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转型
马上报名:专家与您深度解读,探索《数字化浪潮下:薪税管理变革与企业转型实践》11月8日与您相约线上!
11月8日线上与您相约
伴随着个税及社保等新形势的到来及不断变革,企业面临着合规新规下的业务流程变化、薪酬管理集中一体化的新挑战。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如何将业务需求转化为系统功能,提升HR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成为了企业及HR负责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帮助企业及人力资源负责人、HRSSC、HRIS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为了探索这一主题,HRTech为您联合税友资深业务专家精心策划了一场专注于“数字化浪潮下:薪税管理变革与企业转型实践”的空中直播。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思维的碰撞及前沿的解读,我们期待与您共同开启这场智慧之旅。
直播亮点速递
01、薪酬管理的新挑战
新技术+新政策影响下业务流程如何变化,企业系统建设和业务衔接面临的新挑战。
叠加企业集团化、跨区域经营、合规高压预警,HR负责人该如何应对?
02、掌握最新合规趋势
深入解析最新社保、个税合规新规,洞察政策变化的趋势和影响面。
掌握业务变化深层原因,让SSC业务管理和流程设计更长远更有效。
03、系统功能与业务需求的完美对接
如何平衡合规、成本与效率,最大化提升业务办理与集中管理效率?
揭示如何转化业务需求为系统功能,实现集中一体化的薪酬管理。
04、SSC建设的成功案例
某500强企业实战案例,顺应业务转型的SSC是如何设计业务流程的?
传统模式VS数智化模式下的SSC收益对比,如何为企业降低50%运营成本。
直播信息一览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8日 14:00
参与方式:线上直播+互动,跨越地域限制,随时随地参与
报名链接:http://hrnext.cn/pYCVh2 (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报名)马上报名抢占先机,锁定名额
报名咨询
联系人:小科
微信:hrtech-china
邮件联系:hi@hrtechchina.com
参会收益
前沿知识:最新的合规新规解读,让您的企业始终走在行业前沿。
实战策略:实用的薪酬管理策略,帮助您在新规下稳健前行。
互动交流:与行业专家和同行的直接对话,拓宽视野,激发灵感。
专属福利:参与直播的观众将获得嘉宾分享课件,以及为您提供1V1专家咨询
这是一次不容错过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与行业精英交流的平台。我们相信,通过这场直播,您将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发,为您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立即行动,报名参加我们的直播,一起探索数智化薪税管理的新纪元!
马上报名:http://hrnext.cn/pYCVh2(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报名)
-
企业转型
专家服务和咨询公司Ankura收购战略业务咨询公司Lumeri,扩展其转型、人才和交易能力
全球领先的专家服务和咨询公司 Ankura Consulting Group, LLC(以下简称 "Ankura")宣布收购领先的战略业务咨询公司 Lumeri,后者专门为财富 500 强企业提供战略和转型解决方案。
Lumeri 成立于 2004 年,通过战略领导力和运营解决方案,帮助公司在复杂的业务和运营挑战中取得成果。Lumeri 团队拥有数十年为世界顶级公司提供解决方案的经验,这些解决方案包括Execution Certainty™(执行确定性™)、提高妇女地位和可持续发展。
Ankura首席执行官Kevin Lavin说: "我们非常欢迎Lucinda、Doug和整个Lumeri团队加入Ankura。将Lumeri的专业知识与Ankura的现有服务相结合,彰显了我们作为一流公司的地位,我们致力于在客户进行复杂的企业转型时为他们提供卓越的业务成果。
"Lumeri在通过Execution Certainty™(执行确定性)为财富500强企业的一些最重要的大型项目推动组织转型方面的业绩记录令人印象深刻,值得信赖。Ankura 总裁兼转型、人才与交易业务联席主管 Angela Cinefro 表示:"我们期待着一起帮助客户通过调整执行团队、项目团队和所在社区,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影响力。
