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产品
在线项目制学习产品「集思学院」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
据36氪独家获悉,在线项目制学习产品「集思学院」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九合创投与高顿教育共同完成。集思学院联合创始人兼CEO沈聪表示,集思学院创办之初即实现了盈利,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线上课程研发,团队扩建及产品推广。
截至2017年底,集思学院已与新东方、高顿教育、启德教育、宜信财富、德威国际学校等多家头部机构及国际学校达成合作,向在校和求职期大学生提供项目制学习课程。2017财年营收超2000万人民币,集思学院在项目初期便实现正向现金流。
该轮融资后,集思学院将利用自己过去多年来线下项目制学习课程所积累的经验和师资,打造线上产品,帮助用户积累项目实操经验,深度体验职场工作方式和丰富个人履历。与硅谷的职业技能教育公司Udacity相比,集思学院的用户更加低龄;前者针对想进一步提升细分领域技能的从业者,后者则更多面向未入职场的大学生。另外,Udacity使用录播课,用户可以随时学习;集思学院开展项目制学习,互动性强,并且采用直播课模式。
处在产品推广阶段的集思学院,请来了知名导师打造爆款课程。集思学院首席导师J.C.(Jung Min Choi)曾担任华尔街投行西敏证券董事总经理、顶级并购公司华利安 (Houlihan Lokey)的副总裁,并曾供职于JP Morgan和花旗等顶级金融机构。不过,集思学院通过知名导师引流的同时,也在完善针对不同行业的项目制学习教研体系,从而降低对明星老师的依赖。
九合创投表示,他们主要看重集思学院的师资实力、行业经验和商业模式。看到了该赛道的巨大潜力,以及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近两年九合重仓线上教育行业。
另一家战略投资机构高顿教育,近年来也在沿财经证书培训前后端,持续布局财经终身教育生态的闭环。财经类课程是集思学院开发最早、师资也最有优势的板块,高顿教育此次战投,也是对自身内容闭环的有力补充。
-------------------------------------------------------------------------------------------------
下面是36氪之前对集思学院的报道:
文| 郝方舟
看了不少K12教育项目,还是第一次听说Y12这个“学段”。集思学院(GEC ACADEMY)CEO沈聪向36氪解释,Y12是指在大学阶段与向上下延伸4年(大约在15-26岁)的youth。他们在这12年间真正从学校走向职场,开始进入不同的社会分层。相比通识教育阶段,Y12们有一定自发性学习意愿、学能基础和经济能力,也有对优质教育资源和职业发展的渴求。遗憾的是,Y12也是“校园知识”和“职场能力”严重脱节的时期,当“学的”和“用的”不一样时,集思学院希望由美国名师“带队”,以小班直播实训+项目学习制的形式,补充现有的教育内容的空缺。
据介绍,集思学院的教学内容分为四大类、20多门课程:一是商学,包含8门金融课;二是工程与应用科学,覆盖8门前沿交叉性学科,如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三是针对高中生的STEM课程研发中心,与硅谷企业Digital Media Academy和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K-12Lab联合研发课程;四是社会发展研究院的社科人文类实践课。
项目遵循前沿知识结构,根据学员能力和成长路径,纵向由易到难,组合成阶梯型学习体系。以商学为例,在基本知识之上,有关于IPO、兼并收购、行研分析的项目,也有更难的金融产品设计、量化分析课程;再比如工程学,在数据挖掘编程基础之上,有更细分的算法、结构和解决方案相关项目,再之上有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课。相当于在实操和案例中打通了大学专业内各个科目。
项目10-36课时不等,基本可在6周左右完成,导师会基于学习表现给出反馈,并给予优秀学员推荐信,助推深造及求职。6周既不太耽误老师和学生的时间,也不像市面上大多技巧型职前培训那么“速成”。集思学院更希望通过能力锻炼,让学员拿到offer后,能在企业中持续发展,当有进一步培训或实践需求时,也可以随时“回炉”。
线上化更重效率,有利于学生用碎片化时间听课、小组讨论、做项目。集思学院在模式上对标Udacity,不同在于Udacity偏向在职人员,集思学院的目标用户年龄段更下沉。另外,集思学院每个项目10-20人,2-5人一学习小组,每组配备助教,在开班前带领破冰,辅导语言和基础知识,并组织课后讨论。
平台上的80多位主讲导师均来自美国前20的名校及行业内资深人士。此外,集思学院还与部分美国顶尖实验室建立合作,如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生物化学材料实验室、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K-12 Lab等;一方面提升老师自由度,另一方面加强教研开发。
