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acle
微软、Oracle和SAP是如何失掉CRM市场?
来源:人称T客
第一部分:历史追溯
微软在孤立中前行
过去,微软认为CRM是ERP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战术上的错误。微软的主要目标是ERP,为打造ERP生态系统,他们专注于构建ERP生态系统Dynamics。为此,微软也进行了多个兼并:Navision(今天的Dynamics NAV),Great Plains(今天的Dynamics GP)和IBM Axapta(今天的AX)。SAP也是同样的思维认为CRM是ERP的一个组成部分。微软的另一个问题是他们在2003年推出的Dynamics CRM,只是Outlook的一个扩展,并不能与Siebel等专业的CRM相匹敌。
微软B2B产品另一个挑战策略上的上的相互“孤立”。这种方法使得微软的产品集成成为一场噩梦。例如,SharePoint更新迭代了很多版本最终与微软的CRM集成,更不用说ERP了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同时,也意味着微软无缝集成其他业务系统即插即用将成为一种不可能的挑战。这对系统集成商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对微软来说是给客户散中设立了障碍
最受欢迎的SAP
SAP世界上最受欢迎的ERP系统。但是与德国的许多工程奇迹一样,建设和维护不仅复杂而且极其昂贵。不过,鉴于SAP成为了许多公司的会计核心,成本是可以容忍的;真正的可替代性选择并不存在,SAP也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王者。
SAP的愿景是简单高效。一旦你拥有了SAP后你将不再需要任何其他系统,因此集成并不是所有人的想法。当时流行的思想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转换到SAP上。这将使你的系统像宝马车的引擎一样可靠。但它也是有代价的。你将被SAP绑架任人鱼肉。
靠收购成就的Oracle
原来只是一个数据库公司,由于其富有远见的领导人,拉里·埃里森,总是在领先别人一步上有前瞻性,现在不再是一家数据公司了。他知道Oracle必须做什么才能领先与IBM、Sybase、Informix、微软等公司的距离。
所以在2003年他决定收购PeopleSoft。甲骨文开始在ERP领域攻城掠地,直面与微软和SAP竞争。然而,从CRM的视角来看,起决定性的时刻是在2005年,当甲骨文收购Siebel的CRM公司的时候。
当时Tom Siebel被科技界誉为CRM之父。之后在2006年Larry加入到甲骨文的BEA系统时。另一个里程碑是在2010年,甲骨文以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Sun Microsystems。这次惊人的收购给了Oracle一个特殊的奖项:一夜之间,甲骨文成了拥有世界上最流行的编程语言——JAVA的公司。
第二部分:那么它们如何失掉CRM市场的?
下面让我们来分别检测一下每一家公司:
失算的微软:
他们低估了一个事实:就客户并不想去花费时间和金钱用来开发独立系统间的互相融合和集成。连微软自家的产品SharePoint都是一个远离Dynamics的信息孤岛,更不用说SAP或其他系统了。微软也没有急于从Excel上去迁移用户。因为Office的license还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他们也没有必要这么做。CRM对微软来说只是ERP的一个部分,或者说是一个更智能的Outlook。
因为,微软内部保持独立是因为产品之间存在竞争,Saleforce的应用程序都是集成的。同时Saleforce知道不能低估任何一个直观的用户界面的价值,为了赢得销售用户的芳心。Saleforce的不仅仅是在UI设计上,还有易用性上都下了很大功夫。
自大的SAP
SAP最大问题就是过于自信,从来没有真正的明白客户在想什么,他们可能有一天需要的不仅仅是SAP。
虽然其开放性上会使SAP在吸引更多的开发者方面有很大的优势。SAP也顽固地专注于工作并且做最小化创新。这就是SAP在那个时代是一种流行的思维方式,用户有了SAP就拥有了管理的一切。同时,用户也是SAP的一个主要敌人,如果你不能够学习到SAP所有的键盘快捷键的话,那么你的坏运气也随之而来。
根据SAP所说,用户体验是用户为SAP而存在,而不是反过来。SAP依然用宇宙上最复杂的用户界面“恐吓”其用户并忽视了用户对其的讨厌程度。反观,Salesforce却关注于如何侵入SAP并且获得其平台上的数据跳过SAP UI的噩梦然后在Salesforce上工作。
这意味着销售人员和其他职位的人员一夜之间被从一个不友好的SAP世界中解放出来,而转换到Salesforce。
忽略低端市场的Oracle
一直专注于高端客户。因此他们不会理解Siebel的价格也可以成为低端市场里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的最高门槛。许多公司的低效率是由于早期ERP产品的不友好,像微软NAV、AX和GP不支持Siebel等。
同样的情况,Siebel也出在集成问题,对于那些需要融合的ERP的公司来说,Siebel不值得推荐。而Salesforce.com的出现,引发了“Siebel Hammer”,使Salesforce.com AE缩减了Siebel的市场。没过多久Siebel就失去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一个典型的IT投资周期是5-10年,当到了要更新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更经济的基于Oracle的替代品——那就是Salesforce.com。
第三部分:接下来会怎样
微软奋起直追
当Satya Nadella上台后,及时调整了战略在“云优先,移动优先”的愿景下,微软重新获得生机。也为Azure的添柴加料。Dynamics CRM也不再是一个更大的Outlook,而是变成了一个更加成熟的CRM,应用体验方面也更多是维绕用户展。像NAV、AX和GP这些产品等也被重新设计了,Azure和其他微软服务的集成噩梦也像SharePoint一样成为了过往云烟。现在微软Dynamics开始向Salesforce发起挑战,但问题是,是否已太迟?
