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争夺
    借助智能职位描述增强您的招聘能力 在那些难以聘用优秀候选人的公司中,人才争夺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当然,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大量的空缺职位意味着他们会对自己接受的工作挑三拣四。 CareerBuilder的数据显示,58%的招聘经理表示,他们需要连续12周或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招聘启事。45%的人表示,尽管利用了LinkedIn、Glassdoor等科技和数字平台,他们仍然找不到足够的新员工。 有利的一面是,有40%的员工向CareerBuilder承认,他们希望换工作。但为了吸引这些新员工,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必须挑战自己,让自己在发布招聘信息时用不同的方式思考。   使用新的职位描述来更新你的招聘策略 如果你负责为你的组织创造和传播一个工作岗位,你需要采取一个新的方法。不要像招聘专家那样思考,试着像营销人员那样思考。从这些战略变化开始: 1.撰写市场营销文案,而不是标准的招聘术语。 大多数招聘启事的措辞都很老套,不会引人注意。不要为自己写东西,要为那些浏览招聘信息的求职者写。总的来说,这些候选人不会被枯燥的新闻标题所打动。使用大写字母和非常规符号,以吸引最多的申请者。 添加关键字,如地理位置或其他术语,以确保标题可被发现。你可能还需要重新考虑你在标题中使用的形容词和语言。当然,你的标题必须是准确的,但是它们不需要是枯燥的。 2.使您的职位描述简单明了且对SEO友好。 您的职位描述长而枯燥吗? LinkedIn透露 ,在他们的调查中,少于300个单词的职位获得的点击率比平均水平高8.4%,而介于301至600个单词之间的广告获得的搜索者的兴趣降低了3.4%。这对您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您需要创造性地将帖子精简到其基本元素。 挑战自己,用50个字说出你可能用200个字说出的话。每句话都应该很自然地激起读者的兴趣,让他们一直沉浸在其中,直到付诸行动。如果你似乎不能削减你的措辞,请考虑在网站的招聘页面上添加指向更长副本的链接。这样,你就可以在网上有一个更加充实的职位描述,而不会把你的招聘广告弄得一团糟。 3.删掉缩写。 当然,每个人都知道HR就是人力资源,RN是注册护士,COO是首席运营官。但是拼写出缩写词可以确保你不会错过那些不使用缩写词的搜索者,并为你提供一些额外的关键字。 当你在工作的时候,不要使用职场术语。我们在工作几周后都会习惯使用某些短语,但你的理想候选人可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尤其是当你在科技行业或其他专业领域工作时。 4.向一些求职者寻求帮助。 有些人出于好奇,确实喜欢仔细阅读Glassdoor和LinkedIn。也许他们是在考察竞争对手,或者只是想看看其他行业类似工作的薪酬。也许他们只是一时无聊,或者和大老板大吵了一架。不管怎样,他们可能永远不会申请你的职位。 即使这样,您也不应该忽略那些过往的目光。在您的职位描述中添加一行,例如“工作不适合您?请帮助我们找到下一个合格候选人!”建议路人应将您的信息发送给他们合格的联系人。为了进一步鼓励推荐,您甚至可以提供奖金。 5.优先让忠诚的员工参加面试。 当你在筛选一份简历的时候,把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至少五年的候选人放在首位。优秀的公司不会放任员工奋斗,因此这些候选人的表现很可能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他们显然是忠诚的,并且他们可能愿意将这种忠诚度转移到您的组织中。 请记住,某些在线工作委员会技术使您可以积极地寻找提交了信息但没有积极寻找工作的求职者。再一次,尝试发现每隔几年就会表现出长寿并获得晋升的人。当这些类型的候选人确实适用时,请尽快与他们联系。 更新你的公开职位描述和相关头衔可能需要时间,但如果你想更快地吸引应聘者,就必须留出时间。将你的招聘和雇佣周期缩短几个百分点,将使你能够提升你的业务和达到新的水平的公司范围内的成功。   以上由AI翻译,仅供参考! 作者:Krister Ungerbock 来源:https://www.hrtechnologist.com/articles/recruitment-onboarding/ramp-up-your-recruitment-with-intelligent-job-descriptions/
    人才争夺
    2019年10月31日
  • 人才争夺
    Jobvite获得由K1投资管理公司2亿美元融资,以收购三家招聘初创公司扩大其求职招聘平台 Jobvite曾是利用社交网络帮助寻找工作机会和寻找感兴趣的求职者的先行者,如今该公司宣布了两项重大举措,将加倍努力,打造一个更大的招聘和求职者追踪平台。 2月11日,Jobvite获得由K1 Investment Management 独家投资的2亿美元融资,Jobvite将用这笔钱收购三家专注于招聘过程不同方面的较小公司:Talemetry(专门从事招聘营销);RolePoint (用于员工推荐和公司内部调动);Canvas(一个基于文本的对话机器人,用于启动筛选过程)。到目前为止,Jobvite已经筹集了超2.5亿美元融资。 Jobvite的首席执行官丹•芬尼根(Dan Finniga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持有多数股权,但还远未完成全面收购。(PitchBook对该公司的上一次估值约为1.5亿美元,年代久远,可以追溯到2014年9月;而且从未得到该公司的确认。) 合并后的公司将拥有2000多家客户,其中包括施耐德电气、联想、桑坦德银行、PayPal、Genuine Parts和松下。 Finnigan表示,Jobvite的成长,以及投资者对此的支持兴趣,与两种变革息息相关,一种是技术变革,另一种是组织如何处理人力资源的演变。 几年前,许多希望削减成本的公司将人事和招聘业务合并在一起,“招聘成了事后的考虑,”他说。这导致公司采用了一种最小可行的解决方案,即申请者跟踪软件,但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 但最近,人才争夺战升级——这不仅是因为失业率较低,还因为现在有多种不同的机会,而且缺乏适合特定技能(通常是新兴技能)的人才。他表示,企业也开始意识到,“招聘是每家公司的支柱,仅仅追踪求职者是不够的。” 与此同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尽管许多招聘软件(以及招聘流程)在传统上相当分散,但向云解决方案的转变为整合流程和使用一个平台来管理流程提供了途径。