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
MOOC辍学率高达95%以后,未来发展模式怎么变?
摘要: 不管核心问题是什么,慕课最终表现出来的是,体现在用户身上的高辍学率。因此,如果站在平台角度来看,为了解决高辍学率问题,同时又能有较长远的生存模式,那么仍应从用户入手,提出几种既可以让平台受益,又能发挥用户积极性的方法。
钛媒体注:“慕课”(MOOC)这个舶来物对于国内的多数人来说或许已不再陌生词。相对于其他网络视频课程,慕课有三个必要的基本元素:视频+练习+论坛讨论,并且它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学习者都有兴趣和热情,所以才会主动选择慕课。
慕课在国外兴起以来,它的优点自不必说,比如降低学习成本、让教师资源向社会大众倾斜、让更多人享受到高性价比的教育等等。处在襁褓中的慕课受到了媒体不遗余力的赞美,甚至是过度褒奖和追捧。
然而,在慕课发展几年之后,慕课模式却逐渐显现出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反弹现象开始出现。超高的辍学率让我们对慕课的认识逐渐趋于理性,媒体的舆论话锋已悄然转变,学术界也开始对慕课对大学教育的作用和影响重新进行审视。具体来看钛媒体作者常宁的分析:
不过,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反复的过程,最终才能成为被社会、商业所认可的稳定模式。对于慕课这一新的在线教育模式,慕课平台的热情和野心始终未减,甚至在国内出现了学界、商界齐头并进的局面。
但不论何种性质的慕课平台,若想长期健康发展,不得不面对甚至必须考虑慕课模式现存的各种问题。比如,如何解决超高的辍学率?如何保证慕课质量?如何长期黏住学习者?如何让慕课认证的效力发挥出来?如何面对慕课发展和社会、学校以及政策之间的不协调问题?这些问题足以影响慕课平台的命运。
对于上述现象和种种问题及原因,我已做了详细分析和解读,并且还画出了慕课模式健康运转图(如下图所示),也梳理了各个因素和环节在正常运转模式中的作用和角色轻重。
然而,不管核心问题是什么,慕课最终表现出来的是,体现在用户身上的高辍学率。因此,如果站在平台角度来看,为了解决高辍学率问题,同时又能有较长远的生存模式,那么仍应从用户入手,提出几种既可以让平台受益,又能发挥用户积极性的方法。
当然,前提仍是我在上篇文章中分析的那样,平台必须是在保证慕课课程质量和教师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后续的机制设立。所以在上篇分析的问题基础上,希望提出几种可能的盈利或长远发展模式,可能不甚成熟,仅供参考。
一、慕课平台需理清楚三类用户及其价值
在提出解决方法之前,先对慕课平台上的用户构成进行分析。由于慕课的假设前提是:学习慕课的用户都是对课程有兴趣的人。因此,按照学习的兴趣和需要程度,将慕课用户整体上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重度用户。这类用户是非常有兴趣学习的人,学习主动性非常高,目的性很强,会打破各种限制保证学习时间。这部分用户占比较少,但却是慕课平台的重度用户,虽然人数少,但极有可能成为平台的合作方,给平台带来价值。(下面分析)
第二类是重点培养用户。这类用户比较有兴趣学习,对课程有一定需要,但学习主动性会受到其他因素干扰,有时不能保证学习时间。这部分用户相对来说占比较大,他们和平台的关系粘度一般,可强可弱,若即若离。这部分用户应该成为平台重点培养用户,想办法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他们长期黏住,甚至转化成重度用户。
第三类是易流失用户。这类用户的学习兴趣一般,没有特别明确的目的,一时起兴才学习慕课,最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非常不能保证学习时间。这部分用户相对来说占比也不少,他们和平台的关系最不稳定,非常轻易地就会流失掉。就像“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平台也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唤醒“没有兴趣学习的人”,除非这些人有其他利益驱使。
二、从用户角度出发,看慕课平台三种可能的发展模式
除了慕课平台现有的简单收费模式,那么单单围绕着用户(即“学习者自身”,如上图所示)这个角度出发,慕课平台可以延伸出以下三种可能的发展模式:
1、发挥重度用户的价值,线下小玩知识共享经济,多方受益。
教师是慕课平台十分重视的资源,有了好教师好课程,就会吸引更多用户。线上课程的重心都在教师身上,教师要在论坛里答疑,要设置各种练习题和批阅。
但现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稍微转换一下思维,平台可以根据课程分期设立“同城线下交流答疑学习小组”,这些小组成员主要是平台的线上学习者,他们对慕课课程真正感兴趣,学习目的较强,主要抱着解决线上学习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前来参加,在线下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最终将问题解决。