"加入Ankura标志着Lumeri的一个重要里程碑,"Lucinda Hanover说。"通过将Lumeri的团队与Ankura的互补服务和一致文化相结合,我们很高兴有机会向市场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特别是我们的提升女性领导力解决方案,并期待着拓展我们服务客户的方式。
关于Lumeri
Lumeri坚信企业对社会和世界的变革力量。我们的团队致力于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和公平的未来,并认识到企业在实现这一使命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客户的成功,共同追求卓越的商业成果,为人类、地球和社会创造积极的全球影响。
关于Ankura
Ankura Consulting Group, LLC 是一家独立的全球专家服务和咨询公司,为管理冲突、危机、绩效、风险、战略和转型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Ankura 拥有 2000 多名专业人员,为 55 个国家的 3000 多家客户提供服务。协作和经验推动我们采用多学科方法来保护、创造和恢复价值™。
-
企业转型
【美国】工人互联网平台weavix获得2360万美元B轮融资
weavix 是一家总部位于威奇托的技术公司,专注于前线通信和效率解决方案,公司宣布已在最新的 B 轮融资中成功募集到 2360 万美元。此次投资由全球软件投资者 Insight Partners 领投,Four More Capital、The Friedkin Group 和 Perkins Coie 参投。作为工业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和领导者,他们现在加入了Koch Disruptive Technologies的行列,后者曾在 2022 年 1 月的 A 轮融资中投资了1000 万美元。
有了这笔新资金,weavix 打算扩大其产品范围,并加强其在制造业、建筑业、食品饮料生产、酒店业和能源业等行业的市场地位。筹集到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在全美范围内迅速扩大运营规模,以满足需求,并确保其作为领先的一线工人平台的地位,通过员工沟通来推动员工参与、提高能力和留住人才,从而使实践型劳动力从中受益。
weavix 平台由尖端的人工智能功能推动,是同类产品中首个实现一线沟通的平台。除了无缝沟通外,weavix 还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收集和分析一线效率和安全数据,为管理人员提供前所未有的设施可见性。weavix 平台的每个组件都旨在为企业创建一个单一的真相源。通过实施 weavix 平台并为员工配备沃尔特智能无线电,weavix 可以增强各工厂之间的协作,加强安全协议,创建员工留任文化,并提供数据驱动的洞察力,将系统、流程和人员整合在一起。
"weavix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Kevin Turpin 表示:"加入 Insight Partners 是我们组织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我们的互动过程中,我看到了合作与协同效应,这表明我们可以共同创造积极的影响。我很高兴能与一些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行业领导者并肩工作,他们共同致力于推动和解决一线员工所面临的独特挑战。我们的新合作伙伴为 weavix 在今年实现快速增长做好了充分准备。
Insight Partners 凭借其强大的战略关系、洞察力和专业知识为此次投资奠定了基础,以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此次合作,我们可以利用 Insight 令人印象深刻的投资组合生态系统,创造合作机会,加快为前线驱动型组织提供新的创新解决方案。
"weavix面向一线员工的移动设备改变了游戏规则。他们的智能无线电和相应的软件为一线员工的连接性和工作效率提升了一个新的水平,"Insight Partners 副总裁 Grace Kotick 说。"他们将硬件、软件和增强型网络融合在一起,为最需要的人改变了通信方式。随着 weavix 团队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期待与他们合作。Grace 将加入 weavix 董事会。
