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能力
Workday的大规模可扩展性的云架构
当您评估云供应商时,重要的是要了解他们的技术平台如何扩展以及服务是否可以快速适应您的业务需求。
Workday为世界上一些最大的企业提供服务,因此,对Workday的客户和我们来说,规模始终是最重要的。我们经常被问及我们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如何支持客户不断变化的,而且往往是复杂的要求。
在更高层次上,事实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我们的系统有超过5500万用户。
·财富500强中有50%以上是我们的客户群体(其中大约90%的财富500强客户都在生产中)。
·我们有50多个客户,超过10万名员工在我们的应用程序上运行。
当你评估云计算供应商时,重要的是要了解技术平台的扩展性,以及一项服务是否能快速适应你不断变化和增长的业务需求。从Workday的角度来看,我们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活跃用户、工作量、使用模式和性能。由于这些因素在涉及到每个组织时可能有很大的不同,我想借此机会更详细地分享我们的方法。
我们系统的设计已经发展到可以满足人和机器不断增长的需求,就像我们计划的那样。
史诗般的规模
客户的成功是衡量像Workday这样的软件服务的真正标准,我们的客户依赖我们的能力来扩展,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究竟什么是规模?
它可以用很多方式来定义,如交易吞吐量、数据库容量和读/写吞吐量、每月活跃用户、网络服务流量或数据I/O。但最重要的是,一个系统能够以满足业务需求和个人用户期望的性能速度来处理特定客户的峰值工作负荷需求。而在Workday,我们相信,如果该服务能够处理每个客户最苛刻的工作负载--每天都同时进行,那么真正的规模就实现了。
这里有一些关键指标,强调了Workday服务的能力。
·管理的员工总数。在我们的人力资本管理(HCM)和人才软件服务中,Workday管理着超过1.2亿人的雇员记录,包括在职的(我们目前的5500万用户)加上退休的、临时的和以前的工人。
·日记帐总行数。在我们的云财务和会计软件服务中,Workday为我们的客户提供超过750亿条分录。
·招聘。在我们的招聘和人才管理软件服务中,在一天内为一个客户在Workday中执行了超过50,000个招聘交易。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在一个月内支持了600万员工的招聘。
·交易。Workday每年处理约3650亿次交易,并且以40%的速度逐年增长。
·薪资处理。Workday最大的薪资客户为超过50万名员工处理薪资。
· 峰值工作负荷。在全球范围内,Workday每小时为超过100万用户的请求提供服务,并轻松支持一个客户的员工自助服务活动,每小时驱动8万用户。
Workday架构,为规模而建:
从一开始,我们就把Workday平台架构在一套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原则上,并随着这些需求的变化而迅速发展。
Workday的技术是建立在一系列的抽象之上的--这包含了API驱动设计的原则,但在系统层面上完成。这种方法允许Workday的开发人员独立地发展服务的每一层,而不影响上面或下面的层。我们通过把我们的应用写成元数据而不是传统的硬编码软件的模式来实现我们的应用和底层交易系统之间的抽象。通过这样做,我们给客户提供了配置服务的能力。这是一个微妙但极其重要的区别,它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上线的客户--从小型企业到最复杂的全球企业--都有一个独特的满足其需求的Workday部署。
每个客户都是通过对应用程序的配置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定制的应用程序代码。而且,由于我们的抽象方法,我们可以在一个单一的平台上为每个客户持续更新整个Workday应用程序,所有客户都在同一版本上。这使我们能够引入根本性的变化,以自信地扩展服务--从大规模并行化企业的交易吞吐量,到提高应用程序代码效率和执行无缝数据转换--周而复始。