在这个环节中,平台就可以招募那些能够为交流小组解决课程问题的人前来参加,这些人自身拥有某门课程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又有合适时间。交流小组的成员需要缴纳少量费用(比参加专门的培训课费用少很多),成本相对较低,一方面主要用于平台提供场地和服务的费用,另一方面则要给“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一定的酬劳支付。
这些“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知识源)可以是教师本人,也可以是从线下招募到的社会人士。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鼓励线上学习某门课程较好的人向平台“自荐”,申请成为“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我有知识也有时间,或者我学得好也理解的快,所以我可以利用知识帮助其他人,同时,我也获得了相应的劳动回报,和价值实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可看作是知识的共享经济。
而参与线下交流小组的用户中既包括平台的重度用户,也包括重点培养用户,他们都是有兴趣并有较强意愿参与线下讨论的人,并希望获得知识或希望问题被解决。对他们来说,加入交流是非常自愿的,也有意愿花费小部分费用支付有价值的学习所得,并且性价比较高。
对于平台来说,虽然从组织线下交流中获得的金钱并不多,但却在提供优质服务时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源、提高了用户学习质量、有了更大的用户粘性和口碑、发挥出知识源的价值,那么平台的价值一定会不断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发挥出了几方的作用,也满足了几方利益。但前提仍是,平台需要努力提供有价值和高质量的线上慕课课程,在此基础上才会抓住并吸引越来越多的真正希望去学习的用户,这些用户就是平台的潜在和长远用户,应将这部分用户的价值发挥出来。而经过学习课程后自然筛选出来的优质学习者最终也可以成为平台的“合作者”,共同完成知识的共享和收益。这既会促进这部分用户较高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他们来说,学的好就能创造价值。
2、设立奖励机制,激发重点培养用户的积极性,发展稳定用户群。
除了最大化开发真正感兴趣的学习者价值,另一方面就是激发第二类用户(重点培养用户)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所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和课程粘性,努力将这类用户黏在平台上完成学习,成为重度用户。他们学习的兴趣较高,但有时会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导致课程学习效果差或完不成课程,但他们学习的意愿还是较高的。所以,如果设置适当的奖励机制,可能会抵抗外界因素干扰,促使他们达成好的学习效果。
(1)设立课程奖学金
平台可以联合某些企业资源进行合作,为那些较好完成慕课学习的用户提供奖学金(可以由某企业冠名提供),奖励他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出色表现和取得的优异成绩。甚至,他们最终可以得到在企业中任职的机会。对于学习兴趣较高的用户来说,这种方式会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
当然,这需要平台在现有简单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的基础上设立相应的学习考核环节和机制,来评选哪些用户可以获得奖学金。
(2)设置任务奖励机制
平台可以设置阶段性任务机制,用户在学习某门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完成几个任务,这些任务一方面包括自己的课程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则包括帮助线上同伴学习的任务(比如同伴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你可以帮助解答出来,就是完成任务)。
每完成一个任务就会得到虚拟奖励,当虚拟奖励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获得实质性的奖赏。比如,可以免费获得认证证书,可以免费或以一定折扣价学习其他需要缴费的课程,或者是其他实质性的奖赏(可以想象的空间较多,比如可以跟其他资源合作来提供这份奖赏)。
所以,主动学习不仅仅凭兴趣一个约束条件,而且还是一件好玩有趣又有价值的事情。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中完成自身学习目的,也提高了自我认同和学习信心,并且还帮助了他人,也获得了别人的帮助。当然,帮助他人还能给自己带来犒赏。
