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变革
    服务商|企业级SaaS市场巨头压境,大象盯盯能干翻阿里钉钉吗? 2016年的企业级SaaS市场注定非同凡响,就在这个千亿级市场,各路英雄好汉打得不可开交,阿里钉钉、企业微信、腾讯企点等背靠巨头“横冲直撞”,和创(红圈营销)、纷享逍客、今目标等备受资本青睐,金蝶、用友等老牌PC品牌积极布局移动端。于是大家在问:诸侯纷争,谁能成为最终霸主? 面对如此局面,尤其是阿里钉钉、企业微信等巨头铺天盖地步步紧逼,中小创业者到底还有无机会?今日笔者就以大象盯盯为例,回答:即便再有更多“洪水猛兽”,专注产品关注用户的平时都有机会成为下一个BAT。 大象盯盯,这个2014年11月7日正式上线的平台(实际早于阿里钉钉),主攻团队工作效率提升(有别于阿里钉钉的团队内部沟通),据称大象盯盯已累计下载用户750万人次,月度活跃人数161万人次,目前正往用户千万级别冲刺,那他们是怎么在阿里钉钉和企业微信之外找到自己领地呢? 刚需解决论:狠抓效率不放松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断言“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说的就是效率问题,如今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只是“大鱼吃小鱼”,更是“快鱼吃慢鱼”,效率高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企业生死。 多数情况下,为了解决层级间、部门间的沟通障碍,企业只有不断增加邮件、短信、及时通话、电话会议等各种通信手段。然而在多元化的通信手段支持下,原本应该变得更高效的沟通反而变得更复杂,更难管理。而一款能减少纷繁复杂的办公交流程序,能真正做到快捷及时沟通的工具就能满足企业这一刚需。 大象盯盯则恰好一直为提升工作效率努力,盯盯工作不仅针对团队协作,同时也致力于自我提醒和监督。团队协作方面,员工向领导者汇报工作,领导可以随时查看员工的工作进程。如果工作没有如期完成,软件会及时给予提醒,领导也可以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另一方面,领导可以直接在软件上给员工分配任务,从而节省面对面或者电话沟通的局限。这不但直接解放了天下老板,让老板随时随地紧盯下属工作,也提醒了一线员工,让企业工作效率快速提升。 就拿盯盯工作的自我提醒来说。心理学家认为,惰性是因主观上的原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一个人惰性心理的表现是:常常打算做一件事情,但就是迟迟不行动。这种状态不仅耽误工作效率也对个人的发展有负面影响,在自身心理调节效用不强的情况下,外力的提醒与监督是必不可少的。盯盯工作正好充当监督提醒工具,根据用户的需要定时提醒,监督用户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克服了人类的惰性帮助员工提升了工作效率。 管理变革者:不止是改善,更是在变革 中国企业领导和员工之间一直存在着紧张的博弈关系。领导总希望所有员工都听话,所有规章制度员工都应该认真遵守并完全执行,甚至对个别员工不放心;员工则认为,人身自由,无需监督,自己主动就能做好事。于是企业总有各类 “眼睛和皮鞭”在为员工准备着,且这个博弈中多数情况都是以牺牲员工的士气和积极性为代价,恶化着员工和企业组织的关系。而大象盯盯则变身为四项工具:创新工具”、“自我激励工具”、“目标管理工具”和“企业管理工具”,改善并变革着管理中的博弈关系。 比如刚刚说到的工作提醒功能,盯盯将此分为两类,一类是执行提醒,提醒工作执行人去做,一类是汇报提醒,提醒执行人去汇报,你可以在发布信息的时候同时设置工作汇报提醒,让执行工作的员工在合适的时间向你汇报工作进展情况。若员工没有在你规定的时间进行工作汇报,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就生成未汇报记录并在第二天上午9点生成“警告”,由系统推送消息提醒工作执行人,督促员工执行工作、完成工作,并汇报工作。在分配工作任务和验收工作内容,以及生成未汇报警告的过程中,始终是盯盯工作在帮你处理“你和员工”的关系。也就是说,在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紧张博弈中盯盯工作成为了其中的缓冲地带。这样既可以消除领导是监工的形象,又提升了员工的士气和工作积极性。 不仅如此,盯盯工作还可以显示员工发布信息及汇报信息时的地理位置。如果你的员工需要全国各地出差,当需要跨区域进行工作汇报时,你可以清楚地知道员工的地理位置。尤其是业务员常在外面跑,成交量却只降不升,开销却节节攀高的时候,你不需要询问员工的出差地,只要在看员工的工作汇报记录就可以知道。盯盯工作在帮你捕捉员工地理位置的同时,你的管理行为已经借助盯盯工作完成。这样盯盯作为领导的第三只眼,在帮领导提醒,督促员工及时反馈工作进展的同时,也转移了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直接矛盾。要知道企业领导获得反馈的过程中,无论主动获取还是被动汇报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比如领导如果过于主动易催生员工的逆反心理,让员工认为领导不信任自己;被动汇报则更多聚焦在领导的时间安排上,盯盯恰好变革着企业组织关系,重构一种彼此协同的团队组织。 