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伟
    企业MOOC进行时,你怎么看? 【文章来源:付伟,苏群】 有很多人认定,MOOC下一步将引领企业培训。但也有一些人不看好企业MOOC。当MOOC“跨界”到企业培训领域,是否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力?是否会颠覆传统培训? 前段时间《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的记者苏群找我,就MOOC在企业中的应用等问题做了一些交流,刚才我看到了新一期的杂志,封面专题就是:企业MOOC进行时。系列文章的一篇“你怎么看企业MOOC”里提到我以及另两位企业大学负责人的观点,还专门介绍中国银联支付学院的“银行卡从业人员专业认证”项目。这里摘录如下: 企业MOOC你怎么看? 记者 苏群 MOOC热潮,吸引了全球的关注,甚至将引发教育的大变革。那么,MOOC跟企业培训有何关系?企业MOOC是否也将引发企业培训的变革?从去年开始,这个话题已经引起了一些争论。本刊采访到的一些业内专家也对企业MOOC比较看好,如廖肇弘教授认为,MOOC进入企业培训领域的发展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而已。邱昭良博士表示,MOOC毫无疑问会对企业培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在帮助企业人才培训、人才招募、品牌传播等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即便如此,两位专家都表示,企业MOOC仍在探索之中,在企业培训领域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而关于企业MOOC的实践经验,目前仅限于国外少部分企业,在国内,企业MOOC还停留在理念层面,也有一部分大型企业已经导入了企业MOOC,但是他们是如何运作的?效果如何?对外仍是三缄其口。就此,本刊采访了几位企业培训部门负责人:中兴通信学院副院长屈佳娴、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主任付伟、用友大学校长田俊国。他们对企业MOOC有何看法?是否计划导入MOOC?这些常年身处企业培训第一线的培训者,在MOOC热潮的影响下,谈到了自己的看法。 企业MOOC你怎么看? “不看好。”中兴通信学院副院长屈佳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阐述了自己对企业导入MOOC的观点。 此时,有另外两个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主任付伟说,“虽然现在MOOC在企业培训里面,我觉得刚刚才起步,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蛮看好的。” 用友大学校长田俊国持相同观点,他说,“MOOC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工具,我比较看好。” 企业MOOC被视为企业培训发展趋势所在,但是由于是一种新模式,自然就形成了拥护与反对的两派。 屈佳娴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不看好企业MOOC的原因:一方面来源于MOOC创造者,企业是追求功利的,无法像大学一样做巨额的投入去开发MOOC。另一方面,成人学习是功利性的,实用的才去学,而MOOC无法做到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定制课程,内容上无法做到吸引人。 “对广大的以前上不了某个课程的学员来说,MOOC给了他们一个学习的机会。因为从教育到培训,它本质是相通的,如果说能够有一个好的教育产品、教育模式引入到我们的企业内部,我相信它也会对我们的员工学员起到很大的帮助。”付伟认为,MOOC能为银联的培训起到更多帮助。 田俊国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MOOC的价值,他认为,互联网最神奇之处在于它能够方便地整合全球的资源为全球的消费者服务,MOOC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毫无疑问,对学习者来讲,MOOC使人们可学习的资源更丰富,连全球顶级的教育资源也能触手可及,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聆听全球顶级大师的教诲,学习方式也更灵活方便。 是主餐还是小吃? 在国外已有企业通过开设MOOC课程,取得了不错的培训效果的成功案例。并且,在降低培训开支、扩大影响力等方面也有非常值得探讨的空间。但是,对于MOOC中国的企业该如何定位? 对此,田俊国发表了看法,“在我看来,MOOC只能为用,不足为体,如果真到融入到企业培训中,可以作为营养丰富的补充小吃,还不足以替代正餐。”虽然田俊国认同MOOC的价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MOOC仍有许多不足,企业培训者必须更理性地去看待和运用它。 田俊国上述的结论是源于对学习本质的认知,他认为,MOOC在人的学习中能扮演的角色还要从学习的本质说起。学习能促进人的心理结构产生持久变化,而使人的心智模式产生持久变化显然是一个系统工程。人的改变是需要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位一体共同促成的,互联网再发展也不能替代人们面对面情感交流的基本诉求,网络课程再生动、再有道理,在引导受众采取行动上仍然显得力量不够。所以,一个人心智模式的彻底改变,需要面对面的建构、手把手的体验、心对心的情感交流。显然,仅仅MOOC是不足以促成人的变化的。所以说,在人的心智模式变化过程中,MOOC只能为用,不足为体。 因此,田俊国认为那些照本宣科式的面授大可完全被MOOC替代,但互动式的、建构式的面授永远不可能被MOOC所替代。他主张在课堂上或培训中,老师或培训师可以采用选择跟授课主题相关的MOOC课件作为授课素材的教学方式,或者把MOOC完全镶嵌到面授课堂中去,组织学员进行更深入的讨论,甚至可以促成学员形成行动计划。此外,他认为MOOC必然会促进传统的培训课堂加速转型。 “MOOC将在企业培训中扮演辅助的角色”,屈佳娴跟田俊国的观点相仿,她从企业员工任职资格的要求补充了她的观点,她说,“因为企业培训的源头来源于任职资格的要求,各个岗位所涉及的工作该怎么做,属于实用性的、实践性的内容。除此之外,普及性的、大众性的、知识类的内容可以MOOC的形式来补充。” 不看好并不等于否定。虽然屈佳娴不看好企业MOOC,但是认为它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中兴通信学院把它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加以有效利用,引入相关MOOC课程,作为职业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培育和精神追求的辅助手段。 不过,关于企业MOOC是正餐还是小吃的命题,还得看个人怎么去定义。如果从在线教育,或者E-Learning与传统面授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去定义企业MOOC,那么它只能说是在线教育的一种组织方式和形式。 