美国名校、名企资源和师资储备是集思学院最大的壁垒。虽然沈聪表示,目前积累的师资足够支持未来1-2年的运营。但我更关心名师们时间有限,课程未来如何规模化。
COO颜盛介绍,首先,集思学院不会用录播替代直播,一是学生无法及时提问,二是新兴行业发展变化快,导师会在标准化体系的基础上更新案例,这样才能更真实地还原职场和研究情景。在这个前提下,集思学院建立了导师和助教培养体系,不同级别老师对应不同的课程,通过标准化培训,加大供给,并复制课程体系。
集思学院之前走to B路线,把内容输出给新东方、高顿财经等培训机构,并参与了苏州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北京海嘉国际双语学校、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等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的课外选修课程或假期实践活动。集思学院会根据机构的细分专业开发教研体系,与合作方共同培养需求。
今年5月,在验证了学生的接受度和体验后,集思学院转向性价比更高、更贴近用户的在线模式。看目前的用户画像,主要是在美国就读的中国学生,和国内高校和高中即将毕业的学生。
沈聪表示,集思学院从今年年中起,逐渐走进二线中部城市。目前基本验证C端付费意愿,业务处于加速期。未来会与招聘求职类服务合作,了解企业需求,联合教师设计“对口”课程,帮学生更顺畅地走向职场。
据介绍,集思学院已与苏州市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依托苏州、广州分公司在当地的资源,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同时启动千万级A轮融资。
团队20余人。沈聪,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前思科(美国)研发工程师,多年国际教育行业经验。颜盛,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副主任,具有美国知名能源企业与咨询行业经验。学术总监徐晖,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院硕士,具有知名法国企业与研究工作经验。
原创文章,作者:孟小白。
来源:36kr,链接 http://36kr.com/p/5117074.html
-
学习产品
如何打造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魅力型学习产品
前段时间和凯洛格资深副总裁陈澄波先生聊天,他说春节期间花了一个晚上写了一篇八千字的长文,谈到如何以用户思维为中心,打造一个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魅力型学习类产品。他在文章里避开了互联网思维这个热门概念,而是提出了有更加丰富内涵的“用户思维”,认为真正能够落实用户思维的魅力型产品可以不仅仅是让用户买单,而且让他尖叫并愿意主动推荐给他人。同时他也提出了打造魅力型学习产品的四个核心流程:
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激发需求形成行
黏住用户
用户传播
我曾经在以前的公众微信里介绍过澄波他们所做的思酷Scho移动学习的APP产品,后来我们尝试过与面授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O2O应用,上周中信银行的培训同仁过来交流时也就移动学习进行了些探讨。在我看来,单纯的学习类APP要成为学习的首选工具还是挺有困难的,但如果与面授相结合,借鉴反转课堂的理念把讲述类的教学内容通过APP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通过APP里的社群功能引发学员与学员、学员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就有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有大多数培训的教学方式,真正推动学员进行有效的学习。
去年初我提出了学习未来的四个趋势:碎片化、移动化、社区化和游戏化,这一年多来,越来越多的实践让这些趋势变成更加清晰。这里面有一个难点是碎片化学习内容的设计与建设,市场上能找到的比较好的微课程寥寥无几。我们欣喜的看到凯洛格公司有这个前瞻性眼光愿意投入大量资源来打造思酷这个产品,而他们公司三个创始合伙人之一的陈澄波先生正好也具备良好的产品思维和架构能力,这才让我们能通过思酷旗下的“经理会”、“销售宝”等系列APP不断看到了那一段段的精品干货。据说凯洛格今年提出了“千家万户”的战略,将以极低的价格让思酷产品走进企业的课堂,成为学员离不开的学习工具。
前面所说的那篇八千字的文章在微信上看起来有点费力,这里我截选了其中的一段内容给大家,想看全文的可以点击“阅读原文”。
--------------------
用户思维·学习·移动互联网
......