微软损失了将近10年的时间,因为在过去,相比于用户体验微软更注重眼前的市场利润。鉴于此微软曾经愿意花费500亿美元收购Salesforce的情况来看,这个成本可能是他在十年前是没有想到的。
SAP要防Saleforce的不断偷袭
HANA还是来晚了,基于甲骨文和微软战略调整和改进,SAP的主要领域——ERP受到严重威胁。除此之外,像Workday和NetSuite这样的供应商也在盘剥ERP的市场份额。
虽然HANA做的不错,但他已无法阻止Salesforce偷走SAP的用户。SAP目前要做的不是如何面对Salesforce的挑战,而是专注于改善其核心服务以及收紧用户平台,以避免更多的人迁移到没有SAP的云上,从而取代SAP更多的核心功能。
Saleforce看起来更像是SAP的一个腹黑朋友,因为他与Workday和NetSuite不同,它不会取代ERP,而是将ERP集成到它的平台上去。
Oracle也不能稳坐钓鱼台
无疑是这场游戏的主要玩家。Oracle正手握Salesforce成功的关键,因为Salesforce是基于Oracle的平台运行的。一个是Oracle数据库和Java,一个拥有licence的Oracle产品,是Salesforce的构造核心。
但与此同时,Oracle也明白最好将他们亦敌亦友的Salesforce留在身边,而不是让他的平台投向微软的怀抱。Oracle有许多伟大的产品和想法,但它最大的弱点是没有Azure的规模。Oracle无法与Amazon AWS世界上最大的云平台相提并论,但是微软Azure可以。
由于世界走向云产品的趋势日渐明显,对Oracle云来说与Azure在与AWS的产品竞争如何保持一个合理的利润将会变得更加困难。这就是为什么Oracle一直坚持做世界上最好和最快数据库,这才是其目前做云计算的核心。
与Salesforce竞争只有在Oracle仍有优势的领域才有意义,比方说私有云,Salesforce已经别无选择。
Oracle面临的问题是Saleforce有使用Azure的权利,并且在AWS也可以运行PostreSQL。Heroku和新的Salesforce物联网平台,这些都将成为Oracle的替代品。
第四部分:结论
Salesforce主导着这个市场,但Dynamics CRM正在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Oracle表现仍然强眼,但是如果让用户在Siebel和Salesforce之间进行选择的话,并且大规模的移出Siebel我们尚有疑虑。Siebel也并非完全没有优势,例如开放UI,是否足以保卫Oracle的领土?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架构将在每个供应商的未来发展和战略定位中发挥最大的作用。鉴于CRM正在向云发展,供应商对“容器”等概念的应用将造就截然不同的未来。
-
Oracle
Oracle 输了:Salesforce 抢先年收入突破 100 亿美元 !