付伟则认为,“如果企业的培训越来越走向混合式,线上和线下的结合,MOOC能够作为一种线上培训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线下相结合的话,我觉得很难分它是主食还是零食,是主餐还是小吃。若我们始终认为企业MOOC对整个在线教育都只是一个补充的话,那我觉得MOOC肯定逃不出点心或者是奶酪的作用,而不能成为主食。” 他觉得对企业MOOC的概念定义主要是学术界的事,对于企业来说,概念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实效。我们没有必要非要把学习项目包装成为MOOC,只要能够把MOOC中的一些有用的理念运用到E-Learning项目中,更加重视教学设计、项目运营和用户体验,用一些创新的方法提升学习效果,就一定能走出一条中国式MOOC之路。 目前国内的企业MOOC可以说仅仅处在起步阶段,既没有鲜明的案例可供参考,也没有实战经验丰富的人指点迷津,有太多的未知地带需要探索。即便如此,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在前景还不甚明朗的情况下,企业也能做到正餐不落,小吃不停。  为企业培训带来新思考 追溯MOOC在教育界发展的足迹,它推出不久,就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这股“MOOC潮”的推波助澜之下,MOOC与企业产生了碰撞,擦出新的花火,包括雅虎、美国银行、JLT等在内的多家公司,已经在积极探索MOOC,在多方面验证了MOOC价值,这也给中国的企业带来希望之光。 曾有人指出,MOOC将成为未来企业学习的新模式,MOOC在多数人眼中的新,指的是它让以前没有上网的那些课程,变成大众能够便捷获取的资源,比如哈佛的公开课,它使遍布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能够跟世界最顶尖的老师直接交互,这是MOOC引来大众欢呼之处。 “但是我觉得MOOC的新并不在于这一点,我们并没有把MOOC当做一个特别新的模式看待,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引导银联培训中心对传统的线上的培训项目进行重新设计,我觉得这是比较能够体现出它的优势的‘新’之所在。”付伟认为,形势的变化永远在不断的创新。 事实上,银联培训中心已经运用MOOC的思路和理念,在现有的平台上促成了几个项目的改造,这些项目取得了远远超越以往的成绩,为企业的培训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的设计感得到增强。二是强调体验感。三是更加有体系。与此同时,MOOC从另一层面也促进了培训师或老师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到多重角色转变。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导入MOOC?屈佳娴认为,“作为行业龙头的大企业,可以引入MOOC,投入比较多的资源进行开发,在使自身员工受惠的同时,建立成行业的人才培养标准,惠及整个行业,同时也奠定和固化自身在行业的品牌和影响力。”  MOOC可让企业多方受益 今年二月份,田俊国发了一条微博:MOOC顶多是一流大学的招牌广告,替代不了面授。面授的意义全在于互动、在于集体建构。 “所有游戏只有双赢才能继续下去。MOOC的开发机构和授课大师也从中收获颇丰,借助神奇的互联网,大师们的知名度更高,让大师所在的学校知名度更高。相比较而言,MOOC对机构和授课大师的广告价值更大!”结合微博上的内容,田俊国更加具体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的确,MOOC不仅提升了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开设课程的大学教授的知名度也水涨船高。但是,MOOC网站越来越多,注册人数井喷式的增长,恰恰说明社会对免费的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Coursera的联合创始人、斯坦福大学教授安德鲁·吴(AndrewNg)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Coursera的注册用户中,主要群体是处在20岁~40岁之间已经本科毕业的在职人员,其中多数是中国人。包括国内的果壳网MOOC学院、网易公开课等平台上的顶尖学府开设的课程,学员人数也不断被刷新。这意味着现在有很多的中国人在关注MOOC,并利用MOOC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服务。 实际上,国外的求职者在简历中加入MOOC课程学习经历的求职者不在少数,不少人因此获得了更好的工作机会,企业也因此招聘到了更满意的人才。而MOOC让企业在多方面受益在国外已经得到证明,传达给中国企业的信息是,善用MOOC,企业可获得很大的益处。因为MOOC不只是培训,它还在包括人才招募、扩大影响力、企业品牌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当然,想要达到何种效果,取决于企业的态度。 案例:  ■企业MOOC国内应用案例 : 中国银联培训中心“银行卡从业人员专业认证”项目 为帮助员工进一步全面掌握银行卡产业知识,提升工作绩效,银联培训中心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中国金融培训中心联合开展了面向银联员工的“银行卡从业人员专业认证”培训。此次认证采用“E-Learning在线学习+主观题作业+在线考试”模式进行,学习阵地为“银联网络学院”。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联共同颁发的“银行卡专业认证”证书。 第一期认证培训预计招生100人,由于此次报名人数远超预期,最后筛选出学员300人名学员。面对这么多有着高期望值的学员,项目负责人朱蕾和褚康虽然,对于电子课程的内容和交互性有是绝对有的信心的,供应商时代光华在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上也投入非常多的精力。高兴之余,又但有这两个问题让他们有难题摆在眼前犯愁了:五门电子电子课程长达5个多学时,怎样避免学员无法坚持到最后、所剩又寥寥无几的情况发生?如何让学员既能摆脱传统的在线学习的枯燥,又能有激情洋溢地完成三大认证任务? 思考良久,他我们想到了“团队学习+个人学习”的以任务为导向的MOOC模式。 首先是制定认证的考核方式。考核分为三部分,完成在线电子课程的学习,完成主观题作业,完成在线客观题考试。最终主观题作业和客观题考试的的分数总和达到80分,就能通过认证。其中主观题作业分为五道,分数是由多个公司的业务专家来进行评定,并最终取决于学员所在团队的整体成绩。 接下来创建学习团队。将300名学员分成三个班,每个班100人。每班再把这100人拆分成10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10人。班长和组长由学员毛遂自荐,负责组织学员学习和讨论、,督促学员按时提交作业、,组织作业批改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分班分组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公司前中后台不同部门的员工混搭在一起。每个组员需完成一篇特定主题的主观题作业,并将其分数将会统计入该小组的总分,最终每个班级的10十个小组以总分高低进行排名,并根据排名得到该组组员的主观题分数。 