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脉
脉脉烧6000万投广告背后三点:引爆市场、抢用户、树品牌
//
脉脉烧6000万投广告背后三点:引爆市场、抢用户、树品牌
脉脉6000万广告战背后:职场社交将爆发 烧钱为抢时间
职场社交app脉脉开始发力了。近日,脉脉已经开始大规模地在北上广深杭几个城市铺广告。知情人透露,投放总额近6000万人民币。
据了解,脉脉此次投放的广告密度非常高,包括北上广深杭主要办公楼和小区的分众视频广告和框架广告,北京、上海主要地铁线路的车门和拉手广告,北上广深杭主要电影院的贴片广告。基本上,职场人士在上下班乘地铁路上、等电梯空档、乘电梯时间和周末看电影时,都会被脉脉广告“洗脑”。
严格来说,脉脉还算是创业公司。去年8月,脉脉刚刚获得2000万美金B轮融资。去年底,脉脉相继开启商业化尝试,一方面推出新盈利模式,向创业公司提供付费招聘融资方案,另一方面与江南春等大佬合作开展线下沙龙活动,既作为“为时间付费“商业模式的一部分,也借大佬之名做宣传。
相比刚创立时的低调,脉脉在B轮融资后明显加速。但尽管如此,面对职场社交这块“难啃的骨头”,早年有天际网、大街网等折戟在前,现有国际巨头LinkedIn、猎聘网等来势汹汹,不少互联网人士断言“中国人情社会不适合职场社交”,那么,脉脉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疯狂烧钱激进扩张?笔者认为主要看三点。
第一,职场社交行业已走到爆发临界,需要一个引爆点。
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职业社交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4》,中国职场社交市场已走过10年发展历程,2014年将是爆发期,具有本土差异化、符合中国国情的职场社交网络服务应用将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行业突破不会无端发生,它需要一个引爆点。脉脉的这轮广告投放,即是希望抢夺职场社交在一线城市职场人群的传播先机,真正从“临界”变成“开启”。
但是,此前的职场社交先行者都遭遇过“中国国情”的暗礁,或退出或转型,中国的人情社会中,用户对酒桌上的社交更有信任感,认为线上隔着屏幕缺乏亲和力;另外,微信已经可以承担相当多的商务功能。职场社交行业真的走到关键点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这与中国整个社交产业的成熟和细分化有关。和十年前相比,针对陌生人社交的陌陌、旅游社交的蚂蜂窝、图片视频社交的instagram和美拍,都已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在此驱动下,网友更愿意去尝试垂直细分领域的社交产品,去年初匿名社交的火爆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中国的80、90后新一代职场人士,比起他们的父母辈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更高,也逐渐意识到工作生活娱乐混为一谈的诸多不便之处,更愿意通过使用多个社交网络,将原来全部叠加的微信中的功能分解出来。
过去,中国用户的所有关系都在微信上,但是微信日益复杂的分组和屏蔽功能,以及垂直社交的崛起,恰恰说明,中国的新一代职场人士已经在抗拒过去的社交模式。而这就是引爆职场社交的好时机。
第二,脉脉应抓住移动端和本土化优势,在竞争对手醒来之前拉开距离,实现跨界价值。
目前,LinkedIn在中国用户数突破800万,新一年将逐渐由一线城市向省会城市下沉,并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移动端产品。其他的招聘类网站如猎聘网、拉勾网等,也不断增加社交功能,试图在职场社交行业中分一杯羹。
和这些竞争对手不同的是,脉脉优势在于移动端的战略高地。脉脉最开始便是手机App的形态。形式决定内容,脉脉全部采用手机号注册(最开始也可通过新浪微博导入,后来被新浪封杀接口后便全面改为手机号注册),信息沟通采用IM形式,信息流的展示和折叠也完全按照手机尺寸来设计。
而PC端起家的LinkedIn在入华之后,却仍然采用在美国的Email(站内信)形式。中国职场和美国职场的最大差异之一便是,中国是IM沟通,而美国是Email沟通,所以在美国顺其自然的站内信到了中国,却让用户不堪其扰,也无法及时回应。
