏高,一二级市场价格倒挂;一些企业营收能力被证明之后,其盈利能力仍需要时间检验;还有如何在高速成长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也是一大难题。
尽管大量在线教育公司仍在亏损,但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仍然给了这个行业巨大的想象空间。姜敏认为,选择在线教育项目时,如果企业提供的是培训服务,则更看重企业在招生、教务、教学、教研、师资五个环节的打法,如果企业提供的是内容出版产品,则更看重其在IP塑造、内容生产和渠道推广方面的实力。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线教育明星企业中多有BAT等互联网巨头的投资身影。在K12排行榜中,作业帮大幅度领先,此前作业帮从百度分拆。同样是专注于作业辅导领域,今年5月,猿辅导公司宣布最新一轮融资华平投资领投,腾讯跟投。而在少儿英语口语辅导机构VIPKID获2亿美元D轮投资,腾讯战略跟投。
显然,K12在线业务的趋势,互联网巨头的加速布局,以及投资的热度回潮,种种迹象表明,随着教育与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在线教育正迎来爆发期。
尴尬现状,七成在线教育企业存在亏损
在资本的热推之下,去年,成立20多年的老牌教育新东方网获准挂牌新三板,而仅成立五年的在线教育机构无忧英语51Talk成功赴美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美股在线教育机构。
无忧英语创始人黄佳佳表示,企业之所以能在纽交所挂牌,关键在于让资本看到了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速度。黄佳佳说,“一般而言,一个线下的教育公司基本上年对年的增长在30%,最多50%,而超过200%的增长只有在线教育才可以做得到。”
不过,高估值、高投资背后,并不代表现阶段在线教育就是一项赚钱的买卖。根据央视财经在报道中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在线教育相关企业累计达到400多家。但这个火爆行业却面临着70%的企业存在亏损的窘境,10%的公司能够持平,能够盈利的仅占5%,甚至有15%的企业濒临倒闭。
对此,拼图资本投资人王磊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早期融资不太容易,相较2016年,2017年在线教育领域融资额更大,跑在前面的企业获得投资的可能性增加,投资金额也增加不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2011年成立以来,无忧英语一直处于连续亏损中。美股上市至今两年来依然没有改善持续亏损的现状。最新的2017财年Q2财报显示,本季度无忧英语净亏损为人民币1.39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379亿元,同比亏损扩大。而2017财年Q1中,其亏损达1.4亿元。
姜敏认为,在线教育行业在资本高速扩张的同时,面临着诸多挑战。部分企业估值偏高,营收能力证明之后,盈利能力需要时间检验,如何保证师资队伍的教学质量也都在考验着众多创业公司。
尽管确实存在大量创业企业处境困难的现实,但足够大的用户基数,仍然给了这个行业巨大的想象空间。姜敏认为,在选择在线教育投资项目时更看重企业在招生、教务、教学、教研、师资等方面的实力,在线教育企业很多从培训机构衍生出来,对于出版企业的在线教育项目更看重其在IP方面的实力,来保证未来盈利的可能。
-
在线教育
云开科技:一款想要提高企业培训效率的平台性产品
以CEO徐光泽为首的云开科技创始团队主要来自一家在线教育公司,以往专业为大型企业研发企业培训e-learning平台,帮助企业将课程、课件上传至网络,排课和分发课程,追踪学员的学习进度和积分;同时满足企业客户提出建立讨论组、加入商城等各种各样的个性化需求。
但是团队认为传统e-learning平台只是注重企业内训教务管理的行政工作,很多定制需求对教育培训本身的帮助并不大,过于强调教务管理部分的功能是本末倒置的。如何提升内训培训效率和评估外训的培训效果才是核心,所以他们出来创业希望做一款为企业教学服务、而非解决教务问题的产品。
笼统地说,这是一款提高企业培训效率的平台性产品,该产品的两个版本分别面向培训机构教学和企业培训。但是由于这个产品特点非常多,而且比较抽象,这篇报道先试图描述一下这些产品的特点,然后主要通过大客户的例子来说明这款产品的市场潜力。
产品
云开科技的核心产品是云开名师教学云平台。平台有这么几个特点:
独创的轻直播技术:云开科技线上直播产生的数据流量只相当于传统视频直播的三十分之一。原因是,云开科技将老师课前上传的ppt、授课过程中的音频、翻页器传达的消息等等这些通常需要录像设备采集成视频的信息,实时集合在了H5的页面中,学员通过微信可以直接参与到直播课程当中。这意味着,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开启云开名师PC客户端,在不增加任何额外辅助设备和不改变授课习惯的前提下,就可以做到线下授课的“在线化”。互动的即时性是线上流畅体验的关键,这套自主开发的直播技术也曾被用于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
教学交付“多场景一站式”:传统线上授课可能包括这些环节:准备课件、分发预习问题、上课、即时答疑、分发批改课堂作业和课后答疑等等。每一个环节又会包含多层操作步骤,以准备课件为例,它涉及用ppt制作图文课件、使用一种工具录音、使用另一种工具录屏、再使用别的工具剪辑。所谓一站式的特点就是,将线上授课全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工具,都整合在了云开科技的一个平台,尽量降低老师授课的成本,使教育体验更加顺畅。另外,除了传统的线上授课模式,云开科技还能满足翻转课堂和双师教学等新型教学场景。
企业内外训的协同:云开科技面向企业培训机构和企业分别提供了机构版产品和企业版产品。企业版产品可以记录学员的课程、互动、作业等数据,机构版和企业版接通后,机构可以更加准确地为员工提供培训服务。尤其当学员数据有沉淀之后,不同机构开展培训课程时,能够了解企业之前的培训记录和效果,避免了盲目开课,培训服务的精准度也会更高。
内置营销方案:传统培训机构传播的营销渠道只要两种:通过内部学员口碑传播,或者通过下游渠道进行推广。云开科技为培训机构提供了一个基于移动联网的分销机制,通过云开科技生成的链接,可以直接将新登记用户的信息记录在机构的后台,也可以为介绍人带去一定分成。