(谷歌推出了Hire,用户可以使用G Suite应用管理求职者;LinkedIn的招聘平台;Zoho和smartrecruit都是云平台被用来建立更完善的采购和跟踪服务的典型例子。)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机器学习等技术,来消除招聘人员工作中一些比较机械的方面,以加快流程。 Jobvite的三次收购都符合这两种趋势。例如,Canvas使用一个机器人来获取候选人的初始信息,以便在人工招聘人员介入之前启动筛选过程。 与此同时,Talemetry通过广告或其他形式的内容,利用营销技术帮助确定最理想的求职者可能在哪里,以便更好地为他们锁定工作机会。 最后,RolePoint将增加一个新功能,利用现有员工的推荐,并帮助管理公司内部的调动。 Finnigan将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基于云的平台方法比作Salesforce对CRM概念扩展的影响。他说:“我们知道,市场营销和销售软件不断发展,拥有内容营销等新功能,招聘也是如此。” K1投资管理公司(K1 Investment Management)执行合伙人罗恩•卡诺(Ron Can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对投资于这样一套创新技术感到兴奋。”“人才收购行业对我们的经济至关重要,随着过时的软件仍然盛行,颠覆这个行业的时机已经成熟。”K1的投资将创造唯一真正的端到端人才获取平台,并将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产品特色和服务创新方面的加速增长。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 Jobvite raises $200M+ and acquires three recruitment startups to expand its platform play
    人才争夺
    2019年02月12日
  • 人才争夺
    观点:自由职业者如何为人力资源重新定义“人才” 招聘人员过去常常容易一点。他们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最好和最聪明的人。他们可以依靠最具选择性的机构 - 常春藤联盟等传达的信号。如果他们设法雇用这些机构的人员,他们的工作通常都会完成,而且新员工通常都是合适的。 另一方面,今天人力资源部门人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预计他们会“勾引”候选人,甚至超过被他们诱惑的人。“ 人才争夺战 ”正在肆虐,特别是在科技界。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候选人越来越难以找到。根据Indeed的调查,86%的组织表示他们发现很难找到和雇用技术人才。83%的受访者表示,人才短缺已经“ 通过收入损失,产品开发速度减慢以及员工紧张和倦怠加剧 ”来“ 伤害他们的业务 ”。 但人才短缺只是问题的一部分。这些招聘人员面临的挑战还在于,他们的组织对最优秀和最聪明的人不那么有吸引力,更多的人更愿意成为企业家,自由职业者或为创业公司工作。吸引他们越难,他们就越需要他们变得有吸引力。 此外,大多数组织今天需要不同的人才。他们都希望“改造”,变得“敏捷”和“数字化”。因此,招聘人员必须招聘尚未存在的工作。他们必须招募那些能够在盒子外思考,真正原创,富有弹性和自立的人。而这些人并不一定符合“最好和最聪明”的旧定义。你在哪里找到这样的人?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信号? 嗯,事实证明,今天在自由职业者中可以找到很多这些开箱即用的大脑。他们希望学习新事物,在不同项目上工作,快速适应,培养成长思维,有弹性和自力更生。越来越多今天最有才华的人拒绝接受现代官僚机构的“废话”9到5职位。他们还重视个人成长,而不仅仅是普通薪水的舒适度。 因此,公司和招聘人员都在了解除了与最优秀的自由职业者合作之外别无选择。这并不容易,因为它质疑他们做事,组织,文化,管理和价值观的方式...... 人才争夺战不会很快消失 大多数公司抱怨招募他们所需的人才是多么困难。但他们不是总是抱怨它吗?毕竟不是这个特殊的挑战是招募游戏的一个自然部分吗?或者今天是完全不同性质的挑战?嗯,一些人力资源专家认为雇用优秀人才越来越困难。他们说,尽管残余失业,但对大多数公司来说,人才争夺战是非常真实的。 几年前,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一份出色报告深入研究了到2030年25个国家的劳动力供需动态。报告强调了即将到来的劳动力短缺(和盈余)必将影响未来的增长。主要不足将影响这25个国家中的大多数国家。最值得注意的是,到2030年,德国将遭受多达1000万工人的短缺.BCG计算出德国的劳动力供应量将从目前的约4300万人减少到2030年的3700万人。短缺的确切规模自然取决于增长和生产力但无论如何,都会出现大规模短缺。更多的国家将遭受类似(或不太严重)的短缺。 在我们的数字经济中,招聘已经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大多数国家的大多数公司都感受到工程人才的短缺。但这种短缺不仅关系到工程师。它还涉及已经通过数字化转变的所有职业,如营销,沟通,招聘等。此外,越来越难以准确地预测五年或十年内将需要什么样的人。明天的一些工作尚不存在。如果您未能提前一年计划,那么招聘计划的重点是什么? 中小企业,企业和服务公司必须在一个不够大的池中竞争相同的人才。招聘需要越来越多的精力和创造力。招聘人员甚至在毕业前就试着找到候选人。有时他们开始在高中接触,鼓励更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女孩,选择工程职业。大多数国家根本没有培训足够的工程师。 然而,工程师的短缺只是一个问题。许多公司面临另一个问题:他们对年轻的毕业生不再具有吸引力,他们越来越希望将传统公司提供的9到5个工作岗位用于自由职业,创业或初创公司。许多本来可以被计算机服务公司聘用的年轻工程师选择直接向公司出售他们自己的服务。他们愿意交换受薪合同的担保,以便自由选择他们将承担的任务。 正如Malt去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7%的自由开发者表示他们选择自雇。由于他们的需求量很大,他们已经习惯了他们的条件。他们习惯于要求自治和灵活性。他们是第一批自由地远程工作,使用(和开发)异步集体工作的最佳协作工具(Slack和Github)。在许多方面,他们一直在向所有其他创意班工作者展示道路。 为什么与最好的人合作从未如此重要 矛盾的是,在需求最高的人 - 数据科学家,软件工程师等 - 即使是自由职业者中,也存在很高的不平等。有些人已经成功地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并且受到了很多追捧。