weavix 自 2022 年进入市场以来经历了快速增长。本轮2360万美元的融资为 weavix 提供了所需的额外资源,使其能够通过连接断开连接的劳动力来实现成为市场领导者的使命。
关于 weavix®
weavix 是工人互联网平台,它彻底改变了一线沟通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自成立以来,weavix 通过引入创新方法来更好地连接和启用一线员工,从而塑造了未来的工作方式。weavix 通过提供数据驱动的设施和团队洞察力来实现企业转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并取得突破性成果。我们的使命是通过颠覆性的技术将脱节的劳动力联系起来。
关于 Insight Partners
Insight Partners 是一家全球软件投资者,与高增长的技术、软件和互联网初创公司及 ScaleUp 公司合作,这些公司正在推动各自行业的转型变革。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管理的监管资产超过 800 亿美元。Insight Partners 已在全球投资了 800 多家公司,有超过 55 家投资组合公司实现了首次公开募股。Insight 总部位于纽约,在伦敦、特拉维夫和帕洛阿尔托设有办事处。Insight 的使命是寻找、资助有远见的管理人员,并与他们成功合作,在他们从首次投资到上市的成长历程中,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制、亲力亲为的软件专业知识。
-
企业转型
微软将在印度建立10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培训50万年轻人
据 Economic Times 报道,微软印度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在全国范围内培训 50 万名人工智能青年,并在 10 所大学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
该公司还表示,在未来三年内,将增加 10000 多名开发人员。
微软相关软件负责人表示,在印度,包括政府机构在内的 700 家机构目前正在使用其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其中近 60% 是大型企业。
微软表示,印度各企业的转型速度加快,这导致对人工智能的需求急剧增长。
微软还启动了智能云计划(Intelligent Cloud Hub Program),为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立课程,帮助教师和学生在云计算、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方面培养专业知识、提高技能。
微软印度公司总裁 Anant Maheshwari 说:「我们相信人工智能不仅会给印度的企业带来进步,也会在其它方面推动印度的发展,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保健和农业方面。微软还认为,必须在安全、隐私、信任和责任方面建立更高的意识和能力。人工智能的力量才刚刚开始被认识到,它可以改变印度的游戏规则。」同时他也表示,印度的公司正在技术上努力追赶。
微软印度公司于 1990 年在印度中部城市海得拉巴建立,为印度提供本地数据中心的全球云服务。目前,公司的主要专注于印度智能云、印度的数字化转型、数据安全、人工智能与创新、本地语言计算和新闻。
原文:Microsoft to set up 10 AI labs, train 5 lakh youth in India
文章来源:微软将在印度建立10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培训50万年轻人
-
企业转型
达晨肖冰:创业公司都是撑死的,不是饿死的
达晨创投总裁肖冰表示,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人品、家庭、身体健康这样的个人因素,也有商业模式的选择、市场选择、创新力这样的团队和决策因素,看起来大相径庭。而达晨拥有足够多的样本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活下去,如果都活不下去就别谈大公司了,先把公司活下去再做成伟大的公司。
肖冰还提到,我们更多的要去学习失败的案例,而不是成功的。学失败是为成功,学习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我们这个社会的问题是成功学太多,大量的书都在介绍企业是怎么成功的,特别是带着光环性质的书太多,企业家被迷惑了。我在市面上看到那些书,没有看到一本书是介绍失败的。而恰恰是失败才有学习的意义。