Salesforce.com公司的第二季度销售和收益表现超预期,连续第三季度上调了预测,声称其年收入率先突破100亿美元,速度之快足以傲视历史上任何一家企业软件公司。
但是投资者显然不满足于此,在今天正常交易时段上涨1.3%后,股价在盘后交易下挫了约1%。
这家在线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开发商声称第二财季收入达到25.6亿美元,略高于分析师一致的估计数字:25.2亿美元。每股收益33美分也高于估计,多出一美分。尤其是,Salesforce.com将全年利润预测上调了一美分,并将收入预期上调了1亿美元,预计在103.5亿美元至104亿美元之间。
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见图)在公司的收益电话会议上绕场一圈,庆祝年收入突破100亿美元大关,高兴之余发布了这则颇有针对性的推文。
Salesforce赢了,Oracle输了。现在目标争取年销售额达到200亿美元。https://t.co/7ezjD4Z6wt
-Marc Benioff(@Benioff)2017年8月22日
他说:“许多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说,我们不可能会取得这样的成绩。”贝尼奥夫现在设定了新的目标:年销售额达到200亿美元。他表示,通过内部自身发展,公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个目标,它目前记有的多达150亿美元的递延收入和未开账单的收入表明了这一点,另外该季度未开账单的递延收入其增长幅度达到30%。
利润在哪里?
尽管总体表现强劲,但该公司称第二季度的最终净收入却不到1800万美元,比一年前猛跌了92%。Salesforce.com的经营支出大部分继续来自销售和营销,这一块占了总支出的63%以上。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安德鲁·巴特尔斯(Andrew Bartels)表示,实际上,这一项支出的百分比增长几乎与收入增长相当,使得营销和销售成为该公司的增长引擎。他说:“实际上,就Salesforce创造的每一美元收入而言,它将其中的约45美分花在了销售和营销上。如果你把这么多的钱花在销售和营销上,要是没有获得那种收入增长势头才怪。”
巴特尔斯称Salesforce.com的季度净收入“少得可怜”,不过表示这未必表明其商业模式很糟糕。确切地说,该公司奉行的战略类似亚马逊公司的战略,那就是在公司发展史上的大部分时间,为了通过迅速发展来扩大市场份额,零售业务方面不惜亏本。巴特尔斯说:“这是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它并不适合大多数公司。”
51 Research LLC的商业应用软件调研主任谢丽尔·金斯顿(Sheryl Kingstone)表示,但是这种商业模式对Salesforce.com来说管用,因为这家公司仍有很大的空间来发展。她说:“不仅其核心客户群方面还大有未发掘的机会,还可以得益于服务收入、扩大许可证收入和新的市场(比如电子商务)。我仍认为Salesforce.com大有机会。”
Salesforce.com的高管们显然认识到盈利方面的问题,他们在分析师参与的电话会议上选择透露的数字可以表明这一点。贝尼奥夫说:“我们在增长总收入的同时,继续提升业绩、增加利润,这至关重要。这是我们高层管理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关注的首要问题。”
第二季度营业所得现金增至3.31亿美元,增幅达到32%。递延收入增长26%,达到48.2亿美元。这块收入加上未开账单的递延收入使得该公司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年度收入合计104亿美元。预订收入足足增长了39%。Salesforce.com还表示,自由现金流量在过去三年增至三倍,收入翻番,这表明其现金数额在不断增长。
该公司还在各地区、各大核心产品系列方面显示出了强劲增长的势头。美洲区收入增长24%,欧洲/中东/非洲区猛增34%,亚太区增长25%。该公司的旗舰产品Sales Cloud(销售云)增长17%。Service Cloud(服务云)增长21%,Salesforce Platform猛增32%。Marketing Cloud(营销云)的总体增长势头最强劲,达到57%。
平台相关业务的增长也清楚地表明,这家公司在执行由应用软件提供商转身成为生态系统的核心这个战略方面做得很好。贝尼奥夫表示,成为平台不仅可以降低流失率,还能加快发展、进军新市场。他说:“我们搞清楚想要专注的某个市场后,由于自身的平台,我们能迅速实现目标。”
分析师金斯顿认同这种看法。她说:“千篇一律的应用软件解决不了许多公司在将来面临的问题。平台才是关键。”
-
Oracle
企业云服务领域再出手,Oracle 收购数字广告分析公司 Moat
Oracle 近期动作频频。继昨天宣布收购荷兰容器化应用开发部署平台 Wercker 后,Oracle 又宣布,已经签署了一项协议,将收购互联网广告分析公司 Moat,但收购交易的细节和财务条款尚未透露。Oracle 在其官网上表示,想要通过这一收购,来创造“世界上最全面的市场营销数据和分析云平台”。
Moat 成立于 2010 年,是一家通过广告搜索和分析来帮助企业衡量在线广告投放价值、效果的公司。随着广告客户对数字广告可视性、真实性和投放效果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担忧,Moat 创始人& CEO Jonah Goodhart 认为,创造“数字广告的货币性”越来越重要。
