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融资
    深度问答社区知乎获千万美元C轮融资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深度问答社区知乎已完成千万美元C轮融资。据传融资额达到5000万美元,估值约3至4亿美元。据悉,此轮融资已经Close,确系腾讯领投,知乎原有股东软银赛富、创新工场均已跟投,而腾讯系的搜狗内部已经对知乎搜索进行立项。   目前,知乎已成为国内最具人气的知识问答社区。5年来,以“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为理念,大批高质量用户在知乎生产了丰富且具备深度的优质“内容”。自2013年开放注册知乎,知乎的注册用户数开始了“火箭式”的攀升,截至2015年3月,知乎已拥有1700万注册用户,月独立访客接近1亿。   2010年上线的知乎最初获得了李开复创新工场的天使投资。一年后,获启明创投的千万美元A轮投资。2014年6月,知乎完成由软银赛富领投的2200万美元B轮融资。   迅速崛起的知乎受到了互联网业界的普遍关注,但在商业化的道路上,知乎的动作始终较慢。除在出版上有过尝试以外,知乎在商业化上尚未有其它动作。如何把流量“变现”,成为了知乎团队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截止记者发稿前,知乎方面未给出正面回应。   来源:新浪科技  
    投融资
    2015年11月04日
  • 投融资
    新式数据存储服务商ClearSky获2700万美金B轮融资,拓展混合存储解决方案 存储服务商ClearSky 提出一个相当吸引人的方案,用来降低数据存储花费和提升速度,并因此获得 2700 万美金 B 轮融资,该轮融资由 Polaris Partners 领投,Akamai Technologies 进行战略跟投。先前投资的 General Catalyst 和 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 继续参与融资。目前公司已经融得 3900 万美元。   从八月份开始,ClearSky 旨在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混合型数据管理方案。详细来说,由安装在用户数据中心的工具(AWS 或者 Azure) 管理最重要的热点数据,而次级重要数据存储于 120 英里内的服务设施中,最终使用亚马逊 S3 存储器管理不常使用的冷数据。该方式通过对数据的分级处理,降低了数据存储成本,提高了数据的提取速度。其关键在于通过软件和算法,根据用户需求和使用策略在不同层级中实现数据的自动迁移。同时,ClearSky 也开始着手其他的数据管理任务,包括数据重复删除,备份和失误恢复。   Rubin 说,接下来几年 ,ClearSky 的用户将成为新式数据存储的早期使用者,他们试图使用新方式管理数据。她将 ClearSky 与 Pure Storage 等其他新式存储服务公司区别开来,理由是 ClearSky 提供重度的数据存储和商业管理解决方案,能使用户实现小白办公。   尽管没有提到目前客户规模,Rubin 表示早期客户正在成为他们的付费用户,并将于不久后公布具体数字。ClearSky 总部在波士顿,目前已经在波士顿、费城和拉斯维加斯建立了分支机构。公司有 40 名员工,新一轮融资将被用来增加员工数量以及在全球拓展业务。   来源:36氪 ,作者:Chloe 出处:http://36kr.com/p/5039207.html
    投融资
    2015年11月03日
  • 投融资
    联合办公空间:酷窝COWORK宣布获得20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致力提供联合办公空间服务的企业酷窝COWORK宣布获得20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厚持资本和海汇投资。酷窝首个联合办公空间于2015年7月正式开放,位于珠江新城富力盈凯广场。 致力提供联合办公空间服务的企业酷窝COWORK宣布获得2000万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厚持资本和海汇投资。   据了解,酷窝COWORK于2015年5月正式成立,创始人莫万奎。创始人莫万奎多年运营多年商业地产的经验。创始团队还有曾经就职于网易拥有互联网产品策划的陈勇毅,曾就职于普华永道的吴家耀。酷窝COWORK的租期灵活,为用户提供办公空间,前台、行政、等服务。据了解,酷窝首个联合办公空间于2015年7月正式开放,位于珠江新城富力盈凯广场。酷窝COWORK现已在广州、深圳、北京三大一线城市开设了4间空间并正式投入运营。据悉,到今年12月底,酷窝在上海、天津、重庆,杭州,长沙等9大城市的10个空间将逐一开放。未来,酷窝还计划用户将实现跨国的自由移动办公,着手布局旧金山、纽约、澳大利亚等海外城市。   对联合办公空间的看法上,此次投资酷窝COWORK的厚持资本董事长高鹏表示:“联合办公社区创业,不是技术壁垒的创新,关键就看哪个团队运作得好,相比国内很多创客空间单点经营的模式。”   在日渐升温的联合办公空间市场,无论是SOHO3Q,优客工场、马上办公、DayDayUp、点点租等联合办公场地企业还是雷格斯(Regus)、世鳌国际、德事商务、艾碧克等为代表的商务中心都需要提供好基础服务的水平上,进行精细化运营,未来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来提升用户的粘性。酷窝COWORK公司负责人介绍到酷窝COWORK具有以下特点:   1.全球网状布点,仅全国9大城市今年开设10店,满足用户商务办公需求; 2.以CDB或大型创意园为选址,从源头把握用户; 3.成立资本联盟,帮助用户对接资本。 4.引入第三方来实现基础服务,现在已有多个合作伙伴,包括创投组织、饮食外卖、云存储、健康服务等。 5.引入各类活动,长期举办各类社交、资源活动。   目前,酷窝COWOR广州位于珠江新城CBD的盈凯空间已实现盈利。酷窝COWORK创始人兼CEO莫万奎表示:“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主要得益于互联网+轻资产的网络状布点战略,通过快速布点、深耕互联,在满足用户的办公需求同时,也为用户带来线上社交的共享价值。”   联合办公空间的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点点租和SOHO3Q的合作、点点租和酷窝COWORK达成合作、优客工场宣布完成2亿人民币A轮融、DayDayUp获得2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等消息反映了行业的发展进入了加速阶段。在国家接连出台政策促进和支持大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市场上联合办公空间企业需要快速成长,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进行精细化的运营,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口碑和潜在的客户。   本文作者张振伟,来源:亿欧网
