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M
    “奇鱼微办公”从办公一体化切入企业服务,相当于OA+CRM 目前很多企业办公应用采用单点切入的方法,垂直在CRM、HRM等一个细分。但实际上模块之间是分不开的,比如HRM,要计算薪资,一定和考勤打卡相关联。所以目前行业的趋势是将CRM、HRM等协作模块延伸到OA,实现模块串联,奇鱼微办公就是一款将OA+CRM串联的企业协作产品。 奇鱼将企业基础需求串联在一起。在奇鱼的界面,可以看到外勤、审批、日程、公告、项目、人事管理、客户管理等模块,考勤数据可以关联至HRM,外勤可以关联客户,日程可以关联会议助手预约会议室,与企业相关的流程可以在一个页面完成。 奇鱼界面 奇鱼PC界面 奇鱼CEO史有才是百度的创始团队成员,加入百度一直负责百度的渠道建设,历任销售总监、副总裁等职务,拥有15年的销售经验。他认为移动办公应该从大企业入手,大企业服务好了,小企业的要求也就能够满足。蒙牛集团目前就使用奇鱼,每年节约纸质成本三千万。其它客户还包括广之旅、上品折扣、零点咨询、贵州百灵、中海地产等。付费用户有3000多家。 企业服务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产品适配不同行业。在这一方面,奇鱼针对不同行业总结出了一套模板,通过对这些模板的复制,从而实现定制化。但对于大企业而言,这种定制化并不能满足其需求。为了给打企业做定制化,同时降低成本,奇鱼微办公采取插件平台的方式,针对大企业打造内部平台。 此外,CTO吴凯表示,奇鱼以直销为主,目前主要做金融、教育、销售等传统领域。传统行业流程标准化更强,更能够实现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盈利模式上,奇鱼与常见的SaaS产品一致,即与企业保持长期合作,每年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奇鱼微办公年初获5000万A轮融资,接下来的发展计划主要是在产品的深化打磨,以及寻求潜在的市场合作对象上。 来源:36氪,作者:韩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64704.html
    CRM
    2017年02月28日
  • CRM
    移动CRM厂商销售易完成2.8亿元D轮融资 腾讯领投 移动CRM厂商销售易日前宣布获得腾讯领投,红杉资本、经纬中国、真格基金跟投的2.8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同时还发布了基于PaaS平台的教育、财富理财、家装、传媒、医疗等五个行业解决方案。 销售易创始人兼CEO史彦泽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和技术团队扩充,提升PaaS平台的行业解决方案能力,同时加强市场投入与服务团队的建设,更好的服务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帮助企业拉近和客户的关系,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 销售易PaaS平台于2016年4月推出,同年7月移动PaaS平台推出,这是一个以元数据驱动架构,拖拽式应用开发框架为基础,构建的安全、多租户、全渠道的PaaS平台,帮用户构建新型业务应用程序。 融资方面,2013年11月,销售易获得了红杉资本A轮投资;2014年7月,销售易获得红杉资本B轮投资;2015年3月,销售易获得经纬中国、红杉资本1500万美元C轮融资;2016年4月,销售易完成由经纬中国领投的1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完)
    CRM
    2017年01月13日
  • CRM
    做销售人员的虚拟助手,Tact 获得了1500万美元B轮融资 人们最初开发CRM软件本来是为了便于记录与客户互动交流的过程,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操作繁琐,对销售人员来说使用软件反而吃力不讨好。因此尽管企业花了大价钱上CRM系统,但员工的实际使用率仅仅只有20%到30%。 Salesforce前执行官Chuck Ganapathi出来创立了一家公司叫Tact,不同于大多数创业公司重新开发CRM的思路,Tact是从简化CRM的操作入手,目的是让企业已有的CRM系统更好用。 Tact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结合人工智能,让使用者可以更方便下指令;另一方面是打通了CRM和社交账号之间的数据。 在用户体验方面,有三种交互方式使用Tact:直接触控、发起语音或文本命令。类似于Cortana和Siri,用户打开APP并发起语音命令后,Tact就可以自动完成对电话、邮件、日历、相机、Salesforce、LinkedIn以及后台的办公系统的相应操作。