另外,手机端的好处是可直接导入手机通讯录好友,这对于新用户迅速建立关系链,无疑大大降低了门槛。除此之外,为了提升用户粘性而设置的“匿名吐槽”功能一直广受好评,这种灵活的设置,工具属性更重的LinkedIn不会接受。
社交行业赢者通吃,脉脉要做的是赶在竞争对手醒悟之前扩张城池。创立之初,脉脉面向的用户主要是泛互联网人群,原因是这群人更有意愿尝试,并且在既定行业内能够迅速积累用户活跃度。但是2月14日开始的这轮广告投放意味着,脉脉正式向金融、地产等泛行业进军。
脉脉创始人林凡曾表示,脉脉所能提供的核心价值是“跨界”。因此,脉脉的当务之急是打破行业桎梏,真正变成泛行业职场人士的另一张社交网络。
第三,社交平台最终都会走向品牌化,脉脉树立品牌宜早不宜迟。
社交行业上一次如此大规模投放广告,可追溯至去年5月。当时,为冲刺上市给品牌背书,陌陌豪掷重金在五大卫视和视频网站投放大量广告。但是对用户而言,品牌形象的改变,远比建立要难得多。
因此,脉脉选在此时投广告树品牌,不失为明智之举。
“脉脉这次投这么多钱,是想让用户知道脉脉上不仅碰到同行、结实行业牛人、认识新老板和合作伙伴,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品牌印象,这样哪怕用户没有立刻注册,但潜移默化以后一旦想起职场社交就会立刻想到脉脉。”一位脉脉内部人士向笔者透漏。
从目前看,如此大手笔投广告在社交行业仍然少见。LinkedIn采用“小而美”的打法,主要通过邀请名人举办线下活动进行推广;猎聘网此前也曾在地铁上大量投放广告,但更突出“招聘”与“猎头”色彩;还有一些社交app采用自行制作微电影、在社交媒体上投放等低成本形式,虽能达到推广目的,却未必能树立品牌价值,导致用户留存率低。
而在职场社交领域,品牌的价值比其他行业更重要。不同于娱乐型的社交,职场社交承载了更多真实的个人信息和商务内容,在招聘功能上更是直接涉及薪资、福利等企业的绝密内容,如果缺乏可靠的品牌背书,很难让用户放心且持之以恒地更新简历、谈论工作。
从短期看,社交平台拼的是用户体验、用户活跃度和关系链密度,但归根结底,长期拼的是品牌价值。对脉脉来说,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品牌树立宜早不宜迟。
来源:DoNews
-
脉脉
林凡谈职场社交:LinkedIn向左,微信向右,脉脉去哪儿?
在本月末即31号,将正式推出脉脉PC端的产品。虽然脉脉和微信并不是一个量级的产品,但在职场社交这个垂直领域,脉脉PC版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LinkedIn正式入华、国内各大在线招聘网站陆续宣布转型、创业者们也开始盯上求职类移动APP……正如LinkedIn中国区总裁沈博阳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所说,“中国职业社交的时代已经真正到来了”。不过真正将中国的职场社交做到接地气的,却是一款叫做“脉脉”的软件。
沈博阳在几个月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未掩饰他对于脉脉创始人林凡的佩服,“我曾经想拉林凡来帮我做技术架构的,不过他后来选择自主创业,我也表示很支持他的项目。”
脉脉一词来源于中国一个传统的高频词汇“人脉”。“我就是想解决‘找人办事’这件事,想把‘找人办事’从线下搬到线上来”,脉脉创始人林凡这样来描述创办脉脉的初衷。不过,“找人办事”这四个字在中国的人情社会里,包含着无尽的学问,远不是LinkedIn所擅长的偏工具性的“社交”所能够理解的。
中国版的LinkedIn?NO!
时至今日,脉脉已经是一个创业一年的公司了,但外界依然习惯于将其和职场社交的开山鼻祖LinkedIn做比较。
在LinkedIn入华之初,外界就充满着对其本土化的质疑,尽管LinkedIn在国外发展得很成功,但由于国内互联网的环境和用户习惯与国外用户的差异较大,LinkedIn 的产品逻辑对于中国用户来说还是显得稍微“冰冷”一点,而脉脉选择了从IM切入,在“办事”之前先做“朋友”。
用林凡的话来说就是:
在构建人脉网络的角度, LinkedIn 倾向于”冷启动”,脉脉倾向于“热启动”。
详细来说,就是新加入LinkedIn 的用户需要从头构建自己的人脉网络,而脉脉用户在注册账号时,它会导入用户的手机通讯录,即“一度人脉”,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还原”出的人脉网络,同时还引入了“二度人脉”的计算方法,帮助用户认识朋友的朋友。“有了朋友的介绍,人与人在线交流的信任问题就得到了解决,而在线找人办事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这种优势是海外竞品所不具备的。”