去年 3 月,Moat 曾获 Insight Venture Partners 领投的 5000 万美元融资,总计从 SV Angel、Mayfield Fund 和 Insight Venture Partners 等投资人处募集了约 6700 万美元的融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告科技领域的公司融资进程都不太顺利,行业内收购和整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Moat 目前的客户包括雀巢、保洁、联合利华、ESPN、Facebook、Snapchat 和 YouTube 等,收购完成后,Moat 将被纳入 Oracle 数据云部门,但仍作为独立平台运营,继续为这些客户提供广告投放测量和分析服务。Moat 的企业客户群对 Oracle 数据云部门的受众群体定位和测量解决方案提供了较好的补充。
Oracle 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在尝试推动数字广告和营销业务,曾在 2010 年出资 2100 万美元收购在线市场营销数据公司 BlueKai,并在2012 年出资 3 亿美元收购了社交媒体营销公司 Vitrue。
Jonah Goodhart 表示,此次被 Oracle 收购,他们看到了双方共同推动创新的潜力,Moat 希望通过更好的数据和分析来改变品牌发行商营销、讲故事的方式。
来源:36氪 ,作者:揭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71555.html
-
Oracle
裁员:甲骨文中国北京研发大面积裁员,被裁职位转移回美国!
还记得12月那个传闻吗:
突发丨Oracle疑似大规模裁员,可能涉及2000人!
http://www.hrtechchina.com/15642.html
2017年1月14日早上9:09分,甲骨文研发北京的同事收到了来自BU老大的一封邮件。在邮件中提到由于市场变化,甲骨文公司开始整合各研发中心资源公司在云计算方向发力,邮件的最后,单独提出了中国将会进行裁员,并且2017年3月31号所有人必须离开。
虽然在一个月之前,北京这边有大约10几人被告知裁员,大家也以为是人员冗余而进行的精简,但是这次200多人同时收到这封措辞严谨的公开信,摆明了甲骨文云计算存储相关的北京研发团队要全部走人。
甲骨文最新的财报显示向云计算方向的转型相当成功,云软件即服务和和平台即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了81%。而从公司最近的战略投资来看,云计算存储业务相关的投资数额增长巨大,只不过这些投资和美好的云计算前景已经与中国员工无缘。相反,所有北京工程师的开发工作主要由美国的工程师来接管,部分测试工作将移交给印度工程师。
在一个月前川普访问硅谷的座谈会上,甲骨文CEO卡兹女士承诺帮助川普政府实现目标,没想到仅仅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免令人担忧甲骨文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战略和投资是不是已经开始收紧,除了从中国巨大的市场上获取经济利益,甲骨文高层是不是也应该学会尊重中国员工的职业发展,在中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为了政治利益不惜损害普通员工的做法实在无法使人相信这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如果甲骨文本次顺利执行裁员计划,其他的在华美企后续会不会为了抱川普的大腿有样学样?
本次裁员消息的发布时间在春节前两周,而各大IT公司在春节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上不会招新员工,本次200多被裁的绝大部分雇员将很难在3月31日前找到新工作。
来源:IT战略家 公众账号
-
Oracle
突发丨Oracle疑似大规模裁员,可能涉及2000人!
来源:公众号“ 码农的自我修养”
有小伙伴对于Oracle,是这么评价的:
然而,据可靠线报,我们听说Oracle最近正在计划大规模裁员(RIF)。
这里给大家稍微科普一下什么是RIF。在过去,layoff曾经意味着被解雇的雇员还有可能被重新雇佣;但是RIF意味着你的工作玩完儿了。
现在,因为在大型公司中被layoff后几乎也没有多大可能性被重新雇佣,因此RIF与layoff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总之就是没工作了呗。
这条传闻在硅谷IT圈内一出,各种群聊一下就炸开了锅。比如在太阁的讨论群中,我们看到:
本着一个求真的精神,我们照例采访了我们在Oracle在硅谷的在职员工。一位Oracle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热心群众表示,公司要裁员在公司里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流言”了(再次强调,这条消息没有经过Oracle官方的证实)。而且,更为劲爆的是,据说这次裁员裁掉的将不是performance review比较靠后的同学,而是
直接砍掉很多个大组!