    投融资
    2015年11月02日
  • 投融资
    美国数据分析公司Alteryx,Inc获得8500万C轮融资 Alteryx,Inc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加州尔湾。该公司为一家数据融合分析软件公司,该公司致力于帮助客户分析数以亿计来自表格和数据记录。 目前该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麦当劳,福特,Kaiser以及Experian。本次领投的公司为Insight Venture Partners和 Iconiq Capital, Meritech Capital Partners跟投。  
    投融资
    2015年11月02日
  • 投融资
    联合办公空间DayDayUp获得2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10月29日消息,致力提供联合办公空间服务的企业DayDayUp宣布获得2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MFund魔量资本、长城会、盛景网联、九合创投、钱袋宝、有米科技、刘江峰(Dmall多点创始人&CEO)、吴宵光(微光创投创始人)、周航(易到用车创始人&CEO)、何小鹏(阿里移动事业群UC总裁)、姚文彬(掌趣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在内的众多投资人。   了解到,DayDayUp于10月27日在三里屯创建了首家联合办公空间,创始成员来自长城会管理团队。薄益群是DayDayUp创始人&CEO,创立DayDayUp之前,他曾任长城会总裁,具有移动互联网商务从业经验。DayDayUp的联合创始人郭杰鸿(Jerome Scola),主要负责DayDayUp在线产品和国际业务,曾担任长城会的国际业务负责人,具有多年的电子商务从业经验。据了解,DayDayUp三里屯SOHO空间共1280平方米,有14个公共工位,140个独立办公室内的工位,可容纳154人同时办公,并可举办百人会议或活动。同时也提供创业者和中小型企业所需的多种增值服务,如公司注册、员工招聘、宣传推广、资源对接等。   互联网和IT技术的发展,以及创业潮的兴起的刺激,极大催生了人们对联合办公空间的需求。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857亿元,预计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约4.5倍,接近6000亿元。同时国内的联合办公空间的供给也是在快速的成长,目前市场上的联合办公空间供给主要分为两类:   1.以雷格斯(Regus)、世鳌国际、德事商务、艾碧克等为代表的商务中心。   2.以SOHO3Q,优客工场,马上办公,Walnut,酷窝COWORK,Weoffice我们办公等为代表的联合办公场地企业。   从市场情况来看,联合办公服务的企业越来越多,服务同质化严重。在日渐升温的联合办公空间市场,无论是SOHO3Q,还是优客工场、马上办公、酷窝COWORK、点点租等企业都需要提供好基础服务的水平上,进行精细化运营,未来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来提升用户的粘性。相比其他联合办公空间,DayDayUp公司负责人介绍到DayDayUp具有以下特点:   1.对接国际资源:依托创始团队多年积累的国内外移动互联网资源,快速对接国际资源。 2.对接BAT资源:DayDayUp能够帮会员对接大企业的资源。 3.招聘服务:DayDayUp拥有行业人脉数据库及DayDayUp线下招聘会,帮会员企业提供招聘服务。 4.市场推广:DayDayUp通过自有媒体渠道和合作伙伴渠道推广会员的业务及品牌 5.组织会员企业交流活动:DayDayUp组织的活动公开行业活动全部开放给入驻团队。   自从开业以来,DayDayUp平台上已经有AppsFlyer、CMUNE、YHouse、Codrim、Docker、Naranya、Kina Group、Agri+、CanFreee、胜日科技、飞路创服、一拓ETUO、职通世界、种瓜得瓜、箭扣科技、传颂小宝、雷达体育、牛马科技、花点时间、营创科技、极客帮、南京高新等企业入驻。   联合办公空间的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点点租和SOHO3Q的合作、点点租和酷窝COWORK达成合作、优客工场宣布完成2亿人民币A轮融资等消息反映了行业的发展进入了加速阶段。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DayDayUp方面介绍到,近期将启动下一轮融资,并计划在2016年于中国及海外新开10个联合办公社区,覆盖美国、以色列、印度等海外商务热点地区,未来还将进一步进军更多区域,以便进一步扩大其国际化影响力,对接中外企业资源。   本文作者张振伟 来源:亿欧网
    投融资
    2015年10月30日
  • 投融资
    新加坡政府注资Coursera,C轮过后这家在线教育巨头总融资额达 1.46 亿美元 今年八月,国际在线教育巨头Coursera 获 4950 万美元 C 轮融资的消息。而近日,这一数字再一次被刷新,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投资有限公司(简称 EDBI)宣布参与 Coursera 的 C 轮融资。 虽然 EDBI 没有透露具体的投资金额,但消息称这笔资金的注入使得 Coursera 该轮总融资达到 6110 万美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其他投资方参与,新加坡政府此次大约投入了 1100 万美元左右。加上新一轮的融资,2012年 创立至今,这家美国创业公司的总融资额为 1.46 亿美元。   关于新加坡政府投资一家在线教育类互联网公司的理由,EDBI 的 CEO Chu Swee Yeok 在声明中表示:“EDBI 很乐意助力 Coursera 在新加坡地区的拓展计划,这也是新加坡政府打造优质、先进教育系统的关键一步。” 在去年引入前耶鲁大学校长Rick Levin担任新 CEO 以后,Coursera 的策略就瞄准了扩张市场,而亚洲将是 Coursera 的重要战场,因为平台上超过四分之一的用户来自这里,同时用户量还在快速增长。   除了 EDBI,CourseraC 轮的资方还包括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GSV Asset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Learn Capital 及 Times Internet。   根据 Ambient Insight 的统计,2015年 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大约为 479 亿美元,在 2020年 预计会增长到 504 亿美元。在亚洲,该领域增长率最高的 9 个地区分别为老挝、泰国、柬埔寨、蒙古、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越南和孟加拉国。   视线转向国内,沪江今日召开发布会宣布获 10 亿人民币 D 轮融资消息,借助这一轮融资,沪江的最新估值约为新东方市值的 40%。创始人阿诺还表示,沪江目前已完成股改工作,并做好了在国内上市的充分准备。   来源:36氪 ,作者:二水水