并非所有工作负载生来平等
鉴于我们的客户群及其业务运营的全球性,Workday 服务永不落幕。许多客户工作负载是季节性的。工资单可以每周、每两周、每月或每半月运行 - 或按需运行。员工在预定轮班开始和结束时登记和退房。财务规划可能每月(或更频繁)运行,但账簿每季度和每年关闭。跨国公司在一天中的所有时间推动各种活动。
Workday 服务致力于更好地了解每个客户的独特时间和峰值工作负载类型,使我们能够自动调整特定类型的处理资源以满足随时间变化的需求。除了 Workday 平台的横向扩展(也提供更高的可用性)之外,我们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工作负载进行不同的扩展——优化节点以处理事务、报告、搜索、查询、计划作业、集成和等等。这使我们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应用正确的资源组合,以满足特定客户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人们并不是唯一依赖高性能系统的人。由于 Workday 位于企业业务技术生态系统的核心,因此它通常与该生态系统中依赖 Workday 发挥性能的其他系统、第三方 Web 服务 API 和云服务集成。这些系统到系统的集成和 API 调用越来越多地以几乎无法理解的速度和数量推动交易。
正如我们计划的那样,我们的系统设计已经发展到满足人和机器不断增长的需求。通过使我们的系统具有高度的水平可扩展性,我们能够随着用户群和客户的工作负载而扩展和增长。例如,我们目前最大的客户处理的每日交易量是我们最大客户五年前的 20 倍。
今天,Workday 每月为全球最多样化和最复杂的组织处理超过 300 亿笔交易,值得信赖。由于我们构建平台的方式,我们已经很好地扩展了,并且我们将随着我们的客户在未来几年不断增长而继续扩展。几年前让我们起步的快速进化原则仍然存在,确保我们有能力快速适应,并在未来很好地管理不断增加的规模和复杂性。
-
技术能力
员工体验可衡量吗?
体验可衡量吗?如果可以,那么怎么衡量?我将尝试权衡所有可用的方法和技术可能性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将体验概念分为员工、用户和客户,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那么我们要衡量的体验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体验”。体验是一组时刻。“矩”是相互作用的最小单位。作为体验的主体,个体是一个社会存在,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独自一人,这一时刻也是社会的——它被赋予了社会行动。时刻包括个人与他人的互动(身体的、精神的)以及这种互动本身唤起的情感。当下是意义生成的过程和建构。
最近的一份报告给出了与员工体验相当的实际情况:“当员工思考员工体验时,他们并没有想到公司范围内的计划、津贴或福利。他们也没有考虑自己在员工生命周期或旅程中的位置。员工们正在思考他们的个人经历,这是他们在一个组织中进行的数千次互动的集合,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包括:他们进行的每一次对话、阅读的电子邮件、看到的海报、已收到(或未收到)赞赏;领导人如何对待他们;如何容易或困难地获得资源、答案和信息等。员工所经历的不是一年一两次的人力资源计划,而是他们每一个工作日所遇到的所有微观体验。92%的员工将员工经历描述为“每天”的经历。
从行为科学到体验科学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对此定义的评论强调了体验的主观特征。它是主观性这一事实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如何对其进行衡量?或如何设计?”。“我认为您对体验的定义阐明了设计一种最终是主观的体验可能有多困难,该体验可能基于过去的体验而取决于不同的期望,而且还涉及对象可能处于特定互动状态的情感状态。 ” 亨利克·古斯塔夫森指出。
