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易
    网易云课堂推出“微专业”,为企业和专家定制职业MOOC课程 4月22日网易云课堂推出了一个新的微专业——《前端开发工程师》。比较特别的是,此微专业课程是由网易自己的工程师主讲的。   网易是最早做在线教育平台的互联网公司,聚集了一众优秀的内容提供方。海外有 Coursera、TED、可汗学院、OpenCourseWare 等;国内有教育部领衔,清华、北大在内的近 30 所顶尖 985 高校(985 总共有 39 所)。而学生用户数量也在500万。   因为有这样的高端合作伙伴,所以网易目前仍是全球唯一一家拥有单学科完整教学体系的在线教育平台。去年 11 月推出的计算机专业MOOC课程群,被网友称道为“史上最强计算机系”,首月就有 25 万人次选课,现在已超百万。 不过,这部分课程仍然脱胎于高校,虽然理论体系完整扎实,但仍与企业一线的技能需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网易云课堂推出了面向职业教育的“微专业”,主要针对高等教育和企业需求之间的鸿沟。   微专业的定位在本科教学体系之上,每个微专业对应一个具体职位,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导向,目标是修完微专业的所有课程,并完成实战项目,就能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目前,网易对于课程来源要求很高,基本仅限于:   1/ 一流高校的权威名师,但仅限相对更基础的课程。比如我们的第一个微专业就是来自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立课教育的《经济通识》,服务于从事专业工作但需要补经济基础知识的人群。   2/ 一流企业的核心专家,走实战路线,案例导引讲授前沿技术。比如《前端开发工程师》微专业,由网易 HR 培训总监亲自督导,前端技术部总监亲自参与,集结数名核心技术专家,把亲身参与开发的云音乐、LOFTER、易信等产品设计成教学案例和作业,这是目前培训市场上很难见到的。   3/ 一流机构的顶尖讲师,他们的实践和授课经验比较均衡,适合解读比较新的技术。比如国际著名出版社 Wiley 会组织他们的畅销技术书籍作者和培训讲师,与云课堂合作微专业。   项目负责人孙志岗说:“合作中,专家相当于作者,只管让课程精彩;云课堂相当于出版社,解决技术平台和推广等其它问题。”   过去网易云课堂是以资源聚合为主,课程发展方向由合作方决定,优劣靠用户评判。但几年的经验积累,让他们认识到粗放型的平台模式不适合教育产品。现在他们将会发挥技术和平台的优势,集中资源和最优质的机构、讲师合作。其中,职业教育是第一个重点。为了能更好地站在教师角度思考,并验证模式的可行性,他们首先邀请了网易内部的专家开设部分 IT 类微专业。 这个项目也得到了内部的支持,解决了企业招聘和员工个人成长的问题: 每年都要若干轮次培训新员工,也计划和一些高校联合开课培养前端人才。制作 MOOC 的时间,大约相当于 6-7 次线下讲课的时间,但内容更丰富,影响面更大,可以重复使用,非常划算。   通过授课过程可以比面试更准确地了解学员个体情况,并获得优先招聘优秀人才的机会。以前是“先招聘后培训”,训不好就白招了;以后是“先培训后招聘”,招来的个个都靠谱。   讲师的行业影响力会随着课程的传播而大幅提升。一代代新人都是学你的课入门的,这是和等荣耀。   经济回报也很可观。为保证学习效果,微专业采用先付费后学习的模式。云课堂只从课程收入提取少量的服务费,其余都归讲师团队所有。   前端开发工程师微专业团队共有 9 名讲师,开发时间已经有 4 个多月,课程也在公司内部针对应届毕业生做了两轮内测。这些课程也将会进入中国大学 MOOC 的“学校云”计划,有望成为高校的学分课、选修课。   网易也意识到自产微专业的模式不可能做大,云课堂仍是坚定的平台定位。现在,正在招募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微专业”计划,已经和一些企业洽谈,会协助他们制作课程和直接输送人才。在未来,大数据、移动开发、创业、财务等微专业将陆续上线。   来源:36氪  作者:荔闽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网易