在产品形态上,脉脉还加入了实名动态和匿名八卦的功能,用户不仅可以像微信一样发工作上的实名朋友圈,也可以来匿名进行职场吐槽、求职意愿,职场八卦爆料等等,不久前匿名社交的出现着实让国内一大批匿名社交软件火了一把,而脉脉的数据也显示,目前匿名吐槽也正是脉脉最为活跃的版块,平均每天能产生数千条匿名信息,拥有15万的日活跃度,来自BAT的员工活跃度高达40%。
“不得不说,LinkedIn是脉脉很好的老师,但我们是基于自己的产品定位和中国用户特点来产生和LinkedIn不一样的产品思路。”林凡这样评价LinkedIn 和脉脉的关系。
一直被强调的概念:“工作版微信”
这个概念在多个采访场合都曾被林凡提起,“脉脉其实更像是基于工作场景的用户的交流和沟通,是工作版的微信。”
提起中国互联网的社交领域,有人会说,微信强大到让别的社交软件无从立身,林凡却并不这样认为。“大家在职场上应该有个专门的东西去维系和使用人脉,因为工作关系比较特殊。工作中结识的人,可能不会成为好朋友,但平时工作中又需要经常往来。职场联系人可能更关注你在工作上有哪些问题、观点。”林凡认为工作和生活对应着不同的应用场景,也就需要差异化的工具,因此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微信的工作场景的补充。
10月23日,脉脉在一周岁生日的时候对外宣布,即将推出PC 端产品。据钛媒体记者了解,基于PC 端的脉脉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类似于微信网页版的产品,一个是类似QQ的PC版。而这两个版本的产品,都没有完整的照搬移动端脉脉的产品功能,web 版更加强调实名动态和匿名八卦,而PC 版则更侧重于即时通讯。
而此消息离林凡之前说的不做PC,只过去了两个月。当记者问道为何在两个月内态度转变如此之快时,林凡这样回答到:“移动端是更加符合移动互联网的趋势的,但是PC 端又很符合职场人士上班的需求,他们大多数工作都是集中在电脑前面的,脉脉想沉淀出更有价值的东西,而移动端太过碎片化。另一个出发点,是基于HR 的工作需求,在脉脉上和多人进行沟通的时候,显然PC 的体验是比移动端的好很多的。”
其实林凡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微信的网页版的体验是持续受到用户诟病的软肋,登陆程序必须得扫二维码、网页聊天记录无法漫游等等,而脉脉正是想借此机会,PC、移动两条腿走路,希望能够完成其弯道超车。
PC版脉脉究竟体验如何还有待测试,不过据钛媒体了解,目前已经脉脉已经结束了内测,在本月末即31号,将正式推出脉脉PC端的产品。虽然脉脉和微信并不是一个量级的产品,但在职场社交这个垂直领域,脉脉PC版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职业社交的最终价值是跨界跨行业的交流
在LinkedIn和微信进行绑定合作之后,LinkedIn 的用户数量取得爆发式的增长,昨天沈博阳表示,中国大陆已经成为LinkedIn全球拓展最快的市场。
LinkedIn用户的迅速增长给脉脉带来了压力,林凡也开始打造产品品牌,在北京和上海的几条地铁线上进行了大量的广告投放。“一是想抢先做品牌投入,二是想接触到更多除了互联网行业以外的人群,职业社交的最终价值是跨界跨行业的交流。”
得益与大量广告的投入,脉脉的用户增长曲线出现了明显的拐点。除此之外,林凡还表达了和希望和微信进行合作的意愿,希望以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LinkedIn 进行抗衡。
对于职场社交的商业化,林凡也坦言,会模仿LinkedIn 的模式,来针对创业公司进行人才招聘付费、顾问咨询和辅助融资等一系列服务。虽然这一计划早在9月5号就已经对外宣布,但是脉脉对于商业化还是非常谨慎,只是在进行一些简单的尝试。
在创投公司人才招聘时,将见面设为付费环节,进行计时付费。“你要去面试别人,面试者要得到报酬。从B2C 的角度看,对于C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作为B端的企业,会很不习惯。他们会觉得,我还没招到人呢,怎么要付给他钱呢?”虽然这一模式是对传统招聘方式的巨大挑战,但是,他并不畏惧这种“新商业”推广难度:“支付宝、百度竞价排名推出的时候,哪一个不是受到了质疑呢?”