    投融资
    2015年10月29日
  • 投融资
    个人CRM应用客脉宣布获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 个人级客户管理工具客脉宣布获得由纷享销客、IDG资本、北极光创投以及华软创投的联合投资的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发布会上,客脉联席CEO刘晨还模拟“销售员的一天”演示了客脉产品功能。   据介绍,客脉定位于“免费的个人客户管理工具”,通过整合电子名片、日历、联络提醒、生日提醒、企业信息查询、客户地图等实用功能,帮助销售人群以及商务人士管理客户以及人脉资源。   “纷享销客做为企业级的产品,解决的是企业的管理问题,满足的是销售管理和移动办公的需求。与纷享销客不同,客脉具有的C端产品的爆发性和对垂直人群的覆盖能力。投资客脉是纷享销客B+C战略的布局。”纷享销客CEO罗旭表示,之所以选择投资客脉而不是内部孵化,是因为希望客脉是一家独立的公司。   据了解,客脉曾在2月份入驻微软创投加速器进行半年孵化,7月宣布毕业并发布产品,目前仅有26名团队成员。创始人兼CEO为纷享销客前CTO刘晨,联合创始人及CTO时孟旭在阿里巴巴、新浪微博等公司担任过要职,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及COO罗一立则为90后年轻海归。(百晓僧)   来源:网易科技
    投融资
    2015年10月29日
  • 投融资
    法国人才管理SAAS公司Talentsoft获得2500万欧元C轮融资 法国人才管理SAAS公司Talentsoft获得2500万欧元C轮融资 Talentsoft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法国布伦,一个靠近巴黎的城市。该公司为一家SaaS为基础的人才管理公司,目前该公司拥有300多员工,500万用户,业务横跨100多个国家的800多个公司,提供超过22种语言服务。本轮投资的领投公司为高盛集团。 预计今年会产生2900万欧元的利润。
    投融资
    2015年10月28日
  • 投融资
    沪江获得皖新传媒1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 10月26日晚,A股上市公司皖新传媒发布公告,公司旗下皖新金智科教创业基金拟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 100, 000, 125 元,投资上海互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认购目标公司增发的股份266, 667 股,占目标公司增发后总股本比例为 1. 43%。   互加传播是互联网学习平台沪江的母公司。资料显示,沪江旗下的业务体系包括:沪江网、沪江社团、多样化学习工具和两个学习平台。截至2015年9月,沪江签约合作机构500余家,合作老师2000余人,注册用户超过9000万;其中,超过7000万是移动端用户;预计今年营业收入超3亿元。   皖新传媒称,此次与沪江在资本和战略上的全面合作目标明确,通过资质加平台、内容加渠道,建设互联网教育生态圈。稀缺、精品、差异化的数字教育内容是数字教育的核心,具备极强的变现能力和版权价值。   皖新传媒积极布局互联网教育产业,目前已收购了蓝狮子 45%的股权,拥有数字出版资质,并入股拥有全 9 科教辅出版资质的新世界出版社,同时携手新东方和赛富基金设立新科数媒,聚焦开发融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交互性于一体的数字教育内容,将推出数字教科书领域的杀手级产品;在渠道方面,线下采用市场化的教育专员地推模式,抢占学校端资源,辐射 B 端,线上则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接入千万会员级别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大力推广数字教育内容,进行模式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公司有望利用教育渠道和内容的相对优势,通过嫁接互联网金融平台,以金融工具有效驱动教育服务板块业绩的快速增长。   2014年4月,沪江网曾被报道已获得百度战略投资,金额为1亿美元,估值超8亿美元。
    投融资
    2015年10月28日
  • 投融资
    美国招聘网站Phenom People获得600万美元A轮融资 Phenom People成立于,总部位于美国霍舍姆。 该公司为一个招聘网站平台,他们通过传统的指纹和IP来收集用户的信息并且智能的匹配用户和工作的相关度。 本次领投的公司是Sierra Ventures。     Phenom People, A Customizable Job Application Service, Raises $6M It can seem at times that job application sites for companies are a black hole and impossible to navigate. That’s why Phenom People, a service that customizes company job search pages for individuals, wants to try to fix that experience.   The company, which said it raised $6 million in venture financing led by Sierra Ventures, basically keeps tabs on who is visiting a company’s application page — like what jobs they view and where they come in from — and builds custom job search pages for them. For example, if someone has viewed a couple of jobs for a marketing role, they might be shown other roles that they might not have thought of when they visit a second time.   “We collect [a lot of data] to understand candidate intent — why is this here, what is it looking for,” CEO Mahe Bayireddi said. “So every time they come back we give a unique experience based on previous behavior, intent and persona. It’s all so we can give them a unique employment value proposition based on what they’re looking for.”   Recruiters also use the service to find potential recruits that might be good fits, which isn’t necessarily obvious if recruiters are jus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s coming in. If a potential recruit is coming back three or four times and browsing the site, it may show that they are more interested in the job than someone just simply applying for jobs point-blank, Bayireddi said.   Phenom People uses traditional fingerprinting and IP tool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o that person is and collect data on them. It then builds an interest graph of sorts for that person, customizing the page for a company’s application site on the spot.   Part of the justification for a service like this to exist, Bayireddi said, is that while there are other services for searching jobs like LinkedIn, many inevitably end up back on the company’s home job search page. They might not actually apply for a job there, but might be coming back to the site regularly from other kinds of job search services, which offers additional data. “The person can come from Google, look for a job, leave, and after 15 minutes come in from LinkedIn, and then leave, and then come in from Indeed,” he said. “People think it’s just from Indeed, but no, it’s multiple steps. They might even visit GlassDoor. Every track is basically managed by us to understand where they are coming from.”   So how is this different from a service like Greenhouse, or other job application services? Those services are simply backend systems that serve as a supply chain of sorts for recruiters, Bayireddi said. That, of course, doesn’t mean that they will always be that — if the market for something like this is as large as Bayireddi believes, it’s certainly in the realm of possibility that a company like other recruiting startups would begin doing something similar. And of course, there are ways to apply directly through LinkedIn, which might render a service like this moot.   This is Bayireddi’s first round of financing, but the company has been around for around four years, teaching him to basically run a lean an operation as a company can get. And that’s part of the reason the startup is going to remain in Philadelphia, as well, he said.   “That’s part of the unique nature of how we did it,” he said. “We primarily lean toward less costs, that’s a good attribution being in Philadelphia. We have no intention to move to Silicon Valley. Some of the funds asked us if you can move to Silicon Valley, our thought process is, ‘hey, we want to sit here because we want to build a community around here,’ and that’s important.”     来源:techcrunch.com
    投融资
    201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