以下为肖冰在《达晨2016年经济论坛》上的主题分享:
现在有一个说法“我们进入了一个大数据时代”,每一个企业都是大数据公司,企业最值钱的是大数据资产。达晨经过16年的发展,现在最值钱的是什么?有人会说是品牌、渠道或是团队,我认为可能是达晨的大数据——围绕16年的投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特别可贵的是这个数据样本量足够,同时又非常准确。我们了解这些企业的真实数据,能从数据中挖掘出什么、能够总结出什么规律、能力为被投企业,或者是准备看的企业提供哪些帮助,这个才是最有价值的。
达晨投了16年,看的企业超过百万家。投资金额差不多有130亿,真正做深入尽调的企业有超过1万家,最后成功投资的有300多家企业。这个数字、这个规模在国内同行里是名列前茅的。我们真金白银的投出去了350个企业,真金白银的投下去了差不多130亿人民币。
我们投资的区域的分布和行业非常广泛,主要围绕TMT、智能制造、消费服务做了很多布局。同时在其他领域,如医疗健康、军工、现代农业、清洁技术也有广泛的布局。区域分布上,北、上、广、深是投得最多的。但在中国其他主要省份达晨也有投资,这里面可以反映出很多东西,哪些省的投资质量特别高,某个地区投资的大部分是成功的,某个地区的投资大部分是失败的,这是区域的样本分析,也有行业的样本分析。
达晨内部对投资企业有一个星级评定,每个季度都会对投资企业的运行状况、运营数据做一个跟踪、分析、复盘这个季度经营怎么样,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高速增长,是不是超预期。我们把投资企业按照五星级技术评定,每一个星级最后就代表着这个企业的判断。比如五星的是超预期的,或者是特别符合预期;四星的可能是基本符合;三星的可能是一些平庸的,甚至是不死不活的;二星的可能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很可能失败的;一星的基本上都是要死的,大概是这样的分级标准。
从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五星级的分布基本上,75%是四星和五星,15%是三星的,10%是一星的和二星的。这意味着达晨投资的优秀企业和明星企业大概占了75%,平庸的企业占了15%,失败的公司占了10%。这些企业中有从五星级突然变成四星三星的,也有内部已宣判死刑了,但慢慢又成了四星五星并且上市的。因为样本足够多,基本上每年都符合这个分配的比例。
有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每一个企业都是经过达晨体系严格的尽调、内部决策流程的。这么多聪明的大脑分析最后决策的项目,没有一个项目是随意投资的。每一个企业达晨都希望能成功,每一个企业家都特别勤奋,特别努力,拼命的想把公司做好。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差距这么大?有那么牛的公司,也有这么失败的公司?
很多人说是不是宏观环境,或者是整个行业不好。但是奇怪的是,就是同样的宏观环境下,同样的行业背景下,不同企业的差异仍然很大,这里面是一些什么样的原因,有什么规律总结吗?为什么我们的企业永远是这个比例,永远是有失败的、有平庸的、有优秀的、有明星的,为什么不能符合当时的预期?
我希望通过达晨的样本,通过我们的经验总结出自己的规律。
我有一个原创的公式:成功的企业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是各有各的不同。成功的企业必须是具备一些共同的因素,全部具备了才能成功。失败的企业,只要这里面有一个因素具备了,你就失败了。大众创业是要非常小心的,企业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大量的民营企业的存活率是非常低的。
成功的企业到底要同时具备哪些因素呢?
根据我个人的判断,我把所有的达晨系的成功企业家弄一个图谱,反复看,天天看,这些人都长得一样的。我有一个算法,不断的修正这些算法。我现在看一个企业,我跟你谈一个小时,了解一下就大概知道你能不能成功,为什么?因为我已经有不断修正的办法,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因为我看多了,见多了,成功也见多了,失败也见多了。
他们是不是长得一样呢?中国古代有个话叫“相由心生”,你的外表是由你的内心表现出来的,你的气质是一样的。这些人的外表可能五官不一样,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气质,有共同的成功气质,就应该成功。
具体是哪些样子呢?