谁买单
云开科技的主要客户是企业培训机构。举个例子:
Gi Group(杰艾集团)旗下有一家企业培训机构,他们的咨询顾问与全球500强企业合作,开发培训方案。据光泽介绍,今年7月,联合利华开出100万人民币的预算,要求该培训机构为其10000名员工提供培训服务。问题在于,往年同样是100万人民币的预算,联合利华只要求培训覆盖1000名员工,而今年是去年人数的10倍。
该机构采用了云开名师平台,开展大量的直播线上课程和微信在线辅导等混合式教学方式,相比线下培训课程大幅减少了授课的总时长,降低授课老师的成本,省去了差旅的成本。结果,在为联合利华的这轮培训中,覆盖学员翻了10倍的同时,培训的利润反而提升了200%。
基于这样的技术条件,为什么不做会展服务或者K12教育,徐光泽认为,办会的企业和会展服务机构相对的会议业务频次不够高;而K12方面,学生通常不能保持微信实时在线,课堂内使用手机多数情况下也是体制内学校不允许的。对于成人教育或者企业学习来说,学员的学习数据与教学机构的教学数据还能产生交叉融合效应,所以更加合适。这些数据除了如上文所说可以帮助机构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之外,还有潜力将云开科技变成企业培训市场的信用评价平台。
财务状况及需求
云开科技的主要收入方式有两种,向培训机构和企业端收取年服务费,还有从企业采购平台上课程的内容分成。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几万到几十万人民币不等的SAAS年服务费,并且已经有企业通过云开名师平台来采购培训机构的课程。公司在今年年初获得坚果资本5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投资后,于三月初开始推广,目前现金流平衡。
接下来,云开科技寻求1500万到200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融资,释放10%的股份。这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市场推广(计划和全国前100家企业培训机构合作,目前已与前10家培训机构中5家展开合作),在全国各地布局销售点和持续的系统研发。光泽强调,云开科技关注的是企业培训的教学问题,这与市场上关注教务问题的e-learning厂商例如云学堂、或者其他碎片化的工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来源:36kr,作者:孟小白。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zhuanzai@36kr.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
在线教育
线上外教智能匹配、线下共享教室授课,90后创办的云外教获千万级天使投资
近日,线上外教智能匹配、线下共享教室授课平台“云外教”向记者记者透露,已获得由广东凯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的千万级天使轮投资。
前有新东方、学而思等占据线下市场,后有VIPABC、51Talk等线上平台厮杀,面临线上线下各种眼花缭乱的选择,最终为之买单的却是面对众多选择而无所适从的广大家长们。
身为一名90后,梁津铭初中辍学一年自行动手造车,而后15岁造出国内第一首单人气垫船;大学仅用2年完成学业,便只身闯入教育领域进行创业。曾先后打造线下大型教育超市、国际幼儿园以及多家极具创意和特色的英语培训中心。在拥有多年线下稳扎稳打的创业经验后,如今,梁津铭结合目前教育行业的痛点难点,毅然踏上再创业的道路,创办了云外教。
云外教,一个连接上门外教和线下教室的教育平台,其将外教资源和线下教室资源对接起来,做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谈及创办云外教的初衷,梁津铭表示主要是基于这样的市场痛点:
物理空间局限性。
教育的高互动性决定了互联网工具无法单纯地彻底取缔线下教育,但是线下教育又难以企及以点带面有效地覆盖广大受教育群体。目前的大部分线上教育平台,仅仅提供了“+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
而云外教能够利用云端大数据为广大学员们匹配优选外教,并结合线下房地产业态布局共享教室。据梁津铭透露,目前云外教平台上已经聚集了几千名外教资源,国内合作教室资源上万个。此外,云外教的第一个共享教室正在洽谈中,不日即将对用户免费开放。
“线上匹配,线下面授”,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线上教育仅通过屏幕进行授课的局限,又提供了依附于社区的便利性免费的社区共享教室,可以形成便利高效且完整的互联网教育闭环,彻底解决家长学员的主要痛点。
高昂的教育成本。
在梁津铭看来,教育具有普适性,但高昂的教育成本往往让家长们心生胆怯。云外教通过大数据匹配进行老师、用户及免费共享教室的地理位置优选,允许自主拼班模式,使得用户综合教育成本下降至原有的1/3。据梁津铭透露,目前云外教平台的拼班模式可以允许最多6个人,实现1对6教学,大大降低成本。
利用大数据做线上教育,在互联网+教育的浪潮之下,云外教这种“线上+线下”的方式似乎并不少见。谈及云外教的优势,梁津铭表示,“和其他教育机构相比,我们的重点是整合了线下的地产资源做线下的共享教室。而且由于我们给房地产提供增值服务,所以他们对我们免费提供场地。”
至于盈利模式,云外教主要靠与外教分成,根据外教的等级跟经验,云外教与外教收取30%~50%不等的分成。目前,靠口碑传播,云外教平台用户数5000~6000名。
云外教是广州宏创智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孵化的项目之一,公司人数80多人。谈及下一步计划,梁津铭表示,云外教会引入VR、AR等智能硬件继续布局线下社区共享教室,并结合线上云数据为个性化教育完美匹配。在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的中国,为广大教育资源缺失的贫困地区,在当地布局免费共享教室,利用VR、AR等日渐低成本的智能硬件设备,提供更多共享教育机会。
【猎云网(微信:ilieyun)】9月28日报道(文/程远肖)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