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星
硅谷观察:为什么说Linkedin不可或缺?
自来到硅谷,我开车出行时一直依赖Google地图给我导航。有时我会思考:在没有GPS的年代,人们是如何到达一个陌生地点的呢?
有一个社交平台也带给我类似的想法:在没有它的年代里,硅谷的人们是如何建立线上的职业社交网络的呢?它不是Facebook,不是Twitter,而是Linkedin。
我在2010年便注册了Linkedin,但和国内的许多用户一样,我很少登录,也没有在上面填写多少信息。来到硅谷,我发现它是一个如此重要的平台,对于在科技媒体任职的我来说简直是不可或缺。
尽管身在硅谷,但我采访那些时常出现在中文媒体上的知名科技人物的机会并不多;更多的时候,我所面对的采访对象是初创企业的创始人或者大公司的中层员工,很可能没有维基百科或者CrunchBase页面,媒体上关于他们的报道也不多,如何做准备采访是个让我头疼的问题。好在Linkedin帮我解决了这个困扰:在Google上搜索采访对象的名字,大多数情况下其Linkedin页面会出现在前三条搜索结果中;进入这个页面,他们的职务、工作内容、以前从事的工作、教育背景等信息一览无余;通常我无需再去搜索相关报道就能相对完整地了解一个陌生采访对象的经历。
对于硅谷的科技从业者、创业者来说,Linkedin就如同一张详细的电子名片,或者一个个人主页,是他们在职场中展示自己的重要窗口;无论是找工作、找投资、找合作伙伴还是联络媒体,这个页面都能让对方快速、清楚地了解自己。于是,大多数人硅谷精英会认真地填写Linkedin上的信息,有些人还会邀请同事、同学为自己的经历写证明材料。
除了搜寻报道对象的资料,我也会利用它来沉淀联系人,将和我打过照面、换过名片的从业者变成我的线上社交网络中的成员。每当我在采访中或线下活动上获得了名片,我都会将联系人导入Gmail通讯录里,并每隔一段时间通过Linkedin向通讯录里的联系人发出邀请,使他们成为我的Linkedin联系人;当然,一些和我交换名片的人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于是我也会经常收到联系人邀请。有趣的是,我经常会在当地时间的凌晨同步通讯录并发出邀请,而每次都是在接下来几分钟内就会收到很多通过联系人申请的通知,显然他们随时都保值着Linkedin的在线,无论是通过邮箱还是通过Linkedin的手机App。
除了直接添加联系人,Linkedin的联系人推荐也有助于扩大网络。比如,我访问一家智能手环公司创始人的页面,下面的“访客还查看过”的部分通常会推荐该公司其他的人以及其他智能手环公司创始人的页面;而如果有人访问我的页面,在“访客还查看过”的部分则会看到我的同事以及其他中国媒体派驻硅谷的记者。
尽管联系人之间并不会经常通过Linkedin直接联络,但一旦成为了联系人,对方就进入了你的网络,你们就可以互相看到对方新添加的联系人、分享的信息以及工作的变动。
事实上,向联系人发送工作变动通知可以被视为Linkedin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在国内,换工作时通知工作联系人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如果在微博或朋友圈上广播,或许会让一些你不希望通知到的人看到而如果定向发邮件、发短信或是发微信,不仅费时费力,还有可能遗漏。而在一个你的大多数工作联系人都会使用Linkedin的环境下,这件事就容易得多了:只要将新的职务填写到“职业头衔”处,你换工作的消息就会自动出现在你所有Linkedin联系人的时间轴较为显著的位置,只要他们登录,就会收到这条消息,你也就无需再主动去发送这个消息了。
对于媒体人来说,Linkedin还是一个预约采访的渠道。对于没有对方邮箱或发送了邮件的迟迟未收到回复的采访对象,如果我添加了对方的Linkedin,我会直接通过Linkedin联系对方,通常能够较快收到回复;也有硅谷的创业者通过Linkedin联系我,无论是否感兴趣,我也都会及时回复对方的消息。
不仅是创业者与媒体人之间可以使用Linkedin联络,对于更广泛的商务沟通,Linkedin同样适用。担任硅谷创业公司Cooliris亚洲区负责人的李天羽在此前的采访中曾谈到过Linkedin在BD中的作用:
“在美国有一点比较好找的在于——从业者都有Linkedin。他们很习惯在Linkedin上面被搜寻,因为Linkedin在这边是个很好用的工具……而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很强大的职业社交网络。所以你可以搜‘Facebook product manager’,或者搜‘Facebook business development’,可以先通过Linkedin跟他们聊一下,然后说“我是Cooliris的人,我想跟Facebook合作”,看对方有没有兴趣……如果你想进一步合作,你就可以说“我能去那边找你吗,能否一起喝个咖啡”。”
当然,作为一个社交网络,Linkedin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频繁的邮件提醒和繁琐的通知设置;不时会增加新的功能、新模块也可能会破坏用户体验。尽管如此,就像Facebook之于校园一样,Linkedin之于职场是无可取代的,在硅谷尤其如此。如果你想和硅谷的人打交道,在没有来美国之前,或许可以先从Linkedin开始。
【文章作者:王星】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