然而,主观性并不使研究过程不可分割。此外,现有的数字技术已准备好与许多工具一起使用,以缓解那些害怕主观性的人。但是,在我介绍这些工具之前,我想谈一谈对主观性的恐惧如何驱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为什么我们害怕(已知)会带来不确定性:如果不确定,我无法衡量并且无法控制。不幸的是,我们对恐惧的共同反应是“无视或逃跑”。人类心理的这种反应还以我们的社会存在、我们的组织方式(例如组织结构)和我们所有的组织活动(例如科学知识的产生)为特征。这就是为什么社会科学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对主体性的恐惧的引导。“社会行动”作为不可衡量的单元被“行为”所取代,而行为科学主导了社会科学领域。
另一方面,将“社会行动”置于社会现实中心的方法论一直保留在社会科学中。这种方法学传统从一开始就没有对主观性的恐惧。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的定义是基于这样的假设:“社会学是关于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的解释理解的社会行动,并因此具有因果性解释其过程和结果的”。
主观性并不意味着偏见或任意性。当然,在社会科学中接受主观性的方法学传统具有产生科学知识的标准,并明确定义了可以避免偏见的过程。
尽管体验的概念在组织界获得了新的流行(Josh Bersin表示,它在2017年提出了AirBnB),但体验研究并不新鲜,社会科学有方法论的积累和探索体验的传统。我们只需要依靠正确的传统。即使在大数据时代,民族志研究的重要性也植根于它与这一传统的联系。最近的一份报告强调了小数据在大数据时代的重要性,提出了重要的发现。
行为科学将在不久的将来被体验科学取代。转型的发起者是数字技术,这对于将社会科学家留在团队中至关重要。
在新生代的体验科学,除非它们所依赖的社会行动的角度仍将方法论不足。新颖的是,由于技术的发展,体验正在进入测量领域。问题是,即使我们拥有所有的测量手段、测量方法本身也阻碍了整体理解和解释。
作为新生代的体验科学需要正确的方法论方法作为安全的巢穴。如果行为科学仍在方法论领域内,科学将无法发展。换句话说,体验科学必须严格遵守“以人为本”的观点。否则,它将被监视技术将造成的信任危机所破坏。
体验是一瞬间,包含了很多东西。我们所谈论的是在给定的时间和地点出现的物理、技术、心理和文化整体。因此,需要一种整体方法。如果您同时使用忠诚度、满意度、雇主品牌调查,甚至还有许多其他调查,那么它将无法正常工作。您将无法透露体验。当然,您可以根据需要连续或同时进行多个调查。但这只能暂时使您感到舒适。它无法揭示体验,在方法上也不可能。此外,它可能导致信任危机。正如尼克·林恩(Nick Lynn)所说,信任是员工体验的核心。通过经典测试和调查与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员工没有专注于理解和倾听自己,而是对他们的组织失去了信心。同样,使用“分析”平台或应用程序从不同角度捕获时刻可能会导致信任问题,无论出于何种目的。
技术能力
如何以整体方式访问体验数据?
即使我们正处于数字革命的开始,现有的技术可能性仍为检验和发现体验提供了巨大的机会。随着技术的渗透,我们见证了体验科学的出现。有许多工具和平台可帮助您探索这一时刻。
探索员工体验需要能够渗透与组织(当然包括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互动的每时每刻。可以记录声音、图像、动作等。这些记录也是用于报告到分析平台(甚至实时!)的数据流。在这种情况下,请务必牢记,HR分析技术可为体验科学服务。换句话说,人力资源部门没有将这些技术用于监视。数字技术可以为以人为本的设计做出贡献,从而可以增加价值并创造价值。
组织应为员工创建有效的聆听渠道,并为这些渠道的可持续性建立信任。甚至打开和向员工展示聆听渠道的方式也应该使他们感到被重视。员工应该相信他们的组织愿意听取自己的意见,以改善他们的工作体验。珍贵和真诚的感觉是建立信任的基本要素。简而言之,当今体验科学的限制障碍不是技术而是建立信任。
信任友好的倾听渠道:
-定性访谈和民族志观察
-开放式调查
-通过声音、视频或文字与我分享您的时刻
举个例子:保险技术公司使用了一种新型的开放文本问题。这些问题基于定性研究方法“记忆写作”,并要求员工回想起Allstate NI的前90天。
如何分析这些数据?
