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块链
    职信联盟:以区块链技术实现背调升级,为职场互信保驾护航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杭州】3月6日报道(文/盛丽艳) 求职招聘过程中,履历造假事件屡见不鲜。在一项“在求职过程中,您是否使用过不真实的简历信息”的调查中,74%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夸大过部分内容的简历,这一调查被刊载在《企业管理与改革》中。履历造假使诚信的求职者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企业也承担了更大的用人风险,这催生了员工雇前背景调查。 近日,杭州有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才公司”)推出一款区块链应用产品“职信联盟”,致力于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雇员入职背景调查场景,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职业信用联盟链。在候选人本人授权后,会对候选人的身份信息、教育背景、执业证书、商业利益冲突、过往工作履历和工作表现等方面进行核实。 结合区块链,进入去中心化的背调3.0时代 此前,有才公司曾于2016年初推出了互联网背调产品——i背调, 用“SaaS + 专业服务”的形式改造传统背调流程。i背调已服务于快手、拍拍贷、OKCoin、阳光保险、农夫山泉等近3000家企业,运营起由近十万名HR组成的互助联盟。同时,产品上和猎聘、北森等知名招聘平台或ATS实现无缝对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一体化使用需求。 如果说将传统以纯手工操作的背调定义为1.0的话,那么以i背调为代表的SaaS模式背调产品则可定义为2.0。即使2.0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背调的效率,但传统背调中心化的本质还是没有被改变。 举例而言,A企业需要核实候选人的工作履历信息,第三方背调公司在收到需求以及获得候选人授权后还是得充当“中心”的角色去向B企业的HR进行信息核实,并将背调报告交付至A企业。如果要对整个背调流程进行进一步的改造甚至完全颠覆,就得期待去中心化的背调3.0产品的出现,即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背调产品。 职信联盟:构建联盟链,简化背调流程 有才公司推出的区块链应用“职信联盟”,致力于将前述中心化场景中提到大量的A企业、B企业构建至一个联盟链,在获得候选人授权的前提下,让企业相互间直接进行可靠、高效、安全的候选人履历信息核实。基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以及每家企业在背调操作中既是需求方又是供给方的实际业务场景,“职信联盟”链上的每家企业都会作为一个“数据盒子”,直接点对点完成已授权候选人的工作履历核实。为了保证链上企业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职信联盟”正在建立一套严谨的共识机制(将dBFT、Raft等共识算法应用于验证入链、投票退链等业务场景)、智能合约以及激励机制。同时,“职信联盟”将通过完善的候选人授权机制以及公私钥的非对称加密技术,来保障链上企业间点对点数据交易的不侵犯隐私和数据安全性。 此外,“职信联盟”上的企业未来也可以方便地把包含离职员工劳动合同主体、入离职时间、职位、离职原因等信息的离职证明放入各自的数据盒子,供该员工所授权的下家雇主进行更高效地核实和入职归档。 “职信联盟”在B端上的信任机制完全建立并聚集起大量的企业后,未来将推出面向C端求职者的服务。求职者可将自己的简历放入“职业联盟”链中寻求认证。认证后的简历,将可在未来的求职、银行贷款等场景中作为信用凭证。 目前,“职信联盟”的一期产品已经上线,并在持续完善中。 “职信联盟”的运营主体杭州有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份,创始团队来自于阿里巴巴、华为、恒生电子、浙大网新等。 此前,有才公司于2015年11月获峰瑞资本天使轮数百万元,2017年2月获星河互联、峰瑞资本A轮数千万元融资。   项目:职信联盟 公司:杭州有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来源:猎云网
    区块链
    2018年03月06日
  • 区块链
    获数千万元融资,区块链行业知识培训机构“深创学院”想做区块链“黄埔军校” 近日,深创学院宣布获得数千万元人民币战略投资,由极豆资本领投,共识资本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扩充与建设、线下运营体系布局,以及购买AP/VR/MR全景技术教学所需的专业设备。 深创学院由“遇见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办,定位于区块链行业专业知识培训学院。深创学院采取“传统+前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针对行业知识、专业咨询、趋势解读等知识内容进行培训讲解,主要通过行业论坛、课程培训等线下服务生产内容,再结合线上形成一体化知识分发平台。 公司旗下由知识制作中心、深创 APP、实践基地、孵化器、区块链基金等核心产品组成,并拟定在今年4月份推出国内首档区块链底层技术应用项目路演类真人秀节目《链战》,将邀请上百位行业精英进行演讲角逐,从内容、人物、形式等多方面出发,发掘出更多有潜力、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区块链创新创业项目,为区块链相关应用的落地与推广创造更好的环境。 深创学院课程涵盖区块链基础、区块链应用、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投资等知识,先后举办了“2018区块链行业年会”、“2018年春季国际区块链应用论坛暨大咖高论坛”线下论坛,推出了“区块链行业大咖培训”海外日本游学活动,曾邀请连接资本创始人林嘉鹏、火币网COO煮嘉伟、硬币资本合伙人易理华、极豆资本创始合伙人张议云、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春晓、《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硕、亦来云创始人徐刚、NULS联合发起人冉小波等嘉宾进行授课演讲。 团队方面,深创学院创始团队都是连续创业者,有区块链、媒体、投资基金等行业背景。其中,创始人宝石是连续创业者,曾创立窖主俱乐部,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客座讲师;联合创始人李想,创立共识资本、岭南会;联合院长任明月,创立矿世云、蜂鸟基金;联合院长汤清海,创立环球收藏网。 极豆资本创始合伙人张议云认为,区块链处于一种新兴的行业,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有可能成为下一轮全球性的计算范式的第五次颠覆,但目前区块链专业人才稀缺,跟万亿级的大市场形成行业主要矛盾。极豆资本投资深创学院,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未来,极豆资本将继续在区块链领域的投资发力,并促进旗下各投资企业与深创学院的深度合作,为其提供人才保障。 来源:36氪,作者:雨柔
    区块链
    2018年03月06日
  • 区块链
    电子签约云平台上上签完成1亿人民币B轮融资,将引入区块链技术 2018年3月5日,电子签约云平台上上签宣布完成了1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继续领跑电子签名行业。本轮融资由晨兴资本领投,老股东经纬中国、DCM、顺为资本和WPS全部跟投。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网站:https://www.bestsign.cn/ 对于和上上签的合作,华兴资本董事兼科技行业负责人刘英航表示:在各行业向数字化和移动化的转型过程中,降本提效是核心需求,而上上签作为电子签约平台,解决了传统纸质合约签署过程中的各种痛点,为客户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在线签约服务,单日签约量也迅速突破了千万级别,行业龙头地位日益稳固。“公司在区块链等技术上的储备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我们相信公司凭借其卓越的技术研发能力和销售服务水平以及各位新老股东的支持帮助,未来将取得更大的成功”,刘英航称。 上上签CEO万敏表示:上上签电子签约一直致力于打造安全、稳定、便捷的专业化产品,以跨平台的覆盖能力方便用户实现线上化签约。通过可靠的产品以及优质的客户服务,目前公司的客户已经实现从新兴互联网企业向商业银行和传统企业的渗透,各行业头部客户的势能带来明显的链式反应,用户间的网络效应正在逐步形成。 万敏透露:“本次融资后,公司将保持一贯的对于产品的专注和客户服务品质的提升,同时引入包括区块链技术在内的各项新技术,为全球用户推出更加方便快捷的电子签约服务。” 晨兴资本负责本次项目的副总裁刘凯表示:电子化的签约形式替代了传统签约过程中打印、盖章和邮寄等线下环节,大幅提升了签约效率,因此第三方电子签名已经在互联网金融、B2C、B2B、商业银行和传统制造业等行业有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市场认知的进一步提升,第三方电子签名市场即将进入爆发式的增长轨道。 刘凯认为:“上上签通过多年的行业积累和业务深耕,已经在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客户服务、网络效应上取得了明显的优势。本轮融资完成后,我们期待在晨兴资本以及全体老股东的支持下,上上签能够取得更快的发展和更高的成就。” 关于上上签 上上签成立于2014年8月,作为全国领先的电子签约云平台,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实名认证、在线签署、合同存管、诉讼支援、保险赔付等覆盖电子合同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帮助用户提升交易效率、节约寄送成本、实现合同管理电子化。 上上签同时致力于强化区块链在客户实名、协约签署、管理、维护和合同保障方面的应用,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去中心化,创建可靠并且便捷易用的云服务。 上上签是行业内首家且唯一一家通过工信部可信云服务认证的电子签约SaaS平台;也是行业内首家通过ISO27001安全管理认证和首家取得了国家信息安全等保三级等多项安全认证书的电子签约SaaS平台。 同时公司亦为客户购买数据安全险,完善的灾备系统、高度灵活的API接口以及业内最专业的产品服务更是获得众多知名企业的青睐。2017年上上签收购“快签”,开启中国电子签约行业内的首次并购。 目前,上上签平台日签约量已超过1000万次,累积年签约量达十亿量级。服务可用性、NPS(净推荐值)等业务核心指标均处在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拥有极强的大型客户覆盖能力,目前客户所覆盖行业已涵盖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B2B、汽车、制造业等多个行业,服务超过30万家企业级客户。 典型的付费用户包括:银联、交通银行、联想、链家、吉利、金蝶、趣店、找钢网、TCL、紫金矿业、永辉超市、瓜子二手车等多家知名企业。 上上签目前已经与微软Office、金山WPS以及全球区块链技术领导者Bitfury达成战略合作。 上上签现已推出旗舰版线上签约服务,发挥上上签平台上已有的数十万家企业用户和数千万的个人实名用户的强大网络效应,最大化地提高电子合同签署效率、降低签约时耗、强化电子合同效力,有效地保障签约各方的权益。
    区块链
    2018年03月05日
  • 区块链
    SHRM观点:2018年HR必须关注的6个HRTech的发展趋势 AI, bots and digital twins will shape the year. Aliah D. Wright 2018年,随着人工智能(AI),机器人,预测软件和增强现实技术的重塑,物理和数字世界将继续融合。 首先接受人工智能将塑造组织环境,特别是智能系统学会适应用户的需求。“我们不再需要学习这些软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Raleigh的技术公司WalkMe的总裁兼联合创始人Rephael Sweary说道,“AI已经在更多地了解我们的个人角色,行为和行动,以个性化我们使用人力资源和其他商业软件。“ 根据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的2018年度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企业平台也将发展为提供更自然和沉浸式的互动。 Sweary说,这样的进步将使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能够显着减少学习和开发预算和资源,因为采用了可以根据情况指导人们如何使用任何系统的技术。 据Gartner称,2018年影响人力资源最多的六大趋势将是: 1.区块链。这项技术对于希望更有效地验证候选人的招聘人员具有希望,并且对于想要使其组织的全球薪酬流程成本更低且更及时的薪资管理者而言。区块链使用加密的公共记录的数字分类账,将公共记录结构化为称为区块的数据集群,并分散在网络中。这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用户可以找到可靠且易于浏览的工具 专家预测,HR将在未来18-24个月内开始使用区块链。 2. AI基础。据Gartner报道,制造自主学习,适应和行动的系统至少将成为技术供应商的重点。人工智能将用于改善决策制定,重塑工作流程并改善客户体验。它将推动到2025年数字商业计划的投资回报。 3.智能应用和分析。公司正在使用AI实践来制作新的应用类别,例如虚拟客户助理和机器人,以提高员工绩效,销售和营销分析以及安全性。智能应用有可能改变工作的性质和工作场所的结构。Gartner表示:“在构建或购买人工智能应用程序时,请考虑其影响将在如何完成,分析或改善用户体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4.物联网(IoT)。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智能”物品的进步,例如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和无人机。它还增强了许多现有产品,包括物联网(IoT)连接的消费和工业系统。例如,在某些时候,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需要雇用可以操作无人机,监视无人机安全并遵守FAA规定的人员。 5.数字双胞胎。此工具是真实世界实体或系统的数字表示。来自多个数字双胞胎的数据可以汇总为真实世界实体的综合视图。例如,未来的人类模型可以提供生物识别和医疗数据,而数字双胞胎将允许进行高级模拟,报告解释道。数字双胞胎在物联网项目的背景下可以通过帮助用户响应变化,改进运营和提高性能,显着改善企业决策。 6.会话平台。想想Alexa或Siri。在人力资源部门内部,这些计划可以通过让员工与团队成员“交谈”来改善员工的自助服务。这些工具将推动人类与数字世界交互方式的下一个大范式转变。随着技术的成熟,“极其复杂的要求将成为可能,结果会非常复杂,”该报告指出。 准备就绪,设置,实施 人力资源领导者如何应对这些技术进步?Gartner分析师建议他们: 使用AI设计业务场景以通知新业务设计。 通过会话平台和增强现实创造更自然和身临其境的用户体验。 通过开发有针对性的高价值业务案例并确定优先次序来支持物联网举措,以构建数字双胞胎并协同开发云计算和边缘计算。 采用基于风险和信任的不断调整的安全和风险战略方法。 如果你不把这些技术趋势归因于你的创新战略,你就有可能失败。“包括数据科学家,开发人员和业务流程负责人在内的多个选区需要协同工作,”副总裁兼Gartner研究员David Cearley说。 Sweary预测,2018年将是人力资源的一个分水岭年,因为节省时间的技术将释放人力资源团队作为其组织内的战略顾问。 “数字化转型始于对员工的理解,HR将在调整公司文化,人才,结构和流程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确保企业选择合适的工具来提供最佳员工数字体验。” 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当Gartner公司的分析师凝视他们的水晶球时,他们看到了未来的情况: 到2019年 大多数领先的数字资产和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将实施功能,允许品牌自动公开标签和元数据以改善语音和视觉搜索结果。 所有主要公司和零售商中有一半将重新设计其在线网站以适应语音搜索和语音导航。招聘委员会和招聘人员可以效仿。人才搜索引擎已经开始使用工具来帮助招聘人员找到并联系候选人或特定角色,方法是允许他们提出基于语音的搜索查询。 到2020年 人工智能创造的假冒内容将超过AI检测它的能力,这可能加剧不信任和错误信息的扩散。 到2021年 铁道部企业电子超过50%会花更多的每年创造的机器人和聊天机器人比传统的移动应用程序开发。 大多数 稳定经济体的人们会消费比真实内容更多的虚假信息。 到2022年 物联网(IoT)的所有安全预算中有一半将针对“故障修复,召回和安全故障”,而不是保护。 来源:  2018年前十大技术趋势  (Gartner Inc.)。   以上由AI翻译完成,仅供你参考。HRTechChina倾情奉献,转载请注明HRTechChina   Aliah D. Wright是SHRM的前任编辑,现在负责管理SHRM Speakers Bureau。 人力资源杂志Stephan Schmitz的插图。   