据悉,这次裁员的主要目标是Solaris部门。前几日,各大媒体都爆出Oracle将完全停止对Solaris系统的开发。
如此一来,Solaris11.4 将会成为绝唱。不出意外,大家再也等不来Solaris12了。
关于这起事件,太阁的全栈工程师Jake分析,Solaris被砍去可能是基于三个原因:
第一,这个系统是一个混合“开源/闭源“的模式,非常难以处理。
第二,从操作系统上赚钱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第三,很多软件现在都不支持Solaris了。除了Solaris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小组将被砍掉,但是具体情况现在依旧不明朗。
有趣的是,在这起传闻中,Oracle官方的口风非常的紧。在某国外论坛上,有疑似Oracle内部员工的好友在论坛发帖称,Oracle官方禁止员工回复这些裁人流言。
但是在美国的论坛上已经有群众猜测裁员数量将可能达到2000人。
我们甚至联系到了一位在中国Oracle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士,不出意外,他拒绝对Oracle是否会裁员发表评论,只是默默的甩给了我们的小编一个连接,并且耐人寻味的表示“中国公司内部未宣布”。
有网友表示,和有些公司(比如前两天的GoPro)大张旗鼓的裁人不同,Oracle裁人喜欢静悄悄的裁……
也有员工失望的表示,Oracle你在六月不还信誓旦旦的表示不会裁员吗?不是不是说好再爱我一年吗?Q_Q
总之,现在Oracle内部的气氛应该非常诡异(我们强烈怀疑这名发帖者来自于Solaris部门),整个部门都静悄悄,一天没几封Email,老板都已经旅游去了。
这位员工认为:Oracle一般会选择在假期之前把人都裁了,这样可以为公司节省下很多圣诞假期的薪资开销。
所以,所有的事情应该在接下来的几周就会有结果了吧。像Oracle这样量级的公司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整个行业。太阁将会持续关注此事,并为大家实时更新。
-
Oracle
Oracle以5.32亿美元收购节能数据分析公司Opower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软件巨头 Oracle 已同意以每股 10.3 美元共 5.32 亿美元(较早前路透社的消息是 5.48 亿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利用数据分析帮助用户节能的云服务提供商 Opower,与上周 5 收盘价相比,这个价格溢价了 30%。
Opower 是一家创办于 2007年 的能源数据分析公司,其目标是帮助家庭用户实现节能。Opower 可以在不需用户安装任何智能设备的情况下,便可得知家庭中制冷、制热设备每天消耗了多少电能(从电力公司拿到的数据)。同时 Opower 还可以让用户看到邻居们的用电账单进行比对,从而在比较重促进节能行为。通过这些举措,Opower 帮助用户实现了平均 1.5%-3.5%的节能效果,同时由于用户可以实时了解用电情况,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2014年Opower 已经实现了上市。目前 Opower 的云服务拥有 6000 万用户,分析的电表读数超过了 6000 亿次。
Oracle 本身此前已经涉足电力领域的业务,OracleUtilities 就是针对公用事业的云解决方案,可以为客户提供基于云的各种管理和分析功能。在收购了 Opower 之后,Oracle 在公用事业领域 SaaS 将少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这是 Oracle 在 2 周内进行的第 2 项收购—上周的 4月28日,软件巨头刚刚以 6.63 亿美元收购了建筑工程云服务提供商 Textura。接连的举动表明 Oracle 有意进一步拓展垂直领域的云服务。同时这也表明,在 IaaS 与 PaaS 被 Amazon、Google、微软、IBM 等公司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情况下,Oracle 正视图通过收购垂直市场的云服务提供商来扩大在 SaaS 市场的影响力。
来源:36氪,作者:box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6576.html
-
Oracle
甲骨文 5 亿美元收购云计算创业公司 Ravello Systems
Oracle 今天披露,其收购了云计算创业公司 Ravello Systems。虽然没有透露具体的交易细节,但 Oracle 表示将会以 5 亿美元的价格进行收购。
此次收购对于 Oracle 加速建设云环境下的计算、存储、网络工作负载有着重要的意义。Oracle 希望通过加速云计算业务,来向微软和亚马逊发起挑战。
Ravello Systems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玛•塔米尔在此前一份与此相关的信件中提到:Ravel 加入 Oracle 是为了让用户在云环境下可以运行任何类型的工作负载,让 Oracle 有能力帮助客户简单迅速的迁移到云环境中,节省客户的时间和费用成本。
截止去年Ravello 已经融资 5400 万美元,其中包括 2013年 宣布过的 2300 万美元。投资机构包括:Qualcomm Ventures、SanDisk Ventures、Sequoia Capital、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Norwest Venture Partners 和 Vintage Investment Partners。
Ravello 公司始建于 2011年 位于加利福尼亚的 Palo Alto,从那里到 Oacle 的总部并不是很远,其客户包括:包括 Arista、 Brocade、Red Hat、SUSE 和 Symantec。
在收购之后 Ravello 将继续提供服务。
本文编译自:venturebeat.com
-
Oracle
传Salesforce在进行收购谈判,买家是Oracle还是微软?