产品进化者:创新大于管理 更为重要的是,不像巨头们采用传统地毯式广告营销,大象盯盯一直依靠产品驱动来获得用户和市场,依靠口碑提升用户留存,依靠创新来帮助企业提升管理,他们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提高,尤其是产品的功能点上,差异化精致性满足用户深层次需求。比如盯盯工作4.0版本增加的记录功能,用户的每一项需求都可以用笔记的形式纪录下。用户点开记录功能后就会有新建模块,记录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语音,也可以插图。记录和其他企业管理应用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使用起来不仅方便,更加有利于灵感的产生和收集,有利于企业创新,这正如大象盯盯定位的创新工具一样,盯盯工作承担的不再只是为企业提升工作效率,更是希望能为企业打开一扇门,让创新有一个成长的土壤,让员工更加自由自主去发挥个人能动性,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确实,在知识经济时代,激励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创造性,盯盯不只是在做一款产品,也是在帮助众多的企业管理者做好企业。 如今大象盯盯团队里的应用已经较为全面,包括安排工作、汇报、发布公告、审批、聊天、签到,请假等,各种功能都有详细的纪录,包括公告记录、签到记录、工作记录、审批记录、汇报记录。但仍然在加速更新,据大象盯盯的官方介绍,他们现在每10天会有一个新版本上线,各种功能的优化,应用功能的增加,让用户能不断感受到产品带来的变化,正是这种态度,让盯盯实现了高达40%的留存率并保持着高速增长。 或许正如大象盯盯CEO刘青所表述的,大象盯盯的使命是让工作更有激情,更有效率。他们价值观紧随用户,更快捷,更极致。这种恰好的市场细分和精准的用户定位也帮助大象盯盯在强手如林的企业级市场脱颖而出,我们在期待盯盯向前大步迈进的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创新工具产生。 作者:曾响铃 链接:http://www.pintu360.com/article/63114.html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管理变革
    2016年04月27日
  • 管理变革
    “岗位”需要被踢出组织 转眼间“变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企业还是人才,都被裹挟进了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以至于如今管理界的大咖们都纷纷出来写文章、开微课表态,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自己对管理学往何处去的观点,着实让我这样的只写了几篇小文章的小菜鸟感到惶恐。 但我在看完这么多对趋势的分析和判断,觉得这中间还是缺了点什么,为了让有人不再迷茫,有人不再忽悠,有人不再在忽悠中迷茫,我决定还是把我的想法继续展开一点点。 技术进步的时代特点 这个时代的技术进步,不再是某个单点的技术进步,而是全方位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技术进步被有机整合后形成的全面进步,如果我们忽略了其中一点,就很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如同以前的战争形态可以因为某个单一的技术革新而完全改变,比如因为马镫的出现使得大规模骑兵作战得以实现,或者火药的普及使得冷兵器时代结束。可是如今的战争再也无法因为单点突破而改变,取而代之的是有无数个突破有机组成的系统性革新,比如由美国发起的信息化战争,就是以信息化的军队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在全维空间开展的多兵种一体化战争。 当我们把眼光放回到管理学的范围里,我们一样会发现在若干个如今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变化的领域,无论是人才分析、OKR、合弄制、平台化组织这样的具体实践,抑或是幂律分布、内驱力这样的前提假设和理论贡献,还是实证管理这样的方法论贡献,都越来越清晰地呈现着一种大一统的趋势,这种趋势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是所有突破的有机结合。 最基本的变化 因此在这个时代,任何对单点突破的诠释都不足以让我们去洞察管理所发生的变化,而是必然需要将理论、实践、方法论放在一起去考察,使三者充分融合,而不是各自孤立。 这样的考察不是慢无头绪的,如果一定要从这一团乱麻中间,找到一处线头,进而破解这个管理学的世纪之变,那我们必定要回到管理学的源头去探寻差异的根源所在,这就是我们如今几乎翻开任何一本人力资源的教科书前两章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名词——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基本就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的自然延伸,在工作分析中,任何一个岗位都被视作可以被分析为更小的颗粒的行为,通过对这些行为的组合便可以形成相应的岗位,最后变成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与之打交道的岗位说明书。 而破解之道,正在其中。结论似乎是耸人听闻的,因为这套看似体系健全的方法有一个最危险的缺陷,他同时背叛了人和组织。 