用户还可以向机器人客服发起文本命令,去设置提醒、显示当前的季度销售预测,可以减少销售人员切换不同程序浪费的时间。 使用Tact的三种方式 在数据方面,LinkedIn等账号中查找的客户信息可以直接添加到Salesforce中。同时,Tact APP连接了销售人员的CRM和APP两端的业务数据。Tact会将CRM系统中客户的电话、邮件、LinkedIn、Salesforce等数据同步到手机端方便用户查看。在手机端发生的数据例如客户来电或会议也会实时更新到CRM系统中。 与其他平台只缓存一部分数据的方式不同,Tact将所有本地数据都存储在用户设备上,即使用户在飞行状态或没有wifi也能使用。 此外,为了保护公司和客户数据的安全,Tact还集成了移动设备管理(MDM)平台包括Airwatch,MobileIron和Good Technologies,即为应用程序增加了一个安全层和管理功能。管理员既可以及时了解到员工使用Tact的情况,又能够远程管理和擦除用户的应用程序数据。 不过Chuck Ganapathi强调,Tact不会涉及销售线索推荐的功能,开发产品最大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改变销售人员的工作方式。 Tactile公司于2012年成立,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Redwood市。近日公司宣布获得了1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Upfront Ventures领投,微软风投(Microsoft Ventures)、Redpoint Ventures以及投资人跟投 。本轮融资完成后,该公司总计获得了超过3000万美元的融资。
    CRM
    2016年12月16日
  • CRM
    联系人管理方案供应商 FullContact 收购印度 CRM 服务商Profoundis,寻求不同于 LinkedIn 的服务方向 8 月 23 日,联系人管理方案供应商 FullContact 宣布收购印度初创企业 Profoundis,具体交易金额不详。   FullContact 致力于以一种更加有序及智能的方式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及联系人信息,在 8 月 10 最新完成的 C 轮融资中, FullContact 获得 2500 万美元,并表示将利用本轮融资进行一些策略性收购。本次收购 Profoundis 将有利于 FullContact 拓展印度业务市场。   Profoundis 创立于 2012 年,总部位于印度喀拉拉邦,致力于为企业营销人员提供客户数据分析及客户关系管理(CRM)服务。公司研发的 Vibe 服务产品,能够与企业现有的营销工具进行无缝协作,可以安装在电子邮件账户中,从而展示联系人全面的信息。该服务与 LinkedIn 在 2012 年收购的通讯录扩展工具 Rapportive 风格类似。   本次收购完成后,Profoundis 将会成为 FullContact 在印度的总部,原有的 70 名员工将会全部保留,其中大部人仍将留在喀拉拉邦。他们不仅要将 Vibe 整合进 FullContact 服务生态系统中,更要让他们“以人为本的数据研究”在 FullContact 的其他服务类别中发挥作用。   目前对于 FullContact 来说,进行收购并拓展服务类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 LinkedIn 被微软收购之后,势必会利用微软的丰富资源加强企业领域的服务项目,所以对于像 FullContact 这样的小型竞争对手来说,就需要关注不同的服务方向以免被 LinkedIn 挤出市场。本次收购无疑表明,FullContact 将致力于技术方面,来寻求与 LinkedIn 不同的发展方向。   FullContact 联合创始人兼 CEO Bart Lorang 指出:“我们能够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我们计划利用 Profoundis 的技术力量推进人类数据研究解决方案,创建一种全新的产品服务。”   Lorang 表示,在未来几年内,将大幅增加喀拉拉邦员工数量,其中不仅包括工程技术人才,还要引进客户服务和本地化等服务人员。此外,公司将继续关注亚洲区域的企业来寻找合适的并购机会,因为这样不仅能拓展他们的服务市场,而且能够丰富他们在世界各地的通讯及相关法规的本地化知识。   本文来自翻译:solidtechnews.com
    CRM
    2016年08月24日
  • CRM