这样的考评方式让组员学员们都很紧张,因为只有每个小组的绝大部分组员的主观题作业分数高,整个小组的总分和排名才会上去,组员最终考核认证的主观题作业分数才会高。班长和组长更是卯足了劲督促组员登录“银联网络学院”认真学习电子课程,将业务知识学精学透,学习进度必须100%符合要求认真学习。组长们更是利用社交工具,比如建立微信群,组织组员开展展开对五道主观题的讨论。有些组长更是热心地邀请来业务专家在微信群里对学员进行辅导,讲解业务知识和答题要点等。这类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学习,将原本只有线下竞赛才有的火热场面重现在导向了线上学习。 在正向引导了“团队学习”后,又该怎样另外,为保证“个人学习”的激情呢?学员不可能一直开着网络学院的页面学习课程,而且课程信息量一旦很大,学员很可能就不再坚持。,项目负责人我们想到了微信+“微课程”的方式。他我们将五门电子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整理出来,放到微信订阅号“银联培训中心”开发的专栏“微网站”中的“银行卡从业人员专业认证”里面,并将模拟题库导入到微信,模拟题库还是动态更新的。这样学员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知识点,参加模拟答题了。 历时一个多月,除一1名学员因工作原因中途退出外,最终其余299名学员都参加了在线客观题考试,完成率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期网络学习的完成率。最后有289名学员通过认证,获得认证证书。其中另外30名学员学习成绩优异,被特授予优秀学员荣誉称号;10位担任班级管理者的学员因所在集体整体学习情况优异分别获得了优秀班长和优秀组长荣誉称号。这些创造历史记录的成绩,直接导致了第二期认证培训班有1000多名员工争先报名,达到了银联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 除了该认证项目,银联培训中心运用MOOC的思路和理念,在现有的平台上促成了几个项目的改造,这些项目取得了远远超越以往的成绩,为企业的培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的设计感得到增强。一是课程的设计感得到增强。课程的设计或者说课程的开发,是企业培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一个难点。以前他们的银联培训中心大部分的课程以视频为主,但是在教学活动方面缺乏设计感,而MOOC为他们带来这方面的一些有益的变化。二是强调体验感。MOOC比较强调交互以及体验,即是关注用户的体验和感受,比如说视频的长短大小,文章的质量,用户在回答问题交互过程中的,可能需要的一个频次,讲师或者说教学辅助人员对培训学员的支持等等,这些都是MOOC相对于传统的线上教育所带来的不同。三是更加有体系。当MOOC能够在一个平台上持续提供一个服务的时候,它可能慢慢会形成一套体系,因为它有认证,这给银联培训中心带来了一些启发,他们最近准备做的课程都是有初级中级高级,这样学员一门门课学下来,可能慢慢会产生这种体系感。 与此同时,MOOC从另一层面也促进了培训师或老师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到多重角色转变。通常,MOOC初学者会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网上的MOOC课件浩瀚如海,没有人能够穷尽,甚至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MOOC课件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况且,MOOC课程大多是是点状的,一个课件讲一个小主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如田俊国所说,面授老师可以担任营养搭配师的角色,根据授课主题进行MOOC整合,把MOOC课件作为资源,有效整合进某一主题。 (想参加这个学习活动请进入网址:http://card.pbcft.com 进行报名)  
    付伟
    2014年04月30日
  • 付伟
    用户思维·学习·移动互联网 过去,企业培训咨询更多的着力点放在客户身上,而如今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应该更多地渗透用户思维。在我看来,思酷(Scho)需要把用户思维、学习、移动互联网三者的结合作为其自身的根本基因,即提供具有用户思维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服务。   【解构用户思维】 尽管“用户思维”在互联网中被反复提及,但是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竟然搜索不到一个确切的定义,搜索用户思维跳出来的结果大多是将其等同为互联网思维,但实际上用户思维有更加丰富的含义。   “用户”即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而用户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或用户至上。从这个角度入手,我们进一步进行解构,如何落实用户思维。 事实上,真正能够落实用户思维的产品或服务必须能够让用户尖叫,验证是否能使用户尖叫的标准不仅仅是用户是否买单,而是他们是否会推荐给朋友。而要做出这样的产品,无论是产品设计、运营、还是售后服务的全部工作都应该围绕这个闭环的思路来思考与展开。   在当今的市场上,有哪些产品符合用户思维,并且已经能够做到让用户尖叫与传播呢? 第一类:实体产品,如:苹果、宜家 第二类:服务,如:早期的淘宝、微信与微信红包、Facebook 第三类:网络游戏,如:植物大战僵尸、愤怒的小鸟、俄罗斯方块、Flappy Bird   将这些品牌与产品作为标杆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共同点: 1. 都被快速口口相传 2. 都有极快的爆炸性发展 3. 都会在别人以前不成功的领域取得成功(有些产品能够让人尖叫不一定是因为产品本身很好,而是因为他们满足了某种未被满足的刚需,“搭便车”地做到了“你无我有”) 4. 长时间的持续的快速增长与成功,而不是一下子的狂热(可以排除掉 “搭便车”的产品) 被传播的是共鸣与情感,而非功能性因素,只有让用户产生了这种感性因素,才能让他们乐于传播。   接下来,我们会以这些产品为例,来进一步演绎用户思维的核心流程:1. 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2. 激发需求形成行动;3. 黏住用户;4. 用户传播 一. 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这条看起来很简单,但深挖起来,其实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刚需与非刚需,而非刚需又包括四个层次。 1. 满足真正的刚需 刚需即人们必须无法违抗的需求,哪怕产品再不好都只能接受。但是目前大多数存在的刚需都基本被发掘完了,找到新的刚需需要一定的运气。   2. 满足软需(非刚需但比较强劲的需求) 有的需求虽然不是刚需,但是对于目标人群而言也是十分强劲的需求(甚至近似于刚需),比如游戏、学习等,所以满足软需要选择精准的目标对象,软需有四种层次: (1)“你无我有” “你无我有”的需求很难满足,在现今的经济社会中,如果存在这样的需求基本都被满足了,要重新开发出具有“致命功能”的新式产品不容易。   (2)可将就未满意 这是最能够体现用户思维的,前文提到的几种“尖叫产品”全都满足了此类需求。比如—— iPhone。它所具备的功能(像游戏、上网、下载等)之前的手机都有,但是在当时用户未必很满意使用的体验,当没有更好的出现时,很多人将就着就习惯了。当所有人都处在可将就未满意的60分水平时,如果你提供了一个80分的产品和服务,自然就能够让人产生“尖叫”的反应,而iPhone的爆发则是因为做到了这点。   宜家。如果只是购买家具,一般的家具商场都可以满足,但是挑选、搭配的过程往往让人十分痛苦,而这种隐藏的需求在宜家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宜家,不同风格的家具都已经搭配好了,甚至已经组成了不同的家庭场景,免去了顾客选择搭配的麻烦。   不过,尽管宜家满足了顾客选购过程的“可将就未满意”需求,但其质量仍然有可以提升的空间,这就存在另外一个可将就为满意需求空间。然而,企业和消费者自己都未必意识到自己处在可将就的状态,特别是很多行业领先者都会被这类需求迷惑。这是因为,人的满意度是可以无限提升的,但是在更好的产品出现之前,即使人们不是完全满意,因为没有更好的,也只能购买,所以销售利润依然很高。但是万一出现了更好的产品,原有的产品就会面临危机,像ebay(被支付宝颠覆),像诺基亚(被iPhone等智能手机颠覆),像Twitter(活跃率下降)都是很好的佐证。   满足“可将就未满意”的需求有时候比“你无我有”更重要,因为后一种需求往往涉及生存问题,差不多都已经有人做到了,但如果能够不断满足其前一种需求,“魔力产品”往往就诞生了。   (3)Nice to have 有是最好,但没有也没所谓。   (4)并不存在的自以为是的需求 做产品最可怕的是遇到这种情况,优秀的产品经理总是特别相信自己对于需求的判断,但也是因为太自信,有时候就会踩错需求点了。   综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要做具有用户思维的产品,第一步,必须满足用户两方面的需求: A.  “你无我有”,如果能够做到这点,离成功也不远了。因为这意味着找到了针对某类目标人群的刚需,而且其他人还没有踏入这个区域。但是要踩中这个点,除了对于用户的细致调研,还需要一点运气。 B.  “可将就未满足”,针对那些重要的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虽然现在可以将就,但如果能够一下子提到满意而且超越的水平,那么离产出“魔力产品”也不远了。而且这类型的需求永远无尽头,可以不断的研究与提高,产品根据这种需求进行设计也更加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那么,如何能够满足这两种需求呢?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做非焦点用户的需求调研,因为针对大众用户的调研往往得出的都是Nice to have的需求,他们往往对产品没有太多的思考,即使存在需要将就的需求也不会感到“不爽”。   乔布斯在做需求调研的时候,只调研两类人,一类是从来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因为他们才会提出“你无我有”的需求,他们不使用肯定是因为没有满足他们最基本的刚需。所以当提到“什么情况下你会用”的问题时,答案很可能就是那个你没有需要踩中的“你无我有”的需求点。另一类是疯狂的发烧友,他们才会告诉你什么东西我不满意,我在将就,我要求改进。而且乔布斯的调研不是只通过数据调研,而是通过直接观察来得到调研结果。   在需求调研中,最关键的是发掘那些可将就未满意的需求,机会点通常来自于“麻烦”。当你感觉自己的产品什么都有了,但就是没有爆发,用户都说“挺好”,但是“挺好”和“魔力产品之间存在差距。这个时候,你可能要想想还有哪些“麻烦”还没有解决。而这些麻烦通常会来自于什么东西呢?——使用者需要付出的代价(便利性),在这一点上再改进一点点,突破了临界点就可以爆发成为魔力产品了。这里,以美国作家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与卡尔·韦伯合著的《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神奇力量》中提到的案例为例,我们来分析分析。   第一个是奈飞,一家租影碟和流媒体的公司。第二个是Zipcar,一家租车的公司。这两家公司做的都是以前有人做过的事情,在初期都面临着业务想法很好但是实际情况不如理想的问题。通过用户需求调研准确找到“可将就未满意需求”而最终风靡全美。   奈飞在研究自己仅有的用户时发现,那些使用状况良好的人都来自同一个地方,而这个地方正是自己公司的所在地,他们都可以在24小时内拿到自己租的碟子,所以他们愿意持续购买。但那些需要三到五天才能到货的客户并不会发表自己的不满,因为同类的公司也只能提供这种水平的服务,所以他们不会觉得是这家公司做得不好。这是最可怕的,因为当整个行业水平都不高时,别人不会说你做得不好,所以你很难根据客户的抱怨来改进。尽管得不到投诉意见,但我们可以从忠实用户处得到他们的共通性,找到那些做得好的地方。也许从这个点切入来改进,就找到了提升行业门槛的那个点了。所以当后来,Netfx通过在各地增加仓库的数量,保证客户都能够在24小时内收货时,一下子就爆发了。   Zipcar提供的服务是客户可以在不同的租车点享受租车服务,其碰到的问题和奈飞相似,在一个地区中忠实客户都是家距离租车地点很近的那些人,即人们之所以享受这个业务都是看中其便利性。所以Zipcar改变了原来根据闹市区分散布点的方式,在目标对象所在的大型社区疯狂布点,保证所有客户在10分钟之内都可以取到车,因此获得了爆炸性发展。   这两个例子进一步印证了,要找到用户“可将就未满意”的需求,最好去找那些超级发烧友进行调研。我们通常会认为,用户对于产品的感知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是很不相同的。而这些不同点往往就是可以引导我们找到引爆魔力产品的需求。   所以,有一个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去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然而,做到了这一点并不代表你的产品就可以爆发了。   二. 激发需求,转化为行为 就算产品能够满足需求,也还不足以引爆,我们还需要激发需求,转化为行为。因为让一个人改变习惯是很困难的,尽管现在支付宝、微信支付很热门,但由于缺乏一个合适的契机,还是有许多人是没有使用的。我们需要创造这个契机。   激发需求,转化为行为包含三个重要环节:一键方案、人文关怀、事件营销。 1. 一键方案 要改变他人的行为,必须让其代价最小化、价值最大化,一键方案就是将改变行为变得最便利,做到一键接入。像Zipcar就能够做到将用户的信息输入到一张卡里面,用户在租车付费时只需要嘀一下就完成交易过程。   2.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简单理解,即在那些用户并不那么愉悦的硬性需求上提供“恶趣味”。   举例来说,支付宝红包与微信红包,两者都满足了可将就未满意的需求:发红包最麻烦的一个过程就是包红包,但以前大家都可以将就接受,而这两种新式发红包的方式则克服了这种麻烦,而且也都做到了“一键方案”,非常便利。但是,为什么在支付宝红包更具有支付流程便利优势的前提下,微信红包反而更受欢迎呢?关键就在于微信红包设置了“抢”的这个环节。   给红包本身是一种刚性需求,但是给红包的实质是给钱,这种需求本身并不是完全愉悦的。