对人的背叛相对更容易被发现,因为这套方法基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因此其根基不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工作的基础上,因此人的特性与需求并没有被考虑在这套方法之中,因此动态的人与静态的岗位的适配变得十分困难,这点在我们尝试用角色去诠释岗位的时候就会发现问题,比如大卫·尤里奇每年都要在全世界宣讲一遍的HRBP(人力资源业务伙伴)角色模型,就是尝试用角色去降低岗位的颗粒度。 然后我们将会发现,实际上一个人很难扮演好一个岗位所要求的所有角色,比如我们可以设想有这样一个HRBP,他对代码有着炽热而浓烈的爱,但因为在组织中遇到发展瓶颈而转身成了HRBP,但在BP的岗位上,他的代码能力无法得到发挥,因为公司和绝大多数组织一样,并不能给他一个编程型的HR或者HR型的工程师的岗位,他只能在工作之余自己写写代码慰藉自己的心灵。于是他最后只有脱离组织去做一个自由职业者(Freelancer),以期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相信组织中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即我们和岗位的匹配实际上是很难完全达成的,但组织又要完成人岗匹配这一个艰难的任务,于是搞笑的一幕出现了,组织开始用各种指标(比如Hay Group使用的海氏职位评估)将不同岗位称重,然后按照年资、绩效结果、能力素质或潜力等因素对人进行评价(实际除了在招聘的时候,组织内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只有年资和绩效结果是决定因素),然后把人和岗位这两者大而化之地强行匹配到一起,这中间的冤假错案想必数不胜数,估计会把柯南和卷福气得半死。 而对组织的背叛则要隐晦一些,因为工作分析看似是解决了组织的需求,使组织中的所有工作都能落到岗位,进而通过人岗匹配落到个人头上,但实际上它大大消弱了组织应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能力。因为凭借岗位管理的组织,是不可能容忍如孟尝君的“鸡鸣狗盗”之徒的存在的,即使有成员擅长“鸡鸣狗盗”的角色,也不可能被组织所发现和管理,因此在组织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碰到需要“鸡鸣狗盗”角色的场景时,组织是没有能力去发现和调配这样的角色去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的。而就像我们所熟悉的“鸡鸣狗盗”的故事一样,这样的场景往往对组织是生死攸关的,就好像被秦王扣留后的孟尝君。 于是我们发现这套方法最危险的缺陷衍伸出了两个严重问题,第一是人才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第二是人才的权责利不匹配。 第一个错误其实在一定的场景下并不是一个错误,这就是工业时代相对静态的场景,当一个岗位的内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发生什么变化的时候,工作分析得出的明确的岗位说明书,将会有更充裕的时间找到对应的人才,而整个社会对人才的培养因为就业的压力也可以往固定的岗位要求上去靠拢,两者的矛盾并不尖锐。可是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岗位说明书写出来以后就过时的时代,岗位没有时间去寻找人才,社会也无法及时改变对人才的培养去适应岗位的变化。 第二个错误在任何场景下都会出现,只是在工业时代的静态场景下不那么明显,即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导致人才的工作范围发生变化的时候,授权和反馈无法跟上,比如一位在创业公司担任高管的朋友曾三番五次跟我抱怨,说她因为自己的某些擅长领域,总是不得不经常帮助其他部门的同事做一些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又不计入自己的绩效,没有得到组织的反馈,但碍于情面又不得不做,于是她每次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内心都十分抵触。 在人作为企业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最重要资源的今天,组织必然是围绕着人为中心设计的,再也不可能像泰勒和福特那样撇开人性的因素去设计一个组织,因而这种同时背叛了人和组织的工作分析方法的被弃置,就这样变成了管理学变局的必选项。 从”岗位“到”角色“ 但作为对工作分析的回答,我们必然要提出一个足以替代工作分析,且去掉了工作分析的危险缺陷的方法去重新定义工作,但这种方法的目的必然不是创造之前工作分析的输出结果,即一个静态的岗位的,而是要创造一个动态的、足以应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概念。 我们决定将这个概念称之为角色(Role),并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使我们足以论断对角色的管理必然会替代过去对岗位的管理: 第一,角色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自然延伸,与人工定义出来的岗位不同,角色是人在作为社会性动物的属性中天然存在的,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只要必须与其他任何个体或组织打交道,就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绝对纯天然不含任何添加剂,因此没有比角色更自然的管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间交互关系的方式了。 