他们可以提高价格。其他人没有设法建立声誉,有时在一个应该对他们有利的市场上努力维持生计。 问题是,即使在自由职业者中,也有越来越多的赢家通吃市场。一方面,由于提供廉价离岸服务的平台,一些服务成为商品。另一方面,一些明星从他们的网络和声誉中获益,并且可以收取非常昂贵的费用。正如Erik Brynjolfsson和Andrew McAfee在“第二个机器时代:辉煌技术时代的工作,进步和繁荣” (2014)中所解释的那样,技术“增强”了一些工人通过数字化利用他们的才能的能力,因此相对表现可以决定成功。编写稍微快一点的代码可能足以支配市场,而第10个最快的代码将完全被遗忘。“最大的赢家是明星和超级巨星 “。客户更关注相对绩效:技能(或运气)的微小差异可能会产生不成比例的收入差异。 网络效应在我们的数字经济中越来越常见,往往会放大赢家通吃的现象。在所有“超级巨星”市场上,少数人 几乎占据了整个市场。“ 一号和二号之间的差异从未像现在这样大”,Brynjolfsson和McAfee相信。对于工人,特别是自由职业者来说,网络和声誉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 “听到一连串平庸的歌手并没有达到一个出色的表现。人才不是您可以批量购买并结合达到所需水平的商品。做到最好是有优势的。(...)即使最佳人才优势与下一轮人才阶梯相比较小,超级巨星仍然赢得了大部分市场。(...)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与他们所在行业的摇滚明星竞争。“(Cal Newport,Deep Work,2016) 同样,对于公司来说,开发最好的服务或产品是一个生存问题。在我们日益数字化的经济中,网络效应更加强大。您提供的用户体验质量将决定您与用户建立牢固关系并收集数据的能力。没有做到这一点的公司面临严重的失地风险。他们销售的产品或服务将成为商品。他们将受到数字巨头的支配,因为酒店连锁店现在受到Booking,Expedia或Airbnb的支配。如果你不想商品化,你需要最好的人才。 谁是最好的,他们在哪里? 声望和质量长期与雇用您的机构或公司有关。这场比赛从学校开始。大学如何选择我们仍然是招聘人员的强大信号。“ 连续第七年,申请人获得哈佛大学入学录取率的比例创下新低。35,023名申请人中共有5.8%被录取入2017年级别“。同样,斯坦福也喜欢宣传其选择性,以更好地与哈佛竞争。好像大学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它的选择性,而不仅仅取决于其教育计划的质量。 这种竞争通常会继续招募毕业生的公司(组织)。那些从最具选择性的大学招聘的人以及那些选择性最强的招聘流程的人将获得最大的声望。这些机构将为后来的招聘人员提供关于候选人“质量”的强烈信号。长期以来,这是声誉管理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麦肯锡公司,贝恩公司)的主要模式。 即使是一些历史较近的公司也采用了同样的模式。谷歌前任人事主管拉斯洛·博克(Laszlo Bock)在他的着作“ 工作规则:谷歌内部的洞察力将改变你的生活和领导方式”中解释说,谷歌长期以来一直比其他公司更具选择性   。博克表明,选择性是谷歌雇主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谷歌为其新员工提供了一个声望很高的租金。“ 谷歌现在每年获得约300万份申请,并雇用7,000名申请人。这意味着428名申请人中只有一人最终找到了工作,这使得它比哈佛,耶鲁和斯坦福等机构更具选择性。“ 遗憾的是,对于这些机构(大学和公司)而言,这种模式已不再可持续。如果许多申请必须被整理出来才被拒绝,那么该机构就有可能不会为每个申请投入足够的资源。因此,它必然会遭受代价高昂的瓶颈效应,最终会破坏价值,因为这个过程变得更慢,更官僚。 随着选择率的提高,这一过程也变得更加复杂,涉及到许多利益相关者:在每一步,误差幅度和保守偏差都会增加错失最佳候选人的风险,并且只雇用那些在特定限制条件下看起来像是优秀候选人的人。 因为他们必须总是招聘并且仍然沉迷于招生率,招聘人员最终会服务于他们自己的目标(有选择性)而不是服务于该机构的人(雇用尽可能多的优秀候选人):因为这种恶意偏见,招聘机器和招聘需求不再一致。 此外,一个拒绝大批人的机构极有可能最终激发对越来越多的高潜力人士的不良情绪:一旦这些人在其他地方获得成功和影响,他们曾被机构拒绝的事实可以创造一个形象问题。 作为声望信号的自然选择性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但它会迅速下降。许多声望很高的机构发现像以前那样招募起来要困难得多:他们对年轻一代并不那么有吸引力。最重要的是,有新的替代模式,以信号质量和信誉:你的网络的规模,你的在线声誉,你影响别人的能力,从你的离职员工的建议,你们的专业成就,你可以看到在线(通过一个博客,例如)。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在一个创新已成为主要优点的世界中,敏捷性和适应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你连接个人(包容性)的能力比排除人们产生声望(独占)的能力更重要。正如Reid Hoffman(LinkedIn创始人)和Ben Casnocha在“你的创业 ”中所写的那样,“随着你的成长和世界的变化,你会重新塑造自己。您的身份无法找到。它出现了。“ 越来越多的人才正在学习如何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现在,他们中的更多人更愿意成为自雇人士,而不是加入独家组织。这种趋势在技术和数字世界中已经非常明显:随着开源软件和Github等平台的发展,开发人员在同行中赢得了声誉。他们不需要雇主来建立声誉。 今天,科技界以外的其他有才华的工人也想成为自由职业者并且变得更有弹性。如果他们想继续与最优秀的人合作,公司将不得不改变他们对人才和人力资源的看法。要重塑自我,他们需要那些在职业生涯中重塑自我的人的帮助。 作者:Laetitia Vitaud 以上由AI翻译完成,仅供参考 原文来自:https://news.malt.com/en-gb/2018/05/07/how-freelancers-are-redefining-talent-for-hr-people/
    人才争夺
    2018年11月26日
  • 人才争夺