从LinkedIn 进入中国之后,职场社交这个领域逐渐被培育起来,但是市场上还是难以见到出色的产品,LinkedIn 成熟的商业模式成为脉脉发展路上最大的竞争对手。在B 轮融资时,脉脉曾以80万的用户估值一亿美金吸引尽了资本市场的眼球,但是在职场社交这个赛场上,它能够成为最后的那匹黑马么?林凡自己给出的答案是:希望脉脉下一个爆发的节点是在一年之后。
(本文系作者@韩佩 授权钛媒体发表)
-
脉脉
工作社交应用脉脉将于本月底推出PC版
10月22日下午消息,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今天向记者透露,专注于工作的社交APP脉脉将于10月31日推出PC版本,目的是为广大职场人士提供相对便利的社交体验。
脉脉创立于2013年10月,是定位于“工作版微信”的社交应用,用户可管理一度人脉、发现二度人脉,或通过关键词搜索到二度人脉并建立联系,把“找人办事”从线下搬到线上来,也可以通过关系链寻找所需的职位或人才。
林凡解释说,脉脉PC版将主要突出即时通讯功能,可以大幅提高职场人士在固定场所在线交流的速度。在PC版推出前后,脉脉也计划尝试推出Web版。
“PC版和Web版都是脉脉的局部功能,在摸索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考虑,比如,我们希望所有消息都可以在不同设备上同步,以确保随处的终端接入。”林凡说。
今年8月,脉脉获得了由IDG领投、晨兴创投跟投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超过1亿美元。在此之前,脉脉以20%的股份获得了晨兴创投A轮、A+轮共计500万美元的融资。来自脉脉的数据显示,目前该产品的用户数已经12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15万,在日活跃用户中,来自百度、腾讯、阿里的员工超过40%。
“脉脉距离爆发还有至少一年的时间。”林凡说,虽然近期有不少投资人表达了投资的意愿,但脉脉近期不打算考虑C轮融资,直到脉脉的用户数突破1000万。
在拓展用户规模的同时,脉脉已于近期开始尝试商业变现,其手段主要是以收费的方式向创业公司提供人才招聘、顾问咨询、辅助融资等服务,不过,该服务目前还在测试阶段。林凡说,未来脉脉也不排斥尝试其他更多的商业模式。(陈敏)
来源:网易科技
-
脉脉
脉脉试水商业变现 向创业公司提供招聘服务
职场社交App“脉脉”近日对外透露,已在近期试水盈利模式,以收费的方式向创业公司提供招聘、融资等解决方案。
脉脉相关负责人透露,脉脉目前采用基于见面的付费、评价等模式,针对创业公司推出人才招聘、顾问咨询、辅助融资等服务。“相比传统的猎头服务、财务中介,不仅更加高效,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其中,在招聘方面,脉脉通过数据库及大数据计算方法,可以帮企业精准找到需要的人才。另外,脉脉采用双向评价模式,在面试后,企业可以对应聘候选人做出评价,应聘候选人也可以对企业进行点评。
脉脉创始人林凡表示,虽然该服务还在内测阶段,但已有很多创业公司找到脉脉,希望进行合作。在未来,脉脉不排斥尝试更多商业模式。
资料显示,脉脉创立于2013年10月,今年8月完成了由IDG、晨兴联投的B轮2000万美金融资,估值达到1亿美元。脉脉官方数据显示,截止9月23日晚,总用户数已超百万。(完)
来源:DO NEWS
-
脉脉
脉脉林凡:国内职场社交还有哪些机会?
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
腾讯科技讯 2014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于8月26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现场,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发表了主旨演讲。林凡在演讲中表示,在国内,微信的规模很大,但这并不代表没有职场社交的需求。
林凡给社交做出了这样的定义:社交是一个逛的过程,你愿意看一会儿,没有带着任何目的,只是想看一看新鲜的东西。工具是一个需求解决的过程,越快越好,而这也正是职场社交的机会。
林凡表示,职场社交有一个很艰难的初期,很难找到爆点。用户是很理性的,是要完成招聘或者是跳槽的目的,又需要让大家有意愿、有心情在一个地方花很多的时间,这是职场社交需要考虑的。
2014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主题为“创造无限机会——打造新时代经济引擎”,共为期三天(8月26日-28日),腾讯科技将通过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微信为您带来全程精彩直播、解读。
以下为林凡演讲实录:
我的演讲可以当做一个故事来听,希望大家觉得有意思。脉脉现在只有80万的用户,为什么会有1亿美金的估值。在座各位有很多是已经创业或者是即将要创业的,我们的思路可能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想说的第一个事情是需求,大家做任何事情都要研究有没有需求,有多大的规模。很多的评论家,在中国有大量的职场社交的平台,失败以后都得出了一个结论是中国没有职场社交的需求。还有很多论点,认为中国人脉是比较私密的,大家不愿意分享。