n 2018, the physical and digital worlds will continue to merge, as the workplace is reshap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bots, predictive software and augmented reality. Start by accepting that AI will mold the organizational landscape, especially as intelligent systems learn to adapt to users' needs. "We'll no longer need to learn the software," says Rephael Sweary, president and co-founder of WalkMe, a technology company based in Raleigh, N.C. "AI is already learning more about our individual roles, behaviors and actions to personalize how we use HR and other business software." Enterprise platforms will also evolve to provide more natural and immersive interactions, according to the Top 10 Strategic Technology Trends for 2018 report from the research firm Gartner. Such advancements will allow HR professionals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budgets and resources, as technologies are adopted that can contextually guide people on how to use any system, Sweary says. The six trends that will affect HR the most in 2018, according to Gartner, will be: 1. Blockchain. This technology holds promise for recruiters hoping to verify candidates more efficiently, and for payroll managers who want to make their organization's global compensation process less costly and more timely. Blockchain uses an encrypted, digital ledger of public records structured into clusters of data called blocks and dispersed over networks. It is a powerful tool that users find reliable and easy to navigate. Experts predict HR will begin using blockchain within the next 18-24 months. 2. AI foundation. Making systems that learn, adapt and act autonomously will be a major focus for technology vendors through at least 2020, Gartner reports. AI will be used to improve decision-making, reinvent work processes and revamp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It will drive the return on investment for digital business plans through 2025. 3. Intelligent apps and analytics. Companies are using AI practices to make new app categories, such as virtual customer assistants and bots to improve employee performance, sales and marketing analysis and security. Intelligent apps have the potential to change the nature of work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kplace. "When building or buying an AI-powered app, consider where its impact will be in the process of how things get done, analysis, or to improve a users'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Gartner. 4.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I is driving advances for "smart" items such as autonomous vehicles, robots and drones. It is also enhancing many existing products, including Internet-of-things (IoT)-connected consumer and industrial systems. At some point, for instance, HR professionals will need to hire individuals who can operate drones, monitor drone safety and comply with FAA regulations. 5. Digital twins. This tool is a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a real-world entity or system. Data from multiple digital twins can be aggregated for a composite view across real-world entities.  For example, future models of humans could offer biometric and medical data, and digital twins will allow for advanced simulations, the report explains. Digital twins in the context of IoT projects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enterprise decision-making by helping users respond to changes, improving operations and enhancing performance. 6. Conversational platforms. Think Alexa or Siri. Within HR, such programs could be applied to improve employee self-service by enabling employees to "talk" to members of your team. These tools will drive the next big paradigm shift in how humans interact with the digital world. As the technology matures, "extremely complex requests will be possible, resulting in highly complex results," the report states. Ready, Set, Implement How can HR leaders respond to thes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Gartner analysts recommend they: Devise business scenarios using AI to inform new business designs. Create a more natural and immersive user experience with conversational platforms and augmented reality. Support IoT initiatives by developing and prioritizing targeted, high-value business cases to build digital twins and exploit cloud and edge computing synergistically. Adopt a strategic approach to security and risk that continuously adapts based on risk and trust. If you don't factor these technology trends into your innovation strategies, you risk losing ground. "Multiple constituencies, including data scientists, developers and business process owners, will need to work together," says David Cearley, vice president and Gartner Fellow. 2018 will be a watershed year for HR, Sweary predicts, because time-saving technology will free up HR teams to serve as strategic advisors within their organization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tarts with understanding your employees. HR will play a pivotal role in aligning company culture, talent, structure and processes to make sure that businesses select the right tools for delivering the best employee digital experience." A Brave New World When analysts at Gartner Inc. gaze into their crystal ball, here's what they see ahead: By 2019 Most leading digital asset and produ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will implement features that allow brands to automatically expose tags and metadata to improve voice and visual search results. Half of all major companies and retailers will redesign their online sites to accommodate voice searches and voice navigation. Job boards and recruiters may follow suit. Talent search engines are already working on tools to help recruiters find and contact candidates or specific roles by allowing them to pose voice-based search queries. By 2020 AI-driven creation of fake content will outpace AI's ability to detect it, which could fuel distrust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misinformation. By 2021 More than 50 percent of companies will spend more per year creating bots and chatbots than on traditional mobile app development. Most people in stable economies will consume more false information than true content. By 2022 Half of all security budgets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will be directed toward "fault remediation, recalls and safety failures," rather than protection. Source: Top 10 Technology Trends for 2018 (Gartner Inc.).
    区块链
    2018年03月04日
  • 区块链
    从人力资源领域切入,「Talust才链」想用区块链做人的防伪溯源 企业在线招聘市场规模达到数十亿,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趋势预测报告2016-2018》曾测算,2016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将达到46.1亿元,同比增长18.8%,预计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3.7亿元。 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企业招聘场景下,应聘者简历和经历的真实性往往难以验证。「Talust才链」想建立一个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协同网络,解决类似问题。 Talust才链创始人刘晓建介绍,才链准备搭建一个个人信息存证网络,将应聘者学历,企业从招聘信息发布、应聘者投递简历、成功入职,到某人在某月某日担任何种岗位等,都记录到区块链上。这有点像金融的个人信用共享机制,接入了该系统的企业,需要共享自身数据,也可以查询数据。 学校和培训机构是重要数据来源之一。从业经历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才链本身会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给企业用,该平台包括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职业生涯、制度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六大模块,使用这个SaaS系统的企业相关人力资源信息也会上链;二是C端上传个人简历,然后申请企业认证,简历中涉及到的企业若上链了,可为个人信息做认证。如果相关企业没有接入该系统,但申请认证需求特别大,才链可能会主动寻求合作。 人力资源信息对于企业而言是十分敏感的信息,因此数据脱敏极为重要。类似系统将部署在才链开发的公有链上,个人和企业用户均可在链上申请账户,才链会对用户的资质和资料的真实性做审核,通过给每一个用户提供相应的数据ID。用户链上的信息并非完全公开,而是部分加密,加密部分需要授权才能访问。 商业模式方面,才链To C提供简历认证服务;To B提供数据查询和SaaS服务。公司计划对C端的简历认证完全免费;B端则主要依靠SaaS服务收费。才链设想,未来还可能为教育机构提供人才数据分析报告等。 市面上本来就有提供招聘信息真实性鉴定的公司,比如HRTechChina此前报道过的“知了背调”。说到底,这样一个像钉钉和原有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公司做类似项目,在数据上拥有更大的优势。刘晓建认为,相较于已有项目,才链的差异化竞争主要是底层的区块链技术。 由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点,刘晓建认为这有利于提高平台本身的公信力。中心化的平台做招聘信息真实性鉴定,但主要依靠的是平台自身背书,本质上来说其数据的掌握和修改还是中心化的,区块链作为底层则改变了这一点,让双方不需要第三方的信任机制。公有链的通证经济本身也自带激励系统,个人在平台上创建建立,企业为个人提供认证等行为,都可以获得通证。 才链的运营主体是才链(重庆)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刘晓建透露,该项目从2017年2月开始启动,系统目前在测试,将于5月份发布产品发布。目前正在与数个培训机构洽谈合作,未来将与高校、企业、找平台等机构合作。 目前才链的团队约有12人。Talust才链创始人兼项目负责人刘晓建为同济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 P2P、云计算、大数据等;拥有10多年研发经验,曾担任慧银科创 CTO。市场总监高文科先后就职于易生活、阿里巴巴、极客修,均是西南市场渠道负责人。技术总监周文祥拥有 10 年以上 IT 从业经验,上弦科技创始人及技术总监,为开源项目 dddlib 贡献者之一。
    区块链
    2018年03月01日
  • 区块链