    人才争夺的秘密武器:雇主品牌建设的六步法则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领英HR精英汇”(ID:LinkedInChinaHR),作者 lily,原标题“雇主品牌太高深?“六步法”一目了然”。 随着雇主品牌的概念在中国越来越火热,很多企业管理者也常常被问到:“你们开始做雇主品牌了吗?” 他们会说:“在做呀,我们每年都做校园招聘,会在网上宣传,还会去高校办线下活动,向毕业生宣传我们的企业。” 到高校去抢夺“好苗子”确实是人才储备的关键,很多HR也会把校招作为雇主品牌的主要宣传阵地。雇主品牌建设等于校招的宣传吗?当然并不是。那究竟什么是雇主品牌呢? 雇主品牌代表着现有员工、离职员工、潜在员工心目中对雇主的形象反映和价值承诺,它既面向内部员工,又包括外部人才。 在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雇主品牌建设的重要性。领英发布的《2017 年中国人才招聘趋势报告》中显示:91%的中国 HR负责人认可雇主品牌对招聘优秀人才有显著的影响,却只有25%的雇主拥有全面的雇主品牌战略。 究竟如何才能打造一个完善的雇主品牌呢?看似复杂,其实六个步骤便可以一目了然。 1、衡量你的雇主品牌 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项目,只有拥有被衡量的指标,才能确保执行的人尽力达成目标。雇主品牌建设也是如此,衡量是雇主品牌的起点和终点。我们在起点时了解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终点时衡量品牌建设效果,并且定期回顾追踪。 过去,很多企业在衡量雇主品牌时,往往习惯于用一些与招聘相关的指标来衡量。例如招聘 / 到岗时间、招聘成本、试用期离职率、用人经理满意度等。这些指标在衡量招聘时固然有效,但在衡量雇主品牌传播的方面却很局限。 其实,我们可以将雇主品牌的衡量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在公司内部,HR们可以通过内部员工调研来评估公司的雇主品牌,例如调研员工的满意度、忠诚度和敬业度等。在公司外部,大数据正在成为热门的衡量方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大数据作为参考,将人才与雇主互动的旅程拆解成多个阶段,并追踪每一个阶段的成效,从而更合理地分配资源,优化“雇主品牌漏斗”。 领英大数据分阶段衡量雇主品牌表现 2、让商品品牌与雇主品牌发挥合力 说到雇主品牌,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商业品牌即雇主品牌”。虽然,雇主品牌不能脱离商业品牌孤立存在,但同时,它也绝不等同于商业品牌。商业品牌针对的是消费者,而雇主品牌更具针对性,指向公司的现有雇员或市场上的潜在雇员。 领英与利平科特(Lippincott)公司的研究显示,同时具备强大商业品牌和雇主品牌的企业,股价在 5 年时间里涨幅最大。因此,我们一定要意识到雇主品牌需要支持商业品牌,将企业的内部体验与外部需要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发挥雇主品牌的最大力量。 在创造合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公司高层及相关部门都参与进来,深入的理解和支持品牌。例如,市场营销团队可以发挥特长,提炼雇主品牌的价值点,选择最有效的传播渠道等,人力资源部门若是能与营销团队有效合作,必然能增强企业雇主品牌的竞争力。 3、创造真实的品牌形象 当一家公司在宣传中秉承着“创新、激情、改变世界”的理念,但他们的员工却说最重要的是遵守规则时,你是否会觉得疑惑?一个雇主品牌离“现实”太远,员工的反应通常要么漠不关心,要么心生反感。这样的雇主品牌形象,即使在短期内吸引了一部分外面的人才,也终究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可见“真实”是一个有生命力的雇主品牌极其关键的要素。 要打造一个有生命力的雇主品牌,必须以员工为核心,以体验为基础,与期望相结合,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这就是建设真实雇主品牌的 4E 模型。企业需要做的,是在真实的基础上树立品牌愿景,找到现实与愿景之间的平衡点,提炼出雇主品牌的口号,并将它落实下来。 雇主品牌建设的4E模型 4、善用社交媒体 越来越多的HR意识到,要宣传雇主品牌,他们还需要表现得像个营销人员,将企业的雇主品牌广而告之。当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时,它推广雇主品牌的力量变得不可忽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社交媒体适合传播的内容也不相同。微信上大家注重生活类信息的获取和互动;微博用户热衷于讨论娱乐和社会舆论类资讯;而在 LinkedIn 上用户则倾向于讨论与职场和事业发展相关的话题。当企业做雇主品牌传播时,需根据内容的类型匹配合适的平台。 除此之外,积极使用社交媒体时,不能忽视最宝贵的传播资源——员工。有时候,公司写的几份稿件不如员工说的一句话,要打动目标人才的心,就需要借助公司现有人才的社交网络,更广泛地宣传雇主品牌。 5、让人才对公司一见倾心 雇主品牌要有吸引力,需要回答求职者们的一个问题:我为什么应该到你的企业工作?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也需要先明确两件事。第一,谁是我应该吸引的人才;第二,这些人才最主要的需求是什么。 许多HR对想要吸引的人才比较清楚,对人才的需求却不够了解。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层次之分,虽然很多企业给予了人才的基本利益,满足了他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却不一定能为他们带来归属感、尊重感、自我价值等。 对应人才的马斯洛五层需求,我们可以从功能性元素、社会认同、自我实现三个层次思考企业的员工价值主张。 EVP层次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对应关系 例如,在谷歌的员工价值主张中,从职位本身层面,可以给员工创造创新有趣的工作内容,欢乐随性的工作环境,弹性自由的工作时间;在社会认同层面,能够让员工感受到自己被认为是最聪明、最优秀、最有创新精神的互联网人才;在自我实现层面,“做很酷的事,改变世界”这一句口号深入人心,员工能感觉到自己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6、不走寻常路 寻求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优势,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这是许多营销者从一开始就追寻的目标。雇主品牌工作也是一样,如果HR与企业高管能够转变思路,从员工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寻求雇主品牌给员工和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那么即使是最普遍的工作也能够成为突破点,而差异化将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雇主品牌想要以差异化取胜,根本点在于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做好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独特点彰显到极致。