第一类是唐僧式的。义无反顾,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没有前途,要动摇的时候,他是意志坚定的,目标远大,心无旁鹜,勇往直前,他不管其他的杂音,反正是往前走,企业家肯定需要这种精神。
还有一类是刘邦式的。企业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在这个商业社会里是没办法成功的,你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肯定要有一个合伙人的团队。但是你怎么组建这个合伙人团队,你有没有能力,能不能有能力来培养这些合伙人,别人愿不愿意跟着你干,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说财聚人散。他们愿意分享利益,愿意组织大家一起往前走,建立优秀互补的合伙人团队,这是成功的关键,所以说他们也有刘邦的气质。
长期的成功还看人品。人品很重要,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毫无疑问是人品不错的。真正好的企业家特别低调,特别朴素,特别谦逊,他的内心非常强大,表现的外表是很低调的,他基本上说到做到,我们这些成功的企业家和我们说的永远做的比说得好。
家庭和睦,夫妻一起创业的成功率是非常高。达晨有一个经验,夫妻创业的,一直还在一起的几乎100%成功。
因为创业是一个长期的马拉松,高压的情况下长期往前跑,身体素质要好。身体不好是没办法跑到最后的,这可能是创业成功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的标准。
还有一个我们观察到这些成功的企业家有一个共同的特质,跟他接触的时情绪都比较稳定,你很难看到他的情绪波动很大,大起大落。男人的心是被更多的委屈撑大的,企业家每天面对很多的委屈,很多的压力,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如果他不具备这种成功的素质,他肯定早就失败了。
我老是想创业的事情是特别反人性的,我们人性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懒惰的,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是很懒惰的,我们都是很敏感的,我们想哭的时候想哭,想笑的时候想笑,但是创业家做不到。所以说创业就是把女人变成男人,男人变成真正的男人。
为什么女人创业比较难?从大数据来看是比较难的,不是绝对没有,只是比较难。因为女人更接近人性的本质,所以女人肯定是情绪化的,不是这样就不是女人了,她肯定是多愁善感的,肯定是软弱的,她不克服这些就很难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这是我的总结。所以说创业就是把女人变成男人,男人变成真正的男人,必须是真正的男人才能成功。
业务方面,我发了一个问卷调查给所有达晨的业务合伙人,你们这么多年的投资里面,你们业务上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问卷的回答第一条是专注,永远是专注。现在的社会有太多的商业机会,太多的诱惑,你在每个阶段的时候选择不做什么比重要选择做什么更难。机会太多,什么都想干,专注肯定不是万能的,至少在上市前我主张我们的企业,沿着一个主业往前走,一路狂奔往前走。
把达晨系最成功的三个项目拿出来看:
现在市值最高的三个企业,一个是分众传媒、一个是网宿、一个是爱尔眼科。爱尔眼科市值360亿,开了差不多200多家医院,它是唯一一个IPO上市的民营医院。爱尔眼科虽然做得这么大了,但是占据中国眼科市场的比重不到10%,中国的市场太大了,眼科还有巨大的空间,所以选择还是关注点只做眼科,市场上有很高的议价,因为很专注,这个公司的股票几乎没跌过,一直往上走。
网宿科技上市到现在市值增长了30倍,现在是500亿的市值,最高的时候600亿,我们当年是无法想象这个公司的,当时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公司,甚至是非常一般的公司,这么多年就专注做一个业务,利润也做了差不多10亿,我们投的时候利润才3千万左右,增长了这么多。但是他还是集中做这一个做大做强。
分众传媒,在美国上市的时候,江南春当时收购了几十个公司,进入了无数的行业,后来他把那些全部砍掉了,那几十个收购的公司全部砍掉了,回归到他核心的楼宇广告,现在看起来非常正确,他利润30亿,还在增长,市值1000多亿。
商业模式简单清晰,不复杂,基本上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如果半天都说不清是干什么的,这个企业肯定不是成功的公司,而且商业逻辑也是特别符合常识的。
这些企业家坚定不移的抓住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只要看看前十强的市值,市面上很多机构说投了多少独角兽公司,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达晨从来没有提过这个事情,其实达晨有34个公司现在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我们的估值是可流动的,可变现的,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虚的估值。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很多人垢病中国的资本市场,但是我的结论是,中国现在的证券市场,资本市场是中小企业最好的上市市场。它有问题,但是对应了另外一面,我们的中小企业的估值是全世界最高的,我们的中小企业上市以后的市场流动性是全世界最好的,我们的中小企业每年上市的家数是全世界最多的,所谓的独角兽公司很多在海外是没办法上市的,甚至上市以后的估值可能是现在的十分之一,我们这些企业抓住了这个有利的一面,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迅速的做大了自己。另外一些企业家就选择了另外一面,都跑到海外上,海外是很容易上市的。