我想举一个例子,大家来参加这个大会,其实就代表了大家有职场社交的需求。大家到这个地方来,愿意听不同的业内人士的分享,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这里,还有机会认识一些朋友,这些朋友能够帮助自己职业的发展。如果机会比较合适,刚好能够找到跟自己的工作对接的需求。我任务中国有很强的职场社交的需求,为什么大家没有做成功,这可能是由于时代的背景。1998到2003年的的电商公司都失败了,为什么?今天没有人说电商是不成功的,或者说电商是没有需求的。我经历过那个时代,我记得在2003年的时候,很多人都跳出来说电子商务是不可能实现的,还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一些公司没有成功,或者说没有做好,可能要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下。
还有一个论调,中国的职场社交只需要通过微信就可以解决了。微信确实是解决了很多人的职场社交需求,有了微信可以认识一些新的人。可以建立行业的交流群,学习到新的东西。有微信以后,通讯录的好朋友可以轻互动,不需要再通过打电话或者是发短信维持联系。在国外,有facebook,也有LinkedIn。在国内,微信的规模很大,但并不代表没有职场社交的需求。
我们认为职场社交是很头疼的事情。我们一直纠结的事情,职场社交,到底是社交,还是工具。如果把它当成社交平台,很多人就会想为什么要在这个单独的平台上社交,我在微信上可以社交,在微博上也可以社交。职场社交的前提条件,社交的目的是很明确的,是为了解决需求的。大家今天到了这个会场,是想提升自己,或者是想认识朋友。如果你带着这个明确的目的,大家说是没有社交的,我直接奔着目的就好了。我们自己对社交是这样理解的,社交是一个逛的过程,你愿意看一会儿,比如你刷微信朋友圈的时候,没有带着任何目的,只是想看一看新鲜的东西。工具是一个需求解决的过程,越快越好。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搜索引擎,你输入了一个关键字,如何让你在前几条结果里看到你需要的信息。在搜索引擎上停留的时间越长,说明这个搜索引擎的效率越差。
我们认为职场社交有一个很艰难的初期,很难找到爆点。大家是很理性的,大家是要认识朋友,要完成招聘或者是跳槽的目的。又需要让大家有意愿、有心情在一个地方花很多的时间。这是职场社交需要考虑的。
从1999年中国互联网萌芽开始,到今天就没有一家成功的美国互联网公司可以在中国做到No.1,这是由于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这个差异到底有多大呢?我可以举一个细节的例子。如果熟悉LinkedIn的用户,LinkedIn有一个站内沟通的工具叫站内信,这是基于美国的职业邮件文化。美国工作上的沟通都是用邮件,而中国的情况不一样,以前最早的时候有MSN,大家都在MSN上聊,后来又在QQ上聊,现在很多人是在微信上。
美国的商业环境非常开放,我有事情,就可以在LinkedIn找到一个人。中国有10-20%的用户也是这样的行为,像我是一个技术宅,我肯定不希望直接去联系一个人,我希望的是找到一个朋友,帮我牵个线。
我在美国的时候,很多人的工作都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在中国,工作并不是自己的兴趣,家长或者老师建议的都是你需要尽快的找到能够赚钱的工作。
在公司里面,你每天看到老板和同事,在脉脉上还可以看到别的公司上发生的情况。换完名片的朋友,加了脉脉的好友,他的资料是始终更新的。跳槽的时候或者是找人的时候,都可以使用脉脉。
虽然我们融了很多的钱,但我们自己认为还是刚开始的阶段,我们用40周的时间调整了31个版本。我们要在百度、腾讯、阿里的日活跃用户做到30-40%。我们希望互联网从业人员可以首选脉脉,渐渐变成全行业白领的首选。
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
-
脉脉
微博与脉脉间的用户数据争夺,用户隐私被赤裸裸的无视了
无论是脉脉还是微博,在公开的表态中都将用户隐私视为不容侵犯的权利,实际上双方均是嘴上一套背后一套,脉脉侵犯用户隐私在先,微博随后为脉脉继续侵犯用户隐私开出了条件,最后脉脉恶人先告状。
刚刚宣布获得2000万美元融资的职场社交软件脉脉与微博闹掰了,原因是脉脉涉嫌在未经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恶意获取微博用户资料和职场信息,当然,这是微博方面的说辞。而脉脉一方则认为,微博的封杀令表面上看是保护用户隐私的正义之举,实际上是在多次表达投资意向遭拒之后的“图穷匕见”之举。
这场纠纷中,尽管双方争执的焦点在于“用户隐私”,无论是脉脉还是微博,在公开的表态中都将用户隐私视为不容侵犯的权利,实际上双方均是嘴上一套背后一套,脉脉侵犯用户隐私在先,微博随后为脉脉继续侵犯用户隐私开出了条件,最后脉脉恶人先告状,反而以保护用户隐私为名倒打微博一耙。双方这种以正义为名行苟且之事的行径,是对用户尊严的严重践踏。
触犯原则的弱者不值得被同情
关于脉脉涉嫌获取非微博授权用户数据的问题,笔者可以自身遭遇为证。前几天,笔者与一个两年未见的朋友聚餐,席间聊到人脉的问题,朋友说我看你在脉脉上影响力还挺高的,可是我给你点赞、留言你为什么不理我?我说我从来没有使用过这款应用,也从未通过微博授权给这款应用使用我的相关信息。
他打开应用给我看,我才发现,连同我在内的好多曾经的同事都赫然在列,而朋友在应用中为这些同事留言也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复,这说明大家可能跟我一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脉脉盗用了个人隐私信息。这件事情给我的第一感受是,脉脉盗用他人隐私用作商业用途的行为既不合理也不合法,这种产品为什么还能够堂而皇之地获得融资?