假如说传统的发红包是需要徒步走一段路的,那么支付宝红包就相当于建了高速公路,让这种不愉悦的需求变得更加便利地达成。而微信红包因为增加了“抢”的这个动作,使得原来为发红包而感到不快的人,在让他人抢红包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逗你玩儿”的愉悦感。虽然本质没有变化,但正是这种“人文关怀”,为那些你不太愿意做但又是刚需的事情造成了一种“假象”,说服你觉得这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学习是同样的道理,怎么样让别人在这件不是太愉快但又是刚需的事情中,获取主动性和愉悦感?为其提供这种“恶趣味”,就有可能形成人文关怀,让用户转变心态。   这是所有流程中最难的一个步骤,如果能够找到这个人文关怀的点,那么产品就很可能成为魔力产品。不过,这种人文关怀与可将就未满意的需求一样,都需要很细微地洞察与留意,因为很多时候你不知道别人的“恶趣味”点是什么,很难被设计出来。但是正如张小龙所说的,“所有的需求都是源自于人们的贪嗔痴”,所有的人文关怀、恶趣味都来自贪嗔痴。产品部门在设计产品时,必须从一键方案与人文关怀出发考虑。   3. 事件营销   有了这么好的产品,还得让别人知道。比如海底捞的排队故事宣传就是典型的事件营销,当有人很惊奇地表示“哇,这太酷啦!”的时候,海底捞的特别排队服务就引起了大众的关注。还比如,微信红包捆包2亿用户的宣传(利用社会大众从众心理)、Flappy bird下架消息(游戏品牌推广)也是很经典的事件营销。   在事件营销中,粉丝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如果是我们自己做的宣传,别人不一定相信,但是忠实用户在不同场合为我们做的宣传,别人反而愿意相信。   三. 粘住用户 如果要让别人一直使用,就要粘住用户。在用户思维的概念中,没有售后的概念,围绕用户的行为,永远都没有结束。这里面涉及到四种核心指标: 1. 使用频率:月/周/隔天/天/小时/分钟/秒,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每一个使用频率意味着估值加一个零. 2. 在线时长,很多APP软件的使用频率很高,但是可能看完就关了,在线市场并不理想。 3. Apru值,有多少人愿意为此花钱?愿意为此花多少钱? 4. 反向指标一周内留存率。很多人的一次登陆很可能只是因为促销行为,第一次登陆固然重要,但是只有第二次登陆才说明这是真正的用户。   不同的团队在思考如何粘住用户时,都要特别重点关注这几个指标。在提高留存率方面,很多游戏的签到环节都是很好的参考,比如每次签到都有奖励,连续登陆几天能够参与抽奖,甚至有的是“老客户计划”,把老客户(哪怕已经离开了的客户)都拉回来。这里最难的是找到需求点:“我为什么要再一次”登陆。   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是遵照这种与设计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思路的,包括在简化登录步骤时为用户提供一键方案,设计新年抢宝、课程挖宝等运营活动来激发用户对“恶趣味”的需求,升级课程设计及优化产品技术细节来粘住学员。   四. 用户传播 产品传播在多数情况下都需要经营,我们要把粉丝转换成我们的“官方发言者”,让他们带动其他的粉丝来传播,其他粉丝再让其他人来接受。所以,首先我们需要找出忠实的并且有影响力的粉丝,再沟通是否愿意帮助我们进行宣传,然后再让他们帮助我们传播(结合事件营销)。   【以用户为中心的学习】 对于使用学习产品和服务的用户,如何对其应用用户思维呢?与第一部分的思路相同,我们从学习行业的标杆入手分析:一个是K12培训行业,另一个是英语学习行业。在我看来,真正的标杆都是个人发展领域的,而且都是重复购买率很高的,能够真的产生结果。与这些教育行业相比,企业教育很少有个人买单,而且有很多环节是没有做到的。K12我研究得比较多的是学而思,英语则是英孚。我们将会按照用户思维核心流程来分析这两个标杆。   1. 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最牛的当然是成为刚需,K12教育、英语学习一般来说都是刚性需求,然而去学而思、英孚并不是刚需。所以接下来就涉及到如何在刚需的基础上,针对目标人群满足强劲的“软需”。第一点是“你无我有”,第二点是可将就未满足。在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这两家企业通过贯彻用户导向做到脱颖而出,与企业培训相比,他们基本都做到了:设计完整的学习流程。   每个培训班都有固定的单元设计,把每个单元打开实际上就是学习地图,学习地图里面包含统一的学习流程(以英孚课程为例):预习——线下课程测试——课堂对话演练——复习。K12教育更是这样,甚至在高考前包括好几轮的复习。为什么个人教育要做这么复杂的流程?我们都知道刚需是把双刃剑,好的一方面是不用太担心学习动力的问题,不好的一方面是需要对效果负责。这些企业之所以做那么复杂的教学设计,是因为他们要切实做到对用户负责。然而,企业咨询一般却只对过程负责,HR看中的是老师牛不牛,但其实这对用户来说是假需求,老师再好,也不一定能够起到改变行为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到什么?如何改变目前的现状?第一个是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些“你无我有”的事情,比如为面授课程设计真正满足需求的预习复习材料、课前测试题。预习材料包括课程的知识点、小测试、简单的情景案例提问,一方面让学员先粗略了解大致框架,另一方面是找出不懂的地方,即带着问题来学习。   复习的目的第一是强化记忆(克服遗忘曲线),第二是让学员进行应用,第三是形成知识结构。我们的复习材料是为了实现这三大目的,在设计材料的时候,除了归纳课程知识点之外(强化记忆),还需要配套案例应用、知识点整理总结,才能落实复习效果,满足“可将就未满意”的需求。   做到这些改变,我们实际上是自己革自己的命,颠覆整个企业培训的设计与流程,因为我们的学习产品就是要从以讲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员为中心。   上次与中国银联合作的“O2O翻转课堂”项目,其实就是实践了以学员为中心的思想。我们针对50名新晋升的新经理人员,引入手机端的思酷经理荟APP,再结合三天线下的凯洛格《启航》面授课程,设置O2O(线上+线下)学习模式,提供系统、针对性、持续性和即用即学的学习。通过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后复习的方式翻转课堂,将以往课堂上讲授与演练7:3的比例变成3:7的比例,提高了学员的参与度,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和干货学习。   培训之后,银联的负责人也表示,结合了移动学习的O2O项目,既能保证知识得到巩固,时间、精力、资金三方面的成本投入也更低,还能带来更新奇、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如碎片化、多元化、游戏化等。从学习效果看,经理荟提供了课上讨论的案例和相关的微课程,学员可以进行课前预习,课后随时复习相应的精华知识点,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参与度与学习成效。   而我们的后台统计数据显示,100%的学员都在课前登陆了经理荟,其中81%的学员有利用经理荟进行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授课期间,平均每天有90%的学员登陆经理荟学习。