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CA
    基于 PDCA 质量环概念的轻轻说话,为企业提供任务协作工具和内容平台 轻轻说话是一款以事件为导向的企业端团队协作工具,其软件理念来源于管理学中的 PDCA 循环模型。PDCA 本质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四个步骤对事件进行循环管理的程序,PDCA 代表了 Plan、Do、Check 和 Action 四个单词的首字母。 工作任务协作时任务指派的即时达到、有效接收、结果反馈、责任明细、责任追查和沟通混乱的问题则是轻轻说话瞄准的痛点。 轻轻说话的主要产品是手机应用加电脑版软件,在数据共用和功能打通的前提下,后者提供一个直观的监控平台。而手机端应用则随身携带,承担更多责任,也体现了轻轻说话的 PDCA 质量监控循环元素。 轻轻说话移动端主要由公司成员、工作中心、大数据、学习和 “我” 五大板块组成,分布对应 IM 和通讯录、任务管理、数据统计、内容平台以及个人档案及消息中心的功能。其中 IM 以及消息中心和个人档案等功能与同类产品大同小异,而数据统计也只是针对员工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展示,因此其主要特色还是体现在任务管理和内容平台两个方面。 在工作中心中,任务的执行被根据不同性质被分割到不同的工作主线中。其中,第一行的 “蓝色圈” ,根据轻轻说话董事长汪鹏的话来说,主要起到任务管理的作用。根据账户权限的不同,用户可以进行日常任务创建、指派和评分等操作,8 点日报则自动生成个人当日所有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下一天的工作计划。 任务被建立之后就直接进入 PDCA 循环。界面中的 “绿色圈” 工作主线直接针对长周期、跨部门的具体项目进行量化管理,包括项目组的建立、长周期项目的管理和项目完成后的数据归档和报告生成。再配合底部的移动考勤、公告和闪电审批工具完成整个流程。 既然 PDCA 是一个循环,质量监控也就并不以一个项目的终止而结束。在项目结束后,轻轻说话会自动生成一个详细的项目报告,包括流程、工时、分工和个人完成情况等,并可以通过一键生成任务模版,为之后的查阅及调用服务。 在任务模版这块,汪鹏认为不同行业之间的项目执行各有不同,而同行业中优秀企业的工作流程对于从业者来说也更具备借鉴价值。通过一键生成项目模版,用户不仅可以为本公司内的日后工作提供标准化模版,轻轻说话还希望在日后将行业内优秀企业的项目模版分享出来,一方面为这类用户带来一点额外收入,更大的价值则是在业内共享优秀经验,为工具添加内容深度。 内容方面,轻轻说话还和前沿商学院及赢家大讲堂等培训机构合作,引入教学视频和讲座等内容,希望逐渐打造一个面向企业用户的教学内容库。这部分内容对用户完全免费,为合作伙伴提供品牌露出并收取一定费用。事实上,由于和这些伙伴拥有几乎重合的目标群体,两者之间的合作也起到了资源互换的作用。在推广方面,轻轻说话也采用了类似战术,与企业资源相对集中的园区、管理咨询公司以及教师等合作,一次性可获取大量企业资源。 轻轻说话 2013 年12 月份上线,最新版本更新之后于今年 9 月中旬开始全面推广,目前已经拥有 630 多家企业用户,其中约 20% 为付费用户。收费方面,根据用户规模的不同,轻轻说话通过一次性购买加后续服务费的定价模式,购买费用从 9800~73000 不等,服务费则按年收取,为购买价格的 1/10。   原创文章,作者:山姆 来源:36氪
    PDCA
    2015年10月09日
  • PDCA
    企业软件选型中的PDCA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的时候,首先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软件选型,软件选型的成功与否极大地影响到项目的成败,而软件选型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一个涉及到企业战略需求、信息技术需求、业务需求、管理需求甚至企业文化等很多方面的复杂过程,我们在进行软件选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方方面面,从而能使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PDCA循环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软件选型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质量管理的活动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借鉴PDCA的方法来进行软件项目的选型。PDCA环包括以下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环环相扣的, P Plan 计划, D Do 实施, C Check 检查 ,A Action 行动。   