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微软公布新一轮中小初创企业扶持计划
[摘要]截至今年1月,微软创投加速器在30个月中已经完成了五期100家初创公司的孵化。
微软全球高级副总裁贺乐赋
4月1日,落地中国一年后,微软公布了其云服务成绩单:Azure在华增长3.5倍,Office 365增长1.5倍。
不过,这样的成绩仍然难以匹及过去一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增长幅度。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在过去一年中的增长超过了4倍。
为了借助这股增长动力,微软周三公布了一项名叫“凌云”的投资计划。微软称,其将携手北极光等投资机构,在未来6个月内向100家初创及中小企业提供价值一亿元人民币的Azure服务、软件和开发工具。
微软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乐赋在宣布这一计划时,格外强调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对跨国企业的挑战。“如何与中国公司共同创新发展非常重要。”贺乐赋对腾讯科技表示。
据了解,目前由世纪互联运营的Windows Azure云服务已拥有超过50000家客户,其中包括34家地方政府和教育机构用户;Office 365已经拥有超过35000企业用户,其中63%的业务来自于遍布全国的700个合作伙伴。
事实上,这并非是微软第一次为中国创业者提供扶持计划,以带动其产品普及。2008年,微软曾在中国启动了“新创企业扶持计划”,而在微软云Azure落地之后,也曾推出以加速云端创业为目标的“微软创投加速器”。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微软创投加速器在30个月中已经完成了五期100家初创公司的孵化,90%的企业已经获得新一轮融资。微软称,其总估值超过100亿美元。
腾讯科技讯(梁辰)
-
观点
臭皮匠:招聘行业风将停,有几只融资千万的猪会掉下来
本文来源:微信公号:一个臭皮匠(ygcpj021)
招聘行业风将停,有几只融资千万的猪会掉下来
// // //
今天写这篇文章,一是为了回答创投朋友的问题;二是给一个相熟的创业团队,谈谈互联网创业的商业方法论。下面将用我的方法论,判断下招聘行业中各玩家的未来。
臭皮匠先列名单,再用我总结的商业方法论给它们把把脉。
风停时,继续飞的猪:前程无忧、58同城、猎聘网、拉勾网;
风停时,掉下来的猪:周伯通招聘网(拿了2800万)、100offer(拿了2000万)、职场导航(拿了3000万人民币)、猎上网(拿了千万美元)、脉脉(拿了2500万美元),外加一群不知名的小猪;
被点名的同学不要急着站起来啊,你们先听听师(chui)承(niu)于(bi)雕爷的臭皮匠,说得有没有逻辑嘛!
话说早在2014年,做创投的朋友就问我对招聘行业疯狂融资的看法,那时对这个行业进行没关注,就随口敷衍了几句。2015年初,又跟一个做招聘项目的创业团队,聊到这个行业。他们用了一个很荒谬的逻辑来论证这个创业项目:“一个人为了找工作,会在多个网站投递简历,所以做招聘项目是有前途的”。臭皮匠脾气多臭啊,既然一再坚持这样的逻辑,那你们继续讨论吧。我自己喝茶去,神游天外。好了,喝完茶,我们继续聊。
第一个方法论:活用边际效应规律
大家都知道在互联网领域会出现寡头垄断,一个细分行业第一名过的很滋润,第二名艰难度日,第三名及往后基本没活路。瞅下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的财务报表,就知道第二名活得有多蛋疼了;再瞅携程和去哪儿,上帝对他哥俩也一视同仁。
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个现象,但不知道什么原因造成的?当年臭皮匠也不懂啊,花了200万后,才买回来这个答案。答案就是经济学的边际效应规律,在互联网领域整蛊作怪。(不懂啥叫边际效应的同学去翻翻西方经济学)
1) 细分行业的第一名,在获取用户的成本方面,都会得到边际效应规律的奖励。时间越往后,品牌光环越来越强大,口碑传播越来越广泛,获取用户的成本也就越来越低;与之相反,第二名及往后,会被边际效应规律处罚,获取用户的成本会越来越高;
2) 在获得商家方面也是如此;商家投钱是为了赚回更大的回报,他们只会往人流旺的地方集中,有谁看见沃尔玛跑到鄂尔多斯的鬼城开店?
3) 不仅用户和商家,哪怕是员工招聘方面,边际效应规律也会往第一名倾斜;所以才造成第一名滋润,第二名蛋疼,第三名及往后基本没活路,从潘多拉魔盒中放出来的互联网就是这么残酷。
上面言及的创业团队逻辑荒谬,就在于不懂边际效应规律,前期做可能没发现有什么问题,越到后面竞争越是乏力,最后的结局是竞争不下去鸟。
说到这里:臭皮匠抛出一块小砖,引引玉。如果发现一个细分行业里已经有老大和老二,就不要去凑份子了,否则连内裤都输掉。相反,如果发现一个细分蓝海,一个领头羊都没有的时候,那赶紧跑进去,玩命抢第一,抢到了你就等待躺着赚钱的日子到来吧。这是为啥2014年快的和滴滴像疯狗一样拼命撕咬。
看到这,估计有同学骂娘了,“现在哪个行业没有老大啊,我等屌丝还能创业?”,稍安毋躁,臭皮匠既然敢称自己为臭皮匠,把自己放在一个战略规划的位置,没几把刷子,还怎么混啊。下面我将给出一剂互联网创业的生存方法论。
第二个方法论:重新定位行业细分市场
第一个方法论是告诉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小伙伴们,别自己主动寻死。而这个方法论是告诉你如何找到一条生路。臭皮匠还是以案例开道,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1) 猎聘网把自己定位高端人才招聘这一块,拉勾网则定位于互联网从业者,58同城死磕蓝领阶层。看,它们把前程无忧的市场,根据用户属性重新定位出各自细分市场,然后把自己做成了各自细分市场里的招聘老大。根据第一个方法论,它们因而得到了边际效应规律的奖励,正逐步走向各自的成功。
2) 再看看臭皮匠熟悉的电商行业:京东从3C起步,当当从图书起步,它们根据商品品类,重新定位行业细分市场,并夺取了第一,得到了边际效应的奖励,成功从淘宝的魔掌中活了下来。还有最奇葩的唯品会,它干脆从销售模式重新定位行业细分市场,玩起了特卖,最后抢到了头名,也得到了边际效益的祝福。
重新定位行业细分市场,是创业求生的一个方法论,创业时别一上来就定位自己服务全人类,那基本上连在市场上冒个泡的机会都没有。另外,这个方法论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重新定位的行业细分市场必须足够大,记得以前电商里面有个专门卖胸罩的网站,现在都不知死在哪个旮旯里了。而聚美优品把自己定位在化妆品特卖这个足够大的细分市场,才抢到了一个上市名额。假如猎聘网把自己定位在互联网高端人才招聘,估计早死了。拉勾网如果把自己定位在程序员招聘,迟早被别人灭掉。掉下来的几只猪,在行业细分市场上,都没选好!
第三个方法论:守好自己的行业边界
重新定位好一个行业细分市场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守好自己的行业边界。判断的方法是看行业中的其他大玩家能不能踏入进来。臭皮匠再抛出小砖头——给大家参考的案例。
1) 猎聘网的模式是跟猎头合作,服务高端人群,前程无忧踏入不进来;它要想进来,产品模式、运营模式和收入模式都要改变,巨变程度不亚于从新开始;所以猎聘网能守好自己的行业边界,把前程无忧这个招聘大鳄堵在门外。
2) 拉勾网三天两头搞活动,跟互联网人high的不行,这种模式正好迎合了这个行业从业者的心理。前程无忧要这样搞,估计要把传统行业的HR吓疯了。所以啊,拉勾网也勉强守住了自己的边界。
3) 再给个,看微信和陌陌,一个是熟人社交,一个是陌生人社交;微信要想进入陌陌的地盘,产品体系要改,运营体系要改,伤筋动骨,实在是下不了手啊。
看明白了吧,各位,想要守好自己的边界,关键在于,你打造的是一套商业模式,而不是一个功能的。如此,行业大鳄要想抄袭,就要把它自己原来的商业模式否定掉。
好了,今天先抛出三个方法论,大家拿着三个方法论的尺子去衡量下:前程无忧、58招聘、猎聘网、拉勾网即使风停了,是不是也不会掉下来摔死啊。它们都成了各自细分市场的第一名,边际效益规律会给它们加持生命力。
而周伯通招聘网,实际钻进了拉勾网的边界,会被处罚的。移动互联网人群和互联网人群真有区别吗?运营模式有区别吗?唯一区别的一些小功能,技术上大家都是很容易实现的。
100offer,也是这样。程序员嘛,强的跑猎聘去了,弱些的拉勾网在抢,100offer的这种拍卖功能,拉勾网要上线了,技术很容易实现,运营模式也不需要改变。
猎上网,打算跟猎聘网火并啊,不知道边际效应规律吗?