    2015年04月23日
  • 网易
    有道云协作推出企业版 近日,网易继发布多平台企业协同办公应用有道云协作之后,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云协作企业版。   架构升级:为管理者开启“上帝视角” 在企业日常工作中,企业的管理者需要随时掌握企业内各个团队的工作进度,针对这一需求,云协作企业版在原有的“群”之上新增了“组织”架构,这一设定让企业管理者拥有了“上帝视角“:组织的管理者不用加入组织内的所有群,但拥有查看所有组织内各个群的权限,可以随时浏览组织内任意一个群的资料、动态。同时,管理者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一键加入任何一个组织内的群,并自动成为该群的管理员。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团队工作文档是最宝贵的资料,为确保这些资料的安全,有道云协作企业版为企业的管理者增加了恢复功能,可以实现资料找回。配合即将上线的回收站功能,一旦组织内的所有群被解散,或群成员删除了群内资料,这些重要团队资料都可以被管理者恢复,从而避免了一些组织成员因误操作、或恶意操作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同时,组织下的群只有组织内的成员才能加入。组织成员被移除组织后,该成员也会自动从组织下所有的群中移除。另外,有道云协作企业版还即将推出只读者角色,这类成员能够阅读文档,参与沟通,但不能进行编辑和修改。   除了上述两项功能外,本次发布的云协作企业版空间存储容量也有提升,其中普通版增至1T、高级版增至2T。在组织人数上,普通版适合20人以下企业或团队,高级版则最多可供50人同时使用,另外,云协作企业版没有创建群数量的限制,组织内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创建。每个群在刚建立时空间上限为5G,待存储空间满了时,在组织的总容量范围内会自动增加5G,不用额外操作,简单便捷。   来源:猎云网  
    网易
    2015年01月22日
  • 网易
    用社区来帮助文艺的互联网公司招聘,周伯通招聘获得网易2800万A轮融资 周伯通招聘宣布他们已经获得 2800 万人民币的 A 轮融资,投资方是网易旗下的网易资本。这是今年互联网垂直招聘获得的又一笔千万级融资。 据周伯通创始人冯涛介绍,自年初正式改版上线后,使用周伯通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已经超过了 6000 家,截至目前,这些企业已经发布了超过三万个职位机会,简历投递接近 70 万人次,日活跃用户一万多,月活跃用户 30 多万。 冯涛曾创立了豆瓣上最大的招聘小组“周伯通招聘”,拥有超过 30 万的活跃用户。因此你能感受到豆瓣给他打下的烙印。“我们希望营造一个社区,虽然和豆瓣不太一样,但是同样是由一种氛围,而不是只是一个工具性的网站”,冯涛告诉36氪,“而且用户在社区中沉淀下来的内容会形成我们的竞争壁垒”。 周伯通招聘希望帮助那些“有温度有性格”,愿意在社区同用户进行互动的中小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出现那些新兴领域我们都会跟进,甚至会跟着风投做招聘”。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高端的人才,比如互联网上奇缺的优秀程序员并不适合在这样的社区中出现,对他们来说时间成本太高。冯涛承认这一点,他们的目标用户会更偏向刚毕业不久的学生,而且技术出身的并不多。 不过由于网易有新闻跟帖这样的社区氛围,因此双方对于有社区 DNA 的产品有着相同的理解和认识。网易资本的执行合伙人夏伟钧表示:“极短的时间内(当天)就作出了投资周伯通招聘的决定。” 关于这笔资金的用途,冯涛表示资金一部分将会用于产品研发,提供给用户更为优异的产品体验。另外一部分资金用于运营,运营的立足点是集中手中的资源扶持优秀初创企业解决人才招聘难题,而不是购买流量。‍“我们 60% 的用户是通过域名直接访问的”,冯涛说。 [来源:36氪,作者: Zuo]