2016 年 7 月,联合利华发布了一条视频,讲述旗下品牌和路雪为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的活动:“I AM WALLS(我是和路雪)”项目在 18 个国家开展,为那些面临障碍的人创造工作机会,帮助他们开设移动冰淇淋销售点,成功实现小微创业。这个活动既与公司业务结合紧密,又恰当地传递出帮助年轻人投资未来的理念,这条动态没有采用任何推广,自然展示量就达到 50 多万。 很多企业想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雇主品牌,却感觉困难重重,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其实,只要从现在开始审视企业的雇主品牌,努力让它遵循以上六个原则时, 就能很容易地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了。 内容来自领英雇主品牌最新专业书籍《人才吸铁石》。书中既有领英独创的 “MAGNET”雇主品牌打造原则,也有宝马、拜耳、滴滴等名企高层亲述雇主品牌的制胜实例。帮助广大人力资源从业者和企业管理者体现个人工作价值、塑造个人品牌,帮助企业成为对人才有吸引力的吸铁石。
    人才争夺
    2017年03月28日
  • 人才争夺
    硅谷与华尔街人才争夺战的思考:金融与科技逐渐走向融合 编者按 : 埃里克·普瓦里耶(Eric Poirier)是 投资管理软件公司 Addepar 首席执行官。   戈登·盖柯(Gordon Gekko)的追求也折射出这代人中最具才华、最聪明的一批人的梦想。今天,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不再将华尔街作为职场上的第一选择,而是纷纷涌向硅谷和其他顶尖高科技中心,试图用改变世界的应用和机遇来挑战现状,给这个世界带来真正且持久的影响。有关“硅谷与华尔街人才争夺战”的讨论热度仍然不会消减,而且根据常理,你一定会被吸引到硅谷,从事对这个社会很有意义的工作。   这种说法越来越常见,但准确吗?答案也很简单,不准确。这种争论往往会以“我们 PK 他们”的心态展开,这种心态具有误导性;事实是,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的行业,却得益于新出现的机遇和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越来越有可能走到一起。   不过,在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引发“硅谷 PK 华尔街”讨论的相关统计数据。   条条大路通硅谷? 科技行业正在走向复兴,而且当前这个阶段完全可与受到互联网热潮推动的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和 21 世纪初期的科技繁荣时期相媲美。涌向科技行业的毕业生比例 逐年稳步上升 ,就如同 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 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一样 。   另一方面,美国顶尖大学中从事金融工作的 MBA 比例却逐年下滑,即便金融行业已经从 2008 年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例如,在 2013 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毕业生中,最终只有 27%的人从事金融工作,这一比例甚至低于 2008 年和 2009 年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候。   这些数字进一步模糊了金融与科技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在对金融科技投资的快速增长中体现地尤为明显。根据 Accenture 的最新调查结果, 全球金融科技在 2014 年获得的风险投资已经突破了 120 亿美元 ,大概是金融科技公司在 2013 年获得的投资(40.5 亿美元)的 3 倍。这充分表明金融服务行业正在越来越多地采用新兴技术,而科技行业与金融服务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明显。   有鉴于此,核心问题也就变成了金融服务机构如何才能吸引那些最近流向硅谷创业公司的年轻人才,如何才能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当前不错的发展势头。   与金钱无关 简而言之,千禧一代人觉得,他们可以在科技行业发挥最大的作用;在科技行业,创新无处不在,非传统思维也成为最新时代思潮的一部分。随着大学生的职业目标从常春藤联盟转向谷歌园区,以及他们纷纷加入前途远大、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大事件”的创业公司,很显然科技行业已经超越金融行业,成为一个对众多顶尖院校毕业生更具吸引力的地方, 即便科技公司的平均收入仍然低于大多数金融服务机构 。   这最后一点不应该被忽略。尽管工资以及相关金融期权仍然是主要的招聘工具,但毫无疑问,有才华的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除了收入,他们还希望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参与打造某种新的东西,或是改变某个进程的基本性质。金融服务一般被看作是一个广阔市场内更为传统的行业,如今,谷歌、苹果、Facebook 和各种各样的小型创业公司经常被打上“创新”和“灵活”这样的标签,但在我们提到大型金融服务机构时,却极少会用到这样的字眼。   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服务机构吸引后备人才的关键,在于改变他们的“休闲星期五”(Casual Friday)政策(这是一种几乎完全遭到华尔街排斥的做法),而是更多地与改变组织构建和运营的方式有关,鼓励他们在科技利用方面更加灵活,对改变传统流程的态度更加开放。科技如今是而且一直是支撑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因此,金融服务机构越来越侧重于转变外界对他们的误读,即他们厌恶改变,崇尚“尝试、失败、再尝试”的理念,这种理念已经深深扎根于硅谷和其他高科技中心。