脉脉,做职场社交+招聘,往招聘走一步,就是前程无忧的地盘,往社交走一步,腾讯的陆海空三军在等着你呢?
职场导航,亲啊,你闯进了大鳄的地盘啦,你这个小功能前程无忧很容易抄袭的。
明白了吧,招聘行业风停止的时候,几个融资过千万的大猪还有一帮不知名的小猪,将会摔的鼻青脸肿,当年电商特卖行业的历史将在这个行业重现。说到这,我特么想吐槽做创投的一些人,只知道看风口,商业方法论都没弄懂。真不知道这些人是钱多人傻,还是看中人家胸大敢说(后半句受教于春水堂的春叔,哈哈)。
最后提醒下,即将掉下来的猪们,按臭皮匠的分析,其实你们还有一个机会。在第二个方法论中,定位行业细分市场时,可以找反面。比如:前程无忧的反面是58招聘、猎聘这样的细分玩家;而58招聘的反面是猎聘这样的高端玩家。拉勾呢?拉勾反面的位置还没人在占啊。谁找了这个位置,找出了切入点,然后站稳这个位置,可是具备10亿的估值啊!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
观点
Android 版 Gmail 大更新,让你集中管理所有邮件
即使在 Android 版 Gmail 应用程序没有支持第三方邮件帐户之前,小编在同一个应用程序中也有加入几个不同的 Gmail。每当要在上面寻找电邮可是灾难了,因为不确定寄到哪个帐户的话就要到每一个收件匣中查看。而在新版的 Android 版 Gmail 中则终于加入了All Inboxs(全部收件匣)的功能,让所有帐户的邮件都集中一处显示(包括第三方帐户),而且回覆时也会自动以收件的帐户寄出(这是当然的吧)。
在应用程式中,也终于支援让第三方账号(Yahoo、Outlook 或其他使用 IMAP/POP3 的电邮账户)都可以把邮件内容显示为讨论串,让多次往返的电邮不会冗长地包含着前一封邮件的內容,对话会变得更简洁。另外,自动填写、更大的附件预览和一键下载至 Google Drive 的功能也有在这次更新中加入。看到如此丰富的更新,大家会不会继续使用第三方应用程式?还是已经转用了 Gmail 呢?
-
观点
潘欣谈:在线教育的三个阶段
本文来自潘欣,新东方在线副总裁。
如果说2013年开始资本越来越多的进入在线教育领域算是资本推动的第一阶段的话,那么近期的跟谁学5000万、猿题库6000万和一起作业1亿美元的三笔大额融资可以说在线教育领域的资本推动进入了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资本是撒胡椒面式的,广撒网,下小注;
第二阶段资本则开始锁定“准寡头”,下重注了。
当然,目前还只是准寡头,拿到了巨额投资不等于就一定能成为最终的胜者。相信,今年还会继续有拿到大钱的在线教育企业。
教育培训行业其实一直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互联网或许给了教育培训行业一个培育寡头的的可能性,但目前也还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如果拿了大钱的这些公司最终还是只做成了一个线上的新东方或学而思的话,其实真就失去了互联网赋予教育的想象力。这些巨额的投资或许不会亏本,但也没什么太大的升值空间了。所以,这些巨额资本赌的一定是在线教育的“垄断”,哪怕是在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垄断,比如市场无比巨大的K12。
其实,在线教育和资本的关系同电商、团购、社交之类的和资本的关系并无二致。这不是教育培训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而是资本的特质所决定的。有些差别的其实倒是教育的被资本催熟的速度没其他行业那么快罢了。
估计再有1、2年的时间,等在线教育各种免费、各种补贴都把用户攒得差不多的时候,等在线教育该烧的各种钱烧的差不多的时候,等各种模式都相对清晰的时候,就将资本推动的第三阶段了。
哦,对不起,你肯定想错了,我说的第三阶段不是IPO,而是进入BAT战略资本的收割阶段。现在BAT虽然也都在布局在线教育,不过还都处在试探和摸索的阶段,还没有真正的开始出重拳。看看现在BAT对其他行业的资本投入,那应该就是在线教育的明天了……
-
观点
拥抱SPOC 强化在线学习的互动性
// // -1 && url=='http://www.chinahrd.net/') {
location = 'http://m.chinahrd.net/';
break;
}
//普通文章跳手机版内容页
if(userAgent.indexOf(n) > -1 && (cmstype == 1 || cmstype == 2)){
if(url.indexOf('/about/') > -1){//如果url是关于我们的不跳
break;
}
var str = url.substr(url.indexOf("article/")+8,10);
time=str.replace("-","/");
var timestamp = ((new Date(time)).getTime())/1000;
//console.log(timestamp);
location = 'http://m.chinahrd.net/show.html#/'+timestamp+'/'+cmsArticleId;
break;
}
}
}();
document.write('');
// ]]>
传统的e-Learning是直接的在线学习,学员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学习和评估。它通常被封闭在企业内网中,和外界互联网的交互程度并不高,且大部分e-Learning平台的内容由各讲师自行决定,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战性,学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新近,迅速风靡全球的MOOC存在两点问题:一是开放性,一门课程最多可以有几十万人学习,很难形成有效交流与互动;二是内容,MOOC的大部分资源都来自于高校,对于急需补充知识的人来说是合适的,但对于企业端需要补充专业技能、实操工具而言,便不太可行。相比之下,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建立在MOCC的基础之上,能够系统规划和设计内容,通过翻转教学的模式来实现教学,注重成果和互动(见图表1)。
SPOC运营的四大关键点
SPOC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中国才刚刚开始。想要做好SPOC必须掌握如下要点。
基于岗位关键任务的系统课程规划与开发
没有好的课程设计和开发,就无法保证培训的有效实施与效果。相比MOOC课程的开放与多元,SPOC课程则更聚焦在其一类岗位技能的提升上。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目标岗位的专业等级标准进行梳理,明确关键行为标准、核心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要求,设计岗位知识技能操作和学习路径,并以此进行系统课程规划。同时,课程之间既要讲究系统性,又要讲求逻辑性。
在课程开发上,SPOC课程一方面要保证知识的有效传承,另一方面是对关键技能进行细化描述,因此,需要对岗位的成功经验进行系统的萃取和提炼,并将之流程化、工具化、模板化。课程内容更强调“怎么做”,而且对基于线上的学习互动进行精细设计,包括作业任务书、工具模板等内容。
精细课程录制与制作
在线课程形式可以有多种,从PPT到语音+PPT,再到今天大量的高清视频课件,每一种都有对应的市场和观众。但无论哪种形式,在内容制作上都不能马虎,例如,PPT既要确保逻辑清晰、美化到位,又要保证逻辑的通顺和内容的可操作性;讲师视频既要高清,又要保证高质量的呈现技巧,需要专业的剪辑和制作。
视频录制结束后,在剪辑上线前,还需要对课程进行描述,设计课程展示界面,描述关键词,制作课程介绍,设计作业任务书,明确课程模板,并设计翻转教学流程。
调整在线学习与练习的比例
传统的e-Learning学习中,听视频占整个课程的80%,甚至更多;而在SPOC时代,听视频仅占整体学习的30——40%,更多是做练习。通过提前预设的课程作业,要求学员完成相关的作业内容,提交到SPOC平台上,由辅导员进行指导,学院根据辅导员提交的修订意见进行初次作业的修订。
翻转教学实施与学习效果评估
SPOC最大的特点就是翻转教学的实施,它不一定是由资深的讲师进行,经过训练的助教也可完成。在翻转课堂上,助教引导学员对某个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就结果达成一致。而整体的教学过程既可以通过现场交流方式,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实现交互式交流。
在SPOC系统中,学员的考评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自测,在学员学习前进行;第二部分为知识测评,在学员学习课程并参加翻转教学后进行;第三部分为认证评审,学员按照认证要求,在线提交完成的作业,由专业的评审团队进行在线评审,通过评审后,方可获得证书。
企业大学构建SPOC的四大要点