    网易
    2014年09月15日
  • 网易
    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研究报告(2014互联网大会版) 这两年,在线教育市场热闹非凡,却也是雾里看花。一直有记者朋友问我,互联网究竟会如何改变教育?这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行业。说实话,谁也不知道。     从第一次有道内部讨论在线教育,到今年4月丁磊在北京正式推出有道在线教育平台,再到现在有道学堂初长成,三年已经过去。我想,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我可以稍微回答下这个问题了。于是,在今天的互联网大会上,我做了题为《在线教育的冰山》的演讲。     之所以取这个标题,原因在于,在线教育市场和冰山有极其相似的特性。其一、体量都很大;其二、都有强大的惯性,很难变革;其三、最贴切也是最重要的,冰山有90%的体积都在隐藏在水面之下,在线教育市场也一样,有非常多的用户需求没有被满足,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等待着被挖掘。要做好这个市场,需要看水下,而不是看水上。     如今,在线教育虽备受关注,但尚处萌芽期,大家都会好奇,什么样的产品形态能走得更远?     如果按照基因和出身,我想目前在线教育的产品模式可分为四类:传统教育机构、垂直教育服务、社区与工具,和教育平台;两个维度:更具教育资源优势,还是流量优势。   第一类,传统机构面临问题是如何解决线上、线下博弈的问题。它的劣势是缺少互联网产品的打造能力,而优势是品牌和内容。以已经高度互联网化的零售行业来类比,传统教育机构所面临的问题和苏宁、国美类似。     第二类,垂直教育服务机构需要和线下机构PK教育内容和服务,所以如何打造差异化的内容生产模式是关键,也非常考验品牌推广能力。说小米,大家或许更容易理解。如何做教育界的小米,是垂直教育服务机构需要考虑的事情。     第三类, 是以社区或工具起家的在线教育产品。这类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工具或者社区积累的大规模用户人群来发展教育产品。以有道词典为例,目前已有4.3亿的总用户量,6000万的月活跃用户。这就是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提到的“内容+社区+交易”的垂直产业模式。     最后,是纯粹做平台的。2012年之前,尚有小公司以此类产品模式入局,但2012年之后,互联网巨头们进军在线教育之后,很少再有此类创业公司出现。原因显而易见,做平台最关键的是流量,小公司很难和大公司匹敌,从中分羹。或许对于此类小公司来说,进入门槛高、巨头又无暇顾及的细分领域,形成独特的用户群,才可能存活。比如说,再打造一个教育界的唯品会吧。     无论是何种模式,这两年间,在线教育的从业者们都做了各种尝试,企图开拓在线教育市场,揭开它的真面目。     我总结了五个趋势,关于地域,价格定位,学习体验、以及移动端的在线教育,最后想探讨下在线教育的效果如何实现。   1.地域方面,我认为三线及以下城市大有机会。     我简单地以有道词典用户为例。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即便一线、二线城市用户的总量上还是占到多半,但比例在缩小,三线、以及以下的城市的比例在增加。也就是说,一二线省会以以上城市略占优势,但三四线城市是非常大的增量市场。 同时我们在用户调研中发现,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他们对于教学资源的需求更迫切,因为那里的教学资源更薄弱,而在线教育没有这个地域的限制。要真往大了说,在线教育可以实现教育民主化。     2.价格定位上,主流在线教育产品定位会趋于高性价比。从实际销售中,我们发现更加轻量(课时数更短)的课程、临考的内容,以及更普适的课程(不是面向考试的,更面向个人提升讲座类的)更容易受到欢迎。这类课程的共同特点是面向人群广,同时性价比较高。     3.学习体验上,在线教育不会比线下教育差,反而会有更多创新。对于在线教育的学习体验有不少质疑。