3、课程适当收费,完成课程退还,加强易流失用户的重视心理
的确,书非借不能读也。免费的东西总会让人接受起来容易,抛弃起来也毫不眨眼。目前,慕课课程收费模式也是一些慕课平台考虑的问题,然而,对于倡导免费的慕课来说,课程收费似乎会让用户难以接受和流失。而且目前是慕课平台积累用户的阶段,轻易尝试课程收费不太是明智之选。所以,很多平台才会采取其他办法,比如认证证书收费方式,适当获得收益。
但为了加强学习者对慕课的重视心理,平台还可以采取“先收取课程学习费用”(适当的),学习者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平台方将课程费用返还给用户,否则不返还或折价返还。当然,课程费用不易太高,也不宜过低,要不然也起不到引起重视的作用。
对于重度用户和重点培养用户来说,他们学习兴趣高,主动意愿强,所以他们完成课程的自身动力较强,若再有外力约束(先收费,学完再返还),那么他们可以接受,且会激发主动性。而对于学习兴趣较低,容易中断学习的易流失用户来说,“先收费,学完再返还”的目的是让他们慎重对待课程学习,选择学习后又轻易对待则会付出一点代价。
所以,这一模式主要是对易流失用户的约束和巩固。
当然,上述三种模式对于哪个类别的用户都是适合的,只不过每类的侧重点不一样。这三种模式从用户角度出发思考慕课平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也考虑到如何降低辍学率,扩大用户,并让优质用户的转化率提高。
三、从平台角度看,其他可能的盈利模式
学分互认。在上述三个模式的基础上,用户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可能会得到一定保障。在此前提下,平台可以提供“学分互认”的服务。平台和高校合作,让那些真正达成学习标准的人得到的学习成绩换算成高校正规的学分成绩,但用户需要提供一定费用。这个盈利模式的主要环节在于平台与高校的沟通,以及高校如何认可慕课的政策实施。
卖课程。这种方式有前提,就是当慕课平台前期通过免费模式积累用户到一定阶段时,可以考虑适当收取用户负担得起的少量课程费用。就如现在的视频网站一样,用户只需付5元就可以在电影上映一段时间后,提前在线上欣赏大片。
建网络大学。在某次慕课培训会议上,有关人士简单提到慕课平台未来可以建立网络大学。通过较为便宜的费用,学习课程并最终获得网络大学的承认。但这有前提,不是所有慕课平台都可以实行,只有高校的慕课平台或政府官方的平台才有资历和可能去建立网络大学。让更多人低成本获得相对正规的大学教育。
考试认证。这是目前一些慕课平台已经采用的一种盈利模式,可能未来会更加普遍。学习者在完成课程后,还希望有所证明,那么就需要通过考试获得认证证书,但需要缴纳费用。
当然,面对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上面提出的几种模式可能会对慕课平台有一定参考意义和价值。但是,慕课这种教育形式若想变成常态,仍有不可回避的挑战需要解决。比如,如何长期保证优质内容的输出和教师投入;如何协调学习质量、课程认证和社会认可之间的关系;如何找到教师长期投入和回报之间的平衡等等。
任重,而道远!(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作者介绍:常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高校教师,媒体人和专栏作者,专注新媒体传播、受众和消费者调查研究;微信公众号:kejichangpinglun(科技常评论)】
原文链接:http://www.tmtpost.com/1446515.html
MOOC
Coursera获4950万美元C轮融资,重点拓展中印及拉美市场
在去年引入前耶鲁大学校长Rick Levin担任新 CEO 以后,在线教育巨头Coursera的策略就瞄准了扩张市场。当然,这些扩张离不开资金,现在增援的资金来了,C 轮的第一批 4950 万美元已经完成,预计到今年秋季还会有 1050 万美元到位,从而令本轮融资总额达到 6000 万美元。
成立于 2012年 的 Coursera 是全球最大的 MOOC 提供者之一,目前已经开设了 1100 多门课程,在全球拥有 1500 万的学习者,其中 75%分布在美国以外,其中中国、印度和拉美是其重点海外市场。
此轮融资由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领投,KPCN、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以及 Times Internet Limited 等跟投,此轮融资过后,其融资总额将达月1.35 亿美元。此轮融资所得将用于拉美、中国与印度市场的扩张。
今年4月,从 Rick 在中国密集的行程中可以看出,Coursera 市场扩张的策略将是全球化、职业教育以及本土合作,现在这一策略已经初见成效,就在今年7月,Coursera 中国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 100 万,超越印度成为其美国以外的第二大市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Times Internet Limited 这家拥有印度时报等媒体资产的投资机构的参与,Coursera 也有可能借助它的力量进一步打开印度市场。此外,以巴西为首的拉美市场则是 Coursera 的第四大用户群。这些市场的拓张均离不开资金支持。