    服务商|想要上天,SaaS还缺一个“插线板” 最新数据,2015年中国SaaS服务市场规模为382亿元,同比增长25.1%。预计2016年国内SaaS市场规模要达到491亿元,2018年逼近900亿。 没有人再质疑企业级SaaS的前景,软件厂商纷纷削尖了脑袋往SaaS里钻。行业虽一片向好,我认为,SaaS行业还需要一个“插线板”。 什么是SaaS插线板? 顾名思义,SaaS插线板是指帮助企业用户将多种SaaS应用串连起来的工具,主要功能就是打通不同厂商所提供的SaaS应用。 为什么要用插线板? 因为企业在使用SaaS产品的时候出现了“不通”的病痛。 随着国内企业对SaaS化产品的认同,SaaS的大市场逐渐成熟,企业越来越多的选择用SaaS产品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包括CRM、ERP、WMS、电商系统、客服系统等等都有了众多的SaaS化的解决方案。 但问题是,不同的SaaS产品来自不同的SaaS服务商,它们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是不通的。这就好比,一个人要吃冰棍就买了冰箱,要热剩饭就买了微波炉,要蒸米饭就买了电饭煲,但是它们的电源插头互不兼容,而这个人又只有一个电源插孔,要用微波炉就得把冰箱拔掉,很是麻烦。于是,他要去找一个通用的插线板,把各种电器串连起来,完成电器之间的协同。 同理,企业需要一个SaaS插线板来专治各种“不通”,把正在使用的多种SaaS产品串连起来,让他们能够打通,能够顺畅协同。 为什么是插线板? 为什么要用插线板来打通多个SaaS产品?原因有三,成本、效率、按需。 让某SaaS厂商响应单个用户的需求去和其他厂商的产品打通,这是不现实的,若想打通几个SaaS产品,企业得自己想办法。企业租用SaaS产品,有密码,无源码,所以用纯技术方式打通两个产品的路是死的。好在还有API接口,让SaaS厂商开放API接口,用API对接的方式可以打通两个SaaS产品,但这样的方式,要人、要技术、要时间,成本高,效率低。 而插线板的优势是即插即用,价格亲民,它已经做好了多种SaaS产品的对接接口,企业拿过来就能用,首先大幅提高了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企业自己尝试打通SaaS产品,本质上是反SaaS的,SaaS强调按需租用,用得着就开通,用不着就不开。插线板能够做到,企业需要某CRM的接口和某电商系统的接口打通,就开通这个,后期如果要再加个ERP,那就再开这个ERP的接口,最后,CRM、电商系统、ERP都是打通的。 这是一个纯粹的插线板,一个高尚的插线板,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插线板,往小处说它是一个串连工具,往大讲它可以被认为是一套操作系统。照这样看来,插线板应该是最早的OS,卧槽,我好像发现了一件不了的事情,细思极恐。 为什么现在提插线板? 早些时候,SaaS热潮没来之前,不通的问题是没有机会显露出来的,只有企业使用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SaaS产品之后,才会涉及到产品之间的打通。市场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起了SaaS化的产品,前期未出现的问题,以后将会集中爆发。 SaaS的大趋势必然是走向更加垂直和细分,各垂直领域,各细分行业都会出现SaaS产品,SaaS巨大的市场空间,让每个行业都能容纳2到3家的上市公司。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越来越多的SaaS产品冒出来,企业要使用它们,彼此之间不通的痛点就会越来越疼,插线板的重要性亦将随之凸显。 为什么美国没有插线板? 在研究SaaS的时候,我们一直拿美国进行类比,美国SaaS市场成熟,为什么没有出现插线板式的企业?原因正是因为成熟,市场成熟、产品成熟、用户成熟。 美国人习惯为服务付费,中国人习惯为工具付费。美国SaaS厂商会将“打通”作为一项服务,但这在国内的SaaS产品中还没有出现。更重要的是,美国SaaS厂商对于其他厂商进行联合抱有非常积极的态度,不仅是产品,客户都有可能打通,即美国成熟的SaaS产品本身已经兼具了插线板的功能。比如在美国最大企业云存储服务商Box早期的发展过程中“联合策略”影响深远。 同时,成熟的美国SaaS市场,各个领域已分化出领先的SaaS产品,厂商间的自主联合能够有明确的目标。但国内SaaS市场目前仍是一片乱战,我和你打通了,万一你过不下去了,那工作就白做了。即便如此,联合和打通仍是趋势,比如红圈和钉钉的打通,千米网和网店管家、网仓的打通。 为什么是插线板而不是PaaS? 插线板跟PaaS平台有几分相似,做的都是整合SaaS的事,但插线板为SaaS产品的存在而存在,本质是企业用以打通“我的各种SaaS应用”的工具。PaaS是平台,分发各种SaaS应用或在其体系里开发SaaS产品。 插线板和PaaS平台的发起点不同,落脚点亦不同。插线板由B端企业发起,挣企业用户的钱;PaaS则躲在SaaS应用背后,不与企业用户直接发生联系,挣的是SaaS厂商的钱。 此外,工具VS平台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不止存在于插线板和PaaS的博弈中,工具最大的价值在于其经济性、易取得性和易用性。故我认为,在企业打通SaaS产品的应用场景中,插线板能够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作者:温二爷 链接:http://www.pintu360.com/article/74550.html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CRM