有一个相当常见的看法,在线的学习,因为是远程的,不能面对面,所以学习体验会始终弱于线下教学,然而,在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我们发现这个观点并不正确。学习体验和线上线下没有必然的关系。这里面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使用互联网产品的方法论,不断打造产品创新,让更多的用户沉浸在在线教育中。比如近期很受关注的直播课产品, 有道系列直播课程的用户平均完成率达到了80%。在线教育的行业里的朋友应该了解,这个数字其实是相当高的,录播课程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往往在50%以下,甚至是20%、10%的水平。     4.移动学习会爆发。作为一个用户基数最大的终端,手机在在线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一直有争议。我的观点是,移动学习不是补充,而将会成为主流。有道提供的双语阅读文章,在移动端和PC端总体用户量持平的情况下,移动端的阅读量是PC端的10倍。根据优酷土豆公布的数据,视频网站移动端流量占比大幅上升,已经接近70%。我相信,有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这批用户,在线教育也能在移动端发展出越来越多的产品形态。     5.提升学习效果是在线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求教育全程在线化,包括教、学、测、练等各个环节。这是近两年来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也是商业模式得以形成的基础。国内用户没有为在线视频付费的习惯,但他会为整套服务付费。在产品运营中,我们发现用户对这些提供全套服务的产品是非常满意的,我们用一个净推荐值(NPS)的指标来衡量一个产品,发现有道的付费在线教育产品的平均NPS值是60%,这意味着什么呢?一般来说,达到30%的已经是用户相当推荐的产品了。     分享了那么多之后,我想说,在线教育的冰山虽然隐藏得很深,但也没那么神秘。我相信,也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新一轮的在线教育的产品能够在未来两三年内,为教育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自然,有道希望成为变革的推动者。     自:网易周枫
    网易
    2014年08月28日
  • 网易
    网易高级副总裁周枫:在线教育90%市场待开发   周枫表示,目前网易关注在线教育市场是因为用户需求比较大,也因为包含支付在内的整个客户端以及带宽技术发展比较成熟,也有很多人愿意在网上尝试在线教育产品,“我们觉得这个是互联网下一个热点,所以我们去做这个产品,目前用户反映不错。”     针对近期资本市场对于在线教育领域的关注,周枫认为,在线教育领域以前发展太慢了,现在一下子变的热起来,但可以细分为几大块,一是应试教育,二是英语口语,还有一块就是整体的出国培训,每一块里面都有一些机会发生。     周枫认为,在线教育市场的初期大家都很看好,但目前都是做得比较细分的领域,将来的市场还看的还不是特别的清楚,现在可以说在线教育10%的市场已经开发,但是还有90%的市场有待于开发。     以下为网易高级副总裁周枫专访实录。   主持人:各位腾讯网友,今天是互联网大会的第二天,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很高兴采访到网易高级副总裁周枫先生作客腾讯科技!   周枫:腾讯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知道从去年以来网易在做在线教育这块,你能谈一下这个事情吗?   周枫:我们关注这个市场是因为用户需求比较大,也因为整个支付整个客户端带宽发展比较成熟,很多人愿意在网上尝试这个产品,我们觉得这个是互联网下一个热点,所以我们去做这个产品,目前用户反映不错。   主持人:有一些爱学习的英语用户,你们网易有道是怎么针对这些人提供的服务呢?   