所以说我们这些企业家,从来没有犹豫过,在中国上市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在第一时间规范,第一时间汇报材料,努力的和监管沟通,弃而不舍的上市,这可能是重要的因素。
成功企业家的共同特质,首先是有创新能力。这个话听起来很朴素,如果我们的企业,你的企业和其他的同行企业没什么差异,是同质化的,是一样的,在这个社会上,在各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呢肯定是没有生存能力的,肯定是打价格战的,又大又不赚钱的。一定要和别人有差异化,和别人不一样,可能是在技术上不一样,可能是商业模式上不一样。
创新是无所不在的,不一定是很高大上的,什么IT技术、软件研发,可能公司里的每一点一滴都可以找到你的创新点,一定要跟别人不一样。形成你的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为什么说失败的企业,平庸的企业对达晨来说也是失败,你的投资投完了之后不死不活的、最后可能把本收回来,对我们来说也是失败的。因为我们的预期都是很高的,期望你成为伟大的企业,明星企业,结果你变成特别平庸的企业,虽然没死,但是对我们来说也是失败的。
这些企业我们觉得是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原因。
达晨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这些企业,这些样本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呢?他们有哪些问题呢?我也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节奏很重要。有的企业做起来是行云流水,特别的顺畅,感觉节奏上非常的顺畅,每一步都踩准了,有的企业很努力,也很聪明,很勤奋,但是他好象老是踩不到点,要不是踩错了,跑得很累。我就想做企业就有点象跳舞,要跟上节奏,跟不上节奏就会踩别人的脚或者是摔倒。
节奏有哪些?节奏有轻重缓急加减。所谓轻重,什么时候该轻资产发展,什么时候该重资产发展,这是要把握好这个节奏的。搞错了可能就死了,也很危险。有的企业做得很好,每一次的融资节奏踩得很准,虽然业务做得没有那么好,但是融资每一步都踩得准。
研发也是一样,很多企业做研发,没有研发就没有未来,但是你猛投研发,在某一个阶段可能你就死了,因为研发的风险也很大,什么时候该重度研发,什么时候该慢慢往前走,这个节奏也很重要。
申报上市的节奏。很多企业家一定要等这个企业认为特别好的时候就报材料,业绩也觉得不满意,因为中国的上市有固有的结构,中国报材料上市要排队两三年的,中间一暂停就不知道到哪一年了,所以他在好的时候排队,排队一两年,两三年又往下走了。有的企业在业绩不太行的时候,在成长早期的时候就报进去,等到上市的时候正好是他顶峰的时候,就过了。上了市以后,可能有一点小调整也没关系了。这个节奏就踩对了,前面那个就踩错了,那就很委屈。回来又重新等业绩起来又报,这个时间全耽误了。
所以说节奏是企业领导人首先要考虑的,一定要掌握好节奏,如果没掌握好你会做得很累,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好。所以说企业家一定要冷静的思考节奏的问题。
还有一个死亡的典型。在机场书店看到很多大公司的书,很畅销,都被创业企业家买走了,华为怎么干的咱们就怎么干,google怎么干的,联想怎么干的,京东,亚马逊等等这些公司都挺好的,就学他们。但是我觉得学习不能盲目的学,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学,特别是要学习这些大企业在小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不要学大企业大了以后怎么做的,大了以后都是戴着光环的,很光鲜的那一面。华为几十万人,销售额几千亿,他们有一套管理的方法。京东,亚马逊那么好的融资,阿里巴巴马云用哲学家的思路管公司也管得很成功,我们要学可能就学死了。
在企业小的时候,到底是什么主导你的公司,不要搞混了,大公司肯定是抓管理,小公司肯定是抓核心业务,老板跑在第一线老板就是大sales,这个事情肯定搞错了,所以说学大公司也学死一些企业。
达晨投了这么多企业,有特别多元化的,到现在没有一个成功的。全部失败了,没有成功的多元化发展的,特别有冲动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家是特别可爱的。他们肯定是最聪明的,因为老是有创意,又是最勤奋的,因为老是闲不住,身体又是最好的,恨不得24小时工作,每次去一个企业就说我们又上了一个新项目,隔两天又上了一个新项目,五六个项目同时展开,不甘心于只做一个业务,因为他的机会太多,因为他自己的能力太强,一个业务根本满足不了他,管理能力也很强,调动资源的能力也很强,他说我的每个项目都融资,将来的每个项目都上市,这个中小板上市,那个是上主板上,还有一个去美国上,这是很多企业家的梦想。
企业多元化的时候,我就问了他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现有的业务是不是足够安全的?很多企业的第一个业务还在半坡爬的时候,还有很多竞争对手的时候,还有死亡危险的时候就开始搞新的业务,这肯定是不对的。
第二个问题,你现在的业务是不是行业第一了?很多企业也还没有到行业第一,他就开始去上新项目了。
第三个问题,你这个行业还有没有上升的空间?是不是已经天花板到头了?其实行业很大,中国的市场很大,全球市场很大,为什么要上这么多新的项目?