此外,Coursera 还将继续加强产品研发,改进学习评估技术以及与学员的互动。同时,进一步探索在线教育的货币化之路。而最近 Coursera 开设了多门付费的职业教育课程已经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MOOC
中国高科4500万控股“过来人” 布局在线教育
[摘要]过来人旗下拥有顶你学堂、北大华文幕课两个MOOC平台。
近日,中国高科发布公告称欲与旗下的上海观臻拟最多以4500万元的价格控股国内MOOC综合运营商“过来人”。过来人旗下拥有顶你学堂、北大华文幕课两个MOOC平台。
公告显示,投资完成后过来人董事会将设七个董事席位,其中中国高科和上海观臻任命四名董事,董事长和财务总监由中国高科和上海观臻指定。三方将致力推进过来人旗下的顶你学堂(www.TopU.com)在大规模开放在线公开课(MOOC)的发展,共同打造互联网教育平台。
MOOC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在线教育模式,多为大学设立的网络学习平台以提供优质课程服务,顶你学堂是国内首个商业化运营的中文MOOC平台。虽然MOOC曾一度在国内掀起“颠覆国内高等教育”的风潮,然而由于课程完成度低、企业认可度不高以及高等学校推动力度较弱等原因,MOOC在国内的发展并不顺利。
投资方中国高科为北京大学旗下上市平台,成立于1992年,目前有23所高校股东。在投资MOOC平台之前,中国高科已与北大培生、韩国lumsol公司达成合作,建立并开展针对韩国市场的“汉语在线教学辅导项目”。业务开展将从韩国市场开始,逐步向美国,日本,东南亚,欧洲及其他市场逐步推进。随着此次控股过来人,中国高科或将完成国内外高校在线教育产业布局。
来源:腾讯科技(韩依民)
MOOC
专访 Coursera CEO Rick Levin:未来10年,在线课程将成为必需品
据官方透露, Coursera 在中国的注册学习者近期已突破 100 万;上个月,Coursera 还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合作,开设了首个线上 MBA 项目,36氪就其近期的动态邮件采访了 Coursera CEO、耶鲁大学前校长 Rick Levin ,听听 Coursera 在中国的发展计划,他对 iMBA 项目的看法,和对中国在线教育市场的预期。
Coursera 作为一个来自美国的MOOC平台,却很快达到了很多中国本土MOOC平台尚未达到的用户数,它的优势和可借鉴的经验是什么?
Rick Levin:Coursera 在三年内达到 1300 万注册用户这个成绩,清楚地说明了对大家对世界顶尖大学所提供的内容有着极强的需求。这也告诉我们,高品质教育的价值可以突破文化和地域的界限。
Capstone Projects 的中国版本——和果壳合作推出的 Project MOOC ——推进到了什么阶段?和哪些中国大学和企业达成了合作?
Rick Levin:我们会很快宣布 Project MOOC 的第一个企业合作伙伴,一切就绪后会第一之间告知大家。
对于雇主来说,在线教育证书的含金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台本身的品牌影响力,Coursera 作为一个外来的MOOC平台,准备接下来怎么在中国市场建立影响力更大的品牌?
Rick Levin:我们明白中国学习者有其特殊的需求,目前 Coursera 在中国还有诸多资源尚未开始提供。短期来说,我们在和10 个中国大学进行密切合作,制作本土化的课程;我们还在和业界领袖合作,让我们的课程和职业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
新上线的 iMBA 课程让 Coursera 在提供高质量免费教育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不过对于学生来说,同样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 iMBA 证书和 MBA 证书,是否能带来同等的社会认可度和职业机会?
Rick Levin:在线研究生课程在很多顶尖大学都非常常见,这其中也包括伊利诺伊大学。我们期望通过 Coursera 获得 iMBA 学位的人能够因他们的取得的成就而得到认可,因为和获得线下学位相比,完成 iMBA 这样一个要求严格的在线项目,显示了学习者拥有更强的自我驱动性。
此次为什么选择和伊利诺伊大学合作,选择从MBA类的课程入手?
Rick Levin:伊利诺伊大学是 2012 年最早加入 Coursera 的合作伙伴之一,几年来为平台贡献了出了许多课程和 Specializations. 为了庆祝商学院成立 100 周年,伊利诺伊大学希望能做一些大事,显示他们向全世界提供高度开放的教育资源的决心。他们带着 iMBA 的最初方案找到 Coursera,然后我们一起紧密合作,开发出一套创新性的、适用于全球学习者的课程。
能否分享您对中国MOOC 领域的观察?与美国市场相比,中国的特点是什么?