    2016年06月16日
  • CRM
    大管加:专注人和事,想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效率 【来源:猎云网(微信:ilieyun)】文/郑桂兰   企业服务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进入爆发年,为企业提供SaaS服务的软件越来越多,比如强调沟通的有“钉钉”,注重项目协作的有“teambition”,着力于销售管理的有“纷享销客”等,都极大程度解决了不同领域的企业需求。   据了解,在中国有超过2200 万家公司,中小企业居多,基于如此大的需求,市场上也出现了想做出差异化服务的产品——来自深圳加号科技的“大管加”希望用技术改变中小企业的管理方式。    大管加创始人吴今平认为,一个企业的重要组成是“人”和“事”,所以大管加在功能的设定上会更偏向于企业人和事相关的全方位管理。从大管加现有的功能看来,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企业任务管理、客户管理、绩效测评以及企业金融整合在一起,旨在帮助企业管理者提升员工执行力、降低运营成本以及提高管理效率。   大管加于去年7月份注册公司,今年4月底上线,玩法上有点类似于tita,但tita可能是为企业提供一种更社会化的协作方式,形成可量化的工作模式,而大管加则更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让企业管理者更能客观对工作本身以及团队成员做出决策。 吴今平告诉记者,高效决策和执行是中小企业非常重要的环节,各层管理者更需要知道的是结果以及针对具体目标的信息反馈,用吴今平的话来讲就是:管理者更注重结果导向。大管加除了是企业的管理工具,还可以为企业主在人事决策时提供客观依据。那么大管加在功能上如何做出差异化?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任务系统在把目标落实到具体负责人的同时,还能让管理层随时了解下属每一个员工正在执行、已完成和计划要做的任务。   2、简单易用的CRM系统,在帮助业务部门更高效的开发和跟进客户的同时,也让管理者能够轻松筛选积极、优秀的业务人员。   3、KPI绩效考核则可自动根据员工的任务完成情况及考勤、CRM等多个模块的数据进行多维度评分,为企业员工进行实时绩效排名,从而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大管加把每一个创新的功能集合成一个系统,除了解决公司内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外,还能简单高效准确的实现员工的KPI考核”。吴今平说到。 目前,大管加同时支持PC、iOS和安卓端,用户已超过300家企业。比较有代表性的用户有招商银行、德勤、富士康等,主要靠SaaS服务费盈利,收费标准按照企业员工人数定夺,暂定每人199元一年。   问及大管加的优势,吴今平认为团队优势占主要部分,尽管大管加只有30人的规模,但核心团队的履历较有优势,大部分有海外教育、工作以及知名企业高管背景。创始人吴今平英国华威大学硕士毕业,曾就职于富士康以及Range Rover (UK);王广仁,首席技术官,曾任腾讯财付通以及招商财富的主要技术负责人,负责产品的RavishAzad,印度理工学院工业设计硕士毕业,曾是App Annie的创始成员。   据悉,加号科技在14年11月份完成了120万的种子轮融资,并由核心创始团队集体出资共380万,用于产品开发和团队建设。目前大管加正在接触pre—A轮融资。
    CRM
    2016年05月26日
  • CRM
    CRM外贸软件行业玩家不少,微匹更关注业务员成长问题 【来源:猎云网】5月5日报道  (文/郑桂兰)   对中国中小企业而言,出口外贸曾是风光无限的领域,但现在做外贸不比08年以前,就搜索渠道和管理而言,同样的渠道获取的询盘数量大大降低,面临同行的竞争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提升搜索效率是目前外贸中小企业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在CRM外贸这块,有华邦云、小满科技等已经在市场跑了不错的成绩,来自深圳的创业团队微匹也在两年前进军了此行业。同样作为一款在线的外贸管理软件,玩法和大部分CRM外贸软件一样,卖服务,不卖软件。但不同的是,微匹会更聚焦业务员的成长,外贸业务员通过搜索可以方便快速找客户、分析客户、跟进客户。   事实上,要改变一个行业的工作方式往往不容易,但是做一个效率提升工具则并不难。