形成或转换为文本的数据要进行许多统计分析,这些统计分析由术语“ 文本分析 ” 普及。该术语描述了没有机器就无法分析的大规模数据的分析过程。今天,一旦我们听到分析这个术语,我们就假定涉及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我们正处在学习算法使巨大数据有意义的时代。文本分析对于体验数据的分析至关重要。因为,文本分析是对通过真实监听创建的数据进行分析的。通过文本分析显示员工(以及客户、用户)的讲话和话语。我认为,所有的专业人员都需要遵循文本分析技术,并将其纳入业务流程中,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研究、设计)。Workometry是Andrew Maritt开发的平台,我在国际舞台上一直关注。它直接专注于员工体验这一事实使该平台变得强大。另一方面,Artiwise 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体验分析平台,在土耳其取得了许多首创。
以上由AI翻译,仅供参考!
作者:Elif Kuş Saillard
来源:https://www.linkedin.com/pulse/employee-experience-measurable-assessment-competence-ku%C5%9F-saillard/
-
技术能力
思考: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企业级应用市场为何没有爆发?
文/顾贝妮
设置“趋势评论”一板块,期望尽可能撇开繁杂的表象,从根本上挖掘某一领域的发展逻辑,从而豁然开朗。
本文讨论企业级应用市场。德勤与中投信息发布的2017年美国独角兽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范围内企业应用服务行业独角兽数量排名第一,美国该领域独角兽占比27%,而中国仅占1%。这也是我个人一直十分关心的问题。
过去几年来,“中国企业级应用市场的机会即将到来”,这样的预判已被提出过多次,骚动一番,又归平静。这样的预判首先已是不客气的指出了过往的失利,而未来却未必如何。中国企业级应用市场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又能否在短时间内拨云见日?
25年都未成就重量级玩家
中国软件业在企业级应用领域一直不温不火。25年前开始的企业信息化时代就已如此。这一领域在发达国家早就是另一番天地,重量级企业软件企业,是全球性跨国公司,且可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例如SAP、Oracle。SAP整体业务年营收规模约260亿欧元。中国上市企业中东软、金蝶等为第一梯队,年营收规模仅在几十亿人民币量级,与欧美领先企业相比差距超过30倍。且中国部分软件大企业早期得益于软件离岸外包业务,其市场并不在国内。
倘若说25年前,中国商界的科技意识尚蒙昧、经济基础也过于薄弱,那么云计算发展之后,最近10年里热议的SaaS,似乎更适合中国企业生态——数量庞大但体量不足,较为分散的状态。这一领域确实曾被寄予厚望:采用门槛和使用成本都更低廉、更有规模效应,边际成本可趋近于零的SaaS企业应用应能在中国获得光明前途,但似乎仍旧没有像样的成就。而欧美市场,SaaS时代已成就了Salesforce这样的新贵(最新消息Salesforce的上年度营收突破100亿美元,成为微软、SAP、Oracle之后的第四大软件商),还有例如企业内沟通工具Slack、BI领域的Tableau,等等。即便在最近的3年内,海外创投界仍有层出不穷的企业级应用独角兽诞生,例如、企业社交媒体管理平台Sprinklr。而国内创业领域层出不穷的涌现过n个以”中国的XXX”为旗帜的项目,但终究不过勉强度日。
与技术能力无关
前不久麦肯锡发布的中国数字化报告中指出:在与消费端关系密切的领域和政府强烈推动的领域,中国的数字化程度甚至领先于美国,且成就了多个令世界瞩目科技巨头。 而相较之下,其他产业内用于效率提升的数字化投入,在中国的改善却迟缓许多。按麦肯锡的算法,中国产业数字化程度与美国仍有3.7倍跨度。(参见:2030转移创造45%的价值,麦肯锡提出中国数字化推动力意味着哪些机会?)