结课后两周内,超过2/3的学员仍然坚持上线持续学习,且微课程的在线学习有上升趋势,平均每日的人均在线时长达到31分钟,学习5.9个微课程。   这种结合的方式,就算从成本投入来看,也不需要学员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因为移动学习“去看看就得了”,仅仅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就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培训管理者也不需要费心地组织和督促学员学习,还能给公司省钱。   1. 激发需求,转化为行为 然而,课程升级也还不一定保证让客户和学员为思酷尖叫,在以后的产品优化和项目实践当中,我们还需要设计几个“傻瓜动作”,具体按照激发需求中的几个层面来说:   (1)一键方案 通过反推使用者的使用情景,设计下一步的设计思路,使得所有使用者使用APP及平台时特别地爽快、便捷,降低使用成本。   (2)人文关怀 一键方案的设计说到底还是跟支付宝红包一样,只是让需求满足更便利,但没有彻底解决积极性的问题,所以我们还需要添加人文关怀的因素,让学员主动拥抱预习、学习、复习的过程,让他们每天进行学习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举个例子,现在有一个1万小时学习的APP,为了克服难坚持的问题,这个APP设置了很多徽章,完成不同程度可以获得不同的奖励,不断推动用户进行学习。   人文关怀始终是现在很多学习应用碰到的很关键的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恶趣味”?利用“贪嗔痴”的欲望来引导学员坚持学习是一种思路。   至于如何粘住用户和事件营销,目前我也在探索的过程当中,在这里就不多作讨论了。总结来说,学习这个主题以满足需求和激活需求为主,也就是说,以用户为中心的学习,满足其真正的需求,以别人的标杆为鉴,我们要推动从预习到学习到复习的流程,这个流程是能够帮助切实改善行为和产生明显效果的。   反过来看,我们谈了那么多用户思维是不是就不谈商业模式呢?不是的,因为用户思维的核心是“放长线钓大鱼”,先取悦了用户,让用户得到好处,转化为商业模式,自然就形成了绝对竞争优势。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支持】 我把移动互联网放在最后,主要是因为它还不是最核心的,因为我想阐述的主题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段,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学习。只是说,目前技术手段还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激活需求的代价,让一键方案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直接接触到用户的反馈,原来我们只可以通过客户来了解用户。   我一直不同意把用户思维等同于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比较狭义的:首先是有极低的边际成本,其次是有特别的体验的设计,最后满足放长线钓大鱼的商业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看,用户思维显然有更加丰富的含义。   本文摘自凯洛格资深副总裁、思酷移动学习(Scho)总经理陈澄波的内部分享。
    付伟
    2014年03月28日
  • 付伟
    如何打造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魅力型学习产品 前段时间和凯洛格资深副总裁陈澄波先生聊天,他说春节期间花了一个晚上写了一篇八千字的长文,谈到如何以用户思维为中心,打造一个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魅力型学习类产品。他在文章里避开了互联网思维这个热门概念,而是提出了有更加丰富内涵的“用户思维”,认为真正能够落实用户思维的魅力型产品可以不仅仅是让用户买单,而且让他尖叫并愿意主动推荐给他人。同时他也提出了打造魅力型学习产品的四个核心流程: 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激发需求形成行 黏住用户 用户传播 我曾经在以前的公众微信里介绍过澄波他们所做的思酷Scho移动学习的APP产品,后来我们尝试过与面授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O2O应用,上周中信银行的培训同仁过来交流时也就移动学习进行了些探讨。在我看来,单纯的学习类APP要成为学习的首选工具还是挺有困难的,但如果与面授相结合,借鉴反转课堂的理念把讲述类的教学内容通过APP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通过APP里的社群功能引发学员与学员、学员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就有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有大多数培训的教学方式,真正推动学员进行有效的学习。   去年初我提出了学习未来的四个趋势:碎片化、移动化、社区化和游戏化,这一年多来,越来越多的实践让这些趋势变成更加清晰。这里面有一个难点是碎片化学习内容的设计与建设,市场上能找到的比较好的微课程寥寥无几。我们欣喜的看到凯洛格公司有这个前瞻性眼光愿意投入大量资源来打造思酷这个产品,而他们公司三个创始合伙人之一的陈澄波先生正好也具备良好的产品思维和架构能力,这才让我们能通过思酷旗下的“经理会”、“销售宝”等系列APP不断看到了那一段段的精品干货。据说凯洛格今年提出了“千家万户”的战略,将以极低的价格让思酷产品走进企业的课堂,成为学员离不开的学习工具。   前面所说的那篇八千字的文章在微信上看起来有点费力,这里我截选了其中的一段内容给大家,想看全文的可以点击“阅读原文”。 --------------------   用户思维·学习·移动互联网   ...... 【以用户为中心的学习】 对于使用学习产品和服务的用户,如何对其应用用户思维呢?我们从学习行业的标杆入手分析:一个是K12培训行业,另一个是英语学习行业。K12我研究得比较多的是学而思,英语则是英孚。我们按照用户思维核心流程来分析这两个标杆:   1. 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最牛的当然是成为刚需,K12教育、英语学习一般来说都是刚性需求,然而去学而思、英孚并不是刚需。所以接下来就涉及到如何在刚需的基础上,针对目标人群满足强劲的“软需”。第一点是“你无我有”,第二点是可将就未满足。在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这两家企业通过贯彻用户导向做到脱颖而出,与企业培训相比,他们基本都做到了:设计完整的学习流程。   每个培训班都有固定的单元设计,把每个单元打开实际上就是学习地图,学习地图里面包含统一的学习流程(以英孚课程为例):预习——线下课程测试——课堂对话演练——复习。K12教育更是这样,甚至在高考前包括好几轮的复习。为什么个人教育要做这么复杂的流程?我们都知道刚需是把双刃剑,好的一方面是不用太担心学习动力的问题,不好的一方面是需要对效果负责。这些企业之所以做那么复杂的教学设计,是因为他们要切实做到对用户负责。