【以用户为中心的学习】
对于使用学习产品和服务的用户,如何对其应用用户思维呢?我们从学习行业的标杆入手分析:一个是K12培训行业,另一个是英语学习行业。K12我研究得比较多的是学而思,英语则是英孚。我们按照用户思维核心流程来分析这两个标杆:
1. 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最牛的当然是成为刚需,K12教育、英语学习一般来说都是刚性需求,然而去学而思、英孚并不是刚需。所以接下来就涉及到如何在刚需的基础上,针对目标人群满足强劲的“软需”。第一点是“你无我有”,第二点是可将就未满足。在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这两家企业通过贯彻用户导向做到脱颖而出,与企业培训相比,他们基本都做到了:设计完整的学习流程。
每个培训班都有固定的单元设计,把每个单元打开实际上就是学习地图,学习地图里面包含统一的学习流程(以英孚课程为例):预习——线下课程测试——课堂对话演练——复习。K12教育更是这样,甚至在高考前包括好几轮的复习。为什么个人教育要做这么复杂的流程?我们都知道刚需是把双刃剑,好的一方面是不用太担心学习动力的问题,不好的一方面是需要对效果负责。这些企业之所以做那么复杂的教学设计,是因为他们要切实做到对用户负责。然而,企业咨询一般却只对过程负责,HR看中的是老师牛不牛,但其实这对用户来说是假需求,老师再好,也不一定能够起到改变行为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到什么?如何改变目前的现状?第一个是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些“你无我有”的事情,比如为面授课程设计真正满足需求的预习复习材料、课前测试题。预习材料包括课程的知识点、小测试、简单的情景案例提问,一方面让学员先粗略了解大致框架,另一方面是找出不懂的地方,即带着问题来学习。
复习的目的第一是强化记忆(克服遗忘曲线),第二是让学员进行应用,第三是形成知识结构。我们的复习材料是为了实现这三大目的,在设计材料的时候,除了归纳课程知识点之外(强化记忆),还需要配套案例应用、知识点整理总结,才能落实复习效果,满足“可将就未满意”的需求。
做到这些改变,我们实际上是自己革自己的命,颠覆整个企业培训的设计与流程,因为我们的学习产品就是要从以讲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员为中心。
上次与中国银联合作的“O2O翻转课堂”项目,其实就是实践了以学员为中心的思想。我们针对50名新晋升的新经理人员,引入手机端的思酷经理荟APP,再结合三天线下的凯洛格《启航》面授课程,设置O2O(线上+线下)学习模式,提供系统、针对性、持续性和即用即学的学习。通过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后复习的方式翻转课堂,将以往课堂上讲授与演练7:3的比例变成3:7的比例,提高了学员的参与度,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和干货学习。
培训之后,银联的负责人也表示,结合了移动学习的O2O项目,既能保证知识得到巩固,时间、精力、资金三方面的成本投入也更低,还能带来更新奇、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如碎片化、多元化、游戏化等。从学习效果看,经理荟提供了课上讨论的案例和相关的微课程,学员可以进行课前预习,课后随时复习相应的精华知识点,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参与度与学习成效。
而我们的后台统计数据显示,100%的学员都在课前登陆了经理荟,其中81%的学员有利用经理荟进行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授课期间,平均每天有90%的学员登陆经理荟学习。结课后两周内,超过2/3的学员仍然坚持上线持续学习,且微课程的在线学习有上升趋势,平均每日的人均在线时长达到31分钟,学习5.9个微课程。
这种结合的方式,就算从成本投入来看,也不需要学员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因为移动学习“去看看就得了”,仅仅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就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培训管理者也不需要费心地组织和督促学员学习,还能给公司省钱。
2. 激发需求,转化为行为
然而,课程升级也还不一定保证让客户和学员为思酷尖叫,在以后的产品优化和项目实践当中,我们还需要设计几个“傻瓜动作”,具体按照激发需求中的几个层面来说:
(1)一键方案
通过反推使用者的使用情景,设计下一步的设计思路,使得所有使用者使用APP及平台时特别地爽快、便捷,降低使用成本。
(2)人文关怀
一键方案的设计说到底还是跟支付宝红包一样,只是让需求满足更便利,但没有彻底解决积极性的问题,所以我们还需要添加人文关怀的因素,让学员主动拥抱预习、学习、复习的过程,让他们每天进行学习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举个例子,现在有一个1万小时学习的APP,为了克服难坚持的问题,这个APP设置了很多徽章,完成不同程度可以获得不同的奖励,不断推动用户进行学习。
人文关怀始终是现在很多学习应用碰到的很关键的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恶趣味”?利用“贪嗔痴”的欲望来引导学员坚持学习是一种思路。
至于如何粘住用户和事件营销,目前我也在探索的过程当中,在这里就不多作讨论了。总结来说,学习这个主题以满足需求和激活需求为主,也就是说,以用户为中心的学习,满足其真正的需求,以别人的标杆为鉴,我们要推动从预习到学习到复习的流程,这个流程是能够帮助切实改善行为和产生明显效果的。
反过来看,我们谈了那么多用户思维是不是就不谈商业模式呢?不是的,因为用户思维的核心是“放长线钓大鱼”,先取悦了用户,让用户得到好处,转化为商业模式,自然就形成了绝对竞争优势。
@付伟的轻描淡写
付伟,爱学习、爱分享、爱生活,希望成为一个“数字时代的学习推动者”,业余时间通过 fuweiqmdx 这个微信公众号分享些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爱好,欢迎大家和我互动。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