当然,你可以说“大数据时代没有隐私”,但这不能够作为侵犯用户隐私的理由。就像大家对互联网上泛滥的色情信息心知肚明,但如果你公开去传播这些信息就会触犯法律一样,更不要说将其用作商业用途。可笑的是,明目张胆地侵犯用户隐私的脉脉在部分媒体的报道中,竟然被塑造成一个被巨头胁迫的充满悲情色彩的弱者,并因此获得不少公众同情。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脉脉的创始人林凡公开发表文章称脉脉做出关闭微博登陆的决定是出于保护用户隐私的考虑,真可谓是倒打一耙。通篇文章极尽煽情之能事,不知事情来龙去脉的人看了,还真以为微博财大气粗欺凌弱小呢。不知道林凡哪来的勇气说出“我们不可能将脉脉用户的隐私资料在未经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提供给第三方”这样的话,他大概忘了脉脉本身获取用户的方式也不太光明。
这场纠纷中,微博作为强势一方,主导着双方是否能够继续保持合作的话语权和决定权,而脉脉作为微博平台的开发者,扮演着弱者的角色。通常情况下,弱者容易博得公众同情,但问题是,一个公然触犯用户隐私原则的弱者是否值得我们同情?
用户隐私问题没有第二选项
微博在整件事情中的所作所为也十分不光彩,导致今天被推上舆论漩涡的局面,微博方面要负很大责任。首先,用户数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第三方应用获取,说明微博平台的用户信息安全存在很大问题。这虽然是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但也反应出微博对用户隐私的重视程度。
其次是对第三方应用违规获取用户信息问题的处理方式,微博给了脉脉两个选择:第一,继续为其提供API接口,条件是脉脉的用户数必须回写给微博;第二,停掉接口。这样的处理方式,不得不让人怀疑微博的动机。也难怪脉脉指责微博别有用心,微博投资的微招聘公司与脉脉是竞争对手的关系,如果脉脉将用户数据回写给微博,意味着什么显而易见。
商业竞争暂且不说,关键问题在于,微博如此处理问题的方式,实际上是自己打了自己脸。微博制止脉脉继续获取用户信息是出于保护用户隐私的考虑,而脉脉只要答应微博开出的条件就可以继续获取用户信息,这前后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保护用户隐私的问题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微博这样做其实是给侵犯用户隐私开出了条件,把用户隐私当成了利益交换的筹码,是对用户尊严的严重践踏。
笔者认为,微博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应该是,发现脉脉存在获取未经用户授权的信息后,即刻向其下达停止继续侵权行为的通知,如果脉脉方面拒不接受,微博应该立即停止向其提供API接口,而不是向对方开条件,提供第二选项。用户隐私是用户最基本的权利,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也没有除了“停止侵权”之外的第二选项。
如果较起真来,用户完全可以以隐私遭到侵犯为由将脉脉和微博双双告上法庭,在索赔内容中,除了脉脉因为将用户信息用作商业用途而必须赔偿的费用外,还应该加上一条精神损失费,因为在脉脉和微博看似高尚的道德嘴脸下掩藏着的是对用户尊严不可原谅的伤害。
【文章作者:郝小亮】
-
脉脉
脉脉遭新浪微博釜底抽薪,小应用难有出头日?
和前不久的“今日头条”风波一样,职场通讯社交应用“脉脉”也在刚刚拿到B轮2000万美元的融资之后摊上了事。而对着这款这款被成为“工作版微信”的脉脉磨刀霍霍的,则是社交网络巨头新浪微博。
事情最早源于脉脉CEO林凡在8月15日下午16:52发布的一篇微博,指责新郎微波给脉脉开出条件,如果要继续使用API接口,就必须上交登陆用户的数据,不然只有停掉接口。而面对这种“威胁”,脉脉的选择是关闭微博登陆。林凡的长微博中还提及,在脉脉诞生并引发关注以后,新浪方面曾表达了投资意向,但脉脉并未同意,于是新浪开始扶植嫡系应用(指微博于今年5月正式上线的微招聘),并在脉脉B轮融资落定时对其下手。 随后,微博开放平台发布微博称:“第三方应用“脉脉”通过恶意抓取行为获得并使用了未经微博用户授权的档案数据,违反微博开放平台的开发者协议,现在停止其使用微博开放平台的所有接口,特此声明!”