    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他们如何影响人力资源? 新技术开始在人力资源领域引起轰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三大影响力最大。你认为哪一个会对人力资源产生最大的影响?我们从AI开始。 AI和HR “Jo是一名政府合同工,她被BUG(BeemerGoogleUber无人驾驶汽车)带到办公室。 她正在与她的自动教练合作伙伴Sirius讨论她的一天。 “我注意到你昨晚睡眠较少。”Sirius说,“我建议你吃早餐,以增加你的能量水平。 上午11点,您会与气候怀疑小组的Jane会面。她通常最初很保留。记得提出一个开放的问题,微笑以帮助她安心。也许你会温暖她!“ 这听起来像人力资源的未来吗?符合人类咨询资源HARRI:机器人界面。HARRI也有一个Twitter帐户 - 所以小心!也许他是未来。 我们希望不要。Andy继续说道:“如果你能相信这一点,我在90年代中期研究了AI。 沃森和Siri之前已经很长时间了。与此同时,人力资源部门发生了巨大变化。“ 真正的人力资源机器人是Saberr的Coachbot。Coachbot是一个人力资源机器人,可以指导你工作。 一个传统的教练会花费你每小时100美元左右。同样的钱,你有一年的AI教练应用程序。 这将有可能让数十亿工人获得至少一些教练的好处!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人力资源经理会在几年内成为一名机器人?不,人工智能将通过整合日常流程以更微妙的方式产生更大的影响。以您的Google搜索为例,或通过AI等人工智能。这些日常应用程序感觉很自然 - 但它们是人工智能的真正影响最为明显的领域。 所以,机器人有点被高估。“但是”,安迪警告说,“不要告诉他们”。他总结说:“我们不应该把机器人拟人化。他们真的不喜欢它“。   那么,区块链和人力资源部门有什么关系呢? 区块链似乎不如AI那么激动人心,但可能更具变革性。安迪:“Blockchain不打印3D房子 - 底层技术与复式会计一样令人兴奋  ”。 但是,它的潜力可能非常符合人工智能的潜力。 一个例子是2人之间的数字智能合约。合同双方同意后,立即确认并执行合同。 例如,当您购买房屋或办公大楼时,您需要将钱存入持有存款的公证人,直到房屋转移。然后,他们将注册为新房主。 通过区块链,您可以将资金投入区块链。只要它在区块链上,这笔钱就是你的。然后,当前拥有者可以通过按一下按钮来为您提供(数字)按键。获得钥匙的确切时刻,前任老板获得您的资金。如果其中一方丢失或无效,交易永远不会发生。 这也可以应用于招聘,薪资和资格检查。想象一下,你被要求做几百美元的工作。 一旦工作完成,双方都满意了,钱就是你的了。这意味着您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获得报酬。不用等很久的公司付款速度慢!这可以使用区块链完成。 区块链不可撼动,像招聘人员,律师或代理机构一样切断中间人。要详细了解区块链和HR的其他可能性。   云计算中的人力资源 第三种技术趋势是云。云通常是指将数据存储在公司内部数据前提之外。这有几个作用: 连通性。通过云,您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快速连接,访问和处理这些数据。 降低成本。消除内部部署的服务器容量和维护可降低成本。 更容易扩展。基于云的解决方案托管在大型高度受保护的服务器上。点击一个按钮就可以轻松购买额外的服务器空间或速度。 创新。云中的软件可以由软件供应商自动更新,而不必进行广泛的清理和检查。这导致了软件更多的创新。例子包括许多供应商增加到他们的软件的分析功能。 基于云的软件的最佳例子是即插即用的软件即服务(SAAS)解决方案。这些是为云设计的,不需要IT部署内部部署软件。所有这些解决方案都利用云进行数据访问和存储。当安迪问观众有多少人使用云时,只有几只手上了。 人力资源转移到云的主要影响是迫使流程标准化,因为定制的空间较小。 在过去的几年中,很多人力资源应用程序和系统都已转移到云端。HR部门不太可能不使用基于云的解决方案。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呢!   下一步 所有这些技术提供新的可能性。你怎么知道最好的下一步是什么?唯一正确的答案是:“这取决于情况”。 每次我们面临购买新技术或实施新工具的决定时,我们都需要认真评估什么是和什么不起作用。这是循证管理的实质。 只有当我们真正解决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时,我们才会真正前进。让我们关注关键流程并自动化这些流程。它们很重要。 或者,用彼得德鲁克的话来说: “没有什么事情没有效率,完全不应该这样做”。 作者:安迪斯彭斯
    区块链
    2018年03月01日
  • 区块链
    为什么区块链招聘可能是未来的人力资源趋势 Why blockchain for recruitment might be a future HR trend 区块链能否验证事实和交易?能否提高招聘效率和人力资源领导者的其他关注领域的效率?我们看看。  by Pam Baker 在人力资源和招聘工作中,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在玩弄两个事实和一个谎言 - 不知道谁在玩什么或什么时候玩。如果我们现在玩游戏,它会看起来像这样:区块链是确保准确性的突破。(真相)一些人认为区块链是未来人力资源重要趋势。(真相)。使用HR区块链的细节全部解决。(谎言。) 事实上,尽管在招聘和其他人力资源流程中使用区块链的承诺确实存在,但现实充满了复杂性。这里看看两者。 作为人力资源趋势的雷达上的区块链 区块链是由一系列经过验证的事实组成的分布式共享数字分类帐。这些事实可以是从金钱到信息的任何事物。作为记录保存的数字系统的一部分,每笔交易及其细节都经过验证,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记录。每个有权访问分布式分类账的人都会收到这些信息,并且各方在块之间被复制,共享和实体之间同步之前达成一致。区块链几乎不可能被篡改,因为每个信息块都会引用它之前的区块。 在这个信任既难以捉摸又高昂的时代,区块链的吸引力正在飙升,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确认,验证和验证价值和事件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多个垂直行业(如银行业,制造业和保险业)和多个业务横向行业(诸如会计,履行,供应链和运输等部门)被吸引到并且非常兴奋的地方 - 在他们的工作中使用区块链。 为什么区块链吸引人力资源专业人士 “很容易看出,如何能够确保个人教育或工作经历的细节 - 以及可能更多的个人事实 - 是不可改变的,这对人力资源部门来说非常有吸引力,”Carol Van Cleef说,与律师事务所Baker&Hostetler合作,经常就金融科技问题向客户提供建议,包括区块链。 她说:“假设原始输入是准确的,重复验证相同信息的成本可能会显着降低,对结果的信心增加。” 鉴于近期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这不是一项小任务 - 或者是小额费用。 企业软件供应商Workday的学习产品战略主管James Cross说:“十年前,求职者可能拥有一所或两所大学的学位,并明确定义了两三位以前雇主的长期职位。提供基于云计算的人力资本管理和金融云应用程序。“即便如此,验证员工的经验和教育费时费钱,通常在招聘流程结束时以及通过外包背景调查提供商进行,”他说。 Cross指出,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招聘与过去截然不同。“一位候选人可能会有比以前更多的工作和更多样化的职业,个人和学习经历,”他说。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调查结果证实了这一点。2016年,25至34岁的千年工人的平均工作年限为2。8年。这很重要。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资料,千禧一代现在是劳动力中最大的一代。教育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更难追踪和验证。 “候选人可能曾为一家经营人才市场的雇主工作,或者已经完成了几次轮岗'职责之旅' - 一路获得技能,知识和反馈,”克罗斯说。“他们也可能已经完成了按需在线培训,并获得了徽章或数字凭证,甚至可能为多家雇主开展了'演出'。” 这只是为了初学者。考虑到人力资源是一项数据密集型功能,区块链可以在部门范围内拥有更多的应用程序。 Baker&Hostetler的Van Cleef在区块链上提供了一些关于人力资源趋势的警告。她说:“我们在建立区块链技术和这个术语涉及的所有领域都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对于像HR这样的数据密集型功能来说,潜力可能并不是真正的无限,但实际用途将会非常多。” 教育验证可能是人力资源首次使用区块链 由于人员及其背景可能如此复杂,因此在招聘过程中使用区块链有一些棘手的因素。要让区块链技术成为一份坚实的履历或无可置疑的就业历史,谁在每个区块贡献和验证数据是关键。在某些用途中,如教育验证,这些问题的答案相对简单。非常如此,一些大学已经为他们的学生提供了这些数据块。这不仅是您在那里找到的成绩和学位。 “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成绩单是防篡改的,基本上是由发行机构签署的,我们已经为卡尔加里大学的学生做了这个,允许他们在他们的”cocurricular record“上放上志愿者职位,然后我们“卡尔加里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以及上周在旧金山举行的RSA 2017区块链非金融应用的发言人Thomas P. Keenan解释说。 工作时间,达到目标以及由此产生的工资和奖金都是雇主和员工的有用记录,获得的奖金记录对未来的就业机会也是有利的。   机构之间共享教育数据也很简单。 “另一个很大的优势是降低成本,”基南说。他说:“我们花时间检查来自国外大学和大学本身的申请人的证书。用于验证机构的区块链注册将大大消除这一繁重的任务。” 然而,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可能希望以区块链形式提供这些信息,以打击欺诈行为,从而降低验证流程的成本。 Keenan说:“虽然大学成绩单通常具有较高的认证水平,但我可以告诉你,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完全虚假的成绩单,在遥远的国家被编造出来并被认为是真实的。” 事实上,欺诈性教育索赔在外包时期猖獗,并且仍然对在多个国家运营的公司构成问题,因为这些公司有时难以跨地域同步信息,并且将学位与学位的差异等同起来。 区块链可能有助于建立此信息,然后为将来可能需要此信息的公司保留该信息。此外,区块链有可能追踪员工从工作到工作,并为员工提供快速可靠的手段,以提供教育证书并快速聘用。 记录工作历史中的问题 验证教育是一回事,记录就业历史的细微差别是另一回事。 “虽然你可以对特定事情进行核查,例如申请人是否拥有学位,但是很难有独立咨询或合同工作经验的明确公式,或者在工作时可以清楚地了解职位的头衔是什么意思即使它们属于同一行业,甚至在不同业务中也会有所不同,“Saba Software Inc.产品和合作伙伴市场营销高级总监Paul Ardoin表示,该公司生产依赖机器学习的基于云的人才管理应用程序。 验证历史数据也会遇到问题。 Ardoin解释说:“公司或教育机构在收购中失业或被吞并,可能根本没有这些信息,或者它可能是一个挑战,找到合适的人。” 如果我们试图以追溯的方式记录职业道路,“这将会导致人力资源部门和他们尝试招聘的人们头痛数十年,”他说。 简而言之,这表明从现在起为就业目的构建区块链比回溯并建立完整的过去记录更实际。反过来,对于许多员工来说,区块链只会是部分就业纪录。 另一个棘手问题是应用程序跟踪系统的广泛使用,或者更具体地说,人力资源依靠关键字对申请人进行分类。尽管自动化对人力资源有帮助,但对于申请人来说,这往往是一个障碍,他们随后写出多个版本的简历来触发各种工作中的特定关键字搜索。在当前的区块链概念中,申请人不太可能这样做,而招聘公司可能错过伟大的人才。 HR使用区块链与法律,隐私问题 SAP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Bianca McCann表示:“当然,这种[长期员工记录保存]可以在法律和数据隐私的背景下加以考虑。 例如,现在有些地方向候选人询问过去的工资或当前的年龄是违法的。但是,这些信息可以存储在区块链中,根据就业相关用途的发展情况以及围绕隐私的概念如何发展,求职者的私人信息可能会在未经他人许可的情况下被访问。这引发了许多问题。例如,如果招聘组织在区块链中查看某些信息,是否承担法律风险?或者,潜在雇主是否可以访问这些信息,对不想放任它的员工构成真正的风险? 另一方面,区块链在招聘过程中成为人力资源趋势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双赢的。 “在需要确保正常工作许可并促进海外安全支付的国际招聘方案中,区块链的可信安全可以帮助雇主和员工,”技术和管理Keyrus的首席顾问Hannah Curtis说。该公司最近发布了区块链连接器。 工作时间,达到目标以及由此产生的工资和奖金都是雇主和员工的有用记录,获得的奖金记录对未来的就业机会也是有利的。 “在候选人被聘用后,区块链智能合约可能会对员工的工资,福利和退休计划产生影响,例如,在另一个事件(例如根据达到既定目标收到奖金)的情况下,编码并通过智能合约自动触发,“柯蒂斯说。 智能合约 - 帮助促进和管理数字流转移的计算机协议是资产 - 存储在区块链中。 她说:“这对自由职业者和承包商职位来说特别有用,因为智能合约可以确保只为完成的工作付款。” 区块链作为人力资源趋势开始显而易见 虽然大多数专家都认为区块链将在某些时候被人力资源部门用于招聘和管理目的,但这还不是一种常见的甚至趋势的做法。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解决。 “与财务应用程序不同,招聘,简历或工作经历没有任何目前可信的历史情景,”Saba Software的Ardoin说。 这意味着人力资源使用区块链技术可能仅限于验证和记录教育和培训 - 至少,起初是如此。 Ardoin说:“ 黑白分布式分类账方法在跟踪公司和非正式学习和培训时仍然是一个有用的模型。“我们已经在Learning Record Stores(一种数字教育资料库)中看到了这种功能,同样存在一些挑战 - 例如支持新类型的内容,并确保非正式学习得到适当的评估 - 但是实施区块链学习应用程序比处理简历和作业历史记录的细微差别要简单得多。 以上由AI翻译完成,仅供参考。HRTechChina呈现   Working in HR and recruitment can sometimes feel like playing a game of two truths and a lie -- without knowing who's playing or when. If we were playing the game now, it would look something like this: Blockchain is a breakthrough in ensuring accuracy. (Truth.) Some see blockchain as an important future HR trend. (Truth.) The details of using blockchain for HR are all resolved. (Lie.) Indeed, while the promise of using blockchain for recruitment and other HR processes does exist, the reality is filled with complexities. Here's a look at both. Blockchain on the radar as an HR trend A blockchain is a distributed, shared digital ledger made up of a trail of validated facts. These facts can be anything from money to information. As part of this digital system of record keeping, each transaction and its details are validated and then recorded across a network of computers. Everyone who has access to the distributed ledger receives this information, and the parties agree on the accuracy before the block is replicated, shared and synchronized among the entities. A blockchain is virtually impossible to tamper with since each block of information references the block before it. In an age when trust is both elusive and held at a high premium, blockchain's appeal is soaring since it presents a way to confirm, validate and authenticate both values and events. This is why multiple verticals (such as banking, manufacturing and insurance) and multiple business horizontals (departments such as accounting, fulfillment, supply chain and shipping) are drawn to -- and very excited about -- using blockchain in their work. Why blockchain appeals to HR professionals "It is easy to see how the idea of being able to ensure [that] the details of one's educational or work experience -- and potentially more personal facts -- are immutable could be very attractive to HR offices," said Carol Van Cleef, partner with law firm Baker & Hostetler, which regularly advises clients on fintech issues, including blockchain.   "Costs associated with repetitive verifications of the same information could be reduced significantly and confidence in the results increased, assuming the original input was accurate," she said. That's no small task -- or small expense -- given how much the nature of work has changed recently. "Ten years ago, a job candidate may have had a degree from one or two universities and clearly defined long-term roles with two or three previous employers," said James Cross, director of learning product strategy at Workday, an enterprise software vendor that offers cloud-based human capital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cloud-based applications. "Even then, verifying an employee's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was time-consuming and expensive, typically happening right at the end of the hiring process and through an outsourced background check provider," he said. Cross points out that in today's business landscape, recruitment is quite different than in the past. "A candidate is likely to have had more jobs and a more diverse tapestry of career, personal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than previously," he said. Findings from the 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bear this out. In 2016, the average job tenure for millennial workers ages 25 to 34 was 2.8 years. This is significant. According to Pew Research Center, millennials now make up the largest generation in the labor force. Education, too, has changed drastically and now is much harder to track and validate. "Candidates may have worked for an employer that operates a talent marketplace or have completed several rotational 'tours of duty' -- gaining skills, knowledge and feedback along the way," Cross said. "They may also have completed on-demand online training, and been awarded badges or digital credentials. And they may even have worked 'gigs' for several employers." And that's just for starters. Considering HR is a data-intensive function, blockchain could have many more applications within the department's scope. Baker & Hostetler's Van Cleef offers some caveats on blockchain as fledgling HR trend. "We are at a very early stage in the build-out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all that the term involves," she said. "For data-heavy functions like HR, the potential may not be truly unlimited, but practical uses will be numerous." Education verification likely the first blockchain use for HR Because people and their backgrounds can be so complicated, using blockchain in the recruitment process has some tricky elements. For blockchain technology to work as a solid resume or unquestionable employment history, the question of who contributes and who verifies the data in each block is key. In some uses, such as education verification, the answers to those questions are relatively straightforward. So much so, that some universities are already providing these data blocks for their students. And it isn't only grades and degrees you'll find there. "In a blockchain world, the transcripts would be tamperproof and, basically, signed by the issuing institution. We already do this for our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 by allowing them to put volunteer positions on their 'cocurricular record,' which we then certify for them," explained Thomas P. Keenan, M.A.,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 and a presenter on nonfinancial uses of the blockchain at RSA 2017 in San Francisco last week. Time worked, goals met, and resulting pay and bonuses due and paid are useful records for both the employer and the employee, and a record of earned bonuses could be a plus for futur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oo.   The sharing of education data between institutions is potentially straightforward, too. "Another great advantage will be cost reduction," Keenan said. "We spend time checking the credentials of applicants from foreign universities, and the universities themselves. A blockchain registry to validate institutions would go a long way to eliminating this onerous task," he said. HR professionals, however, are likely to want this information in blockchain form as much to combat fraud as to cut costs in the verification process. "While college transcripts usually carry a high level of authentication, I can tell you that we have seen some totally bogus ones, fabricated in faraway countries and submitted as authentic," said Keenan. Indeed, fraudulent education claims were rampant at the height of outsourcing and still pose problems for companies operating in multiple countries where it is sometimes difficult to sync information across geographies and to equate differences in degrees and schools. Blockchains could be helpful in establishing this information and then preserving it for companies that may need this information in the future. In addition, a blockchain has the potential to follow an employee from job to job and provide a fast and reliable means for that employee to present education credentials and get hired quicker. Problems in documenting work history Verifying education is one thing, documenting the nuances of employment history is quite another. "While you can check off boxes on specific things like if the applicant has a degree, it's harder to have a definite formula for things like experience in independent consulting or a contract job, or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what titles for jobs mean when they can even vary from one business to another, even if it's the same industry," said Paul Ardoin, senior director of product and partner marketing at Saba Software Inc., which makes cloud-based talent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that rely on machine learning. There are problems with validating historical data to contend with, as well. "Companies 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at have gone out of business or been gobbled up in an acquisition may simply not have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or it may be a challenge getting to the right person," explained Ardoin. If we attempt to document career paths retroactively, "it will cause headaches for decades for both HR departments and the people [who] they try to recruit," he said. In short, this indicates that it is more practical to build blockchains for employment purposes from this point forward than it is to backtrack and build a complete past record. In turn, for many employees, a blockchain would only be a partial employment record. Another thorny issue is the widespread use of applicant tracking systems, or more specifically, HR's reliance on keywords to sort applicants. While automation is helpful to HR, it's often an obstacle to applicants, who then resort to writing multiple versions of their resume to trigger specific keyword searches in various jobs. It would be unlikely that applicants could do that in the current conceptions of blockchain, and hiring companies may miss out on great talent. HR's use of blockchain vs. legal, privacy issues "Of course, this [long-term employee record keeping] would be something to consider in context of laws and data privacy," said Bianca McCann, vice president of HR at SAP. Right now, for example, it's illegal in some places to ask a candidate their past wages or current age. But such information could be stored in a blockchain and, depending on how its employment-related use develops and how concepts of privacy surrounding that develop, the jobseeker's private information could potentially be accessed without his or her permission. This raises a number of questions. For example, if a hiring organization views certain information in a blockchain, is it taking a legal risk? Or, could a potential employer's access to this information pose a real risk to the employee who did not wish to indulge it? On the other hand, blockchain becoming an HR trend in the hiring process could be win-win in certain scenarios. "The trusted security of blockchain can additionally assist both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when it comes to international hiring scenarios where there is a need to ensure proper work permits and facilitate secure payments overseas," said Hannah Curtis, principal consultant at Keyrus, a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firm that recently released blockchain connectors. Time worked, goals met, and resulting pay and bonuses due and paid are useful records for both the employer and the employee, and a record of earned bonuses could be a plus for futur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oo. "After candidates are hired, blockchain smart contracts could have an impact on employee wages, benefits and retirement packages, as well. As an example, any benefit contingent on another event, such as receiving a bonus based on hitting a set target goal, could be encoded and automatically triggered via a smart contract," said Curtis. Smart contracts -- computer protocols that help to facilitate and manage the transfer of digital currents are assets -- are stored in a blockchain. "This is particularly useful in the case of freelance and contractor positions where smart contracts could ensure payment only for completed work," she said. "Unlike financial applications, recruiting, resumes or job histories don't have any current scenarios in which the history is currently trusted," said Saba Software's Ardoin. What this means is that HR's use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will likely be confined to verifying and document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at least, at first. "The black-and-white distributed ledger approach can still be a useful model when tracking corporate and informal learning and training," Ardoin said. "We're already seeing this kind of functionality within Learning Record Stores (a form of digital education repository). Again, there are challenges -- such as supporting a new type of content, and making sure that informal learning is properly valued --b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blockchain for learning applications is much more straightforward than dealing with the nuances of resumes and job histories."