然而,企业咨询一般却只对过程负责,HR看中的是老师牛不牛,但其实这对用户来说是假需求,老师再好,也不一定能够起到改变行为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到什么?如何改变目前的现状?第一个是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些“你无我有”的事情,比如为面授课程设计真正满足需求的预习复习材料、课前测试题。预习材料包括课程的知识点、小测试、简单的情景案例提问,一方面让学员先粗略了解大致框架,另一方面是找出不懂的地方,即带着问题来学习。   复习的目的第一是强化记忆(克服遗忘曲线),第二是让学员进行应用,第三是形成知识结构。我们的复习材料是为了实现这三大目的,在设计材料的时候,除了归纳课程知识点之外(强化记忆),还需要配套案例应用、知识点整理总结,才能落实复习效果,满足“可将就未满意”的需求。   做到这些改变,我们实际上是自己革自己的命,颠覆整个企业培训的设计与流程,因为我们的学习产品就是要从以讲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员为中心。 上次与中国银联合作的“O2O翻转课堂”项目,其实就是实践了以学员为中心的思想。我们针对50名新晋升的新经理人员,引入手机端的思酷经理荟APP,再结合三天线下的凯洛格《启航》面授课程,设置O2O(线上+线下)学习模式,提供系统、针对性、持续性和即用即学的学习。通过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后复习的方式翻转课堂,将以往课堂上讲授与演练7:3的比例变成3:7的比例,提高了学员的参与度,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和干货学习。   培训之后,银联的负责人也表示,结合了移动学习的O2O项目,既能保证知识得到巩固,时间、精力、资金三方面的成本投入也更低,还能带来更新奇、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如碎片化、多元化、游戏化等。从学习效果看,经理荟提供了课上讨论的案例和相关的微课程,学员可以进行课前预习,课后随时复习相应的精华知识点,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参与度与学习成效。   而我们的后台统计数据显示,100%的学员都在课前登陆了经理荟,其中81%的学员有利用经理荟进行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授课期间,平均每天有90%的学员登陆经理荟学习。结课后两周内,超过2/3的学员仍然坚持上线持续学习,且微课程的在线学习有上升趋势,平均每日的人均在线时长达到31分钟,学习5.9个微课程。   这种结合的方式,就算从成本投入来看,也不需要学员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因为移动学习“去看看就得了”,仅仅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就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培训管理者也不需要费心地组织和督促学员学习,还能给公司省钱。   2. 激发需求,转化为行为 然而,课程升级也还不一定保证让客户和学员为思酷尖叫,在以后的产品优化和项目实践当中,我们还需要设计几个“傻瓜动作”,具体按照激发需求中的几个层面来说: (1)一键方案 通过反推使用者的使用情景,设计下一步的设计思路,使得所有使用者使用APP及平台时特别地爽快、便捷,降低使用成本。   (2)人文关怀 一键方案的设计说到底还是跟支付宝红包一样,只是让需求满足更便利,但没有彻底解决积极性的问题,所以我们还需要添加人文关怀的因素,让学员主动拥抱预习、学习、复习的过程,让他们每天进行学习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举个例子,现在有一个1万小时学习的APP,为了克服难坚持的问题,这个APP设置了很多徽章,完成不同程度可以获得不同的奖励,不断推动用户进行学习。   人文关怀始终是现在很多学习应用碰到的很关键的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恶趣味”?利用“贪嗔痴”的欲望来引导学员坚持学习是一种思路。   至于如何粘住用户和事件营销,目前我也在探索的过程当中,在这里就不多作讨论了。总结来说,学习这个主题以满足需求和激活需求为主,也就是说,以用户为中心的学习,满足其真正的需求,以别人的标杆为鉴,我们要推动从预习到学习到复习的流程,这个流程是能够帮助切实改善行为和产生明显效果的。   反过来看,我们谈了那么多用户思维是不是就不谈商业模式呢?不是的,因为用户思维的核心是“放长线钓大鱼”,先取悦了用户,让用户得到好处,转化为商业模式,自然就形成了绝对竞争优势。   @付伟的轻描淡写 付伟,爱学习、爱分享、爱生活,希望成为一个“数字时代的学习推动者”,业余时间通过 fuweiqmdx 这个微信公众号分享些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爱好,欢迎大家和我互动。
    付伟
    2014年03月28日
  • 付伟
    中国式MOOC 上次参加安利内部讲师年会,我在PPT中放出了上面这张幻灯片,问现场的几百位讲师最先看到的是什么,有人说students,有人说university,最大的那四个字母“MOOC”反而没多少人提。我请听说过“MOOC”的举一下手,只有三五个人响应,看来,MOOC对于传统行业的内训师们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 上周腾讯公司的一些培训经理们在上海开一个内部会议,讨论移动化大潮下培训团队如何助力业务能力提升,会议负责人让我去分享一下移动学习,我打出同一张幻灯片,这次大多数都听说过MOOC,可当我问有没有人亲身体验过MOOC的课程,应者寥寥。看来MOOC即使是对于新兴行业的培训经理也只是有所耳闻却很少亲密接触。 关于MOOC,我去年写过好几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什么MOOC,为什么MOOC会火,还推荐了几门课程,如斯坦福的创意课,但那毕竟是外国教授用英文上课,离我们尚有距离。后来三大平台(Coursera、Udacity、edX)上陆续有了中文课程,比如台大的历史教授吕世浩讲的“秦始皇”,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就感觉很亲切。再后来中国的各大名校北大、上海交大纷纷加入MOOC平台,也有一些学校开始建立自己的MOOC网站,如清华的学堂在线(http://www.xuetangx.com)等。MOOC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早期的MOOC集中在大学教育,主要目标也是那些没有机会上名校的学习爱好者。现在MOOC已经开始向中小学教育扩散,最近上海推出了一个叫“酷学习”的学习平台,不仅有网站(http://www.kuxuexi.com)还有移动客户端APP,里面有从小学到高中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各种课程。从严格意义上说“酷学习”还不能算MOOC模式,主要是一些知识点的教学视频,不过已经有学校借鉴反转课堂的理念,应用这些视频内容重新设计教学流程,课前学习知识点,课中讨论问题,课后巩固消化。 