在硅谷创业公司工作,意味着你可以直接对社会带来影响,以有意义的方式“拥有”成果,相比之下,华尔街传统上给人的感觉更官僚。   合二为一 放眼未来,几年内我们会看到金融和科技的联系越来越大——到时做一些你既感兴趣又有意义的工作,就不一定是在硅谷了。   这篇报道的内容已经开始有所体现。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传统上的风险投资公司,传统金融服务机构(如摩根大通、 Fidelity 和 T. Rowe Price),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快速增长的私营科技公司的大规模融资中来。最近几年,IPO(首次公开募股)的比率一直在下降,因此, 共同基金和其他一些机构投资者不断转向私营科技公司 ,寻求提升回报率的方法,这确实是合理的选择。   同时,硅谷的公司也在改变针对消费者的金融服务流程,为了完成这些流程,他们开始与银行系统合作,而不是竞争了——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变化最明显的是借贷、支付和加密货币领域,Prosper 和 Coinbase 等公司身上就在发生着这种变化。   在这个信息时代,金融领域未来的领导者已经不像从前了。他们是一个按需团体,习惯于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需要做出改变,那么就可以进行改变。如果一项计划庞大且无效率,那么就需要放弃它而制定更简单的方案了。   金融服务相对于其他行业更加顽固,不愿改变现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就在 30 年前,场内交易的自动化是不可想象的(还有人记得那种公开喊价的方法吗?)。今天,在很多大型交易中,很难再找到场内经纪人了。同样,在出现彭博终端(Bloomberg Terminals)之前,也很难想象华尔街的作用不可动摇——但是,交易者们曾经要用笔和纸谈论股票的价格,现在只能通过手机进行交易。   现在,金融领域进行着同样的争论,而且声音越来越大。金融服务组织机构的各个阶层都出现了新一代的投资者和经纪人,我希望看到 20 年来我们熟悉的世界也发生同样的巨变。   现在是那些金融机构愿意放弃“我们 PK 他们”心态(这种心态源于硅谷和华尔街之间的较量)的绝佳时机,他们可以成为具有深远意义的合作伙伴:科技人员和金融人员一起工作的话,他们的效率会更高,工作方式也会更透明。这种新思维必将推动新技术的推广。   毫无疑问,时代在变;那些能更快意识到这种现实并顺势而为的人,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A Closer Look At The Silicon Valley Vs. Wall Street Talent War Eric PoirierCrunch Network Contributor Eric Poirier is the CEO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 software company Addepar. How to join the network Gordon Gekko is but a distant blip in the rear-view mirror for this generation’s best and brightest. In lieu of Wall Street, today’s top graduates are flocking to Silicon Valley and other top technology hubs in droves, drawn in by visions of challenging the status quo with world-changing apps and the opportunity to make a real, lasting impact in the world. Talk of the “SiliconValley vs. Wall Street Talent War” continues unabated — and popular wisdom suggests that you need to be anchored in Silicon Valley to do meaningful work these days. While it’s an increasingly common narrative, is it accurate? In a word, no. The “Us vs. Them” mentality that this debate often takes is misleading; the reality is that there is an increasing opportunity for seemingly disparate sectors to unite through the budding opportunities and innovations in fintech.   Before digging into that, though, let’s look at some relevant statistics that fuel the “Silicon Valley vs. Wall Street” debate.   All Roads Lead To Silicon Valley? The technology sector is experiencing a renaissance that rivals even the frenzied, dot-com-driven heights of the late 1990s and early 2000s. The rate of graduates flocking to technology has steadily increased on an annual basis — as ha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enrolling in STEM fields. The rate of MBAs from the nation’s top universities who go into finance, on the other hand, has been shrinking on an annual basis, even as the sector has largely recovered from the 2008 crisis. Consider, for instance, that 27 percent of graduates fro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entered finance in 2013 — a lower rate than during even the depths of the recession in 2008 and 2009.   