周枫: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开始的时候我们提供轻松学习双语阅读这样的文章,后面从今年4月份开了一个会,比较认真的在线教育的产品,这个过程中用免费的的课程也有收费的课程,后续还会完善。   主持人:那么像一对一的教育市场你怎么看?   周枫:这是很好的模式,它的最大好处是对每一个人个性化的设计教学,互联网也提供了其他的支持,让我们可以随时的学习,对应试教育也很好,上课更加灵活,总体来看,我觉得现在在线教育大家都处于探索阶段。一对一是好的形式,但还要完善。   主持人:你怎样看待其他人在教育领域的一些转变呢,包括在线教育你们有一些什么样的摸索?   周枫:市场初期大家都看好,但是大家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每一家公司都会有自己的情况。我们看在线教育这个事,它现有的市场更多的是小块,更大的是将来的市场看的还不是特别的清楚,体验非常的关键,你要有办法做的更好,这里面应该有很多的机会,大家都在摸索的过程中。现在可以说在线教育10%的市场已经开发,但是还有90%的市场有待于开发,一个产品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一个过程,我们也在做一些摸索。   主持人:资本市场对在线教育这块也非常的关注,今年以来在线教育网都在融资,像您说的在线教育90%都有待于开发具体指哪些潜在领域?   周枫:这个事情确实是很有意思,这个领域以前发展太慢了,但是一下子变的热起来,说到哪些潜在的领域有机会的话?我们现在看到的英语市场很大,这里面有几大块,一个是应试教育,一个是提高口语,还有一块就是整体的出国培训,这是一个硬骨头,非常的难啃,每一块里面都有一些机会发生。   主持人:我看到有一些企业单独的在做,有的企业引入了其他的投资,具体到网易有道你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周枫:作为投资的角度,这还是一个要考虑的事情,我们目前希望可以来做,但是实际做过程中很复杂,我们4月份开这个在线课的时候,希望内容丰富,我觉得互联网公司用户的数量比较高,对体验比较好比较精细,但是在教学内容方面要需要更专业的老师。   主持人:有道笔记具体在商业化这块有什么比较好的效果吗?   周枫:有道笔记它可能会形成一个终身需要的产品,有大量的客户群,长期的实现商业的模式,应该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说现在我们看好的方向是个人用户让他付钱不一定那么容易,但是如果一个团队都在使用这个产品,你给这个团队提供产品,那么走商业化或许可以实现,因为他们直接参与工作。对于一个团队和公司来说让他付费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这也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   主持人:你谈一下有道今年下半年有什么比较大的计划?   周枫:在教育产品这块下半年会有新的产品开发出来,有道笔记这块也会有正式的发布,现在在测评阶段。怎么样用互联网更好的使用这个产品,大家可以一下关注我们这个团队。   主持人:谢谢!
    网易
    2014年08月27日
  • 网易
    网易做在线教育的“情怀”逻辑与“连接者”定位 【本文来自个人微信公众号宇见(ID:yujianyingxiao),微博@王宇_42 】 上周网易在京宣布自己的在线教育战略,并启用全新的平台域名edu.youdao.com。丁磊亲自到场站台;从历史经验看,网易不是一家喜欢“秀”的公司,此番高调反映出有道过去几年蛰伏在线教育领域,深耕许久已有小成;包括大家印象深刻的网易公开课和有道词典在内,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产品内容矩阵。 “在线教育”和“数字阅读”与我过去几年的职业生涯高度相关,今天打算简单聊聊我观察到的,网易在该领域取得突破的“情怀逻辑”,以及他们取一个“连接者”定位所暗含的策略思考。 