对于大多数企业大学而言,国企面临着有关培训费用标准的控制,私企面临着大量的差旅费增加,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运营好企业的SPOC系统,企业大学构建SPOC平台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接入开放式平台
如今,封闭式e-Learning平台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员工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在购买在线学习平台时,企业要考虑到平台所带来的课程数量和质量,同时还需要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
内外部课程资源整合
过去,很多公司都购买了基于e-Learning的成套课程,希望能提升员工的能力水平,但事实上,课程的点击率很低,系统形同虚设。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课程与公司岗位的匹配性较差,员工听了很难“解渴”。听课是被动的,公司有学分要求,而不是基于个人的业务提升需要进行的主动学习。
从内容匹配上看,企业大学要做到两点:一是找到基于持续开发升级的外部课程资源,二是提升内部课程规划、开发的能力,自行制作各类线上课程,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实施。
聚焦核心岗位
企业大学运营SPOC学院时,还需要专注聚焦于某个核心岗位。如果聚焦面铺得过广,每一个都浅尝辄止,时间久了,业务部门主管对培训的重视和投入力度会逐渐下降。聚焦核心岗位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集中有限的力量突破,集中培训实施、建立样板之后再普及。
构建教练团队和翻转教学机制
培训的目的是让学员“学会”,因此在提供系统课程之外,企业大学还需要构建自己的教练团队。有条件的公司建议采取专职,根据公司业务计划来设计教学计划,有序地实施翻转教学,强调学员自主学习,构建学习氛围。
(来源:培训杂志 文/ 刘建华)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
观点
100教育发布一年,称已覆盖10%留学领域学生,将进军职业教育及K12市场
去年,那个以娱乐见长的YY说要进军在线教育,推出了“100教育”的子品牌、而一年后,YY看上去已经在在线教育上摸到了一些门道,除了原来进军的出国语言培训领域以外,今年还会往职业教育以及K12两个领域拓展。
今天,100教育进行了一场线上发布会,总结了一下过去一年的成长状况以及未来规划,我们将发布会内容梳理如下:
100教育一年来的发展情况:
1、自去年2月25日100教育发布以来,推出了免费的雅思、托福强化班产品,1一年中共培训学生43397人(覆盖留学领域10%学生),预计为学生节省了培训费1亿元。
2、此外,100教育目前已经可以支持Windows、MacOS、安卓、iOS、智能电视等各种平台,开发了针对课前、课中、课后的相关产品,在技术产品上完成了布局。
3、与此同时,去年下半年100教育还先后收购了在线出国英语培训的郑仁强团队,以及在在线职业教育领域耕耘多年的环球网校,为平台本身的教育内容部分做了增强。
进入2015年,100教育对业务架构重新进行了战略规划——将继续主打“免费”,推进雅思和托福免费强化班,并将很快会推出会计师免费强化班,以及进军K12领域。除此之外,100教育还正在开发智能化个性化学习(这个在文章后面会有介绍)。
对于雅思和托福免费强化班,2015年对100教育将会做如下改进和调整:
1、打好基础的课程定位。改版后的100教育免费强化班将主要是这样一个定——让入门学员,也就是对雅思、托福还一无所知的学员通过上这个课程对考试有一个大致的认知和了解,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为基础不好的学员打下坚实的备考基础。很多传统机构的收费强化班都宣称上完就可以去考试了,但其实几乎所有上过的人如果直接就去考试会考的很差。原因很简单,知识的获得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基础没打好就盲目开始学习做题技巧、机经预测去考试就会导致“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恶果,学了个样子但没练出能力。
2、无缝对接的课程内容。在改版后的100教育免费强化班里,将专攻词汇、语法、长难句、发音、听力读题、阅读定位、口语结构、写作素材等基础性内容。强化班授课内容会和之后的封闭班或一对一课程无缝衔接。比如在强化班讲授的阅读词汇其实就取材于之后封闭班或一对一课程的必讲真题,这些词汇都是经过长期大量的学员调查和大数据统计而总结出的各种分数段学员必须掌握、而且近期考试最容易出现的高频考点词和高频难词。
3.个性化效果至上的授课方式。之前的强化班主要是网络直播的单一上课方式,其实和线下大班差不多。 改版后的强化班将采取翻转课堂的模式,结合直播、录播、在线练习、在线作业评改、在线分组答疑等授课手段,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效果。学员先在直播环节接受规划指导,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之前直播环节的指导在录播环节学习知识点切片,然后通过在线练习和作业确认学习效果,最后在分组答疑环节解决个性化问题。每一位学员在上完一期班后,还会收到一个完整详细的报告, 包含其在强化班学习的所有轨迹记录、测评分析,存在问题以及给他制定的个性化备考建议。
那么,什么是封闭班和一对一课程核心的个性化学习系统呢?
据100教育留学负责人郑仁强介绍,简单来说,个性化学习系统就是通过直播、录播、作业等环节设置的各种问题测试结果,为不同情况的学员推荐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比如,一个想一个月内从5分到6分的学员被推荐做的真题同一个想3个月从6分到7.5分的学员是截然不同的,一个近期打算考试的学员同3个月后考试的学员要重点学习的知识点也是不同的。一个学员被推荐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备考计划会随着考试趋势的变化、学员个体的基础、目标分数、备考时间、甚至学员的性格和学习习惯而改变。
个性化学习系统是基于这些变量的大数据分析而研发的。就像下双陆棋一样,因为学生对每道测试题或知识点的反应不同,每个人前进的路线也就相应发生变化。有的人可能需要停留在第一个阶段很久然后一点点拾级而上,有的人则可能直接跨过前3个阶段到第4个阶段。
目前,100教育正在研发这套系统中,面市时间未定。
而收购环球网校之后,100教育会推出职教领域的免费产品----会计师免费强化班,覆盖会计从业、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全系列课程,涉及导学、基础讲解、考点强化、考前串讲等精选内容。
除此之外,100教育负责人刘豫军还表示,K12模块正在紧张研发中,随时可能上线。
来源:36氪 作者:苑伶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
观点
SaaS的春天,新时代来了!
浓缩观点
硬盘价格的持续下降,导致了磁带这个存储介质退出历史舞台;智能机价格的下降,导致了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十年后云平台价格的下降,为SaaS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此外,创业潮、企业级软件市场、固有的行业进入壁垒都将有助于SaaS的复兴。
第一次听说“云”的时候还是出自几年前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一名互联网公司技术人员之口。当然,云计算的概念要比这早得多,云计算最早出自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之口,当时是2006年。
但是,直到2010年,云计算依然充满质疑,我们能看到的云计算似乎只存在于IBM、微软、亚马逊、惠普等巨头们的公关文章中,真正能够落地的并不多,甚至很多人要去理解云计算的时候,还需要分“广义”和“狭义”,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我们真正能够触碰到云计算的时候,还是在SaaS这个概念出现以后。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虽然SaaS是云计算其中的一层应用,但是SaaS的概念曾经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存在了若干时间。
到了2013年作为云计算三种不同业务的IaaS、PaaS、SaaS,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势,IaaS(基础构架即服务,典型代表阿里云)的收入还是占据大头,而PaaS(平台即服务,典型代表Force和GoogleAppEngine)陷入了定位不明确的困境,SaaS(软件即服务,典型代表salesforce.com、多备份)则正处于起步阶段。
还好,SaaS的这个起步阶段即将结束!