自此,脉脉与微博正式决裂。很显然的是,作为相对弱势的第三方开发者,脉脉发展之初借助于新浪微博这个入口奠定了不少基础,而也正是因此,对微博的过度依赖也让难以自由的掌握命运,一旦巨头窥见市场潜力,要么拿钱吞并你,要么就自己做,而后者基本不会再给开发者留生路,这是整个行业的规则问题,像之前的蘑菇街、美丽说与淘宝之争就是典型的参照。脉脉声称新浪希望对其进行投资被拒也是导致最终刀光剑影的原因之一,虽然对此脉脉没有拿出实证,但胜在将整个事件的缘由都阐述的很清楚,反观微博就相对被动和模糊,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新浪微博的质疑——开放数据接口是微博的自主行为,如果要杜绝第三方应用抓取,当初就不应该进行开放。而且如果谈及对用户数据进行保护,这个时机(指脉脉发展到今天)也的确过于晚了些,特别是考虑到新浪本身在这个领域就有所部署,对脉脉的违规行为毫无察觉更是绝对不可能的。
当然也有声音认为,脉脉拿到巨额投资后有意与新浪方面叫板,并希望借机摆脱微博的钳制,但考虑到脉脉可能会因为切断微博登陆而导致一部分浅层用户离弃应用,更重要的是,在丢失了微博这一层的关系链之后,用户的职场人脉范围也将遭遇影响,因此恐怕将会为脉脉前景再添一笔难以预测的问号。
谈谈脉脉本身
提到脉脉,就不得不提国外的著名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但脉脉相比后者在范围和平台上都弱小的多。脉脉的创始人林凡曾有过搜狗和大街网的工作经历,结合了这两家公司的经验与思路,林凡和他的团队于2013年10月上线推出了脉脉,通过对通讯录和微博好友的导入,加以算法匹配出你的人脉关系。和Linkedin一样,脉脉倚仗的也不是强关系社交,而是重点发展弱关系拓展,因为后者更适合商务社交。同时,脉脉基于移动互联网,主要针对的也是互联网人群,不像Linkedin一样是基于西方主流的邮件文化和通讯关系上的。
脉脉的A轮投资拿到了数百万美元,B轮拿到了高达2000万美元,但这仍旧不能确定它就是一款有前途的产品。事实上,虽然脉脉希望做一款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会需要的产品,但一个问题是,借着它找到工作的人,会停止使用脉脉,而没能找到工作的人,也会停止使用脉脉。指望依靠用户的频繁跳槽和不断重复的应聘来维持平台活力和软件粘性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尽管脉脉现在也通过允许用户以匿名八卦的形式来丰富平台中UGC内容,并在与微博分道扬镳后寻求与腾讯的合作,但这仍然不能减轻行业对其接下来是否好走的质疑。与此同时,脉脉也为行业内不少借着开放平台发展的第三方应用提出了警醒,在与大平台进行合作的同时,更应当理性的保证自己的独立性,绝不能过度依赖前者,以免有一天遭遇釜底抽薪。
【文章来源:雷锋网】
-
脉脉
职场社交应用脉脉获2000万美金B轮融资
[摘要]脉脉此次B轮融资由IDG、晨兴联投,达2000万美金。
脉脉宣布已经完成由IDG、晨兴联投的B轮2000万美金融资。在获得此轮融资时,脉脉仅有80万注册用户,这意味着单个用户价值超过125美金。
脉脉从2013年10月开始正式推出,当时的主要标签是职场社交和私密跳槽。10个月后,脉脉拿到了晨兴创投的500万美元A轮融资,B轮融资于8月8日达成,8月12日晚间,林凡表示,钱已经到账。
在获得B轮融资之前,腾讯科技曾专访脉脉创始人林凡,撰写《脉脉林凡:定位工作版的微信》一文。林凡认为,国内的移动社交工具,无论是微信还是陌陌、比邻,都更加关注生活社交领域,工作社交领域鲜有成功者。工作场景又有极大的需求,脉脉以二度人脉作为切入点,恰好满足了工作交流、职场交友、经验分享、职场八卦等场景。
据了解,B轮融资绝大部分资金将用于市场推广,全力打造“工作版微信”的概念。林凡表示,未来一年脉脉团队将主要在互联网行业内推广产品,目标是30%到40%的互联网从业者能够加入脉脉。整体的目标是达到500万到1000万用户。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 宗秀倩】
-
脉脉
我们需要“工作版微信”的10个理由
文/罗超
最近一款叫“脉脉”的应用火了。先是打出一系列吐槽微信的海报,自称“工作版微信”,隔空喊话“生活用微信,工作用脉脉”,引发争议。后又被小道消息冯大辉撰文狠狠泼了一瓢冷水,拥泵开始反击,推至风口浪尖。
这次口水战的核心在于:在social network这件事上,生活和工作是否需要分开?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工作版微信”就有市场,如果答案为否,那脉脉模式可以休矣。
这个问题,我的态度很鲜明:必须分开。理由有10点。
1、微信的本质是IM,IM的核心诉求就是完成一度人脉的通讯,简单直接。人脉的挖掘和管理,是它天然的缺陷。起码微信没有打开二度人脉,而人脉是工作社交的核心之一。
2、白领们的微信朋友圈已经被工作绑架了。老板po的消息要不要点赞?客户要不要互动?公司公众号push的消息要不要分享?Leader煲的心灵鸡汤敢不敢屏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3、白领们在微信上的形象被绑架了。每当你想po一张自己的呆萌二逼照,秀秀么么哒的时候,你一想到自己高大上的职场形象就毁于一旦,赶紧点了取消键。
4、白领们的message box也被绑架了。不管你是下班,还是休假,工作照催,活儿照追,工作群24小时不眠不休。你还不好意思不回复,微信和QQ的差别在于,前者“永远在线”。
5、莫名其妙被拖到一个工作群,群里黑压压一堆人,Rose有3个,Jack有8个,你根本不认识到底谁是谁,谁是谁家的谁。微信的工作场景应用,真的傻到爆。
6、还记得MSN么?当年MSN和QQ就是一个管工作,一个管生活,挺和谐。后来微软自己不争气,MSN挂了。其实QQ也不咋争气,开发了TM、RTX,显然腾讯自己也觉得工作和生活不适合放在一个篮子里。
7、的确,很多人在微信上加同事、合作伙伴和客户,把关系庸俗化,故意让生活和工作傻傻分不清楚,反而成了工作社交的润滑剂。但这是一把双刃剑,这就好比两口子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好处是24小时在一起,坏处显而易见。
8、微信在强化其工作场景能力?微信企业号?这只能让微信继续走向一个四不像的庞然怪物。我一点都不看好四处出击、连接一切的微信平台战略。微信已经太重了,它几乎要完成人类所有的在线场景,累不累?