第二,角色比岗位颗粒度更小也更为灵活,因为其自然产生的特点,使其不依赖于人为的工作分析而存在,而是通过对工作的发现而存在,比如培训师这样一个角色,在一个组织中往往并不依赖于岗位,比如一个经理人和一个老员工甚至一个刚刚从业界挖过来的顶尖专家都可能承担着培训师的角色,去辅导和培养新人。但类似于这样的角色在岗位中往往并没有得到管理,因为你不可能为一个老员工或者一个顶尖专家去专门优化一遍他的岗位说明书,但是在对角色的管理中我们却可以将这种情况很好地管理起来。 第三,角色是以人为中心的,因为角色的出发点和最终应用都是人,而不是静态的岗位,用人而不是用人为定义的岗位作为主体,将使其具备面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应对能力。 因此,角色是在个体与其他个体和组织的交互中以人为中心,被自然发现和定义的、小颗粒的、动态的基本单位,除了这些特点以外,对角色进行管理还有以下的三个优势。 第一,对角色的管理更简单,角色易于被分析,因为我们只需要运用一点技术手段,分析个体与其它个体和组织的交互,就可以对角色进行精细化分析和管理。 第二,以角色为基本单位建构的组织更强大,因为其与传统组织最大的不同就是其结构将是网状的,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科层制组织的树状结构。网状最令人惊异的一点,是在这样一个结构中,没有永恒的中心节点,每一个节点都可以被视为中心,也随时可能真正地成为中心。这预示着每一个人都有着足够的空间和巨大的可能性,组织也将具有巨大的弹性,这使得长久以来与科层制组织相伴相生的雇佣关系有了被改变的可能性。 第三,角色可以打破岗位的藩篱,实现更灵活的组合,比人岗匹配更加敏捷,也更能照顾到不同人和不同工作的具体情况,使人尽其才;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所谓的岗位,其实只是角色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即对特定的角色组合进行命名,在一定的场景下这种组合几乎不会发生变化,就可以被视作为岗位。 在优劣势已经如此明显的对比下,为什么岗位管理必然会被角色管理替代,人岗匹配必然会被角色匹配所替代,就足可以被解释了。 如何实现角色匹配 虽然布赖恩·罗伯逊在《Holacracy》一书中对角色在组织中的应用做了广泛的探讨,但其对个体与角色如何匹配一段却语焉不详,似乎仍然陷入了“规定角色”的窠臼,在应用层面看来是多少有些疑惑的。 我也曾力图设计一套工作分析的方法去分析角色,把组织中的角色一个个地分别按照一定的模型定义清楚,但后来我发现这简直是徒劳的,因为你完全不可能用一个在脸上写满了确定性三个字的方法去对付一个充满了不确定的世界。 所以角色匹配,在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根本目的上,和在以人为中心的重要原则上,可以遵循这三个过程来实现: 第一,社会化评价,因为角色的产生来自于人与其他个体和组织的自然交互,所以对角色的定义和匹配也应该来自于交互的过程,由个人自评和同行评价为基础,实现对个体所承担角色定义和认可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完成后我们可以明确和定义个体所承担的具体角色,然后明确其职责与对应的权力,角色在职责范围内将拥有完全的权力。在这个过程中,切忌操之过急,单方面规定个人的角色,因为优秀的人才是不需要组织去告诉他应该贡献什么价值,而是由他自己告诉组织我可以贡献什么价值。 第二,重要性排序,角色之间的确不是完全平等的,对组织的价值也有大小之分,我们依然是采用对交互过程的跟踪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个时候可以采用行为数据的挖掘,对个体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沟通频次、有效性等进行分析,便可以得出组织中真实的角色重要性,用于替代静态的岗位价值评估。 第三,角色演进,通过对交互过程的跟踪、数据的挖掘和社会化评价的开展,可以对价值较弱的角色进行诊断,分析是个体的问题还是角色的问题。如果是个体的问题可以通过第一个过程对个体的角色安排进行调整,如果是角色的问题可以对角色进行优化或合并。 整个过程只需要制度和技术的匹配就可以实现,业界的数据挖掘技术目前已经成熟,不需要太多额外的人工就能实现,只要建设好系统,实际上成本比目前从工作分析到人岗匹配的运作成本要低很多。而这个方法最令我欣喜的一点是,它不但可以打破科层组织的树状结构,也完全适用于平台组织及任何采用网状结构的组织。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有可能存在因人而设置角色的情况,这是完全正常的,甚至是组织的机会。这就好像足球比赛里的“自由人”这一角色,天生就是为“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定制的,后来能承担这一角色的人少之又少,直到天才萨默尔的出现。 从以上的种种描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以对抗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目的管理变革,必然是以作为个体的人为最基本出发点,从此,人不再是工具和资源,甚至也不再是资本,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态度、认识、情感、性格,进而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和个人动态关系。