数字化科技在中国落地发展的两极分化,变相说明中国的技术能力并没有问题,至少是够用。在技术与市场两大关键驱动力下,一定是市场驱动力出了问题。
许多评论曾从中国企业的发展需求特点上分析过,为何在欧美能发展壮大的企业级应用在中国市场际遇不佳。不少分析很有道理,指出了服务所提供的核心价值与中国企业发展的核心诉求并不十分匹配。然而,在消费领域,科技公司仍能找到一条迎合国民需求的道路,从复制到创新,路越走越开阔,甚至最终超越了复制对象。那为何没有发展出更能匹配中国企业需求的数字产品、服务或模式呢?
下文将从更为根本的人口结构上来解释这个问题。这里主要涉及到受人口特点影响的两个相关状态:第一:中国具有最为庞大的消费市场;第二:中国具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消费市场掘金的比较效应
众所周知,中国具有最为庞大的消费市场。就过去这20年来,这一消费市场不但具有庞大的基数,还具有惊人的增速。中国这十几亿人口无论男女老少,富贵贫穷都需要吃喝拉撒;更重要是持续被重点提及的“消费升级“这一现象带来了诸多消费细分市场的井喷。基数与增速结合起来,中国消费市场无疑是全球经济增长点中最闪亮的金矿了。
企业级应用市场与中国消费市场有何关系?不但有关系,且关系重大。这就好像两大投资类别,资本的去向将在比较中做抉择。对资本来说放在面前有一个显而易见、耀眼夺目的金矿,试问谁还愿意选择另一个命运叵测的市场?
放眼看去,中国消费市场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的崛起,资本的推动力毋庸置疑很关键:创新试错、教育市场、竞争历练、人才投入……背后都是巨额资本,否则绝大多数中国的创业独角兽恐怕如今仍在小作坊阶段摸索。然而,在企业级应用市场,我们看到的资本投入体量往往比消费市场小得多,被相中的项目也少得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资本的选择倾向是必然的,除了部分在企业级应用市场有特殊资源优势的资本尚可能坚持在这一领域耕耘。
换句话说,只要中国的消费市场掘金依然强劲,这一比较效应就很难消散,中国企业级应用市场对资本的吸引力也就很难有增强。而没有资本的鼎力相助,其发展历程无论是从技术产品升级上,还是从市场培育上都就势必要缓慢许多。
企业人力成本的比较效应
就企业的IT投入而言,与创投界资本投入一样,都可以按投资行为来考量。创投界要看到创业项目估值增长,企业IT投资也要看到较高的ROI。
企业级应用旨在提高效率,最终回报无外乎两方面:获得更多客户以提高营业额;减少成本以提高利润率。用同样数量的员工获得了更多客户,或在营收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人力成本。与机器替代劳工一样,数字化的深入应用,也可以理解为用软件增效人力,最终实现提高单个员工的生产力。
然而,中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使得节省劳动力的经济效用并不显著。虽然过去10年间,工资节节增高,但并非所有行业所有岗位都有可观增幅,许多岗位比较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仍差距甚远。在欧美,按国家要求的最低工资来计算,年薪也可能已超过10万人民币;而一个普通行政类员工的工资可能超过20万人民币每年。相比中国,许多办公室岗位仍可以以月薪3000元招到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员工。
举个例子。照理说协同办公软件应当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企业级应用,各行各业无论大小规模,都可能需要用,且功能通用性强,成本也不算高,应当是个有巨大规模的市场。事实上,意图切入这一领域的创业项目也确实相对较多。然而办公效率提升,除了企业行政类人员省去了不少麻烦外,在许多情况下其他岗位员工不过是在无知无觉中每月多花费了几小时,而这几小时恐怕也不会有额外的工资。而行政员工资甚微,倘若公司规模仅有几十人,优化过的协同模式对效率的提升就算尚可,但落实到成本支出的财务指标上,恐怕收效也几乎可忽略,也就很难有将免费的服务升级为付费的动力。当随便一个岗位都要年薪20万的时候,情况自然大有不同。
面向市场销售职能的平台化超越
无论怎样,许多企业即便小微,每年可能还是有一些IT投入。这些投入最可能去哪里?