2013年年底,亚马逊正式宣布公有云服务AWS(AmazonWebService)通过与宽带资本旗下云基地的战略合作在中国的落地,这件事最大的意义是拉开了各云平台之间打响的价格战。所有商业的改革,价格一定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这是就像互联网的摩尔定律说指出的那样。
硬盘价格的持续下降,导致了磁带这个存储介质退出历史舞台,变革了存储方式;智能机价格的下降,导致了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十年后云平台价格的下降,为SaaS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以云端数据备份提供商多备份为例,其1G数据云端的成本仅为0.5元人民币。
此外,创业潮、企业级软件市场、固有的行业进入壁垒都将有助于SaaS的复兴。
1、企业级市场的回暖
企业级市场的回暖首先要感谢这一波来得比80年代那一次还要凶猛的创业潮,创业似乎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在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创业将成为一种常态,这些创业公司为SaaS企业提供了最好的收割机会。
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显示,2014年3月—12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146.69万户,注册资本(金)18.53万亿元。其中,企业323.51万户,同比增长48.76%,注册资本(金)17.07万亿元,同比增长97.09%,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06万户。
此外,在O2O大热的当下,垂直细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作为服务型的SaaS企业提供了更快、更准确的切入点,纺织、美容美发、建筑等行业SaaS做得风生水起,更个行业间SaaS基于API的合作也越发的紧密和简单。
2、企业级软件应用需求的形成
在国内,作为SaaS产业基础生态的云计算产业已经基本搭建完成,而在大数据,互联网+的概念推动下,企业级软件市场的形成。未来,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将有SaaS的身影,从销售自动化方向的CRM、数据管理的云端服务、简洁的商业流程管理、客服系统等。
另一方面,企业软件正在经历一场全新的变革:软件可以租用,可以按需购买,而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软件不在需要下载,以往的客户端需要解决的事情,一个页面就可以搞定,越来越多的用户和SaaS服务商都在强调安全的问题。软件定义一切,而SaaS定义软件。
3、进入壁垒
其实很好理解,有云就要有服务器,有服务器就要有备案、监管等。SaaS业务无论自是自建服务器还是使用公有云平台,都需要IDC托管服务,对这一块国家有明确的政策监管,国外企业要想在中国境内从事类电信服务,必须要在国内有商业存在,且占股不得超过51%。
所以才会有微软+世纪互联、SAP+中国电信、亚马逊+中云、IBM+首都在线这种奇葩的组合。这事儿知道就可以了,不再细说了。
去年年末,Oracle尴尬的宣称自己是全球第二大SaaS公司,而第一名,正是其一首培养出的竞争对手:Salesforce.com,虽然后者已经早已超出了SaaS的范围,但是SaaS界却任然有他的传说。
Salesforce.com目前的市值超过400亿,相当于Oracle的1/4,年收入50亿,我说的可是美元!SaaS的成功已经获得了巨头们的关注,相信未来,国内一定出现Salesforce.com一样SaaS不再是梦想,耐得住寂寞的SaaS创业者们,收割的时代即将到来。
来源:钛媒体 作者:又木呈禾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
观点
中国企业软件市场新一轮革命,如何浴火重生
传统ISV和SI在企业移动化和企业互联网化的大环境下异常焦虑,现有的B/S架构产品移动化的过程缓慢且充满失败风险,创新的产品又不得其法而迟迟无法商业化。
行业变化更是眼花缭乱,当正在艰难的组建iOS与Android的开发团队准备开发App的时候,微信又扰乱了向移动转型的步伐,盲目的重复投入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项目延期甚至失败……
中国企业软件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这种惨痛失败的戏码、这一幕幕在不同的传统公司不停的重复上演。
传统ISV和SI失败的三个原因
1、移动开发团队组建步履维艰
想做移动App开发,传统ISV或SI面临团队重组的压力,因为既有团队的知识水平和项目管理方式与App的开发需求格格不入。传统软件和企业信息化系统90%以上以B/S架构为基础,现有团队的知识结构以Java、PHP和HTML5等传统网页技术为主,不具备App开发的能力,转型成本巨大。
而重新组建做App开发的iOS与Android工程团队存在“人难招”和“成本高”的问题!更何况移动App分平台开发的特性对开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差的情况是这些企业勉强组建的移动开发团队刚运作起来,稍有经验的团队成员面对各种互联网公司的诱惑而纷纷跳槽,因为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文化以及待遇都更具吸引力。
缺人-缺能在移动转型中干出成绩的人,成了令大中小ISV和SI管理者头疼的头等大事。如何让既有团队吐故纳新,逐步“能做”直至“做好”移动转型是传统企业软件领域平滑转型的关键。裹足不前或者大破大立都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2、Web时代的成功经验是移动时代的负资产
面向移动时代很多新组建的垂直领域软件公司并没有老的B/S架构的束缚,但是通常这些公司的核心团队成员还是以传统ISV和SI时代的骨干为基础,这些人有经验、懂市场,在创新的企业移动化和互联网化方向上想一展身手。但是很多时候B/S架构时代经验成了负担、甚至负资产。
HTML5的兴起给了一些传统ISV团队做移动的能力,刚好也可以复用一些B/S架构的经验,但是正是经验害了这些创新业务。众多的企业软件公司在移动创新实践上,先基于HTML5开发个手机网站,然后外面加一个native的App外壳,实际上等于写了一个简单的浏览器再把基于Web的手机网站嵌套在里面。
尽管这种延续传统Web时代经验的做法带来了业务更新的便利性,但是与此同时彻底牺牲了移动背景下的“优质用户体验”“丰富的设备功能”“高效的通讯能力”等等SOLOMO(Social Local Mobile)相关特性。Web套壳的App,永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APP更谈不上创新的移动App。
目前国内融资顺利的数个SaaS领域创新公司无不是在创新上充足的发挥了移动特性,而不是简单的新瓶装旧酒,包装概念假装做业务。
所以经验是把双刃剑,能够延续价值同时也抹杀着创新能力。传统ISV在移动转型上这种表现尤为突出,经验特别是技术经验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移动创新的负资产。
3、“搬家式”的移动化思路是彻底的错误
新一轮的企业软件领域革命是以“云+端”架构为技术基础的,而业务革新以“O2O”为最突出的代表。“创新”贯穿着企业互联网化的整个脉络,有很多企业在移动化的过程中做了一些创新,但是企业移动化只是企业互联网化的一个中间状态,绝对不能当成最终目的。
比如我们不能说“屈臣氏做了App,就算在O2O的大环境下完成了向互联网过度,如果不做模式创新和彻底的互联网化改造,做了App的屈臣氏还是我们熟悉的商场中的那个屈臣氏。”
对于传统的企业软件领域更是如此,固有PC端的软件不能因为可以在移动端使用就说搬家式的移动化就是企业互联网化创新的全部,反而这种饮鸩止渴式的做法会影响真正的创新。
纵观今天互联网的格局(因为移动已经成为互联网接下来10年最重要的载体,因此不再区分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过去10年曾经风光的网站被大量的留在PC时代,例如人人、豆瓣甚至QQ、新浪和网易,取而代之的是陌陌、微信、Zarker、我叫MT等等移动创新业务。
因此无论是我们今天说的狭义的互联网抑或是企业软件或传统企业,真正互联网化的未来就是基于创新的技术、产品以及创新的模式,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而“搬家式”的移动化思路,很多人很多企业还是盲目跟风,没有分清楚业务未来的发展需要的到底是“企业移动化”还是“企业互联网化”,本质上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中国企业软件领域的互联网化革命到达爆发点
“去IOE”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软件领域公认的趋势,逐渐变成潮流。但“去IOE”只是一种表现,根源来自“企业互联网化”变革的需求。企业互联网化,不仅需要“互联网的思路”、“互联网的人才”,更需要“互联网的技术”。
而互联网公司是很少使用或者几乎不用IOE这种高度集成化的技术产品的。同样,传统企业软件市场,向互联网迈进的过程中,必须拥抱互联网的技术,这就加速了“去IOE”的步伐。
传统的ISV和SI接下来面临的转型困境不是一时的,而是“非生即死”的转折。企业互联网化过程中对“云+端”“云端一体”的迫切需求,让传统ISV和SI不知所措。
如果传统ISV以及SI不能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尽快掌握移动开发的能力,那么剩下的价值就只是维护好既有B/S架构的企业软件产品,保障客户既有业务的安全。而服务企业互联网化变革,打开新市场的机会则留给了众多后来者和有创新能力的互联网公司。
但是这一阶段也出现了一批帮助传统ISV和SI向互联网领域转型的公司,赋予他们服务企业互联网化市场的能力,例如像SDN领域的云杉科技这种销售云平台产品的公司,帮助传统IDC从主机转向云服务市场。
再比如众多的B2D面向开发者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如个推、七牛、云之讯、ping++等,将某个领域核心的互联网能力以服务的形式开放,帮助简化企业互联网App的开发难度。还有像APICloud云端一体的移动应用平台,赋予众多掌握网页技能的工程师快速开发高品质App的能力,让传统ISV和SI顺利实现技术和业务转型。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哪怕是在中国。
在国外,企业软件市场的变革更是彻底,虽然前不久疯传的Oracle以440亿美金收购Salesforce是个谣传,但是从侧面都能体会传统ISV和SI对企业互联网化变革的寒意,云服务的率先崛起带动了一大批创新型公司快速杀入企业互联网化市场,成就了众多创业者。
而国内,这一趋势刚刚引爆,接下来市场看到的将是“大量的死亡和大量的新生”。
那你,传统ISV和SI的朋友,你会是重生的那一个么?