简单来讲,微匹其实就是一款工具,主要帮助外贸业务员提升搜索目标客户的速度,实际操作并不复杂。外贸业务员只要在微匹管理页面输入客户的网站,不用翻墙,直接搜索,用户就可以最快速的找到最多数量邮箱,目前主要针对海外公司。   为何要在业务员身上花时间?外贸公司负责人会为这个买单?   微匹创始人冯海明告诉记者:“互联网改变了大家的思考方式,而微匹则希望改变外贸软件所面临的功能庞杂、成本高昂的现状,引导业务员形成良好工作习惯。” 根据冯海明介绍,中小型外贸企业中新业务员会花费很多时间在寻找客户,但老业务员手头的客户资源大多数处于沉睡中,外贸工作无法量化。因此,帮助新业务员减少时间寻找客户比让他管理公司文档还要重要。   “如果新业务员能找到更多客户,公司负责人其实很愿意买单。”   据悉,微匹于今年3月份进行了产品迭代,目前为2.0版本,用户3万+。此版本的核心依旧围绕如何让业务员找到更多客户做服务。此外,冯海明介绍,微匹计划在下个月增加一个新的功能,业务员在搜索到目标客户邮箱的同时,可以鉴定对方的职位。   “这个功能借助了国外的社交数据,假如在众多邮箱里面找到某个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或者部门负责人,那价值就大不一样了。” 冯海明说道。   盈利模式方面,冯海明表示,微匹目前几乎为免费使用的工具,但在客户电子邮件群发方面为收费。未来希望更深入此行业,在用户积累和粘性都不错的情况下,推出增值服务。   微匹团队目前10人左右,团队偏向年轻化,比较重技术,冯海明为连续创业者,在外贸行业有10年以上经验,接下来微匹想增加运营人员,重心转向运营。   据悉,目前微匹正在寻求Pre-A轮融资,希望有行业资源为项目提供支持。
    CRM
    2016年05月05日
  • CRM
    销售易获得1亿元C+轮融资,由经纬中国领投 销售易是一个CRM销售管理工具及移动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帮助销售人员管理从潜在客户、到销售项目跟进、再到业务分析的全流程。近日,销售易获得 C+ 轮一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经纬中国领投,真格基金跟投,融资资金将用来扩充产品和技术团队,加快研发创新的速度,同时,加强市场、销售团队的建设,增加市场投入。 销售易属于仁科互动(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易CRM为公司旗下核心产品,是一款完美融合社交和移动技术的云端CRM产品,帮助企业提升销售团队执行力和业绩。销售易将移动互联、社交网络和云技术智慧融合,彻底重构PC时代的传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解决其复杂难用、推行困难的弊病,打造最新一代移动CRM。仁科互动成立于2011年7月;2015年5月,销售易正式上线;2013年3月正式推出移动端APP。 2013年11月,销售易曾获得红杉资本的千万级A轮融资。仅隔8个月,在2014年7月,销售易又获得红杉资本的千万级别B轮融资。15年3月,其团队又获得经纬、红杉资本C轮投资,金额为1500万美元。
    CRM
    2016年04月20日
  • CRM
    外贸CRM小满科技完成 A+轮融资,垂直类CRM还有看点 今日,小满科技宣布完成 A+轮融资,金额据透露为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方为达晨创投。小满科技专注为外贸公司提供销售管理工具,此前于 2015年7月 获得 A 轮,由零一创投领投,吴宵光跟投。   在创始人文博亮看来,“目前小满的潜在客户中,有 95% 没有用过外贸软件。还有 300 多万家外贸企业没有使用过 CRM ,有价值 300 - 500 亿元的市场。”   另外,国内公司的外贸业务主要阵地是邮件,从联系客户到完成订单,销售和买家大部分的沟通是通过电子邮件完成的。所以小满的逻辑是以销售邮件管理为切入口,重新整理了销售人员从生成促销邮件到完成订单的全过程。 例如,此前报道过的 “促销邮件和合同生成” 和 “邮件群发和追踪” 两大功能。并且,小满还加入了 “生物识别登陆技术”。此外,小满在不断的完善 BI(商务智能)功能,更好的实现利用数据驱动管理,帮助客户智能评分和销售预测。   小满 CRM 在 2013 年 10 月开始上线运行,现在已经具有邮件、客户管理、邮件追踪、PI 管理、统计分析等 12 个模块的功能。   据悉,目前小满的用户数已经超过 6 万,付费企业近 4000 家,主要覆盖华南和华东的外贸市场。新一轮融资结束后,小满将继续提升移动端的开发,丰富移动办公场景,除了销售管理外,还将针对企业的其他管理痛点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从而形成一整套的企业办公服务。   来源:36氪,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4866.html
    CRM