MOOC的原义是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一种更加详细的解释是:一群愿意分享与深化自我知识的学习者,就某个主题,在一位老师的带领下,在特定的期间内,通过各种web2.0学习工具完成该主题的学习。 和传统的e-Learning相比,MOOC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在我看来,MOOC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更突出项目运营,从课程注册、定期开课、规定提交作业、结业测试再到证书发放,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二是更注重教学设计 ,一般都是名师亲自操刀,录制精致的教学视频,课程的结构和节奏更加合理,三是更强调良好的学员体验,比如视频课程往往更短,会根据学员的注意力进行停顿,同时互动性也更强,老师和学员之间、学员和学员之间都可以形成大量的互动。可以说MOOC更像是一个“活”的课程,学员可以有一种真正在“上课”而不是“看课”的感觉。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MOOC不应该仅限于基础教育领域,而是可以应用到企业培训里。虽然企业已经很早就有了e-Learning,但学习的效果并不如意,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是否能用MOOC的理念和思路来运营e-Learning项目。 我们银联培训中心在几个学习项目中做了一些尝试。去年我们开发了一套银行卡专业知识的课程,如果仅仅是放在“银联网络学院”这个e-Learning平台上,估计学习的效果不会太好,于是我们把它设计成了一个认证项目,并根据MOOC的理念设定了专门的开课时间,报名的学员组成学习小组,每个阶段都安排了指定的学习任务,由小组长组织团队共同完成,还邀请了专家讲师团为学员进行辅导和答疑,最后只有完成作业并通过测试的学员才能拿到证书。 第一期项目试下来,效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于是我们在春节前组织了第二期,结果公司三分之一的同事主动报名参加。后来我也将这个项目对银行卡的所有从业人员开放,和人民银行培训中心合作推出了这个“银行卡从业人员专业认证”的项目,目前已经有很多银行的同仁报名参与学习,也请大家帮忙转发给更多有需求的朋友。 前几天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就MOOC在企业中的应用来采访,我让同事专门整理了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项目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实这个项目真正意义上的MOOC还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没有一个专门的授课老师,视频内容偏长,互动还远远不够深入。但对于企业来说,概念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实效。我们没有必要非要把学习项目包装成为MOOC,只要我们能够把MOOC中一些有用的理念运用到e-Learning项目中,更加重视教学设计、项目运营和用户体验,用一些创新的方法提升学习的效果,就一定能走出一条中国式MOOC之路。 文章来源:@付伟的轻描淡写  
    付伟
    2014年03月13日
  • 付伟
    会议、培训的伴侣——ArcNote商务相机 对于不提供讲义的会议或培训来说,做笔记想必是大多数人“引以为痛”的工作吧?你是否已具备了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吟一首好诗,写一手“烂”字?   言归正传,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纯粹的手写记录很容易遗漏重要信息,即使用键盘记录,一般人的打字速度也难以跟上进度,因此,会议记录已经成为众多职场人士的“梦魇”。如果可以拍下会议内容,同时录下要点信息,那笔记的问题就解决了,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ArchNote 正是为了满足这个需求而生的。       1. 培训、会议,内容过多难以记录? 会议上,Boss在喋喋不休,我们正晕晕乎乎,突然一个声音传来:“注意这部分,这是我们年度考核指标的重点!”。精神来了,得要把这页讲的东西记下来!还在找纸笔,敲键盘?不用这么麻烦,拿出手机,用 ArcNote 拍一下,你要的信息就清晰的保存下来啦,没错,就是这么简单。     2. 角落里的孤独寂寞冷,你怎么会懂? 坐在角落里的我,有手机没视角,想死的节奏有木有?不用担心,无论你在哪个角度,坐得近还是远,最终都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因为这货能“修理照片”!         3. 有图有真相,留声留重点! 俗话说一图胜千言,可你能否仅凭这些图片想起会议重点信息吗?如果不能,请不要难过,ArcNote 在拍照的同时还允许你录下现场的声音,甚至你还可以注上少许文字信息,这样悲剧就不会上演了~     4. 做事要细心,文档要归类! ArcNote的分类界面比较简洁、大方、适用,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绝对没有,真正的:简单即是美。         5. 要的就是PDF! 现如今,是个应用都有云端分享、云端存储,ArcNote没那么“玄乎”,但其也有简单的分享功能,你可以用它将会议笔记生成PDF格式文件,并分享到任一平台~   写到这里,有人是否会产生这样的论断:这款专供会议、培训记录的“神器”,是否就是印象笔记的翻版? 老实说,相较于强大的印象笔记,ArcNote的部分功能确有雷同之处,但ArcNote也有其独特的亮点,本人更加偏向于使用ArcNote。首先,ArcNote的功能界面简单、自然,能够让人窥一发而见其全貌,这对具有单一需求的用户来说颇有吸引力,而印象笔记的功能界面则少了一分简单,况且印象功能过于强大,想要短时间“入手”并不容易。其次,ArcNote能够对多角度拍摄的图片进行修复,以达到最好的记录效果,且其免费版没有笔记容量的限制,而印象笔记免费用户每月仅能上传60M笔记内容,这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除非你只用印象笔记记录文字。   总之,无论是印象笔记还是ArcNote,都表明:移动app已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不断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强大的移动app必将成为我们简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以及整合碎片时间的有效工具,让我们在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作者: @付伟的轻描淡写 付伟,爱学习、爱分享、爱生活,希望成为一个“数字时代的学习推动者”,业余时间通过 fuweiqmdx 这个微信公众号分享些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爱好,欢迎大家和我互动。  
    付伟
    2014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