来源:极客头条 作者:刘江主编
Bloomberg爆料说,云计算巨头Salesforce已经找了金融机构,正在进行收购谈判,但买家并未确定。公司的股票因此大涨超过10%(最高17%),市值一度超过500亿美元。
类似的传闻印象中不是第一次了,如果此次确实,将是软件和云计算历史上最大的收购。Salesforce虽然更多地被业界视为一家CRM公司(他们的股票代号就是CRM),但16年来它已经扩展到很长的产品线,包括营销、社交、客服、数据分析等SaaS服务,还有PaaS(Force.com和Heroku)。2014年营收50.13亿美元,同比增长32%,但尚未盈利。员工16000人。
最可能的买家当然是Oracle,Salesforce本来就是云时代的小Oracle,不仅公司创始人Benioff自己和高管团队很多成员出自Oracle,而且Larry Ellison也是Salesforce的最初投资人。虽然Benioff与Ellison好像这些年表面上总有些恩恩怨怨,但其实两人关系很亲,高管中不少人也都是在Oracle心生怨气过来的(比如公司的总裁兼副董事长Keith Block是被Oracle开除后加盟),但这种紧密关系却是天生的,文化上也相近。另外,Oracle也是少数掏得起钱的公司,他们有137亿美元现金。
业界评论方面,SugarCRM的CEO Larry Augustin指出,收购不会令业界惊奇,唯一的问题是,Oracle已经有三款CRM产品了,加上Salesforce就是第四款,怎么整合?我的看法是,其实不仅CRM,其他产品线这种问题也存在。但总体上,两家还是有很强的互补性。道理很简单,对于马化腾而言,虽然有QQ,但如果有收购微信(假设微信是张小龙从腾讯出去创业开发的)的机会,他会放弃吗?
VentureBeat的Andrew Jones则认为,Oracle或者其他公司收购Salesforce可能是看中了他们的市场营销云,这方面比CRM竞争少。
Business Insider列出的其他比较可能的买家包括:
手握近千亿美元现金而且越来越强调企业业务的微软,双方的合作已经非常多,而且Benioff不久前还在Build大会现场Twitter发声。这个听上去也靠谱。
Google,644亿美元现金,企业业务薄弱,但增长比较快。这个可能性其实不大,除非Google战略上真正把企业作为广告之外的另一条腿。
IBM(88亿美元现金)、SAP(50亿美元)还有其他媒体提到的HP,感觉都是想买但力不从心的主儿。
-
Oracle
SaaS的春天,新时代来了!
浓缩观点
硬盘价格的持续下降,导致了磁带这个存储介质退出历史舞台;智能机价格的下降,导致了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十年后云平台价格的下降,为SaaS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此外,创业潮、企业级软件市场、固有的行业进入壁垒都将有助于SaaS的复兴。
第一次听说“云”的时候还是出自几年前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一名互联网公司技术人员之口。当然,云计算的概念要比这早得多,云计算最早出自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之口,当时是2006年。
但是,直到2010年,云计算依然充满质疑,我们能看到的云计算似乎只存在于IBM、微软、亚马逊、惠普等巨头们的公关文章中,真正能够落地的并不多,甚至很多人要去理解云计算的时候,还需要分“广义”和“狭义”,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我们真正能够触碰到云计算的时候,还是在SaaS这个概念出现以后。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虽然SaaS是云计算其中的一层应用,但是SaaS的概念曾经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存在了若干时间。
到了2013年作为云计算三种不同业务的IaaS、PaaS、SaaS,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势,IaaS(基础构架即服务,典型代表阿里云)的收入还是占据大头,而PaaS(平台即服务,典型代表Force和GoogleAppEngine)陷入了定位不明确的困境,SaaS(软件即服务,典型代表salesforce.com、多备份)则正处于起步阶段。
还好,SaaS的这个起步阶段即将结束!