    区块链
    2018年02月21日
  • 区块链
    区块链终极之战:众神抢夺“主链”,这里将诞生下一个苹果和微软? 编者按:本文来自公众号“一本区块链”(ID:yibenqkl),作者:来笑,36氪经授权发布。 区块链技术,到底处在什么阶段? 其实大部分还在技术研发和改良阶段,离真正技术落地,还有一段距离。 区块链领域竞争最激烈的,其实是“主链”之战。 谁能成为区块链基础层的主链,谁就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苹果、微软等巨头。 从比特币到以太坊,再到如今被捧上神坛的EOS,诸多大神都在搭建主链,试图爬上时代的潮头…… 谁,将是区块链的未来王者? 01 V神和以太坊 目前,市值排名前50名的区块链项目中,有12个项目是“主链”。 为何主链备受热捧? 这还要从比特币说起。 大家都知道,比特币是一条区块链,上面的交易,可以通过脚本来实现。 但是,比特币的脚本语言极为简单,仅有256条指令。 尽管比特币的教父中本聪是毋庸置疑的天才,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料到比特币到今日,会成长得如此庞大,并让世界为之疯狂。 所有,当时他设计的区块链,不是图灵完备的。 所谓的图灵完备,就是理论上,它能够用来解决任何计算性的问题。 说得再直白点,比特币还不够智能,上面可以承载的数字资产和交易形式比较有限。 这还导致,比特币存在交易速度慢、手续费高等诸多问题。 一位天才少年出现了,并开始挑战比特币的权威。 Vitalik Buterin,17岁开始接触比特币,之后创立《比特币杂志》,确立了行业意见领袖的地位。他积极参加比特币2.0的开发,并且击败扎克伯格获得2014年世界科技奖。 此后,他开始构想,在比特币上建立一个区块链的通用平台,让开发者可以在平台上构建自己的区块链应用。 但是他的提议遭到比特币社区的反对。 此后,V神另起炉灶,基于比特币的基础上,改进开发了“以太坊”。 比较而言,以太坊改进了比特币的一大桎梏,支持图灵完备,因此成为一个可编程区块链。 相当于,以太坊搭建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类似微软、苹果,而应用的开发者们,可以在系统上开发软件。 这事儿突然变得有意思起来。 现在火热的ICO项目,其实大多数都是基于以太坊开发的应用。 这套系统是如何运转的? 开发者要在以太坊上运行项目,就需要支付以太币。 也就是说,ICO越多,生态越丰富,使用的人越多,对以太币的需求就会增加,“以太币”的价格也就水涨船高。 因此,以太坊成为了区块链时代的最大赢家。 不得不提的是,行业现在对区块链最大的质疑,就是所谓“效率”与“公平”的较量。 举个例子,记一笔账,以前只需要一个记账员就搞定;而现在为了公平,所有的人都成为记账员,都得参与记账。 某种意义上,这是牺牲了效率来换公平。 谁来成为“记账员”?这又要由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来决定。 比特币的共识机制,是“工作量证明机制”(POW)——谁的算力强,谁就来成为记账员。 打个比方,所有的人都在赛马,哪匹马跑得最快,就会成为“记账员”,从而获得比特币的奖励。 但这个共识机制,也会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公平,每次记账大家都要赛马,导致了大量资源浪费。 V神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点,于是,他规定了以太坊最终将完全由“权益证明”(POS)来推动。 所谓的权益证明,有点像股份抵押制度。参与者拿出股份质押换取记账权,记对了,拿回股份和奖励,记错了,失去股份。 当然,你投入的以太坊越多,“钱生钱”也就越快。 这个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集中化和贫富差距。 越富有的人,逐渐会拥有更高比例的币,这岂不是最终成为了富人们的游戏? 一开始,为了建立稳定的数字货币系统,以太坊还是沿用POW。 所以,为了实现平稳过渡,V神为以太坊设计了四个阶段,通过硬分叉将以太坊从POW过渡到POS。 目前,以太坊已进化到了第三阶段的第一部分,但是由于种种问题,POS的计划延后了,目前仍然是完全的POW。 作为区块链2.0的代表和使用最广泛的区块链应用平台,以太坊早已家喻户晓。 除了共识机制的质疑外,以太坊依然存在扩展性和效率的问题,使得它还无法提前锁定未来的霸主地位。 目前,以太坊的平均交易确认速度是15秒至十几分钟。 但是网络拥堵的时候,确认往往需要十几小时。 而且,以太坊采取的租赁模式,相当于是租用了节点的带宽和计算能力,因此每一个交易都需要给节点一定的转账费(gas费)。 在网络拥堵时,出价高的“大户”可以霸占整个网络带宽,其他人只能苦苦排队。 正因为以太坊不是完美方案,公开挑战它的后来者才源源不断。 02 BM和EOS 圈内认为,以太坊最大的挑战者,是EOS。 其背后,还有另外一位大神Daniel Larimer。 由于他的论坛名为ByteMaster,所以大家都称其为BM。 2010年,BM开始活跃在论坛上,在当时,他就预言比特币将来会出现手续费高、支付慢等问题,而后一一兑现。 “将来,以太坊会遇到扩容性和效率的问题。”2014年,以太坊刚刚开始众筹时,BM就当着V神的面指出。 和当年的V神一样,BM的意见并没有受到社区的重视。 此后,BM成立了自己的石墨烯底层技术公司,并创立两个成功的垂直应用项目比特股和Steemit来完善自己的想法。 2017年,BM推出了自己攻克王座的核武器——EOS,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取代以太坊。 怎么取代? 很简单,EOS要比以太坊更快更便宜。 和以太坊的“权益证明”机制不同的是,BM提出了一个新的玩法:“委托授权证明机制”(DPOS)。 形象点比喻,如果以太坊是股份质押制,那么EOS就是议会制——我可以选择一个人来行使我的“投票权”。 这样看起来更高效。 但有不少批评者认为,EOS每秒百万级别的传输处理数,却只能通过几十台超级计算机集中记账来实现。 如此来说,这难道不是另外一种中心化?这会不会重蹈寡头政治的覆辙? 当然,EOS目前仍在开发过程中,一切还有待落地检验。 只是由于BM的个人影响力和EOS承诺的完美图景,目前这个项目已在全球吸粉无数,甚至达到了近乎宗教的狂热。 03 主链春秋 在主链领域,远远不止V神和BM两位大神。 世界上很多最聪明的头脑,都想抢占未来,希望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和乔布斯。 他们知道,如果这个“系统”统领地球,就将积累海量用户,挖出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是,遗憾的是,他们暂时都无法提供一个完美的公链解决方案。 目前,在业内人士的眼中,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机制,是完全公平的。而其他共识机制虽然提高了效率,却某种意义上降低了公平性。 而这些新的共识机制,也背负诸多质疑。 “工作量证明机制(POW)依然是最有效和最可靠的共识机制。”博晨创始人张健曾表示。 他并不看好对低成本、甚至无成本共识机制的追逐,认为这会向人们追求永动机一样,必然失败。 “我们应该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张健称。 不管是以太坊也好,EOS也罢,实际上都在寻找“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点。 这个平衡点,到底在哪里? “以后的共识机制,可能会越来越复杂,而不是一个简单理论就能涵盖的。”多位业内人士都如此认为。 另一方面,因为众口难调,未来更可能出现几个最具比较优势的主链并存的格局。 众多挑战者都加入到了这场抢滩登陆战,希望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Cardano、Zilliqa和EDS等希望通过不同的技术增加主链网络的吞吐量。 Aelf和Dfinity通过云计算来提高区块的处理效率。 AION和Polkadot主打跨链,通过在各条链间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大团圆。 Aeternity、小蚁和本地等则希望通过底层预言机技术和共识机制的颠覆,来构建全新的生态系统。   这场主链的抢夺战,终局如何? 这其中,可能会诞生一家苹果或微软,也有可能突然杀出一匹黑马,击败所有的玩家。 正因为如此,区块链才会魅力四射。 这是一个充满未知,但无限可能的时代。
    区块链
    2018年02月09日
  • 区块链
    深度好文,帮你进一步了解-区块链的应用:共识的下一个100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筹码”(ID:Chouma2016) 很少有人意识到,区块链的应用——Token可能是近100年来最伟大的制度创新,超越股份制,并将是『债券』之后最重要最主流的交易品种,没有之一。 要理解Token的含义,就需要深入到时代背景中去。 无可阻挡的文明进程 2017年初,我们在《2017,历史的逢七巨变》中,还在二战后的框架中思考一带一路和大国博弈,未来的画卷似乎在政府的规划中,徐徐展开。 然而,2018年初,回顾过去一年,几乎所有的旧秩序和规划都显得苍白。科技进步,直接捅破了政治、金融、军事领域所有的玩法,让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规则变得一钱不值。而且,当下的最重要的技术趋势——区块链、AI和IOT,正在引导我们走向全面的失控和未知。 AI(机器智能)——生产力,让人类交出计算主控权,机器人走向了本体意识的演进道路,并将迅速超越人类,人工将不配赋予机器智能。 区块链——生产关系:机器深度介入生产和分配,人类逐步交出了中央主控的信任机制,协议控制人类的信任与生意,现有的人类文明和商业生态,成为计算网络上的亿万应用的一部分。 IOT——生产资料,让人类交出了万物之灵的优势地位,机器智能唤醒了万物,数据是物体的灵魂和血液。 历史上,真正的文明进程,是无可阻挡的。新旧交替时期,都是新玩家以超过1000倍的力量碾压旧势力,瞬间完成新老交替,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容质疑,不容犹豫,不容思考。 蒸汽机以1000倍以上的力量,完成了对人力的全面替代,推动人类加速向前;计算机以1000倍以上的速度,完成了对脑力计算的替代,推动人类更加智慧;今天,AI+IOT+区块链,将以1000倍以上的效率和制度优势完成对核心生产资料——数据+算力的定价和交换,推动文明走向更高等级。 虽然,关于技术的争议愈演愈烈,关于人类要被机器统治的担忧喧嚣尘上,但是所有的资本和技术人员都在拼命参与硅基文明的进化与建设,唯恐被时代甩下。 塔勒布在《黑天鹅》中曾经说过,历史,是跳跃着前进。它总在我们不经意间,跳上我们无法想象的断层。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人类自己已经完全无法控制的历史进程中,时间系统无法回滚了,我们只能全然接受,在新的纬度上All in,去展开时间的长卷,否则,时间会把你干掉,毫不犹豫。  接入数据是在硅基维度进化的手段之一   Token:最巧妙的创新,最高速的演进 Token是区块链技术最巧妙的实践,是人类社会与机器智能网络交互的最重要的协议和数据载体:人类社会的商业场景,必须转化为区块链层面的数据和价值,来驱动计算机执行。 今天,在比特币/ICO/ Token的议题上,建制派深恶痛绝,怒斥庞氏骗局。革新派不屑一顾,杠杆满上。行业内和行业外的人,彼此看来,对方都是傻逼。其实,不过是出发点不同。 诚然,眼前大部分的Token都价值存疑,但是在未来的图景下,机器人来服务人类所有的商业行为甚至生老病死,比特币及Token就是一个最起码的门票和语言。创造一个好的Token,几乎是人类被机器排挤出生产活动之前,能够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Token的理解,对于创新的接纳,我们必须承认,人类是有时代局限性的。 我们站在过去看未来,无一不是荒诞不经,不成体统,甚至是离经叛道。今天,生于40年代的老年,看00后,可有一个正经靠谱?恐怕个个都是不肖子孙,大清药丸的节奏吧。成名于1990年软件时代的雷军,看推销互联网黄页服务的马云,满心疑窦,这个人是不是诈骗犯? 更不要说被烧死的日心说的拥护者布鲁诺,历史上更多:     1902年,老佛爷慈禧太后67岁寿辰。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将北京城第一辆汽车送给了老佛爷。上了车,老佛爷勃然大怒。她不能接受,司机一个奴才,『居然』坐在她的前面,而且居然不是跪着开车。一切都是不合祖制。 15世纪初,古腾堡(1398-1468)在欧洲发明了活字印刷,推动文明的壮举却得到了天主教在部分地区的封杀,打破了宗教权威对于书籍的垄断,亵渎神明。   大部分超越时代的创新,长得都像诈骗。但是真正的创新是拦不住的,时代的进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025年,我们难道要用一张纸来支付手术机器人报酬?