9、冯大辉自己也承认,微信永远也做不好信息的聚合和检索,这决定了诸如求职等工作场景,微信是肯定做不了的。
10、将工作场景放到微信中,对很多白领来说,已积重难返。只有期待一款工作版微信的诞生,完成场景的分离,大家才能解放出来。8小时之内用工作版微信,8小时之外尽情生活。
如果要我列下去,我可以列出100条理由。当然,相比我们需不需要一个“工作版微信”,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工作版微信”这个问题更值得考虑。真正决定脉脉能不能做起来的症结在于:如果微信解决了移动时代人与人异步通讯的需求,那么脉脉解决了什么?
脉脉需要给用户一个难以抗拒的理由。这个理由至少我暂时还没发现。
-
脉脉
工作版微信? 「脉脉」没戏
最近几天看到有个叫「脉脉」的应用在抱微信的大腿,自称「工作版微信」(点击阅读《脉脉林凡:定位工作版的微信》)。而之前就不时会看到有来自「脉脉」的各种公司匿名爆料,个别还涉及个人隐私。说实话,我挺反感走这种路数的产品。
最开始我还以为「脉脉」和「陌陌」同音。后来看到域名,才知道这是人脉的「脉」。既然是人脉,其实多少还是有 LinkedIn 的影子。虽然脉脉的创始人强调说产品定位不是 LinkedIn ,而是「工作版微信」。「生活用微信,工作用脉脉」,脉脉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实际场景则不尽然。为什么?
其一,越来越多的人生活用微信,但其实工作中也把微信当成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工具,更何况微信也在推「企业号」这样的职场服务。
其二,以朋友圈为例,微信实际上为用户提供开关去筛选屏蔽信息,用户的生活圈和工作圈可以分离。
其三,人与人的交际是混沌的,天下没有绝对的「工作社交」,也没有纯粹的「生活社交」,尤其是中国人,「把关系庸俗化」反而是工作社交的重要目标。
当然,微信毕竟本质上是一个通信工具,很难做信息的沉淀和内容搜索与聚合,这样在面对一些特定的场景,比如求职招聘,就未必那么适合。尽管如此,「是否需要一个工作版的微信」是一个伪命题。
所以我说,脉脉之类的产品还是应该走 LinkedIn 的产品路线。但有一点需要探讨一下,所谓的「人脉」真的是职场必需么? 我个人觉得这也许是个伪需求。毕竟,我们所理解的人脉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事情,很难进行产品化,六度分隔理论给我们带来的也仅仅是关系链接而已,不管你是二度关系还是一度关系。但这个链接本身价值或许并没那么大。
前面我说到信息的沉淀与聚合,其实这也是 LinkedIn 以及它的追随者们做的并不好的地方。LinkedIn 上的最常见用户行为,说白了就是交换关系链接和搜索信息,不少人很烦为什么上面那么多猎头,这很正常,因为这是产品机制决定的。这个模式比旧的招聘工具有效,但并不能完全覆盖用户的主要需求,尤其是对求职者来说更是如此。
我们看一个典型场景:假定有一个求职者,看到某个公司的招聘信息,投递简历之后,接下来他应该做什么事情? 不用说,应该去想办法多了解该公司的各种信息。问题来了,去哪里了解? 目前没有特别好的工具来帮求职者做这件事。这时候,用户想要的是一个类似公司点评类的产品,而通过点评和互动,不同的用户之间自然而然的就会有社交行为。注意这跟一上来就疯狂加一大堆联系人那种行为是截然不同的。
脉脉是一个以技术见长的团队,计算分析用户之间的关系应该驾轻就熟,但除了这个,还需要内容。如果不能通过有效办法刺激用户生产出高度相关内容,完全可以以技术手段分析用户行为并聚合推荐关联度更高的信息,帮助用户在职场某些阶段进行辅助决策。类似「匿名八卦」板块的信息的运营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类信息短期看或许有价值,但长期来看,可能价值不大,或是应该加以合适的引导。
最后我想说的是,脉脉如果仅仅将自己定位成「工作版微信」,而在需求挖掘上没有走出差异化竞争的路线,其未来我并不看好。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