Rick Levin:在线开放式课程在中国有巨大的发展机会。我们目前在中国有100万注册用户,这使得中国成为 Coursera 在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市场。中国对高质量的教育有极强的渴求,这驱动了一批聪明的学习者去寻找(常规教育之外的)其他收获技能的渠道,帮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中获得成功。很多来 Coursera学习的中国人是被它知名的大学合作伙伴和高含金量低价格的证书所吸引的。
十年后,MOOC会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什么改变?
Rick Levin:最关键的改变会是:人们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会寻求接受教育的机会。今天的求职市场瞬息万变,激烈的竞争使得求职者不能只是被动地依赖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懂得如何善用高质量的、和职业发展相关在线课程的人,将远远领先他们的同辈,无论这些课程是来自 Coursera 还是其他在线开放学习平台。在未来10年,在线课程将不仅仅是业余时间的消遣,它将变成必须。
来源:36氪 ,作者:小天
MOOC
铁路工作者的MOOC平台“铁路学堂”上线,在线职业教育进入垂直行业细分时代
Coursera 推出 Capstone 项目,将职场项目与知识学习相结合,为学习者提供职场技能的培养和职场实习机会。LinkedIn 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在线职业教育公司 Lynda,为已有用户提供继续教育的增值服务。这些举动都让很多人开始思考MOOC对于职业教育的意义,无论是针对职场小白还是工作多年的职场精英。
铁路学堂是针对面向整个铁路行业的开放式在线教育平台,为铁路行业从业人员提供覆盖机务段、车务段、工务段、电务段和车辆段、旅客服务六大系统的专业开放式课程平台。整个课程体系由清华大学高速铁路研究中心研发,针对铁路行业培训工作的现状以及比较现实的问题,而平台建设以及技术支持由顶你学堂提供。
铁路学堂上主要以微课为主,邀请的是具有一线铁路工作经验的员工进行教研和课堂讲解。而对于学习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零碎时间学习,同时系统会记录他们的学习数据,并提供一定的测评方式帮助检验学习成果。
另外,铁路学堂上也鼓励优秀的职工生产优质的内容,例如学习笔记以及在未来创立自己的MOOC课程。
MOOC是目前职业教育在线化最为常见形式,与之相伴随的是职业教育往更加垂直化的方向发展,向更加细分的行业渗透,形成了目前行业MOOC的趋势。IT是MOOC最早进入的行业,之后逐步渗透到更多领域,包括设计、金融、财会、法律等等。个人认为,这种细分垂直将越发深入,最后为每个细分职位积累起详实的MOOC内容。
来源:36氪 作者:荔闽
MOOC
Coursera牵手新东方,向翻墙看课的时代说再见
4月8日,Coursera 宣布将与新东方展开战略合作,Coursera 将为新东方提供来自世界各地117所大学25个学科领域的全部课程共计989门,这些课程将会放到新东方的高校MOOC平台中。
新东方自2007年,就开始在高校推广多媒体学习库的概念,为高校学生提供新东方的课程,包括微学课堂平台,四六级机考平台等等。旗下的高校MOOC平台推出于2014年,是一套完整的MOOC解决方案,除了学校可以上传自己制作的MOOC课程之外,还可以调阅新东方所提供的MOOC学习材料。目前全国有超过50家高校使用新东方的MOOC平台。
在这次合作,双方都谈到了希望在中国推广MOOC的学习方式。新东方在线高校业务部总监刘俊岭谈到,“虽然Coursera大名鼎鼎,我相信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说,在新东方的MOOC平台上将是第一次真正接触Coursera的课程。”而在同一日在果壳与Coursera合作的发布会上,Coursera 的CEO Rick Levin 也谈到MOOC的学习尚未普及,他们不仅希望将全球的课程带入中国,也希望将中国课程带入全球。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MOOC
10年后,MOOC能为我们呈现一个怎样的教育未来?
本文来自Coursera工程师董飞,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他的知乎专栏,关注创业、在线教育等话题。
2005年,我在南开大学读大三,那时新老图书馆的书很多,但知识都属于过去,网络世界风云变化,任何图书馆都无法赶上其变化。
10年后,我从天津到北京,从南开到DUKE,从北卡到硅谷,从LinkedIn到Coursera。我看到了PC互联网的发展,也追随了互联网的潮流,进入一个个爆炸增长的领域,从搜索,到互联网广告,从社交到云计算,从大数据到MOOC。
大家越来越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在线购物,在线视频,在线娱乐已经深入人心,人工智能的短短几年的发展迅速我,语音识别,机器视觉,自动定位,3D, IoT, WIFI, Bluetooth, iBeacon各种新型技术符号在涌现。每个行业都在被互联网的浪潮重新洗牌,那么教育行业呢?