正如德鲁克所说,“信息型组织需要自我控制,强调个人要对互动关系和交流沟通负责”。 如果我们不能考虑到这些因素,所有的以人为本都将是一句空话。但只有我们在这个基础上重新连接了个体与组织,管理的变局,才真正让人看到了希望。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春暖花开(CCH_chunnuanhuakai)获得授权,“春暖花开”是管理践行者陈春花的自媒体,内容涵盖最新的管理思想、商业评论、演讲实录、著作连载与人生感悟。 文/刘东畅 (来自微信公众号:春暖花开),本文头图由海洛创意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来源:虎嗅网 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41061/1.html
    管理变革
    2016年03月08日
  • 管理变革
    克服移动学习所面临的障碍的四种方式 有些令人兴奋,又有些伤脑筋。不过事实是所有的系统都正在“移动化”,而且我们知道这种变化是正确的。你得到了利益相关者的准许,你也确定了相关内容,此外你有了所必须的技术。这是一个前途光明的领域。 所有的这些都呈现出好的迹象,不过你可能没有预见一个可能出现的障碍:如果你的移动学习项目受到了来自受众目标的障碍怎么办? 受众目标的反对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但是你需要考虑可能的原因并提前做好准备。如果在进行移动项目的过程中增加一个策略制定的过程,那么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提早发现障碍根源。 然而,发现问题与迅速对其做出反应是两码事。如果你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这里有些好的建议来迎接挑战。 1.     解除误解 首先,你需要解除人们对于移动学习存在的一些误解。 移动学习的出现可能会带来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他们可能会需要提前了解信息,甚至可以采用手把手教学。 使用企业常用的沟通工具为用户带来好的移动学习应该有的体验。开放一个空房间展示移动学习原型。到不同的地区宣传新学习平台的好处。 最重要的是,倾听学习者的心声,了解他们为什么不愿意使用移动学习。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简单明了的回答。他们想了解“对我来说这有什么好处?”而你的回答将是应对他们不情愿的最好的武器。 2.     使用熟悉的内容 如果你刚开始实施移动学习,那么明智的做法是选择用户熟悉的内容,甚至是他们非常了解的内容。 你懂的。在LMS中利用数据或者其他的指标测试网站的流量,或者通过询问或者自己对信息的了解获取更多信息。 仔细再看一下内容,对其重新设想并规划使其适用于移动设备。让观众们知道,他们想要了解的内容可以更方便的在移动App上访问。好的移动用户体验及用户界面设计会为移动学习的推广加分。 3.     设定正确行为标杆 企业中有没有那种天生的领导者?有没有那种其他员工都尊敬的人?或者有没有能够很快获得他人认可与信任的人? 如果领导者对移动学习方案还持有怀疑态度,那么你可以向他们展示那些优秀员工作为案例。很有可能学习者就在等待着人们向他们展示如何使用移动学习或者它到底有多“好”。 你可以尝试着举办一个在线会议或者视频文件,展示优秀员工的标准行为,清除人们对新的学习模式的困惑、担忧及不信任。确保你选择展示的员工非常肯定移动学习能够带来好处,这样才能显示出真实感及对移动学习的热情。 4.     激励 对移动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的员工是否主要来自销售部门?好办。如果他们能够通过移动学习获得成功,那么他们就会非常坚定的支持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提供激励机制可能是最好的方式使他们尝试新型的移动App。 你可以充分利用销售代表那容易被点燃的竞争精神。 在第一个App上设定数据分析系统,跟踪学员的累计使用时间,页面重复浏览量等其他可以用来判定移动App使用冠军的数据。 对冠军提供奖励,这使大多数的销售代表难以拒绝。当然,在开始时候你可以“购买”他们的认可,但是隐藏目的是一旦他们开始使用App,他们就会养成习惯。 无论谁在哪种企业环境及企业文化中进行变革,都不可能会一帆风顺。 管理变革是移动学习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能够以创造性的方式应对移动学习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那么你就有机会在这场战斗中提前获得胜利。 然后,你可以向着你的目标再迈进一步——使用移动学习帮助员工成长,使他们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有效,在日常工作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小崔 编译  
    管理变革
    2014年0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