    2016年03月22日
  • CRM
    从“软件即服务”理念提出到“企业微信”酝酿出世,让我们温习下SaaS编年史 打2015年以来,SaaS一词在中国可谓不绝于耳,几天前的3月10日在微信团队证实 “企业微信确实马上要推出”的消息更是像一颗原子弹般引爆了整个中国企业服务市场。过去的2015年被无数的媒体和从业者称为中国SaaS元年,并预示2016年将是大爆炸之年。其实对于SaaS,这样的场景在9年前已经上演过一遍,2006至2009年间的IT界,可谓言必称SaaS,2007年已经被无数次被视作中国SaaS元年。 哪年是元年并不重要,但作为关注或从事SaaS领域的人应该对这个事情的发展历程有个清楚认识,今天就让我们来回顾关于SaaS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事故。 1999年2月,年轻得志的甲骨文(oracle)高级副总裁,马克·贝尼奥夫创办Salesforce.com,口号是“End of Software”(软件的终结)。 此后Marc Benioff还真被誉为“软件终结者”。“云计算”和“软件即服务 (SaaS)” 的理念也由他提出。 “SaaS”这个简称正式出现在刊物上是在一个名为“战略背景说明会:软件即服务”(Strategic Backgrounder: Software As A Service)的文章中。这篇文章由软件和信息行业协会(Software & Information Industry,简称SIIA)电子商务分部(eBusiness Division)于2001年2月在内部刊物中发表。自此新的里程碑出现,开创了按需定制在线软件服务的先河。 Salesforce以提供客户关系管理(CRM) 软件起家,目前市值500亿美元左右,是中国所有SaaS厂商的标杆。 1999年至2004年间,两个最重要的企业级开发平台--J2EE和.NET诞生,并由当年红级IT界的SUN和微软领队在企业级Web开发领域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拼争,两种技术跃进式发展,使得以前只能通过桌面应用才能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基于网页的技术实现。 同时以Salesforce为首的多个企业推出了功能强大、用户体验良好的企业级产品。在线软件模式的技术已经变得成熟。 2004年6月,Salesforce.com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号CRM,筹资1.1亿美元。在当年《福布斯》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排行榜上Salesforce名列首位。 2004年12月, salesforce.com的在线CRM在中国现身,并被换上了一个被业界认为颇有中国味道的名字——月租型CRM,准备瞄准中国巨大的中小企业市场。 同时期,国内厂商也开始了追赶模仿之路。Microsoft、Google、IBM、Oracle等IT界巨头们也都悄然抢滩中国SaaS市场。 2005年初,Google在大量的交互应用程序中使用了Ajax技术,如Google讨论组、Google地图、Google搜索建议、Gmail等。Ajax这个词由《Ajax: A New Approach to Web Applications》一文所创,该文的迅速流传提高了人们使用该项技术的意识。另外,对Mozilla/Gecko的支持使得该技术走向成熟,变得更为简单易用。 Ajax可在不重载页面的情况与Web服务器交换数据,大大提升了当年缓慢的Web应用体验,而且使WEB使用起来就像桌面应用一样。 2004年3月商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开始销卖SaaS软件,2005年5月,对标salesforce的BS版销遥行CRM上线。这家被称为中国第一家SaaS服务公司,当年在全国有6个办事处,近400家代理商,年销售额数千万元,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找不到这个家公司了。 2005年04月谷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针对中国市场的800CRM 1.0版。免费即需即用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在中国的出现,引来各方的广泛关注。那时,靠免费模式攻下杀毒软件江山的360还没有成立,可见关于SaaS软件到时该免费还是收费的争论在11年前已经开始。 2007年1月,阿里软件(上海)有限公司成立,这是阿里巴巴集团第5家子公司 ,致力于为中国4000多万中小企业提供买得起、用得上、用得爽的在线软件服务。中国SaaS领域最具实力的玩家入场,掀起了“元年”战火。 2007年初,神州数码与日本软银合资成神码在线,将业务定位于SaaS平台运营商。 2007年7月,Salesforce在北京召开研究机构和媒体见面会,宣布成立北京办事处。 