2013年年底,亚马逊正式宣布公有云服务AWS(AmazonWebService)通过与宽带资本旗下云基地的战略合作在中国的落地,这件事最大的意义是拉开了各云平台之间打响的价格战。所有商业的改革,价格一定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这是就像互联网的摩尔定律说指出的那样。
硬盘价格的持续下降,导致了磁带这个存储介质退出历史舞台,变革了存储方式;智能机价格的下降,导致了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十年后云平台价格的下降,为SaaS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以云端数据备份提供商多备份为例,其1G数据云端的成本仅为0.5元人民币。
此外,创业潮、企业级软件市场、固有的行业进入壁垒都将有助于SaaS的复兴。
1、企业级市场的回暖
企业级市场的回暖首先要感谢这一波来得比80年代那一次还要凶猛的创业潮,创业似乎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在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创业将成为一种常态,这些创业公司为SaaS企业提供了最好的收割机会。
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显示,2014年3月—12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146.69万户,注册资本(金)18.53万亿元。其中,企业323.51万户,同比增长48.76%,注册资本(金)17.07万亿元,同比增长97.09%,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06万户。
此外,在O2O大热的当下,垂直细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作为服务型的SaaS企业提供了更快、更准确的切入点,纺织、美容美发、建筑等行业SaaS做得风生水起,更个行业间SaaS基于API的合作也越发的紧密和简单。
2、企业级软件应用需求的形成
在国内,作为SaaS产业基础生态的云计算产业已经基本搭建完成,而在大数据,互联网+的概念推动下,企业级软件市场的形成。未来,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将有SaaS的身影,从销售自动化方向的CRM、数据管理的云端服务、简洁的商业流程管理、客服系统等。
另一方面,企业软件正在经历一场全新的变革:软件可以租用,可以按需购买,而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软件不在需要下载,以往的客户端需要解决的事情,一个页面就可以搞定,越来越多的用户和SaaS服务商都在强调安全的问题。软件定义一切,而SaaS定义软件。
3、进入壁垒
其实很好理解,有云就要有服务器,有服务器就要有备案、监管等。SaaS业务无论自是自建服务器还是使用公有云平台,都需要IDC托管服务,对这一块国家有明确的政策监管,国外企业要想在中国境内从事类电信服务,必须要在国内有商业存在,且占股不得超过51%。
所以才会有微软+世纪互联、SAP+中国电信、亚马逊+中云、IBM+首都在线这种奇葩的组合。这事儿知道就可以了,不再细说了。
去年年末,Oracle尴尬的宣称自己是全球第二大SaaS公司,而第一名,正是其一首培养出的竞争对手:Salesforce.com,虽然后者已经早已超出了SaaS的范围,但是SaaS界却任然有他的传说。
Salesforce.com目前的市值超过400亿,相当于Oracle的1/4,年收入50亿,我说的可是美元!SaaS的成功已经获得了巨头们的关注,相信未来,国内一定出现Salesforce.com一样SaaS不再是梦想,耐得住寂寞的SaaS创业者们,收割的时代即将到来。
来源:钛媒体 作者:又木呈禾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
Oracle
转型SaaS,为什么Oracle、SAP的第一选择是人力资源软件
2014年末,Oracle宣布自己是继Salesforce.com之后全球第二大SaaS公司。在Oracle的三项云服务HCM(Human Capital Management 人力资本管理)、CX客户体验管理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中,HCM人力资本管理云是其目前市场最成熟、部署最完善的一朵云。
为了部署HCM,Oracle曾以每股 46 美元的价格收购人才管理云服务商 Taleo,总收购金额高达 19 亿美元。Taleo被集成到Oracle HCM云中,提供从招聘到入职全面的人才生命周期管理。
在HCM领域向SaaS转型不是一家独例,Oracle的老朋友SAP在去年举办了第一次中国人力资本论坛,发力中国市场。SAP与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旗下)成立合资公司——中数通信息有限公司,并基于这家公司向中国客户提供SuccessFactors HCM解决方案。SuccessFactors这一极为有名的硅谷人力资源软件,也是SAP花费34亿美元收购的,如今为SAP云业绩贡献巨大。
可以看出Oracle、SAP对HCM的SaaS市场布局颇为用心,甚至超过对ERP SaaS服务,为什么巨头转型SaaS服务,不是从最核心的ERP软件,而是从HCM领域开始?