These numbers obscure the broader marriage between fina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can be evidenced in the massive growth of investments in financial technology, or fintech; according to a recent Accenture study, global investment in fintech ventures topped $12 billion in 2014 — more than three times the $4.05 billion invested in fintech companies in 2013. This is indicative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s increasing adoption of emerging technology, fostering a greater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the tech and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ies.   With this in mind, the question shifts to what financial services institutions can do to attract more of the young talent that has recently gravitated toward Silicon Valley startups, and how they can harness the momentum of fintech in particular.   It’s Not About The Money Simply put, the tech sector is where millennials feel they can make the most impact. It’s where innovation happens and outside-the-box thinking is part of the current zeitgeist. Be it transitioning from an Ivy League campus to the Google campus or joining an up-and-coming startup with a chance to become the next big thing, the tech sector has clearly surpassed finance as the more appealing career path for many graduates of top institutions, even if the average tech salary falls short of those offered by mos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orking at a Silicon Valley startup allows people to have a direct impact and “own” results in a meaningful way, whereas Wall Street is traditionally more bureaucratic. This last point is not to be overlooked. While salaries and associated financial options remain a major recruiting tool, there has undoubtedly been a change in the way talented graduates are approaching the job market.   More than salary, they want to be impactful: a part of building something new, or changing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a given process. Financial services is generally seen as one of the more traditional, if not lucrative, industries within the broader market — but it’s rare that you see the words “innovative” or “agile” mentioned in context with a large financial institution in the way that you do with a Google, Apple, Facebook or any host of small startups. This is not meant to say that the key for financial services institutions looking to lure back talent is simply a matter of changing their Casual Friday policies (a practice Wall Street has almost universally rejected, anyway). It’s more a matter of changing the way organizations are structured and operated, and encouraging more agility in terms of technology adoption and an openness to changing long-tenured processes. Technology is and has always been a critical enabler of financ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thus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shifting the perception that they are change-averse and embracing the “try and fail and try again” ethos that has permeated SiliconValley and other high-tech hubs. Working at a Silicon Valley startup allows people to have a direct impact and “own” results in a meaningful way, whereas Wall Street is traditionally more bureaucratic.   