(本文系作者@Sean.liu 出处:钛媒体 文章链接:http://www.tmtpost.com/218633.html)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
观点
【奶兄微点评】2015年3月招聘第三方动态
HRTechChina编者注:此文作者为奶兄,授权HRTechChina发表。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公众号,单位如需转载,请备注作者以及出处。如对HRTech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作品以及资讯,也欢迎大家投稿至tougao@hrtechchina.com
温馨提示:此文比较长,共10000+文字,作者共搜集罗列,点评了20家招聘的第三方最新动态。
【前言】
3月25日奶兄受猎聘网邀请到厦门做了一场“招聘配置与大数据”的分享,现场有来自福州、厦门、泉州等地的280+HR参与。
【正文】
以下内容是奶兄为大家搜集罗列的关于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本期将为你带来萝卜兔、前程无忧、哪上班、金柚网、100offer、QQ邮箱、乐职网、美差招聘、职有我、秒聘网、财融圈、人荐人爱(好多工)、近多多、找座儿、北森、小猎头网、优渡人才、猿圈、51猎头、BigCard等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与奶兄微点评。微点评仅仅代表奶兄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指正纰漏与拍砖。
3月份的动态的关键词是上线、新品发布、融资
萝卜兔3月5日上线;QQ邮箱推出简历功能;产品经理求职招聘平台秒聘网上线;财务金融精英职业发展与综合服务平台财融圈上线;人荐人爱(好多工)上线;近多多上线;找座儿3月17日上线;北森ATS智能推荐功能上线;小猎头网3月18日上线; BigCard项目上线;
2月28日金柚网在杭州举办新品发布会;
100offer获得2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乐职网获得联想之星1100万人民币A轮融资;美差招聘获得天使投资200万人民币;职有我获得种子轮150万投资;51猎头获得数百万美金A轮融资;
一、【萝卜兔】
帮助猎头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萝卜兔3月5日上线。萝卜兔提供海量高质量的简历库+自动化收集人才意向的工具,再结合精准的搜索和推荐算法,让猎头找人的效率成倍增加;这一切还是免费;初期会以北京市的程序员市场作为切入点。未来萝卜兔想成为猎头界的淘宝,H(猎头)B(企业)C(人才)的交易平台。体验地址lbtoo.com。
【奶兄微点评:萝卜兔应该是介于猎聘网(HBC)和猎上网(HB)之间的交易平台,而且做的更加垂直,专注程序猿市场;奶兄在思考是不是未来猎聘网也会遇到强劲的对手,因为类似萝卜兔这样子的平台就是一个重度垂直的IT互联网类的“猎聘网”。八卦了下萝卜兔的CEO杨二宝,哈工大本科东北大硕士,毕业去了百度,之后在阿里做技术总监(淘宝资深搜索引擎技术专家),2014年5月份出来创业。】
二、【前程无忧】
前程无忧在3月6日公布几件大事:
1、高端人才猎头网站正式上线(www.51jingying.com),“汇聚专业猎头,面向精英人才”可以按公司和部门标准地板挖人才,猎头可以通过积分获取信息,pc和移动端私信互通。
2、2015年应届生求职网www.yingjiesheng.com将成为前程无忧全资子公司,成为前程无忧校园业务的重要一部分。
3、全面注资并控股测评公司智鼎优源和北京智鼎公司www.zhidong.com.cn。该公司在国内金融行业和政府相关项目处于决定领先地位。将有效推动咨询业务和校园招聘业务的发展。
4、前程无忧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1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报。报告显示,前程无忧第四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5.286亿元(约合8520万美元),同比增长11.9%;净利润为人民币8130万元(约合1310万美元),同比下滑48%。
具体细节详见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6054
【奶兄微点评:奶兄在前几期动态当中已经爆料51精英网的打造以及前程无忧收购应届生求职网,前程无忧最近动作挺多,收购应届生求职网和智鼎是为了弥补在校园招聘上面的短板;收购智鼎是为了弥补在测评上面的短板。
奶兄大胆的猜测前程无忧应该还会收购一家背景调查公司,对库中的有价值的简历进行职业技能以及简历信息的背景调查工作,这样子的简历打上特有标签,可以提升简历的价格,从简历的角度建立信用体系,当然这个工作量非常的庞大;前程无忧应该还会收购某几家垂直类的招聘网站,这样子既有综合又有深度垂直的招聘网站。】
三、【哪上班】
福布斯中文版发布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30 Under 30)。定位IT职位招聘服务网站的哪上班创始人/CEO韩冰上榜。
四、【金柚网】
2015年2月28日金柚网在杭州首次举办了新产品发布会,隆重推出了专为中国中小企业定制的金柚网V2.0公测版。作为100%在线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金柚网专注于服务中小企业,为其提供人才招聘、入职管理、社保管理、培训提升、福利采购、社区交流等一站式人力资源在线管理服务。
亮点1: SAAS+云计算平台,确保访问便捷、数据安全
金柚网采用的是阿里云计算+SaaS模式,以确保信息的安全存储、智能化管理和便捷的访问。SaaS模式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在业内叫法是软件运营,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模式,代表着未来管理软件的最新趋势。金柚网以SaaS模式提供服务,可以让中小企业不再受困于局域网和办公电脑的限制,随时随地通过统一入口享受在线管理服务。
亮点2:裸价社保,触动行业神经
社保管理是金柚网的核心业务,金柚网前期花了四年时间用 B2B+O2O 模式构筑了进入壁垒,将社保拆解成104个动作,包含社保公积金手续办理、缴纳、生育津贴、工伤认定申报、医保报销等二十余项内容,并建立了自己的服务团队与标准体系,V2.0版本发布期同时推出了仅9.9 元/月/人的社保服务价,引起业界一片哗然。
亮点3:会员制服务,享受100%在线人力资源应用管理服务
金柚网V2.0主要分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金柚小蜜”、“金柚淘淘”和“金柚聊聊”。“金柚小蜜”提供招聘管理、入职管理、合同管理、假期管理等在线管理应用服务;“金柚淘淘”是集福利采购、在线发放、员工自选于一体的福利商城,金柚聊聊则为HR从业者、爱好者提供一个的交流分享的平台。三大业务板块构筑的100%在线人力资源服务,让HR的日常工作更加高效,以此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更有价值的员工关系管理、人性化管理、人力增值管理,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企业招、用、育、留人难问题。
五、【100offer】
100offer获得2000 万人民币 A 轮融资,投资方暂未透露。100offer创始人贾智凡介绍,本轮融资的资金将用于产品效率的提升、顾问团队的完善和营销推广。