教育,同样也承担着改革,改善和改变的压力。
教育的步伐可能有些缓慢。我们的祖先在2000年前也是围绕着大讲堂聆听孔子或者苏格拉底;而现在的大学课堂还是基本如此,多个话筒和PPT的演示。在信息不断爆炸的现在,学习者和老师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2012年作为MOOC的元年,人们开始讨论在线教育,3年过去了,大家还是没看到任何一个大学因为MOOC存在而倒塌,又开始怀疑和否定,这让我联想到Bill Gates说过的话,人们往往高估了未来2年而低估了10年内的变化。
其实我们真正观察身边,就发现教育已经发生了变化:翻转课堂,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手机拍照答疑,机器开始渗透到对话中;为线下机构做好服务帮助线上线下结合O2O;教育培训使用硬件,通过机器人编程理解物理世界;游学项目结合旅游市场;互动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等等。
站在过去和未来的交叉点,我认为MOOC可能是变革高等教育的支点,因为它将极大的释放教学生产力。那么,围绕着MOOC在未来5到10年,教育革命还可能发生在哪些场景?
#1
十年后,MOOC证书跟大学文凭一样重要。人们将不再局限四年本科所学,而是按需学习。教育的内容是开放的,而不是被人为的严格挑选,美学,艺术,科技,个性化教案可以载入。
#2
十年后,MOOC将被绝大多数大学使用,并直接学分换算。学生前两年在线上学习课程,之后去特定专业的大学面对面上课,并与同伴学习。这既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又让大学可以专注于自己的优势。
#3
十年后,MOOC不仅仅带来的不仅仅是数据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同时会更多的稀奇古怪的课程:如何骑自行车,如何烹饪制作高汤。
#4
十年后,MOOC将成为主要方式帮助高校招收新生,离线和在线各占大学收入的50%。两者的集成非常紧密,MOOC作为基础和铺垫准备,为大学后续计划做延伸和加强。
#5
十年后,对于学霸也可以提供高品质的补充课程内容。把学习课程和工作体验无缝结合。如果工作中遇到新的不解,里面可以调用适当课程补充所需。
#6
十年后,人们的学习速度提高两倍以上。在同等教学质量情况下,采用网上课程,会更快地学完4年大学。有些微课程,学习者甚至在一周内而不是四个月完上完。
#7
十年后,只有一半的内容会让全日制大学教师授课。那些最好的老师也许是来自民间,优秀的老师越来越熟练线上进行教学,他们可以拿到丰厚的物质回报,也感受到快乐和育人的成就感。
#8
十年后,我们不用在购买昂贵的纸板教科书,它将会被MOOC的电子教材淘汰和更换掉。
#9
十年后,<50%的学习内容由视频来展现。而大量其他的途径,如浏览器中之间编写代码,案例研究,项目运作,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所取代。虚拟现实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教学场景。
#10
在十年后,最高端技术岗位会要求员工在MOOC平台继续深造学习,学习成绩和成果直接关系到绩效考核。
##########
事实上,这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这已经是可以预示到的几大趋势,以下针对具体的几个场景聊聊。
大学的未来
技术是无法消除大学的,因为大学是诞生必不可少的新知识、新教学法的地方。到2025年,可以肯定的是大讲堂的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大部分的内容和基本技能的实践将通过MOOC,同时其内容质量将远胜于以往的课堂教学。
课堂线下经验也为MOOC提高附加价值,可以将重点放在团队讨论,实验,和应用性科学。大学投入更多的努力放在课堂以外的活动,也许是做研究,由教师或高年级学生组成的辅导,团队活动,志愿服务,实习,出国留学等。大学的意义不在于知识内容传授,而是支持和加强这些核心学习行为。可以想象的是,人们可以多次回到学校或者在线课堂,去选择更多的机会跟顶尖大师学习。
基于大数据的学习新模式
要变革教育首先要变革评估方式,变革评估方式就是要变革评估数据基础;人在未来学习的行为被记录成大数据,这个大数据就是评估的基础。
2015年,很多人无法人无法完成课程,学习路径也不完善。而到了2025年,可以结合大量的试验和平台积累的学习大数据,创建一个新范式。它可以来激励学生完成课程并领导未来的成功:保证巩固学习成果,超越死记硬背,建立起内容知识,核心认知和社会技能,如自我控制,合作,表现,分析等。新模式的激励机制建立在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之上;学习作为一个社会行为让学习者积极合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经验,最后实现学习者自身利益和目标。
同时,数据科学的研究可以应用到更多MOOC上。之前很多实验学科,如天文学(哈勃望远镜引入),生物学(DNA测序),医药(电子健康记录),伴随实验和海量数据定量观测,开辟了人类学习的新的大门,成为知识传授的有力帮手。