一、从有道产品定位,看创业“情怀”为何高于商业“算计” 把几只中概股的市值Review一下发现,除了BAT,360和网易一直居于第二梯队排头;和360去年获得飙升不同,网易的股价一直走底部反复抬高的温和上升走势,这种技术走势从2008年就基本被确立下来,目前网易的市值稳定在100亿附近,与第三梯队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股价走势反应了网易一贯低调务实“独善其身”的性格特质,换言之,这帮人似乎没有互联网公司现今流行的“浮躁病”,他们的选择大多跟“大数据”“智能硬件”“社交电商”这些热门概念无关;但“无关”并不是“不作为”,从网易近年来的一些标志性动作:涉入农业做猪肉、进军在线教育、让渡有道搜索等来看,其迂回策略大体包含如下逻辑: 1、当某一市场呈现出兵家必争的红海状态(如搜索)则低调暗退,以聚焦于自己的核心能力; 2、悄悄(+偶然)在“百亿+”市值公司眼中看起来无利或薄利的市场(如在线教育)配置重兵,徐徐图之、以慢打快,以期实现颠覆式创新。 如果网易在线教育发布会不是放在上周而是数年前,我们多半会当成一个笑话来看。而我也绝不相信,网易在几年前就有了发展“在线教育”的清晰蓝图。 但今天情况则不同,丁磊当天称:“从2007年起,我们先后做了有道词典、网易公开课和网易云课堂,……有道词典用户量超过4亿,网易公开课已涵盖13000多期国内外优质大学课程。” 当在一个细分领域抢到滩头阵地,通过扎实布防取得了阶段性优势,这时候必要的PR跟进和“做秀”就成了放大声浪和取得更大突破的必要手段,这是好节奏。 当天丁磊还说了另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很多用户说,自己越来越离不开网易的教育产品,希望网易一直做下去。我想请大家放心,可以说网易是抱着做公益的心态在做这些事情的,至今投入已达数亿,并且未来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这是一句经过精巧设计的说辞,但不意味着它的后半句就不真实,恰恰相反,如果网易一开始就是抱着一个很强的商业算计和盈利预期来做,很可能就不会有“公开课”产品的异军突起;“公开课”拓展出一个行业品类,为网易赢得了更多的掌声和尊敬,但它赚了多少钱?显然,价值体现不在这里。 从网易“公开课”单兵突破到在线教育产品矩阵初成,我们可以借此窥探中、小公司要取得产品突围通常不是,甚至肯定不是在一开初就始于商业模式上的精巧算计,而更可能是衣食无虞之余,偶尔的情怀释放;这一释放,才更聚焦到用户痛点上,才更可能进入巨头们认为寡利的市场;才更可能通过不断的叠砖加瓦和与兄弟产品的贯通,让商业模式自动“涌现”。 二、从网易在线教育平台定位,看“连接者”的价值 接下来我把在当天听到的一段,网易高级副总裁、网易有道CEO周枫的演讲拆分为三段,说三个我认为可能给大家带来创新思考的点: No.1 由工具而媒体: 周枫:“目前有道词典已拥有4亿多用户,其中移动端用户2.1亿,每天近4亿次查词中70%来自移动端。……有道词典已超越了查词工具的概念,我们在2013年新增了双语阅读文章和电子书下载栏目,双语阅读文章目前每天有500万次浏览,电子书下载量每天超100万次,这相当于国内一线图书电商一周的实物图书销量。” 互联网创业曾经的经典“纠结”是究竟做媒体、做工具、还是做社区;如果我们把微博开初设想为内容发布工具,微信是移动端即时通讯工具,反观有道词典,可印证一个由工具而“媒体”的路径是较为妥当的,是成立的; 一个典型反例是拥有众多杂志的时尚媒体第一品牌——时尚传媒集团,一度力推自己的某APP,这是一个寄望潮流大牌发布时尚信息的“平台型产品”,但大牌们对这个产品多不领情而只把它当成一个“公告牌”来用,市场表现差强人意。 对比时尚集团和网易的两款产品可以看到很多不同,有媒体基因和产品基因的差异,有刚性需求和非刚性需求的差别,更有经由工具而媒体,和经由媒体而工具在效果上的反差。 注意周枫原话“……超越了查词工具概念,我们新增了……栏目。”“栏目”的表达已有典型的媒体属性。 No.2 定位“连接者” 周枫:“……有些朋友问我们,你们会选择什么方式来做(在线教育产品)。我们选定的方案,就是将有道的用户和资源开放出来,形成一个开放平台,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运营教育相关服务。这是一个针对合作伙伴的网站,有道在这里提供内容接入、营销服务和技术支持的服务。平台的实际服务与内容主要由各个合作伙伴提供,合作伙伴可以将课程和服务内容直接通过这个平台发布。” 