创投界选择最能让估值迅猛增长的赛道,因而更多资本去了消费市场。对企业而言,IT投资去改善哪一职能可获得更大的ROI?与消费市场繁荣所匹配的,企业IT投资去了能在升级的市场中多分一杯的环节,也就是销售环节。
再进一步,同样是面向客户的市场销售职能,不同渠道,IT投资的效益也有比较效应。例如,近几年许多领域移动端的消费群体增长速度要大于其他渠道,导致企业IT投资向移动端倾斜。许多企业的官网功能似乎已很久未升级。与官网上操作的各种不尽如人意对应的是移动端服务的优质体验。这也是因为,同样的预算规模,花费在移动端所获得的收益要远大于投入在PC端的官网上。
例如,可以把淘宝看作一个SaaS服务平台,除了作为数字化渠道外,也为无数小微企业提供了数字化的销售流程服务,但首先,淘宝为他们带来了客观的客户量。
对许多行业而言,与其花成本改善内部效率,不如投资在抢夺市场份额上。也就是说同样花费一百元,投在销售环节带来的收益往往远比投在其他效率提升上大得多。
增长迅猛的消费市场中,市场与销售职能天然与消费者有直接接触,将其设计成一个对C端有影响力的流量入口平台,也就变得顺理成章。最终,这类领域的聪明玩家,不会成为单纯的企业级应用选手,而是更具发展空间的平台塑造者,走向通过抓住C端而令B端甘愿埋单的模式,从此超越了企业级应用的范畴。
细分领域际遇可能大相径庭
中国的人口结构已进入拐点。劳动适龄人口占比已过峰值,开始迅速缩减。这一变化既影响消费结构、也影响企业用工成本。但是否意味着企业级应用将迎来机会期,就细分领域来看,际遇可能大相径庭。
消费市场有较强增速的板块,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将有所变化。那些已度过市场高增速期的行业,获取更多客户不再相对容易。它们的IT投资优先级也将势必有所调整。但只要整体经济形势良好,因主流消费群体的迁移,在消费市场中,仍旧会有新的高增长领域,吸走创投资本,分走企业IT预算。
在企业人力成本方面,适龄劳动人口减少,并不意味所有岗位的人力成本都将明显上涨。例如,可以进行全球人力资源配置的制造业,在其他国家仍有低价劳工时,本国工资就很难有大幅提升。排除国家干预的影响,中国制造业的本土规模将呈现萎缩。
显然,本地服务业将是劳动力成本增长最快的领域。尤其是既往成本较低的服务业,以往的成本基数低,导致成本增幅会很大,对企业人力成本增长的压力是巨大的,势必将寻求解决之法。也就是说,对某一服务行业而言,对那些工资增幅显著且人数庞大的岗位,寻求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有效提高单人产出将具备强劲驱动力。例如:中介性机构的代理人;餐饮业的服务生;物流业的快递员;等等。当然不是所有领域,从技术层面都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如果有这样的方案,就一定能开辟一片可观的市场。
不得不说,创新成功得借势而为,而相比各类势能,人口势能恐怕是除政府势能外,最难以撼动的大势了,既造就了消费市场的熙熙攘攘,也促成了企业级应用市场的平平淡淡,我们能做的唯有顺势而为。
关于企业级应用哪些垂直领域更有机会,前途更光明,后续将做更多研究,也欢迎相关从业者沟通探讨。
以上文章,首发《中欧商业评论》微信公众号,略有删节,文章标题为:美国独角兽数量最多的行业,为什么在中国却飞不起来?
作 者 顾 贝 妮:
长期从事创新商业研究,并为科技创业团队提供战略咨询。管理学硕士,十五年咨询业、财经传媒从业经历。2014年联合创办动脉网VCBeat。为中欧商业评论、36氪、钛媒体等著名媒体特约作者。交流微信:gugreaty;微信公众号:未来主议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