有自主意识的挪威出租车,会不会接受人类社会的美元付款?法国的汽车机器人,怎么支付给另一机器人的修理费用? 2018年的今天,万事万物都进行区块链化看起来是没有必要的,繁复低效。1998年的昨天,Amazon在Web页面上登记货品做电商看起来多余,繁复低效。 其实,区块链是将万事万物陈列到机器世界的『货架』上,其实是面向AI统一标识,确保未来可以互操作。就像电商通过二维码登记货品,其实是面向人类统一标识,确保物流过程中可以互操作一样。 将人类,将人类的生老病死,一切数据,一切商业流程,面向AI,面向未来的世界全面改造,通过区块链/Token,统一标记,是当前最重要的事。 Token:最重要的企业战略,最可怕的社会变革 Token不仅仅是一串字符,更是铲平人类社会结构的最效率的工具。在人类的碳基文明向硅基文明的变迁过程中,我们最终要经历一个痛苦的变化过程,经历一个看破谎言、戳穿虚伪、碾平组织结构的巨大的历史进程。 Token的本质,是金融权利的被技术穿透,技术进步带来的天赋人权,每一个碳生物和机器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类都可以用自己的信用做背书发行Token,来募集生产资料(币,或者等值算力)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不需要被任何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剥削和胁迫而使用法币,所有的价值,应该都是基于人和人、人和机器、机器和机器之间形成的共识,通过算法予以确认。 当然,眼下,机器人主导的世界还未到来,但是,区块链带来的技术变革、思潮,甚至引发的国家体制竞争,正在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凝聚共识的法定货币。 在《帝国斜阳:秩序和共识危机》一文中,我们提过,全球200多个国家200多个货币,能拿来存钱的,不超过5% ,其他95%都是手纸,从流动性和认知程度上,比特币这种数字商品,已经打败了大概70%的法币。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发迹于屌丝市场的比特币,怎么就比那70%的法币强悍了,究竟谁才是庞氏骗局? 我们要从货币的源头说起。 货币的本质是债券。它原本是以一种度量尺度、一种抽象物,同时也作为人类之间的关系(债务与义务)出现,是主导了人类5000年文明的核心金融工具。 货币并不是为了方便以物物交换而出现的。在5000年前,人类已经在使用复杂的信用体系而不仅是物物交换来进行商品交易。信用体系的存在远远早于硬币和货币的出现。在没有货币的年代,人们并不『易货』,他们互相馈赠,有时以进贡的形式,有时会在晚些时候得到回赠,有时则是纯粹的礼物。 货币是埃及等古国或苏美尔的神职人员为更有效地收税或计算财富而创造出来的。价格概念和冷漠的市场应运而生,它们吞噬了人类社会原本拥有的一切温情脉脉。是金钱让责任和义务变成债务,欠债还钱的常识腐蚀了人类彼此关爱的本性。货币的出现,本质上是为了强化债务,压榨劳动人民。 货币更像是国家完成的一次I-C-O,通过发行货币向用户借钱,来提供基础的国防、治安等公共服务。 货币本身,就是国家欠你的债。 在价值管理方面,法定货币本身劣迹斑斑,并不比今天的Token好多少: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大陆货币超发了,无法足额贵金属偿还,只能用枪炮逼着各个州的人民使用大陆货币,有的州看不下去,索性自己印。 俄国革命期间,发生了超级通胀,1924年,通货膨胀结束时候,一个新的切尔峰涅茨卢布可以兑换同一个政府发行的旧卢布500亿元。对的,你没看错。 是500亿。而已经被某同志搞死的沙皇,他发行的卢布依然在市面流通,居然持续有强劲购买力,主要原因就是沙皇卢布已经不发行了,总量恒定。 一战之后,德国发生超级通胀。二战后,1950年,德国经济崩溃,外国货币被禁用,香烟和白兰地干邑就是当时事实上的最强货币。 捍卫法币的时候,大家往往想到黄金,但是黄金的本质和隐含的冲突,却让政府寝食难安。1873年,美国人为了恢复货币信用,逐步收回当年战争时期凭空印刷的纸币,推出了《1873年铸币法案》,将美国从黄金白银复本位制度,推进到单一的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度的推行,造成了一个人人都愿意讲的经济后果,和一个谁都不愿意讲的政治后果。 经济后果:通货紧缩。由于当时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采用了金本位制,使黄金需求急速上升,黄金出现短缺,造成了较长时期的通货紧缩。从1870到1896年,美国的实际价格水平按每年1.5%的水平下降。 政治后果:劳动者话语权提升。大地主和白银集团大力渲染金本位的坏处——通货紧缩,实质上因为金本位带来的通货紧缩弱化了债权,提升了劳动者的话语权。 法案得到了巨大的抨击。参议员约翰里根认为,『我相信历史会记录,这一路史无前例的立法罪行,是侵害美国人民和欧洲人民福祉的最险恶阴谋。』 美国政治家,民主党和平民党领袖威廉·詹宁斯·布赖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就更直白了,『你不可以把荆棘皇冠硬扣在劳工头上,你不可以将人类钉死在黄金十字架上。』 黄金隐含了巨大的冲突:政府需要黄金背书法币,增强信用,法币却不能直接挂钩黄金,方便赖账。货币挂钩黄金,无法从剥削劳动人民,无法通过贬值变相收穷人的税,工业时代,穷人是政府的燃料,没有这些燃料,政府与利益集团就要陷入到财政危机。 因此,工业时代,最重要的工业国都大量持有大量搜集黄金。越是打仗,对于黄金越是饥渴。黄金历史上,有过著名的『山下奉文黄金』。  马来之虎,陆军大将山下奉文 二战中,日本军国主义者专门成立了掠夺亚洲人民财产的秘密机构,囤积黄金等重要物资。传说战败前,为了帮助日本东山再起,陆军大将山下奉文在菲律宾秘密埋下了作战行动用的资金(山下宝藏)175处。战后,山下宝藏约50吨黄金成功运回日本,其余要么被击沉遗落海底,要么不知所踪,谣传被美国人吞没,成为冷战的资本。 黄金是不能进入流通的,这是政府的敌人。所以,有着类似于黄金属性的比特币出现,大佬们又爱又恨。黄金可以入库和管制,但是这种『数字黄金』除了期货,真的是难以约束。为此,2018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开始了比特币期货交易。从CME期货上线起,比特币从超过2万美元的价格,一路下挫,几乎腰斩。 终于,华尔街大佬用期货,将比特币装进了制度的『笼子』里吊打,小皮鞭子抽起来了。 没有无缘无故的大涨,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大跌。 CME/CBOE 等老牌金融机构上线比特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本来,美帝的科技与金融的势力分布,相对均衡,东海岸纽约,西海岸硅谷,我割我的金融韭菜,你搞你的科技泡沫,相安无事。 但是,中本聪搞出来的比特币的加速上涨,让整个西海岸的科技大佬们看到了彻底大洗牌的希望。今天的美国西海岸,聚集了全球价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他们有全球最好的人才和生产力,如果,能够推动数字加密货币发展壮大,不仅仅可以摆脱法币约束,自我造血,更能形成真正全球化有更强自治权力的公司帝国,从此一枝独秀。 比特币上涨,不是一场骗局,而是一场最深刻的较量,这是在美国土地上,东西海岸的权力角逐。 今天的硅谷,大佬们不仅仅掌握着全球最值钱的科技公司和娱乐公司、传媒公司,而且都已经满仓比特币的时候,再不遏制,纽约代表的东海岸金融势力,将永远且全面失去话语权。 作为国之重器,汉密尔顿所开创的美国金融基石将被一群码农瓦解,连重建的机会都没有。 美国的金融国父汉密尔顿 抛开比特币不谈,今天的我们,绝不能低估了比特币及Token(代币/通证)的历史意义,对于人类的进步而言,这是史诗级的变化。 首先,我们第一次摆脱了『债』的体系,以『Token』来计量无形生产资料。这是5000年来第一次。 其次,Token是加密的,政府无法监管、无法剥夺、无法控制,100%避税,穿透了所有金融监管和法律体系,让金融牌照废纸化,是首个超越暴力控制的产权模式。 最后,Token天然是去中心化的、动态的,是认同的一种标志。随着核心生产资料从土地、矿产和能源,变成算力、智力和数据,劳动者、企业主的话语权越来越强,人才和智力是无法接受法币剥削的,只能撮合,交换,达成共识。 Token:共识机制决定组织兴衰成败 生产资料稀缺时代,暴力形成共识:暴力的强弱决定了国家的兴衰成败。满清的衰朽和倒台,恰恰就是八旗子弟烂如泥,湘军和地方武装积极发展的结果。暴力,这种最大共识被打破了,满清溃散。如今,美元与军事力量挂钩,道理如出一辙。 生产资料充裕时代,共识来自于独立意志:组织和个体可以逐步脱离国家框架约束,自由迁徙,自由生产,共识只能来自独立意志的自由选择。 就像美国不会听英国的,因为是独立的,未来人类的殖民地火星也不会听地球的。除非,双方有共识。每一个token就是一种共识,就像TCP/IP协议一样,自由选择,自主配对。 我们相信,当所有的无形资产的Token化,必将形成无比庞大的新资产,精神文明远远大于物质文明,Token时代必定远远超越法币时代。不依赖于暴力、忽悠和洗脑,独立形成的共识是最值钱的,是新型文明的标志。  Token所代表的生产关系,让我们有机会去实现接近于理想状态下的共产主义:生产资料极大丰富,人们开始回复到人的本质——自由地有意识地活动,在物质高度发达的前提下,异化劳动不复存在,劳动变成了人的真正需要,分工和交换失去了存在的土壤,货币不再能操纵人类,人类的生命展现其高贵。
    区块链
    2018年02月01日
  • 区块链
    区块链是什么,如何简单易懂地介绍区块链?--截至目前最好最前面的一篇介绍! 作者:盗盗,已经获得授权发布。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关于区块链BlockChain的介绍,我们看过很多,都不是很容易理解,容易理解的又不太准确和有逻辑性。所以特别征求了作者的意见,进行转发,根据情况最新版本的可以访问来源,盗盗还会持续更新优化。对于我们HR来讲,这个已经足够理解了   作者:盗盗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90469/answer/293890531 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篇文章采用了适当抽象、类举的叙事方式,中间或多或少有些地方会跟区块链底层严谨的技术实现有出入,欢迎大家来纠错。另外,也是受限于自己知识结构的缺失,这篇文章会随着我对区块链更深入认识后,随时进行修订,最后更新时间可参考该回答下方的时间戳。 --- 首先不要把区块链想的过于高深,他本质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但区别于传统数据库运作——读写权限掌握在一个公司或者一个集权手上(中心化的特征);区块链认为,任何有能力架设服务器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来自全球各地的掘金者在当地部署了自己的服务器,并连接到区块链网络中,成为这个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中的一个节点;一旦加入,该节点享有同其他所有节点完全一样的权利与义务(去中心化、分布式的特征)。与此同时,对于在区块链上开展服务的人,可以往这个系统中的任意的节点进行读写操作,最后全世界所有节点会根据某种机制的完成一次又依次的同步,从而实现在区块链网络中所有节点的数据完全一致。 上图中,高亮的点就是区块链系统中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一个个节点;而这些节点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台服务器服务器集群 # 问题的由来 我们反复提到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确实,「去中心化」在区块链世界里面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很多模型(比如账本的维护、货币的发行、时间戳的设计、网络的维护、节点间的竞争等等等等)的设计都依赖于这个中心思想,那到底什么是去中心化呢?在解释真正去中心化之前,我们还是先简单了解下什么是中心化吧。 中心化? 回忆一下你在网上购买一本书的流程: 第一步,你下单并把钱打给支付宝; 第二步,支付宝收款后通知卖家可以发货了; 第三步,卖家收到支付宝通知之后给你发货; 第四步,你收到书之后,觉得满意,在支付宝上选择确认收货; 第五步,支付宝收到通知,把款项打给卖家。流程结束。 你会发现,虽然你是在跟卖家做交易,但是,所有的关键流程都是在跟支付宝打交道。这样的好处在于:万一哪个环节出问题,卖家和买家都可以通过支付宝寻求帮助,让支付宝做出仲裁。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基于中心化思维构建的交易模型,它的价值显著,就是建立权威,通过权威背书来获得多方的信任,同时依赖权威方背后的资本和技术实力确保数据的可靠安全。 