虚拟现实
2015年教学场景非常简单,仅仅通过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的方式来表现教学知识点。2025年可以通过机器人等工具让人们脱离传统学习方式去学习,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感觉及思维方式来最大化学习效果。
虚拟现实展现立体型的综合教学模式不只是与老师交互,同时也可以与知识交互,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立体展现,让学生对知识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学天文物理,它的最佳场景是置身宇宙中,学政治,最好是你模拟当个总统来分析国际形势。学法律,你就是法官在复杂的情况下作出最公正判断。并且电脑知道你学习的进程和特点,通过一些刺激和激励,更聪明地提示你,这样既开发了你的大脑,知识也按需所得。超能陆战队中的学习场景可以也不是幻想。
人工智能和启发性搜索
人工智能正往着实现人与物体,人与服务,人与知识之间的紧密关联的前景,实现“思考即学习”的可能。但无论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阶段,搜索是最起码的需求。搜索方式会脱离文字框,目前语音搜索与OCR识别,图像识别技术正在迅速提升准确度,2015年我只需要说一句话或者给个提示就可以展现出全息影像。这意味着将来的学习中只要有一个机器语音引擎,更智能的搜索基于意识搜索,大脑只要一想到什么就通过传感器传输到云端在返回给适当终端,或者如阿凡达中把人的意识跟生物对接,直接获得超能力。这是当前机器学习(Deep Learning)与可穿戴设备领域都在探索的方向。百度2015年愚人节推出的神灯搜索对下一代信息整合和学习方式有启发意义。
学习社区
2025年,每一个学习者已经在网上有公众账号,里面记录他们的证书,上过所有的项目名称,所有提交的作业,他们的课程和社区参与的徽章,目前活跃在哪些课程等。他们可以选择公开的列表,像LinkedIn列出你之前做过什么,MOOC平台可以列出你未来能做什么,大学,课程,专业,和教授都有涉及。
这种呈现形式可以是直观的(我之前上过的课程和经历)也可以是隐含的(通过机器挖掘,推断出我可能胜任的工作)。每个人可以创建学习简历,分享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就。他们可以跟课程感兴趣的其他用户连接,也可以互相推荐课程。可以分享内容(如个性化学习路径)和生活性内容(照片,视频,博客)。
2025年学习中心将遍布世界各地,作为同伴和社区的延伸,让学习者无障碍去访问其他学习者。可以想象伴随着学习者的成长,他们的圈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不断演变。大多交流可以在网上进行,也可以定期参加小型组织的线下聚会,而小型组织又可以变成大型社区,让大家有归属感。
可以说,未来MOOC学习会更加多元化,而且世界上会有更多的接口,知识将无障碍入口,而现在证书价值会越发重要,是一个数据的积累,学习者就可以按需所学,MOOC根据个性特点动态调整教程,最后颁发有价值的证书,让未来的雇主认可。
MOOC
果壳与Coursera合作,推出职业MOOC教育,商业化的道路上手牵手
今日,Coursera 和果壳宣布即将在中国市场推出“Capstone Project”的本地化版本 “ Project MOOC” (MOOC行动),将MOOC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帮助学习者通过MOOC学习职场技能,并且为优秀员工提供实习机会或其他有利于职业发展的奖励。
关于此次合作,Coursera CEO Rick Levin 说,这是Coursera 商业化探索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让MOOC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传播, 而是让这种学习本身更具有公信力,获得大众认可。Coursera 在全球有1200万个学生,在中国有100多万学生,这次合作也是他们深化中国市场的重要一步。
根据姬十三的介绍,果壳之前在MOOC社区里试水过“Project MOOC”的理念,主要是以奖学金的形式推出,合作的对象是一些公益组织。这次他们希望能够与更多的机构合作,目前已经有7家公司和机构(500强公司和联合国下属机构)进入了后期谈判时期。
不过既然是针对中国学习者,面对中国企业,Coursera在课程上也有所变革,这也是 Levin 此次中国之行的目的之一。目前,Coursera 在中国有10个大学合作伙伴,会联合他们开发新的职业课程。但对于用户来说,并没有本土课程还是海外课程的区别。
果壳除了与 Coursera 合作做 Project MOOC 之外,还会与Coursera一起探索MOOC整体的商业模式,例如Coursera 的证书收费将会被引入MOOC学院,同时果壳之前所积累的UGC内容和笔记都会被利用,帮助新来的学习者更好地搜索自己喜欢的课程。而在此之前,果壳已经在线下活动,课程资源以及新媒体运营上和Coursera进行合作。