Less is more,特别是那些特别聪明,勤奋的企业家一定要警惕自己,团队里面不要盲目的冒进,想法不要太多,想法多的,没有什么成功的。
撑死的比饿死的多,很几家公司融资之前日子过得好好的,也赚钱,现金流也不错,老板也过得优哉游哉的。融资完了之后,帐上多了那么多钱,特别的冲动,赶紧扩张,原来是一个省,现在几十个省,原来一两百人后来一两千人,一下子收不住了,管理也失控了,作业也失控了,各种失控,一下子巨额亏损,资金链断了。
所以说融资以后要控制自己的节奏,不要超出自己能力的去做,要把现金流,资金链这些都特别的关注。因为很多小企业是没有看过那么多钱的,从来没赚过那么多钱,一下子头脑发热就干了,一干就死了。
我们还看到一个规律,我们内部也在总结,好几个企业开始说你要做成一个什么公司,目标是我要打败BAT,我的目标是挑战BAT,这些基本上是完蛋了。还有说我们肯定要做成一个千亿市值的公司,他本身是很小的公司,目标是得千亿,这种最后也是不行了。
为什么?
这些企业家想的都是宏伟的事情,伟大的事情,那些在过程中可以商业化变现的,赚小钱的机会全部不干。有的企业特别有意思,很多机会是可以变现的,可以赚钱的,他看不上,他说我赚那个小钱干吗?我们是要做伟大公司的,那你不看这些小钱,永远靠融资。他认为投资人永远会支持他伟大的梦想,这是他的愿望,我有这么好的想法,投资人肯定会支持我。永远不赚小钱,最后往往就死了,因为资本市场一变化就死了。这个过程中后悔啊,当时那些赚小钱的,积少成多也可以活下来啊。
经过这一轮的资本的泡沫,所谓的O2O等等的泡沫以后,现在回归到商业的理性、本质,首先要活下去,如果都活不下去就别谈大公司了,先把公司活下去再做成伟大的公司。
有些商业模式特别复杂的公司,我们也投过几个,当时超出我们的智商范围,我们看不懂。企业也说得玄乎的,有时候总是认为自己是不是智商不够了,别人也投了,我们是不是都参与一点?到底怎么赚钱,商业模式也讲不清楚。最后我看基本上这些公司也都死了。
我们交了那么多学费之后,现在就坚持了,过往两年一个O2O,P2P没投,都没投,我们还是投自己看得明白的,相信自己。看不懂的算了,赚大钱的机会让别人去挣。
还有性格的问题,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失败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性格的问题,性格即命运是早就说了。有些企业家一看就特别强势,在企业里面是一言九鼎,谁都不能说反对的声音,他像一个皇帝一样的,国王就是这样的,他说什么就是圣旨,谁都不能改变,不能挑战的。这种企业肯定是不行的。还有一个是特别软弱的,特别弱势的企业家也碰到几个,什么主意都没有,大事小事都找投资人商量,特别小的事也找投资人商量,我说这个肯定是有问题的,拿不定主意。所以说女人的气质和文人的气质是肯定要失败的。
对资本运作,有的企业失误导致了千差万别。有一类企业家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觉得自己是专家,资本市场的东西都学会了,结果他不跟你商量,也不跟你咨询,很多方向自己定了。
因为资本市场的事情太复杂,达晨作为一个专业机构我们交了太多的学费,看了太多的案例,我们是最专业的。我看最好的企业,相信专业投资机构的意见,做他自己的事儿,他把自己的业务做好,把自己的业绩做好,听专业机构的意见,一步步的做好,这是最好的。
反过来你自己认为自己有超强学习能力的,很快想成一个专家的,最后都要交学费,交完学费回来还要找我,基本上就是这样,这就是规律。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
还有不团结。有的销售团队集体出走,企业就完了,主力的销售团队走了,一起都不干了。还有的企业,有很多的PE,有的PE就是大股东,告上法庭,搞得你死我活的,互相查帐,结果业务也停了,也死了。所以我们看到了不团结,肯定是在内部很难成功的。
产业大变局,企业如何转型