一、计划阶段   在计划阶段,首先依据业务需求成立由信息技术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选型小组,例如对设计软件选型,小组人员一定要有产品设计工程师参加,而管理软件则需有企业管理人员参加,选型小组成员首先要对自身的需求进行广泛调研,对主要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确定项目规划、实施方案、资金预算,明确应用需求、功能要求等。其中应用需求和功能要求与具体的软件产品无关,例如管理软件需求一方面要结合企业现有的管理要求和管理水平,通过流程分析和瓶颈问题分析,整理出企业自身的信息化需求;另一方面,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并充分考虑企业当前应用系统以及未来一定时间内不同应用系统间的集成问题。在这个阶段也要通过PDCA循环,编制切合企业实际要求的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书。切忌在进行软件选型之前只有一些初步的设想,并没有形成明确的需求,这样容易在软件选型过程中被软件厂商所诱导,甚至导致项目实施的目标远离初衷。   二、执行阶段   在执行阶段,要实施上一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它只有一个步骤:执行计划,如根据项目实施方案书进行市场调研、软件供应商的接洽,交流,在通过对方案讲解演示、流程模拟和做考题等多种形式考察软件厂商的产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做流程模拟和做考题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也就是根据自身信息化需求的重点及流程,要求备选厂商按照用户单位事先提供的基础数据,进行现场演示和流程模拟,这样做既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紧紧把握重点需求,又可以使用户单位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备选厂商的软件产品的功能、模块之间集成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检查阶段   检查阶段,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将自身需求与软件功能相结合,经过分析、比较,剔除明显不能满足需求的厂商,然后,明确需求与软件实现的功能关系,界定共性功能,个性功能,从而更加明确在软件实施过程中的瓶颈和关键问题,最后带着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对剩下的备选厂商和典型用户进行考察。在考察中,对考察的内容进行要仔细策划,要重点考虑备选厂商的行业背景、人才现状和服务能力,技术力量和水平、响应时间、二次开发能力等因素,保证项目后期可以得到及时的服务。对软件厂商介绍典型用户,考察中要在现场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有目的地要求对方介绍相关情况,最好是能看到实际的运行状态,而不是”报告式”的PPT和简单“礼节式”的交流,在考察过程中还要重点关注成功用户的实施经验。   四、处理阶段   处理阶段,主要是根据前面的结果,我们就通过公开招标或邀标等方式,邀请软件供应商投标,投标书中明确规定投标方应严格按照招标书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撰写,在评标过程中要重点考核的内容包括行业匹配度、产品成熟度、产品特点、系统功能、系统性能(包括开放性、可扩展性、配置能力等)、方案水平、实施顾问团队(尤其是项目经理)、公司实力、本地化服务能力等方面。同时对投标文件,应首先对投标书进行内容审查,查看标书撰写是否规范,分析投标书内容是否针对标书中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进行全面、明确的回答,并对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分析厂商的重视程度。除了注意软件价格外,还需注意咨询实施、服务、培训和二次开发费用等情况,保证总体拥有成本最低,古人云:术业有专攻。往往那些专业的公司在产品功能方面比一般的大公司更专业,更全面,更细致,更人性化。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选型流程是针对大中型信息化项目而言的,对于小型项目则可以对选型流程进行裁剪。同时,应该根据软件产品本身的复杂程度、实际需求的复杂程度进行优化,控制选型成本和选型周期。   结语: 在进行软件选型时,要坚持已自己为主,要充分考虑企业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和企业文化等自身特点,去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软件系统和战略合作伙伴,不要一味求大求洋,在选型过程中还要贯穿“谁受益,谁为主”这一理念,甘当绿叶,信息技术部门做好桥梁的作用,做好技术支撑和服务。正所谓:不买最贵的,就买最合适的,这也是我多年信息化项目选型的心得,与大家共享。   【本文作者:黄兴】  
    PDCA
    2014年0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