2007年8月15日,金蝶国际宣布全面进军电子商务服务市场,发布了“全程电子商务战略”,并将在近期推出全球首个全程电子商务及SaaS服务平台——友商网(www.youshang.com),这次战略发布同样得到了金蝶“新”股东——IBM的支持。 2008年初,世纪互联开始进行IaaS探索,最早提出了现今通用的“云主机”一词,2009年初推出云主机beta版,2009年底重组为云快线。IaaS作为SaaS更上层的基础平台,极大降低了软件部署成本,它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为日后创业公司进入SaaS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008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软件宣布,联合20家风险投资商,共同投资10亿元人民币,欲打造30家具备上市资格的软件开发公司,向中小企业推广管理软件,并承诺未来3年免费,发起面向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普及风暴”,目标是3年内使中小企业管理软件普及率从10%提升至40%,当时称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软件企业帮助中小企业“过冬”的最大手笔。 2009年3月,阿里软件上线钱掌柜,它号称是一款电子商务时代,中小企业易用、安全、功能全面的管理软件,帮助企业管钱(财务管理)、管货(进销存管理)、管客户(CRM)。阿里软件承诺,3年内从软硬件采购、软件升级到服务培训均全面免费,中小企业无需投入即可实现管理体系全面升级。这举算是往SaaS扔进了个重磅炸弹,市面上玩家纷纷出招应对。   2009年9月,阿里巴巴成立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接下来盛大云、百度云、腾讯云、万网、西部数码、太平洋电信、华为、中国电信等公司相继登场,在IAAS领域争先冲杀,极大促进了云服务在中国的繁荣。截至目前,笔者所认识的绝大部分SaaS公司,都把软件部署在阿里云上。 2010年3月,杭州阿里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发布公告称,将于2010年4月30日起关闭阿里软件互联平台并终止提供相关服务,阿里软件互联平台关闭后,包括但不限于阿里软件社区(forum.alisoft.com)、软件互联平台(mall.alisoft.com)、软件开发平台(isv.alisoft.com)、服务接口调用服务(SIP)在内的各项服务和功能将不可使用。 阿里软件的关闭,看似引来的SaaS在中国发展的低潮,很重的打击了SaaS厂商和用户的信心,但其实大概也是这个时候,真正属于平民创业公司和大众用户的SaaS潮流才开始涌现。 2010年4月,雷军建立了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始研发“为发烧而生”的智能手机,低成本高性能的国产智能手机被拉进了大众视野。 而在2011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年增长率高达103.%,智能手机的份额也在这一年超越传统功能机,在之后的几年中,智能机在中国迅速普及,几乎人手一台。 智能手机可以说是SaaS最完美的终端,随时随地接入访问,无论在机场、在仓库、在公司、在家里、在路上,你都可以无缝接入使用,这种便利性和以往在PC上的SaaS服务在着质的改变! 2013年12月,中国移动在广州宣布,将建成全球最大4G网络。2013年年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6个城市可享受4G服务;4G的普及同样也是SaaS的一个爆炸点。 2013年至今,SaaS呈现百花齐放的盛态,各行业各职能类SaaS层出不穷,创业公司、传统老大相互进入竞争,群雄并起,喧喧嚷嚷好不热闹。被切入的职能主要有销售管理、客服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通讯OA类、进销存类、财务报销类,主要的产品有纷享逍客、逸创云、Teambition、dayHR、环信、秦丝生意通、闪电云等等。相应地被切入的行业也基本覆盖到了我们衣食住行所有的生活需求。 在笔者看来,这一次的SaaS大潮不知道能持续多久,不管将来会不会有低潮,但作为一名企业级服务从业者,能经历这样的SaaS浪潮,本来就已经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作者:刘勇 链接:http://www.cyzone.cn/a/20160320/292352.html#utm_source=copyright 来源:创业邦
    CRM
    2016年0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