看到这里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苹果的APP Store,App Store是一个伟大的“连接者”,连接了机构、开发者和用户;Facebook是“连接者”,链接了品牌与用户,微信也是“连接者”…… 定位“连接者”在未来有非常大的价值,即便不能像上述巨头一样做到全面链接,至少在众多垂直领域还有成为“连接者”的机会,比如网易有道今天选择做“在线教育”领域的连接者。 为什么定位“连接者”变得异常重要?因为技术创新持续打破信息壁垒,弱化了机构以传统方式连接用户的能力;今天如果新的信息交互方式不是自己核心能力的机构要有效连接用户,必然需要依赖“连接者”。 通过成为“连接者”,网易有道号称2013年为英语培训类合作伙伴带去了50万的意向客户(方式之一是如下基于用户属性分析的信息流嵌入)。 这也就意味着,有道词典这一“工具型媒体”在今后有能力为合作机构进行更深入的,一系列从目标用户洞察、引荐、到品牌曝光、内容营销、技术支持的全方位服务,弥补这些机构互联网基因不足的问题,帮助他们有效连接用户。 3、产品、营销与服务一体化 周枫:“有道作为服务加工、分发平台,通过大数据,我们会为用户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推送与其学习需求和能力匹配的各种线上线下服务。用户也可以在有道平台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探讨、即时交流,并将学习反馈提交给合作伙伴,帮助合作伙伴优化服务。”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提取两个关键词,其一是“探讨交流”,“探讨交流”最大的潜台词是“交互”。 什么是“连接者”和“渠道”或“中介”的显著区别? 我的个人理解:第一、性价比,比如传统广告有没有帮助品牌连接用户的能力?有!但在新媒体和自媒体出现后,其ROI转为劣势;以低成本甚至“0”成本帮助品牌触达用户,这是“连接者”;但这条标准似乎还不够本质。 更重要的可能是:“连接者”直接创造品牌与用户的“交互”而“渠道”和“中介”往往只是传播管道,弱交互甚至无交互;其本身无法承载品牌为用户叠加新服务、新价值的可能。 想想传统出版社过去对渠道的依赖,和渠道成本在总成本结构中的占比,以及他们在用户数据反馈和用户需求洞察上的匮乏,对这一点就不难理解。 第二个关键词是“服务”,从这个服务,我们进一步看出一个成功的“连接者”的“养成”大体要依循如下的逻辑: 1、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合作伙伴的产品、服务掰开揉碎,融合为一,相互嵌入; 2、在底层为合作伙伴提供洞察用户,直接与用户交互并延伸其后项服务的技术与营销支持; 聊到这个我们顺带看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网易有道词典今天成为了很多出版社、英语教学、培训机构的“连接者”;而在另一方面,有道词典自身也在通过其它的互联网产品链接用户。 前几天翻看Elon Musk的微博发现,每条微博后边都有一个小小的“译”图标,点开发现是“有道词典”提供的即时翻译,这样看微博的体验还不错。 这是一个对行业很有借鉴价值的BD,以往互联网企业总有一种“老子什么都要做、都能做”的心态,习惯于亲力亲为和大包大揽,对搜索、对团购、对SNS、对视频,毫无例外地一哄而上,少有评估自己的核心能力,少有包容合作的心态; 类似网易有道和新浪微博的这种产品“嵌入”,让我们看清了“有道”本身“连接者”和“被连接者”的双重身份。从案例中我们发现新浪微博需要有道的服务以提升其用户体验,一如有道需要微博来帮助自身连接用户一样重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未来,我认为长久的胜利将属于那类对自己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而不是什么有深刻认知的企业;而一定不属于那类不善于进行欲望管理,对自己连接用户能力不关注更对别人能做什么知之甚少的企业。
    网易
    2014年0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