你一定会摆出一个巨大的问号脸 ⊙.⊙?——“通过权威背书来获得多方的信任,同时依赖权威方背后的资本和技术实力确保数据的可靠安全”,真的可以嘛?! 假如说,支付宝程序发生重大BUG,导致一段时间内的转账记录全部丢失,或者更彻底一点,支付宝的服务器被金三胖的一个导弹全部炸毁了。而我刚刚转出去的100元找谁说理去,这个时候,你就成了刀殂上的鱼肉;支付宝有良心,会勉为其难承认你刚刚转账的事实,但他不承认你也没辙,因为确实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笔转账是否真实存在。 上述就是中心化最大的弊端——过分依赖中心和权威,也就意味着逐渐丧失自己的话语权。 去中心化? 那么去中心化的形态是什么样子呢?还是拿刚才那个例子继续,我们构建一个极简的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统,看看我们是如何在网络上从不认识的卖家手里买到一本书的。 第一步,你下单并把钱打给卖家; 第二步,你将这条转账信息记录在自己账本上; 第三步,你将这条转账信息广播出去; 第四步,卖家和支付宝在收到你的转账信息之后,在他们自己的账本上分别记录; 第五步,卖家发货,同时将发货的事实记录在自己的账本上; 第六步,卖家把这条事实记录广播出去; 第七步,你和支付宝收到这条事实记录,在自己的账本上分别记录; 第八步,你收到书籍。至此,交易流程走完。 刚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况在这个体系下就比较难发生,因为所有人的账本上都有着完全一样的交易记录,支付宝的账本服务器坏了,对不起卖家的账本还存在,我的账本还存在;这些都是这笔交易真实发生的铁证。 当然,在这套极简的交易系统中,你已经发现了诸多漏洞和不理解,比如说三方当中有一个是坏人,他故意记录了对他更有利的转账信息怎么办;又比如说消息在传递过程中被黑客篡改了怎么办等等等等。这在以往的计算机概论或者计算机网络书本上中可能都有提及到——“类两军”和“拜占庭将军”问题。这里就不打算赘述,因为暂时跟主线不相关,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Google或者百度一下,你只需要知道,在我们下面即将展开讲到的区块链系统中,通过巧妙的设计,足以解决上述存在的BUG。 既然话已说到这份上,相信了解一点技术、特别是有运维背景的同学大概能够从极简交易系统中窥视到了更多区块链的一些影子—— 分布式存储,通过多地备份,制造数据冗余 让所有人都有能力都去维护共同一份数据库 让所有人都有能力彼此监督维护数据库的行为 在我看来,你猜测的基本上没错。其实这些就是区块链技术最核心的东西,外人看起来高大上、深不可测,但探究其根本发现就是这么简单和淳朴。当然,这里面肯定会有很多很多很多细枝末节的技术需要重构。 如果你差不多认同上面的观点,那我们应该基本上可以达成共识,分布式部署肯定构建去中心化网络理所当然的解决方向——通过P2P协议将全世界所有节点计算机彼此相互连接,形成一张密密麻麻的网络;以巧妙的机制,通过节点之间的交易数据同步来保证全球计算机节点的数据共享和一致。 哈哈,说的轻巧,“交易数据这么重要的东西,在一个完全不信任的P2P网络节点中以一种错综复杂的方式传递,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谁来保证,如果说互相监督,他们到底怎么做到?” 好了,不卖关子了,下面让我们围绕这个最最最最直接的问题开始进入到真正区块链的世界,抽丝剥茧看看它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稳定运转。 # 从全球节点到交易数据 这张图的制作的意义为的是帮助你在宏观上快速理解区块链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名词以及他们的层级关系。同时,文章的知识结构和设计思路大抵上也会按照: 首先,将区块作为最小单位体,讲述极简区块链系统是如何运转的; 接着,进入到比区块更小单位体——交易记录,理解区块链是如何处理数据的; 最后,将所有知识点柔和在一起,重回区块和区块链,完整讲述整个工作流程。 希望你在这个引导和结构下有一个比较好的阅读体验。 # 区块,混沌世界的起源 在讲故事之前,我们已经事先构建好了一个去中心化的P2P网络。同时,为了让读者朋友们听起来更轻松,我们硬性规定在这个区块链世界里,每十分钟有且仅允许产生一笔交易。 故事继续,大概每十分钟会凭空产生一个神奇的区块(你可以将区块想象为一个盒子),这个区块里放着一些数字货币以及一张小纸条,小纸条上记录了这十分钟内产生的那唯一一笔交易信息,比如说——“小A转账给了小B100元”;当然,这段信息肯定是被加密处理过的,为的就是保证只有小A和小B(通过他们手上的钥匙)才有能力解读里面真正的内容。 这个神奇的区块被创造出来之后,很快被埋在了地底下,至于埋在哪里?没有一个人不知道,需要所有计算机节点一起参与进来掘地三尺后才有可能找到。显然,这是一件工作量巨大、成果随机的事件。但是呢,对于计算机节点来说,一旦从地底下挖出这个区块,他将获得区块内价值不菲的数字货币,以及“小A转账给了小B100元”过程中小A所支付的小费。同时,对于这个节点来说,也只有他才有权利真正记录小纸条里的内容,这是一份荣耀,而其他节点相当于只能使用它的复制品,一个已经没有数字货币加持的副本。当然这个神奇的区块还有一些其他很特别的地方,后面我们会再细细聊。 为了更好的描述,我们将计算机节点从地底下挖出区块的过程叫做「挖矿」,刚才说了,这是一件工作量巨大、运气成分较多、但收益丰厚的事儿。 过了一会儿,来自中国上海浦东新区张衡路上的一个节点突然跳出来很兴奋的说:“ 我挖到区块了!里面的小纸条都是有效的!奖励归我!” 。虽然此刻张衡路节点已经拿到了数字货币,但对于其他计算机节点来说,因为这里面还涉及到其他一些利益瓜葛,他们不会选择默认相信张衡路节点所说的话;基于陌生节点彼此不信任的原则,他们拿过张衡路节点所谓挖到的区块(副本),开始校验区块内的小纸条信息是否真实有效等等。在区块链世界里,节点们正是通过校验小纸条信息的准确性,或间接或直接判断成功挖出区块的节点是否撒谎。(如何定义小纸条信息真实有效,后面会讲解,这里暂不做赘述)。 在校验过程中,各个节点们会直接通过下面两个行为表达自己对张衡路节点的认同(准确无误)和态度: 停止已经进行了一半甚至80%的挖矿进程; 将张衡路节点成功挖出的区块(副本)追加到自己区块链的末尾。 你可以稍微有点困惑:停止可能已经执行了80%的挖矿行为,那之前80%的工作不是就白做了嘛?!然后,区块链的末尾又是个什么鬼东西? 对于第一个困惑。我想说,你说的一点没错,但是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即便工作做了80%,那也得放弃,这80%的工作劳苦几乎可以视为无用功,绝对的伤财劳众。第二个困惑,区块链和区块链的末尾是什么鬼?这里因为事先并没有讲清楚,但是你可以简单想象一下:区块是周期性不断的产生和不断的被挖出来,一个计算机节点可能事先已经执行了N次“从别人手上拿过区块 -> 校验小纸条有效性”的流程,肯定在自己的节点上早已经存放了N个区块,这些区块会按照时间顺序整齐的一字排列成为一个链状。没错,这个链条,就是你一直以来认为的那个区块链。如果你还是不能够理解,没关系,文章后面还会有很多次机会深入研究。 # 走进区块内,探索消息的本质 上面我们构建了一个最简单的区块链世界的模型,相信大多数同学都已经轻松掌握了。但是别骄傲也别着急,这还只是一些皮毛中的皮毛,坐好,下面我们准备开车了。 前面我们说到“大概每十分钟会凭空产生一个神奇的区块,这个区块里放了一张小纸条,上面记录了这十分钟内产生的这唯一一笔交易信息”。显然,十分钟内产生的交易肯定远不止一条,可能是上万条,这上万条数据在区块链世界是如何组织和处理的呢?另外,为什么在纸条上记录的只是某一次的交易信息,而不是某一个人的余额?余额好像更符合我们现实世界的理解才对。 既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疑问。现在我们就把视线暂时从“区块”、“区块链”这些看起来似乎较大实体的物质中移开,进入到区块内更微观的世界里一探究竟,看看小纸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的产生以及它终其一生的使命: 发起交易的时候,发起人会收到一张小纸条,他需要将交易记录比如说“盗盗转账给张三40元”写在纸上。说来也神奇,当写完的那一刹那,在小纸条的背面会自动将这段交易记录格式化成至少包含了“输入值”和“输出值”这两个重要字段;“输入值”用于记录数字货币的有效来源,“输出值”记录着数字货币发往的对象。 刚刚创建的小纸条立马被标记成为“未确认”的小纸条。从地下成功挖出区块并最终连接到区块链里的小纸条一开始会被标记为“有效”。若这条有效的小纸条作为其他交易的输入值被使用,那么,这个有效的小纸条很快会被标记为“无效”。因为各种原因,区块从链上丢弃,曾经这个区块内被标记为“有效”的小纸条会被重新标记为“未确认”。 区块链里面没有账户余额的概念,你真正拥有的数字资产实际上是一段交易信息;通过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获知你数字钱包里的余额。 上面的1、2、3仅仅作为结论一开始强行灌输给你的知识点,其中有几个描述可能会有点绕,让你觉得云里雾里,没有关系,因为我们立刻、马上就开始会细说里面的细枝末节。 上图,是区块内,盗盗在一张小纸条上记录下的交易信息,后被格式化的呈现 上图就是从无数打包进区块内的小纸条中,抽取出来的一张,以及它最终被格式化后的缩影。单看右侧的图可能很容易产生误会,虽然看起来有多行,但实际上就是“盗盗转账给张三40个比特币”这一条交易数据另外的一种呈现形态。因为区块链世界里面这么规定,每一条交易记录,必须有能力追溯到交易发起者 发起这笔交易、其中所涉及金额的上一笔全部交易信息;即这笔钱从何而来的问题。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在去中心化的网络中,通过建立交易链、通过交易链上的可溯源性间接保证数据安全和有效。 我们继续看,在区块链世界里,我们是如何仅通过“盗盗转账给张三40个比特币” 这条交易信息完成转账流程的。其实跟现实中你在路边买一个包子的流程大抵上相同。 第一步:判断是否有足够的余额完成交易 这里我们再一次重申,区块链世界是没有余额的概念,你拥有所谓的数字货币实际上是因为你拥一条交易记录,即 “盗盗转账给张三40个比特币”!这里,我们还是拿这条记录说事: 追溯“输出值”是“盗盗”相关的全部有效交易记录作为,对有效交易中的数字进行简单求和,判断是否大于等于40,如果确实大于等于,则将这些有效的交易记录合并形成一条新的交易记录(如下图)。如果小于40,其实可以不需要再继续往下探讨。 就上图的例子,我们追溯到曾经转账给盗盗的有效交易记录有“小A转账给盗盗10 btc”、“小B转账给盗盗20 btc”、“小C转账给盗盗 25 btc”,我们需要将这三条交易记录合并成一条更复杂描述的交易记录,即 “( 小A转账给盗盗10 btc + 小B转账给盗盗20 btc + 小C转账给盗盗 25 btc ) 转账给张三40 btc ” 第二步:判断是否需要找零 对追溯到的有效交易数字求和,如果发现大于需要支付的金额,需要将多出的数字重新支付给自己,相当于找零。对应生成了一条全新的交易记录(如下图)。 就上图例子来说,我们最后合并成的交易记录 “( 小A转账给盗盗10 btc + 小B转账给盗盗20 btc + 小C转账给盗盗 25 btc + 盗盗转账给盗盗15 btc ) 转账给张三40 btc ” 事实上等同于“盗盗转账给张三40 btc”。其中“盗盗转账给盗盗15 btc”就可以理解找零。 第三步:发出去,让全球节点认同和备份小纸条 这条内部重新处理过的复杂交易记录被塞进区块,埋到地下,等待节点挖出来,一旦区块被挖矿成功,并且该区块最终被连在了区块链的主链上。张三将最终拥有了这条交易记录,而先前的“小A转账给盗盗10 btc” 、“小B转账给盗盗20 btc” 、“小C转账给盗盗25 btc”都将被视为已经使用过的交易记录——从此被贴上“无效”的标签,意味着这些交易记录将永远不会再被追溯到。 我们最后一次重申,只是希望让你加深印象:拥有数字货币=拥有交易记录! 通过设计巧妙的精巧密码学保证数据安全 记录着交易信息的小纸条借助区块这个载体,在分布式的网络中以不同的轨迹错综复杂的传递,我们前面说了,你真正拥有的数字资产实际上是一段交易信息,而不是你常规意义上理解的货币。所以这个过程就需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接受到的这条交易记录在传输过程没有被其他人所篡改 接受到的这条交易记录确实是由发起交易的人所创造 在这里,我们需要事先引入两个知识点,可能稍微有点难消化,但都是计算机领域较为成熟的和基础的概念。 第一个知识点:Hash()函数。你只需要知道,任意长度的字符串、甚至文件体本身经过Hash函数工厂的加工,都会输出一个固定长度的字符串;同时,输入的字符串或者文件稍微做一丢丢的改动,Hash() 函数给出的输出结果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注意,Hash()函数是公开的,任何人都能使用。 