姬十三说到:“现在越来越多的MOOC平台,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果壳的MOOC社区在这里的作用相当于是一个“大众点评+豆瓣”,为MOOC平台导流,同时调动果壳优势——强大的UGC能力。”
在今年,果壳对于MOOC学院会有许多尝试,例如上线留学板块,类似于中国的 Niche,而且会迅速推出一款移动端的产品,但具体是什么暂时不方便透露。
来源:36氪 作者:荔闽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MOOC
微软与edX合作推出 IT 课程,MOOC 平台纷纷转向职场教育
近日,edX 宣布与微软合作,将从 3 月底开始陆续推出 7 门技术课程,课程老师来自工作在微软的一线工程师,内容主要是 IT 技能的学习,包括云端管理到编程语言。
所有的课程都会将使用微软提供的开发软件,同时整个教学过程中,来自微软的专家将全程参与,为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评估,以及在 MOOC 平台上进行编码演习等等。在 edX 主页上,我们可以看到这 7 门课分别是:
Programming with C#
Introduction to TypeScript
Introduction to Bootstrap – A Tutorial
Querying with Transact-SQL
Building Cloud Apps with Microsoft Azure – Part 1
Introduction to Office 365 APIs
Windows PowerShell Fundamentals
MOOC 平台和企业合作,edX 并不是头一家。在今年 2 月份的时候,Coursera 宣布与 Google,Instagram 以及 500 Startups 合作,引入企业资源,为用户提供第一手的科技职场教育。
MOOC 的下一步是什么?答案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多的 MOOC 平台开始引入职业教育的内容,在其中 IT 教育便是领跑者。而对于微软来说,与 edX 合作不仅仅是要圈住那些潜在的人才,还有一点就是努力地推广搭建在微软平台上的 IT 工具。
[本文参考以下来源:edsurge.com, edx.org]
MOOC
Coursera:MOOC的下一步是职业教育
今天,Coursera 宣布与 Google,Instagram 以及其他的 500 家创业公司合作,丰富原有的 “Specialization” 系列课程,建立一个独立的新品牌 “Capstones”。
Specialization 是 Coursera 目前的明星项目,它打包了某个专业的一个小的细分学科,学生通过几组课程的学习以深入掌握一个学科,但也同时强调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知识学习,例如第一个开放的 Specialization 项目就是教授如何制作 Android 应用。
根据 Coursera 官方数据,Specialization 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完成率,同时也为 Coursera 带来了一定的收入(每个系列的 Specialization 课程 49 美元)。而 Capstones 将会更加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课程将会是 95 美元。
Capstone 仍然保持 MOOC 的风格,仍然与一些知名大学合作。例如与 Instagram 的交互设计系列课程,将与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合作,当然 Instagram 的创始人 Mike Krieger 也会加入,对学生们项目打分和反馈。而 Google 的 移动云计算课程,也是与 University of Maryland 和 Vanderbilt University 共同开发,Google 将会参与整个 app 制作,同时如果作品足够优秀的,将有机会登入 Google Play。
对于与 Coursera 合作的公司来说,Couresra 在全球 110 万学生都是他们潜在的招聘对象。毕竟相比在招聘的大海中寻找合适的人,如今他们可以通过 Coursera 获得潜在对象的更多信息,同时了解他们的工作能力。Coursera CEO Levin Rick 也谈到,Coursera 在 Capstones 拓展上几乎没有投入,绝大部分的 capstone 项目都是由合作公司来完成整个的教研工作。
从知识社区拓展到职业教育,Coursera 继续着他们探索商业化发展的步伐。与职业挂钩的 MOOC 课程最为典型就是 IT 教育,国内开课吧也实践这条道路的未来。越来越多的迹象反映,MOOC 的下一步是职业教育,你认同么,来和我谈谈你的看法吧。
[36氪,作者: 荔闽]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