When Two Become One The coming years will see a deepen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e and tech — and a broader acknowledgement that you don’t have to be based in Silicon Valley to do interesting and meaningful work. The writing is already on the wall. Consider the uptick in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like J.P. Morgan, Fidelity and T. Rowe Price increasingly participating in high-profile funding rounds for fast-growth private tech companies in addition to (and often in place of) traditional venture capital firms. The rate of IPOs has slowed in recent years, so it makes sense that mutual funds and othe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e increasingly turning to private technology companies as a means to boost returns for investors.   There’s also an increasing trend of Silicon Valley companies that are changing consumer-facing financial services processes and working with, not against, banks to do so. This is most notably happening in the lending, payments and crypto-currencies spaces, with companies like Prosper and Coinbase.   The future leaders of finance have been weaned during the Information Age. They’re an on-demand group accustomed to seeing immediate results. If a change is needed, it can and will be made. If a design is bulky and inefficient, it’s time to blow it up and develop something simpler.   This isn’t the first instance in which financial services have been more change-averse than other industries; just 30 years ago, it was unthinkable that floor trading would be automated (anybody remember the Open outcry system?). Today, you’re hard-pressed to find a floor broker at many of the major exchanges. Likewise, it’s hard to imagine that Wall Street existed before the advent of Bloomberg Terminals — but there was once a time when traders were indeed forced to price bonds with pencil and paper, and trade exclusively over the phone.   The same type of conversations are happening in finance today, and they are becoming louder and louder. A new generation of investors and brokers has penetrated the ranks of financial services organizations, and I expect a similar sea change from the world we’ve known for the past 20 years.   There’s a tremendous opportunity present for tho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illing to push back against the “Us vs. Them” mentality currently ascribed to Silicon Valley and Wall Street, and instead embrace meaningful partnerships where the hoodies and the suits work together in a more impactful, transparent way that fosters increased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   There’s no doubt that the times are changing; those who are quicker to recognize and adapt to this new reality will be the ones to come out on top.   来源:techcrunch
    人才争夺
    2015年0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