100offer 用“拍卖”的方式做程序员招聘,经过人工筛选的程序员被展示给公司 HR, HR 给心意的候选人开除薪资待遇条件。程序员可以看到所有出价公司开出的薪水、岗位安排,选择一键拒绝或者同意面试。有“面容姣好、声音甜美”的客服负责对接,面试由 Uber 或者一号专车接送。
近期他们上线了 Html 5 版本,让求职者可以随时通过移动端同意或拒绝面试邀约;程序员可以看到哪些企业查看了自己的简历,拍卖结束或企业被拒绝后,也允许求职者发起与企业的沟通;将面试邀约状态分为待答复、协商中、已拒绝等多个阶段,改善企业端体验。
这种“程序员至上”的模式容易吸引程序员“投个简历试试看”,累计的资料会衍生出更多的想象空间。100offer 已经开始探索,他们会组建一个类似猎头的顾问的团队,服务内容包括帮候选人谈 offer、职业咨询、对公司的深入调查等。
人才竞拍类的招聘平台,除了 100offer,还有北京的jobdeer、上海的yesoffer、另外还有深圳的实力拍,国外也有诸如InstaHyre等。
具体报道见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6102
六、【QQ邮箱】
QQ邮箱推出简历功能:QQ邮箱简历准备了三套简约精美的简历模板,也可以直接导入现有简历,QQ邮箱可以进行智能解析简历内容;同时发送简历时将自动生成PDF简历附件。
【奶兄微点评:简单的体验了下QQ邮箱的简历功能,有三种简历风格可以供选择,简历模块有基本资料、个人照片、教育经历、求职意向、工作经历、项目经历、校内经历、获奖情况、专业技能、自我评价等,还可以自定义模块和上传作品;导入简历这块目前解析的只能呵呵,写好的简历可以导出DOC和PDF两种格式,简历制作好了可以生成链接随意传播。
奶兄觉得QQ邮箱的简历功能如果做的专业,将会冲击乔布简历、敲墙简历、人人猎头的云简历。奶兄给他们的团队发了邮件表达了我的一些想法,拭目以待他们做出反馈。】
七、【乐职网】
乐职创始人任沿海3月15日宣布,已获得11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联想之星领投。乐职采用的模式是互联网+直营猎头,通过招聘全过程的标准化和互联网化,大幅度降低成本,猎头费仅年薪的4%(相当于传统猎头的1/5)。
【奶兄微点评:奶兄在乐职网拿到融资前几天和老任电话沟通过,老任也反思了他之前给我讲的千人计划实现起来的困难与难度,通过不断的思考与探索,越来越清晰乐职网微猎头要走的路子,乐职网微猎头目前在北京和上海都有布局;很有意思的是在上海老任挖了一个被我视为很具招聘天赋的HR,我第一时间也和这位HR沟通联系了,也鼓励她勇敢的走出这一步,她也去乐职网合肥总部进行了考察,给我的反馈是wonderful。
奶兄讲这个事情的用意在于提醒招聘第三方同样也要有自己的人才梯队,要不断创新,才能发展壮大,别以为拿了几千万风投,整几个BAT牛人就能成事。】
八、【美差招聘】
美差招聘获得2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投资方为滴滴打车天使投资人王刚。美差招聘专注为5000万中国服务业从业者提供1对1服务。创始人为原中华英才网高管、快推创始人谢光华。
“美差”目前主要为如星巴克、85度C、味千拉面、优衣库等全球知名连锁品牌招聘优秀的服务人员。在传统招聘网站因为信息可以随便发,所以有很多虚假、骗子信息,给个人求职者带来很大的困扰甚至伤害。基于此,美差提倡1对1的专人服务模式,向个人求职者免费推荐好工作。在美差上,所有职位都来自美差战略合作伙伴,这些企业均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连锁品牌,从而确保了每家门店都具备良好的工作环境、员工福利及成长空间,欠薪扣薪企业一律拉入黑名单。
九、【职有我】
职有我创始人刘占禹宣布获得种子轮150万元投资。公司为大学生提供求职服务、为企业提供招聘、品牌宣传、落地方案等服务。
据职有我官网介绍(www.zyouwo.com),职有我六年来只做一件事情,专注将精深的营销管理服务、终端执行落实和市场研究服务相整合,为大学生提供兼职、实习、就业一站式专业的服务。
职有我app主要有几个特点:1、先行垫付,开创大学生先拿钱后工作的兼职模式,让学生花未来的钱,做现在的工作。2、学企互评,完善的学生和企业双方互评信用体系,增加企业可信度,为企业建立人才档案,增加企业人才粘性。3、企业审核,严格的企业信息审核体系,每一个企业都经过审核专员的精细审核,确保学生看到的每个工作都绝对安全,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的利益。
十、【秒聘网】
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推出的产品经理求职招聘平台秒聘网(www.zhaopins.com)上线,专注于为产品经理、运营、用户体验、交互设计师提供求职招聘服务。
十一、【财融圈】
财融圈(www.cairongquan.com,www.topfinancer.com)是中国首个财务金融精英职业发展一站式服务平台,平台竭诚为各位财融精英提供圈内招聘求职信息发布、专业干货分享、专业问答咨询服务。财融圈立志让各位精英不出平台即可享受职业发展所需的全方位服务。
财融圈起步于新浪微博平台,2012年5月建立了旗下第一个专业服务微博-财务金融精英伯乐。该微博是财融圈旗下运营的一个专注于财务金融精英求职招聘信息发布服务的公益微博平台,每天发布50-100条求职招聘信息。截止2014年12月31日,该微博累计发布招聘求职信息突破6万,粉丝人数突破6万人,是新浪微博上最有影响力的财务金融圈招聘求职信息发布公益服务平台。
【奶兄微点评:秒聘网、财融圈等求职招聘平台的出现,其实有种共性,基本都是基于线上或者线下圈子的积累、深耕于某一重度垂直领域,于是乎求职招聘的需求产生,平台应运而生;可以想象未来还有更多的以岗位或者以行业为线条的重度垂直招聘平台出现,他们会逐步蚕食51智联们的蛋糕,当然它们自身也不会发展太大,基本以免费为主,广告为辅;另外那些各行各业的专业领域的BBS论坛们也可以模仿秒聘网、财融圈们,但如果收费估计是死路一条。
秒聘网、财融圈们的出现同时给企业HR提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何发现和开发这些招聘渠道,如何管理和优化这些碎片化的招聘渠道;时代在变,技能和能力要求在变,招聘HR们,且行且珍惜。】
十二、【人荐人爱(好多工)】
基于LBS精准定位,基于搜索习惯自动匹配的蓝领招聘求职平台人荐人爱(好多工)上线,官网http://www.5igdd.com/
【奶兄微点评:据奶兄信息,这个蓝领招聘求职app是某知名互联网公司HRVP创业的项目,投资背景为FSK与这位HRVP所在的企业,3月1日正式启动这个项目。蓝领招聘求职app风生水起,奶兄不评价谁优谁劣,时间是唯一的检验标准。】
十三、【近多多】
蓝领求职交友app近多多上线,近多多试图通过为蓝领工人提供免费的就近求职交友移动客户端,帮助蓝领工人通过手机掌握附近所有招工信息,轻松找到附近好工作,来填补蓝领互联网招聘市场的空缺,终结蓝领工人挨家走的找工时代。
近多多app也是基于LBS定位系统,智能定位用户的地理位置;企业招聘岗位的工资福利环境位置等都在app展示;交友功能可以让用户询问意向企业在职或者曾经任职的员工关于企业的情况;近多多会对入驻企业和招聘信息严格把关,人工审核,拒绝中介。
【奶兄微点评:近多多目前在深圳地铁已经投放广告,而且请了窦文涛来做形象代言;奶兄个人觉得也许请王宝强更加合适一些;近多多是由深圳企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这家公司主要做云学习管理系统与培训。在企大的官网上还没有任何近多多的信息,应该是他们秘密打造的一个app,由培训延伸到招聘领域。
目前近多多采取的推广策略是与QQ空间合作,在QQ空间大规模进行社会化营销。】
十四、【找座儿】