今天的主题是产业的大变局,我认为在过去的三五年里,中国的传统产业是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我们传统的比如说消费行业,原来那些很风光的消费品,现在一夜之间发现自己不行了,为什么?消费的主力人群变了,变成80、90后。宝洁、娃哈哈的销售大幅度下滑,传统的那个市场突然变天了。新的所谓的网红,电商等等乱七八糟的红红火火的,80、90后消费的是新东西,我们跟不上他们的消费节奏。
制造业前所未有的面临着冲击,成本上涨,基本上就没利润了,原来有利润的现在都没利润了,顶不住,因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不够。我们的实体店被电商冲击,移动互联网重构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过往的三五年,这种压力是巨大的,是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达晨三五年前投的公司压力是巨大的,因为当时投的现状是很好的,后面要转型谈何容易?成功的是少数。最近三年投的企业都非常好,因为这个企业已经是变了,成长起来的创业公司,不存在转型的问题,企业就是新公司。因为已经适应了这种变局,原来不适应的那些人要重新改变很难很累。当然也有个别成功的转型突围的,也有不少,也让我们感到比较振奋,我们的企业家还是特别的聪明,特别勤奋的,还是有希望的。你不变就死了。
另外是盲目的跟风转型,一下子互联网+,一下子O2O,把自己传统的那一块优质的东西全部放弃了,推倒重来,也死了。本来日子过得还行,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好,但是还可以活下去。一下子把自己搞死了,这种也有的,我们也有这样的案例。
我老是想一个事情,企业家为什么总是有一个盲区?不管是特别成功的企业家还是失败的企业家,每个人在过程中都是要交学费的,我们看到的企业家义无反顾的、热血沸腾的沿着一条死路往前冲。但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盲区,没有一个神仙是创业的过程中一点学费不交的。这个中间是不是及时调整了,又活过来的,还是说一下子一条路走到黑就走死的。所以说企业家一定要灵活面对这些事情,要突破自己,不要固守,要相信自己不是万能的,你不是那种什么都正确的,你要抱着这个认识。
同时要做很多的学习,今天我给大家一个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个学习的思考机会。
要学什么?更多的要学失败,不要学成功,学失败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学习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我们这个社会的问题是成功学太多,看到大量的介绍企业是怎么成功的,特别是带着光环的传奇性书太多,企业家被迷惑了。我在市面上看到那些书,没有看到一本书是介绍失败的,我看到的书全部是讲这些企业怎么成功的。其实我们这个行业是最有条件来说的,VC行业是这样,规律是好事传千里,坏事不出门,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事情藏着,每个人传出来的都是那几个成功的案例。每天VC在台上讲的都是成功的案例,讲得天花乱坠,失败的东西没有人总结,大家也不愿意碰,不断的交学费,重复的失败,同样的失败重复出现。
因为我们有大数据的基础,我们会总结出很多案例,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通过这种机会跟大家多交流,把我们达晨系的投资成功率提高,失败率降低。创业非常不容易,大家愿意创业,这个事情就特别值得敬佩,失败是特别可惜的,失败也是特别难受的。希望大家都成功,绝大部分都能成功。
创业不易,且行且珍惜,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31570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