上图,仅仅一个小数点的变化,输出的结果已经翻天覆地 第二个知识点:非对称加密。你也只需要了解,任何人手里都有两把钥匙,其中一把只有自己知道,叫做“私钥”,以及一把可以公布于众,叫做“公钥”;通过私钥加密的信息,必须通过公钥才能解密,连自己的私钥也无解。公钥可以通过私钥生成多把。 有了这些知识点的加持,上面两个问题开始变得有解。下面我们来看下内部是如何扭转和工作的吧,这里拿“小A 转账给了小B 100元钱” 举例: 第一步:小A会先用Hash函数对自己的小纸条进行处理,得到一个固定长度的字符串,这个字符串就等价于这张小纸条。 第二步:小A使用只有自己知道的那一把私钥,对上面固定长度的字符串进行再加密,生成一份名叫数字签名的字符串,这份数字签名能够充分证明是基于小纸条的。你可以这么理解,在现实中,你需要对某一份合同的签署,万一有人拿你曾经在其他地方留下的签名复制粘贴过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你每一次签名的时候,故意在字迹当中留下一些同这份合同存在某种信息关联的小细节,通过对小细节的观察可以知道这个签名有没有被移花接木。步骤一和步骤二的结合就是为了生成这样一份有且仅针对这条小纸条有效的签名。 第三步:小A将「明文的小纸条」、刚刚加密成功的「数字签名」,以及自己那把可以公布于众的「公钥」打包一起发给小B。 第四步:当小B收这三样东西,首先会将明文的小纸条进行Hash()处理,得到一个字符串,我们将其命名为“字符串1”。然后,小B使用小A公布的公钥,对发过来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得到另外一个“字符串2”。通过比对“字符串1”和“字符串2”的一致性。便可充分证明:小B接受到的小纸条就是小A发出来的小纸条,这张小纸条在中途没有被其他人所篡改;且这张小纸条确实是由小A所编辑。 可以看得出来,加解密的过程几乎是一环套一环,中途任何环节被篡改,结果都是大相径庭。借助这一连串的机制,其实已经能够很好的在公开、匿名、彼此不信任的分布式网络环境中解决数字交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很多问题。这个环节可能确实有点难理解,现在,我需要你停下来,静下心,花上几分钟闭目慢慢回味其中设计精湛的地方。 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以后,我们在这里回答一下前面没有解释清楚的问题,「节点对区块的检验」检验的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就是: 检验区块内的交易记录签名是否准确(是否被篡改) 检验区块内的交易记录输入值是否“有效”(是否使用过) 检验区块内的交易记录输入值的数字之和是否大于等于输出值的数字 … # 重回“区块”和“区块链”的世界 好了,对小纸条和交易记录的研究我们点到为止,其实信息量已经是巨大的了,让我们合上盖子,重回较大实体、继续聊聊“区块”和“区块链”的话题。还记得,咱们在一开始讲到关于区块的特征吗?区块创造后被埋在地下,需要经过节点们马不停蹄的挖采、而且是凭运气的挖采才有可能获得——不仅仅如此,事实上他还有其他很多神奇的地方,比如说: 凭空产生的区块在刚刚创建的时候会形成一股强大的黑洞效应,它会尝试将这段时间全世界产生的所有小纸条(交易记录)统统吸进来;在合上区块盖子之前,同时会在区块内放上一些数字货币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所有的区块在全网范围内都有一个唯一的ID,但它只会在这个区块被节点成功从地下挖出来之后创建。这个ID至少会跟「区块内所有小纸条的集合」、「即将与之相连的上一个区块ID」以及「挖矿节点的运气值」等因素相关。既然前面我们已经简单了解了“Hash()函数”这个东西,这里不妨透露给你:“区块ID = Hash(‘区块内所有小纸条的集合’+’即将与之相连的上一个区块ID’+‘挖矿节点的运气值’+’…’)” ;基于先前掌握的知识,然后你应该知道区块内任意一张小纸条的信息稍微做改动、或者节点挖矿运气好一点坏一点等等,当前区块的ID都会 “ biu~ ”的发生改变。 一个周期内会尽量控制有且仅产生一个区块。值得注意的:产生区块、成功挖出区块、校验区块,他们的时间周期近乎相同。比特币的区块链世界里大概被设定为10分钟,这会通过某种机能尽量控制和稳定,比如说,当大伙挖矿的热情高涨、工作效率提高,区块会被埋在更深更广的地方等。 挖矿,本质是通过与或运算,计算出一个满足规则的随机数,然后通过大量运算去碰撞匹配随机数。这个部分要细讲的话,估计又可以写出两三千字来。我觉得到目前为止,并不影响主轴知识点的讲解,这一块会作为后续知识结构完善重新被撰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Google百度查阅下。 现在,我们终于对“区块”这个概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文章开头讲的故事就可以继续展开来絮叨絮叨: 假如几乎同一时间,「中国上海浦东新区张衡路」上的节点和「美国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节点异口同声喊出来:“我挖到区块了!里面的小纸条都是有效的!奖励归我!”。其他节点也几乎同时参与了对这两个区块的校验,结果发现这俩都没毛病,各节点也开始犯困,因为在他们的视野里他们并不清楚最后哪一个区块应该会被主链接纳。算了!都连在自己区块链尾巴上吧,这时尴尬了,区块链硬生生的被分叉了! 产生分叉 你肯定在想,那还得了,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每个节点的区块以及他们整理维护的小纸条都将变得不一样,这已经严重违背了区块链世界里第一大最基本原则——所有节点共同维护同一份数据。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区块链世界引入了一条新的规则——拥有最多区块的支链将是真正被认可有价值的,较短的支链将会被直接Kill掉。 我们大伙都知道挖矿的过程存在巨大的工作量(如果没有任何难度,把区块扔在人群中,必然同一时间发现区块的节点数量将大大增加,也就会产生无数的支链,通过这个例子,你大概也就能够明白,区块链世界为什么需要设置工作难度了吧),并且在计算机的硅基世界里,不可能出现所谓 “同时” 的概念,哪怕纳秒的差别,那也总是会有先后顺序。所以理论上,“分叉”的这种僵局很快会在下一个区块被挖掘出来(以及校验区块)的时候被打破,实在不行下下个,或者下下下个……总之机制可以让整个分叉的区块链世界迅速稳定下来。 “分叉”这种僵局在确认下一个区块(以及校验小纸条)的时候被打破,从而整个区块链世界迅速稳定下来 就上图而言,所有基于张衡路节点挖矿获得的区块以及后续区块的那条分支被视为有价值,最终会全部保留了下来;其他节点会统一效仿那个拥有更长分支链的节点所做的决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同一时间,较短分支上的区块会立即丢弃,而里面的小纸条也会随之释放出来,被重新标记上“未确认”。 “双花问题”与“51%攻击” 你可能已经开始困惑或者有点兴奋,末尾几个区块的排序在修复过程中,因为时间差肯定会产生一些模棱两可的地方,这往往会给数据安全埋下一颗雷。一个最简单的假设——我记录的一张小纸条很不巧地被归在了一条较短的支链上,这条支链在竞争过程中理所当然输掉了比赛,区块被丢弃、小纸条被无情的贴上“未确认”的标签。在等待下次区块重新确认的过程中,这个时间差内,我,好像、似乎可以做点什么坏事 ԅ(¯﹃¯ԅ) ,就比如说“双花”(双花,花两次,双重支付的意思) 你脑海中也许很快浮过的这样的构想,可不可能通过下面这种方法触发双花问题的产生,从而让我不劳而获: 假设有一个名叫X-Man的坏家伙,他控制了一个计算机节点,这个节点拥有比地球上任何一个节点算力都强大的计算机集群。 首先,X-Man事先创造了一条独立的(不去广而告之)、含有比较多区块的链条。其中一个区块里放着“X-Man转账给X-Man 1000元”的纸条。 接着,X-Man跟张三购买了一部手机,他在小纸条上记录下“X-Man转账给张三1000元”;这条信息被三次确认后(即三个区块被真实挖出、校验和连接),然后,张三把手机给了X-Man。 X-Man拿到手机之后,按下机房的开关,试图将先前已经创造的区块链条连接在自己这个节点区块链的末尾。 大功告成,X-Man拥有了一条更长的区块链条,那些较短、存放着“X-Man转账给张三1000元”的区块链,以及在区块链世界里那则真实转账行为被一同成功销毁。(?) 事实真的如此吗?在这里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too young too simple,区块链世界规则的制定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健全很多,还记得我们之前讲的“区块的ID至少会跟区块内所有小纸条的集合、即将与之相连的上一个区块ID以及挖矿节点的运气值等因素相关”。 在这里,正是因为打算连接到主链的时候,事先准备的链子会意识到马上要连接上的那个区块ID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后面所有区块ID都瞬间。节点不得不重新对后续区块的解锁以及对区块内小纸条的校验。 在区块链的世界,重新计算的行为等同于把自己(节点)置身于同一个起跑线,跟世界上其他所有的节点一同竞争挖矿。你会说,我拥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但是对不起,跟你竞争的对象并不是第五大道、南京西路、香榭丽舍大道上的某一个节点,而是全球所有算力的集合,在这个集合中,你拥有的算力永远都只是一个很小的子集。所以,根据区块链算力民主、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原则,这个构想将永远不会成立。 除非.... 你控制着全球51%的算力,这也就是区块链世界里另外一个著名的概念,叫做“51%攻击”,但这也仅仅是一个理论值,在真实世界里这样的攻击我个人觉得是很难发动起来的,这里面就牵涉到很多经济、哲学甚至政治的因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X-Man为了回滚刚刚发生的一笔交易记录,成功发起了51%攻击,这意味着很快整个区块链系统将会崩盘,因为这次攻击已经严重伤害到人们对这套系统的信任,接着比特币开始暴跌至几乎一文不值;但是这个拥有51%算力的X-Man原本完完全全可以通过挖矿的方式获取更多收益,购买无数的iPhone手机。那他不是脑袋不是坏了还能是啥?对51%攻击话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这篇文章《什么是比特币51%攻击?》。 至此,我觉得区块链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已经全部讲完了(除了挖矿内部实现原理,作为一个遗憾留在这里,有时间会完善掉),相信你已经对它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另外,由于这篇文章采用了适当抽象、类举的叙事方式,中间或多或少有些地方会跟区块链底层严谨的技术实现有出入,欢迎大家来纠错。另外,也是受限于自己知识结构的缺失,这篇文章会随着我对区块链更深入认识后,随时进行修订,最后更新时间可参考该回答下方的时间戳。 参考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https://www.douban.com/note/624421270/ 图说区块链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84306/ 区块链是什么,如何简单易懂地介绍区块链?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90469 什么是比特币51%攻击? http://8btc.com/article-1949-1.html 区块链与新经济:数字货币2.0时代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04497/ 詳解比特幣原理和運行機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4seQcP77H4 区块链是什么:从技术架构到哲学核心 https://v.qq.com/x/page/x0518nuh2z7_0.html 区块链核心算法解析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81206/ 深入理解比特幣的安全性及程式交易安全性與相關的密碼學原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w1Tg3B_oKQ 深度了解区块链——拜占庭将军问题深入探讨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38061
    区块链
    2018年0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