找座儿3月17日正式上线,作为泛IT职业发展平台,找座儿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与初入职场的新人,通过测评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再为目标企业输送人才。依托于慧科教育以及开课吧的已有资源,目前找座儿专注于泛IT领域。
找座儿的CEO董洋介绍说,找座儿针对用户的职业发展路径来做,专注于技能本身,把测评、在线学习和招聘三个环节串在一起,通过职业倾向测评和专业技能测试帮助求职者检测自身的职业倾向和技能水平,在此基础上推荐与其职业目标相匹配的在线学习课程来补足技能点,最后形成“3D简历”。
题库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找座儿团队根据互联网行业下49个技能点来研发题库,与心理学专家和IT企业合作完成,目前题库有两万多道题,之后每个月会更新一次题库。董洋还说,下一步会考虑在测评中加入一些游戏化的元素。
对入驻找座儿的企业来说,未来会采用效果付费的模式,企业通过找座儿收到简历邀约面试并通过笔试之后,再向找座儿付费,或者是打包一整套服务来收费。而且,找座儿会搜集和分析用户每一次的测评数据,最后形成他的个人成长轨迹报告,开放给付费的企业。
此外,找座儿还会推出线下服务“找座儿校园”,为企业与学生提供线下交流的机会。目前线下服务在免费试运行中,未来会面向高校收费,所有服务打包出售一年10万左右,这会是一个新的盈利点。目前有部分高校采购了找座儿的校园服务,用来提升就业质量。
目前找座儿上推荐的课程都来自开课吧,不过董洋表示也会考虑与其他在线教育企业合作,引入更多课程提供给求职者。在去年的采访中,慧科教育集团CEO方业昌也说过,找座儿未来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会跟业内诸多在线教育企业合作。
36Kr的报道见http://www.36kr.com/p/220690.html
【奶兄微点评: 奶兄朋友圈某企业资深HRD质疑,测评+在线学习+招聘的模式很容易做出四不像的产品,太重;再个找座儿定位为泛IT职业发展平台,这个定位有些不靠谱,专业领域的招聘不可能发生在泛人群当中。
奶兄觉得找座儿如果坚持下去,积累到一定量级的数据,应该是未来大数据招聘的领头羊;所以考验找座儿的是,测评题库的量级与更新、测评的信度和效度、测评结果的应用、企业对于测评结果的接受程度、学生群体的选择以及行业岗位的定位,另外针对毕业生和职场新人,他们的测评以及简历很多时候属于一次性消费行为,如何持续持久的跟进这些人也是问题。
奶兄理想中的大数据招聘就是类似足球经理的大数据,每个球员的数据会随时更新,那些小妖们的数据也是随时更新的,做为玩家或者教练买人卖人选择球员上场,这些数据就是参考的依据。】
十五、【北森】
人才管理软件云服务领导者北森(beisen.com )宣布其招聘管理软件正式上线“智能推荐”功能。当HR在招聘系统中筛选简历时,系统会分析其筛选行为,识别招聘HR的简历“偏好”,然后对招聘系统中的所有简历进行全库挖掘,并推荐展示最符合招聘HR筛选需求的简历。
北森招聘管理系统根据招聘者筛选简历的动态行为,通过Fisher分类推荐算法动态建立行为模型,读懂筛选行为背后所代表的复杂需求,并据此对人才库中的简历大数据进行全库挖掘,从而识别出符合招聘者筛选标准的简历,这将从多个维度上提升企业招聘的效率和效果:
1、激活并挖掘历史简历库的价值
主动接触被动求职者已成为一种新的招聘趋势,但激发被动求职者的应聘意愿并不容易,在你打出电话的那一刻,他们很可能对你的企业还一无所知。而有一类被动求职者可能拥有极高的价值——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被放入“人才库”中的历史应聘者——由于他们曾经主动申请你企业的职位、对企业更为了解,其求职意愿可能更容易被唤醒。遗憾的是,现实中这种高潜应聘者的简历一旦进入“人才库”后往往是被遗忘的开始。
基于招聘者当前职位的筛选行为,对于历史简历库进行挖掘,进而“淘”出符合当前职位的简历,才能真正激活企业费心积累的“人才库”并发挥它的价值。如果说如今的招人尤比淘金,那么招聘系统中的智能推荐则能够挖出埋没在历史简历库中的金子并送到HR面前,让被遗忘的角落成为企业招聘的宝藏。
2、实现及时的跨职位简历共享
看一个例子,某公司有A和B两个事业部,都在招聘工程师这一职位,但对于工程师的能力要求有所差异,招聘渠道不尽相同,招聘周期也不一致。因为不同事业部的招聘独立操作,即使是两个事业部同在一套招聘系统中操作,他们之间也很难实现及时有效的内部“资源”共享。
北森招聘管理系统的智能推荐可以轻松实现这样的跨职位、跨部门乃至跨区域的内部简历共享。如果投递给A事业部的简历符合B事业部工程师职位招聘者的筛选行为,当其在A事业部职位下被淘汰后,这份简历会自动成为智能推荐功能挖掘的对象,立即被推荐到B事业部工程师这一职位下,从而大量节省人为操作的时间并避免由于遗忘带来的疏漏。
3、提高筛选新入简历的效率
招聘者在筛选简历时,需要“快”而“准”地筛选出符合职位要求的简历,这通常是最枯燥,但却是最重要的工作。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智能推荐,不仅能够对企业的历史简历进行挖掘,也能够对新入库的简历进行筛选,根据招聘者当前的筛选行为快速识别符合当前职位的简历供招聘者优先查看。这首先能够帮助我们聚集重要且关键的应聘者,其次,由于智能推荐的算法是动态的,我们能够随时复查出被淘汰的、却可能真正符合当前职位要求的简历,从而避免由于我们标准的变化、或者不恰当的筛选行为而导致的简历遗漏。
36Kr报道见http://www.36kr.com/topics/27584#reply0
【奶兄微点评:其实智能推荐功能51job、智联、中国人才热线等传统招聘网站在13年的时候就推出了,它们是根据HR发布的职位信息与JD来智能匹配与推荐;ATS其实早就该推出类似的功能,当企业在ATS积累的的沉睡简历越来越多的时候,HR在ATS当中搜简历等同于在传统招聘网站搜索简历(ATS简历积累到一定的量级)。
曾经和华为的某个资深HR聊过一个话题,华为这么多年积累的简历少说也有几百万份甚至千万级,但是问题是在于很少公司能做到系统的去管理这些简历;奶兄也有一个观点,其实更为重要的不是这些简历而是HR和部门在长年累月当中积累的面试全流程评价数据以及评测数据,而这些数据是ATS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必须要求HR和部门手工完成,录入,持续持久的积累。】
十六、【小猎头网】
小猎头网3月18日上线;小猎头网一家人力众筹平台,网聚猎头为企业推荐人才信息服务。功能还在完善中,现在开通两个职位店铺服务-北京安卓开发和北京hr 。体验地址www.xiaolietou.com。
【奶兄微点评:据小猎头网创始人潘剑民透露,希望在1到2个月内融到天使轮。小猎头网是人力众筹平台,让猎头们来开店,把猎头手里被动人才释放出来,推荐给企业。】
十七、【优渡人才】
优渡人才旗下EA-INTERN国际人才实习平台现接受转手收购。平台网址www.ea-intern.com。EA-INTERN成立于2012年,创始人Mickael Driol(法籍),于2014年8月为优渡人才收购,收购金额为100万人民币。
2012年-2013年第一版由创始人和一位技术员工以php语言编写上线,无推广前提积累了100余企业用户(70%)活性企业,并收到好评。与英国瑞士大学职业部门有初步的合作,并得到了伦敦市长办公室的大力支持。
2013年法语版本以在线实习服务商城的概念测试上线,在没有seo的情况下获得了目标客户并完成整个服务流程。 为优渡人才收购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互联网技术专业支持和国内人力资源以及院校支持。 加入优渡人才后开发第二版,加入社区元素和第三方服务平台,年初已经上线。 EA-INTERN 目前在北上广国际实习行业圈和企业已有一定知名度。