根据ITValue记者对社区CIO的访问,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Salesforce、Workday的成功证明了SaaS可行性,巨头已经看清了SaaS的未来前景,参考Salesforce的脚步成为必然。在Oracle转型战略中,明确表达:IBM这些老牌技术公司已经不再是Oracle的竞争对手,更多的变成其合作伙伴。Oracle的竞争对手是那些有可能改变云计算游戏规则的那些企业,如亚马逊、Salesforce以及基础设施类企业等。
2、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和IT流程相对标准化,是最容易由传统软件转型部署到云端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架构比较稳固,变化并不复杂,非常符合云服务的属性,容易快速形成规模。
正利航业股份有限公司资深经理车武国认为:“即便涉及到不同的企业形式如连锁、加盟、合资等形式,人力资源软件相差并不大,同一款传统人力资源软件可以覆盖到70~80%的企业,但进销存、财务类型的软件就非常复杂了。而且人力系统的软件比较独立可以单独出售,此外在价格上人力资源软件金额不高不低,是传统厂商试水SaaS非常好的切入点。”
3、人力资源软件涉及到的数据没有财务等数据敏感,在企业能够接受SaaS软件的安全度范围内。
再从企业端分析,为什么HCM软件在越来越多地部署上云?
举一个例子,当一个HR离职后,一旦材料交接不完善,企业之前对HCM的投资就会浪费。在企业培训方面需要科学地建立培训计划,有过程记录及结果评估。更重要的是当数据部署在云端,数据则不会丢失。
另外,数据增长也是人力资源SaaS应用的重要原因。
2012年12月4日,IBM宣布完成了对在线人力管理平台肯耐珂萨 Kenexa的收购。但由于一些商务原因,当时Kenexa中国没有被同时收购,中国业务保持独立。有趣的事,2015年1月,Kenexa中国与Oracle达成合作,在人力资源公开课上打通线上线下服务,线上架构在Oracle Taleo系统上,线下提供覆盖中国所有一线城市的公开课程。
Kenexa与Oracle合作的一个点就是考量到未来的发展,长期数量级客户的翻倍,未来可能需要支撑几千几万客户同时在线。Kenexa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社交商务能力是招聘和人才管理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Oracle也对与Kenexa中国的合作引以为傲,除了能带来更多的SaaS合作点外,Kenexa中国也能帮助Oracle进一步完善HCM云。
此外,现代企业的HR工作已突破了传统的招聘、薪酬及人事管理等范畴。
强生中国是Oracle Taleo的用户,其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是:面临着多地区、多个子公司招聘团队及外包团队各不相同的挑战,难以保证一致性管理,缺乏人力资源洞察,IT系统性支持更无从谈起。
通过部署Oracle Taleo,强生公司重建了其人才招聘流程,能够更系统、更合规、更高效地对招聘进行管理,跨地区和业务部门实现了一致性。强生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人才市场变化迅速,人才对招聘体验要求更高,同时偏好更简洁的招聘流程,这需要企业HR从技术层面做好应对,包括结合BI以从获取招聘洞察、开发移动端及社交媒体端的交互等等。
除了跨国企业正在世界各地培养人才队伍,中国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寻找商机,不同的市场和文化为人力资本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何快速适应新市场的人才管理模式。如何在企业内部实现一致性。如何平衡多元化人才队伍的不同需求。怎样为员工提供7×24的全方位员工体验。SaaS软件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和价值。
但是,尽管传统企业的人力资源软件也在向新兴的企业社交软件一样开始“以人为主”,更强调用户体验。但前者在软件开发中严谨,不可能涉及到弹性和灰色地带。ITValue社区CIO普遍反应:”传统软件可能更合老板的胃口,但在实际用户体验中,用户体验并非最佳。厚重的老牌厂商面向大中型企业提供产品较多,与新一代企业社交软件相比相对固定,传统软件在灵活性上还缺少灵气。”目前,国内中小型企业、民企国企对于SaaS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还没有完全接受,但中国企业的客户增长速度相对高速。
【文/ITValue记者张宇婷 本文来自ITValue(微信公众号:itvalue)更多CIO观点,请点击这里进入ITValue社区】
文章链接:http://www.tmtpost.com/195222.html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