目前市面上暂无该形式互联网产品。 由于优渡人才市场定位转移,望转手给有意专业开拓国际市场,实习兼职垂直领域的机构,以专业的支持给予发展。 团队人员包括创始人(目前为ue),原始技术人员一位,ui 兼前端一位,以及市场人员两位(外籍华人)。具体价钱可议。
【奶兄微点评:优渡人才通过奶兄独家发出转手收购信息之后,目前有两家传统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和优渡人才洽谈合作或者收购EA项目,具体进展奶兄会第一时间公开。
奶兄觉得有意思的是接洽优渡人才的都是传统的招聘网站和机构,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很多传统的招聘服务机构也在寻求转型、融资、上市,而带有互联网属性的平台、项目是最好的结合点;奶兄大胆预测传统招聘服务机构的创新、转型、互联网化将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较有潜力的咨询市场。】
十八、【猿圈】
猿圈www.oxcoder.com是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人才服务平台,包含了在线编程评测、互联网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使企业在很短时间内识别一个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技术素养,从而省时省力的搭建和评估技术团队。
猿圈目前拥有丰富且真实的企业项目库,能够满足不同技术岗位的要求和考察;无需专业知识,智能推荐项目,迅速搭建评测环境;能够一键发送多份邀请,如同技术专家在您身边帮您筛选;
猿圈的评测报告能够多维度横向比较,去伪存真,剔除不合格人才发掘最优人才;全面的编程技能评估报告和分析矩阵,深入了解真实的开发能力;智能评估编程表现,贴合企业真实编程环境,高效省时。
【奶兄微点评:奶兄和猿圈创始人郑萌做过沟通交流,他们的猿圈不是一个招聘网站,而是一个互联网技术人才服务平台;他们既可以和互联网IT人才招聘平台对接,做它们的技术人才评测供应商;也可以和诸如CSDN、开源中国之类的IT论坛合作;当然猿圈也可以和一些大型的IT互联网企业直接进行合作,合作的场景比如校招IT技能测评,社招等;
奶兄个人比较欣赏猿圈做的IT人才技能雷达图,同时也和郑萌沟通过,可以在评测的时候加入更多游戏化的要素,当猿圈评测的IT互联网技术人才积累到一定的量的时候,它就是一个类似足球经理那样的人才数据库了,届时我觉得它的价值比拉勾还要大,因为奶兄一直强调简历是死的,而面试全流程评价数据和测评数据才是最有价值的。】
十九、【51猎头】
51猎头宣布获得A轮数百万美元融资,投资方是NEA(恩颐投资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和唯猎资本(Will Hunting Capital)。
51猎头让系统完成简历和职位评估两个步骤,将候选人简历和职位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打上标签进行对比,建立匹配模型,再让初级猎头完成后期的面试安排和人才交付服务。从而达到运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创始人刘维向透露,新一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的更新研发,数据挖掘方面的人才招聘和市场推广,过去半年他们在国内15个城市开设了25个办公室,未来还会尝试整合本地资源。据51猎头方面提供的数据,每月他们可以完成200-300人的交付,交付求职者以中端为主,年薪平均在 15 万左右。
具体报道见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6341
二十、【BigCard】
基于微信做职业社交的BigCard项目上线。
BigCard创始人团队许贵生(江湖人称Seb)有10年的互联网HR及招聘经验,曾在腾讯总部负责中高层的招聘项目(2011-2014),也兼任过微信团队的招聘/HR,支持微信核心团队的快速扩张(2013-2014);期间,他曾参与并打造和运营了目前已经有300万粉丝的公众号“微信招聘”。2014年他与前同事Rock共同创建了BigCard,以职场评价为切入点,旨在打造职场版的谷歌,连接一切靠谱的职场精英。
Seb表示,做职业社交的基础还是在社交,因为你前公司的HR,前同事,前领导等都微信上,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他们转化成给你做职业背书的人。相较于目前同业的其他产品,BigCard只专注于基于微信关系链的一度及二度人脉,“最起码他们都曾扮演过类似‘面试官’的角色,这样给出的评价才更公允更有价值。”
目前,BigCard的产品形态为微信服务号+微信企业号,已拥有近5万种子用户,其中包括来自BAT等公司的管理者和骨干员工、知名创业公司CEO、知名投资人等。在BigCard上,用户可以创建职场名片、自定义职场标签,也可以邀请身边的人脉给自己写职场印象。而企业HR、业务部门用人经理及VC投资人等“面试官”们不仅可通过BigCard管理自己的人脉,为优秀的中高端人才提供职场背书,更可以在BigCard上进行人才分享与管理。“未来我们还可能拓展到兼职、咨询等不同服务场景。”Seb说。
Bigcard目前只是一个13人规模的创业公司,负责技术的联合创始人Rock有10年以上开发及团队管理经验,曾在Cisco、Oracle等公司负责技术开发;负责产品的Kuraki曾在腾讯工作五年,对互联网社交产品有着独到见解。开发、设计、市场、人力、财务等各职能由来自金山、雷锋网、分众、Russell Reynolds、Kenexa等公司的专业人士承担。
【奶兄微点评:奶兄一直觉得BigCard的创始人之一许贵生(招聘圈子人称Seb)在我心目当中是善财童子的形象,每次他在微信出现就是大红包,而且大的惊人;他做的BigCard是基于微信公众帐号的,没有另外开发app,据说也具备发红包功能,各位可以关注seb的个人微信Seb_xu,或者BigCard微信公众帐号Morecuit,感受下红包的魅力。
现在很多公司在做职业社交的app,脉脉是基于微博的,走的是从1到N的路线,而和微博友尽之后估计要重走从0到1的路,而且要花不少时间来清洗已有的数据,也要花很多钱来做地推宣传;猎聘同道也在默默的打造职场社交,他们目前在走着从0到1的路;BigCard基于微信,有着强大的人脉关系链数据存在比较靠谱,当然前提是不发生脉脉微博友尽的事情,唯一想吐槽的就是微信是熟人社交圈,BigCard基于微信做职业社交届时会不会只局限于微信好友的一度人脉。
以上这些观点可能有些表达不是太贴切,欢迎各位指正与吐槽。】
欢迎各位关注奶兄新浪微博@打劫买奶粉,以及个人微信@kinwa2002
// // //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
观点
微信公众号能删除单篇文章了!不用再哭晕在厕所了~~
[摘要]如果在微信公众平台已推送的多图文中发现某篇文章有误,可以直接选择单篇文章进行删除。
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现在可以直接选择单篇文章进行删除。而在以前,如果在微信公众平台已推送的多图文中突然发现某篇文章有误,只能全部删除。(这样好了,小编和负责微信招聘的亲们 碰到某篇文章错误,就不用再哭晕在厕所里了!)
具体操作步骤为,群发功能-已发送-删除:选择需要删除的文章,点击确认即可。
确认删除单篇文章后,用户点击该文章时将显示“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再也不用担心为一篇文章而牵连到其他文章了。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